標籤:

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這麼喜歡戴佛珠,特別是女生?


首先,珠串是最古老的裝飾品,關於這點,如果有興趣深入了解,有一本書叫《the history of beads》,是珠子領域比較權威全面的著作,講了世界範圍內迄今為止被發現的各種珠子。

在國內,珠串主要以佛珠(念珠)的形式出現,通常是108顆。首先說說佛珠是什麼。

佛珠的功能

佛珠本身是念佛計數的工具,記錄持咒的數量。捻一顆珠子相當於念了一遍經咒,108顆就等同於108遍,當然也可作為100遍計,多出8顆作為念佛中分神的次數。當然作為計數工具,它當然不會只能記錄100個數。我們常見藏民手中的念珠兩側都掛有兩串小珠子,每串10個。這被稱作計數器,每念完一圈(即100遍)的時候撥動一側的珠子進一位,當一側10顆都撥完的時候,即已經念了1000遍,此時撥動另一側的小珠子進一位,如此往複,當另一側的10顆小珠子都撥完即念了1萬遍經咒。到了萬位之後,還有一種新的計數工具,做卡子,類似一個夾子,夾在佛珠上,這就是萬位計數工具,在108顆珠子之間移動,總計可以記錄108萬遍經咒。當然,到了108萬遍之後,還可以通過在佛頭上打個孔的方式,來記錄這個偉大的階段。所以說一串形制規整的佛珠,可以記錄無數次的持咒次數。有人說是不是非要一次念誦108遍,也不一定,佛珠通常有三個隔珠,把108顆隔成4個36顆。所以說其實每36次就可以記錄,怎麼記錄?和108的方式一樣,多用一對計數器就可以了。當然一般來講是不必要的,因為所謂的持咒一次,通常就是一句真言,類似大家熟知的「哦嘛咪唄嚒吽」,即「六字真言」。類似的真言有很多種,不同的修行對應不同真言。總之都不長,念108遍花不了多久。

所以你知道,佛珠的功能是計數,這是一個非常基礎的知識,以後別人問你的時候,你起碼知道佛珠是計數用的,不是降妖除魔用的。

給國產影視劇的小建議:妖怪通常應該被金剛杵,金剛橛,金剛鉞刀等法器掄死扎死砍死,而不應該被佛珠砸死,或是勒死,請給妖怪一點尊嚴。

講了一堆基礎知識,下面進入正題,回答樓主的問題。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喜歡戴手串?

一般來講,根據我的經驗,通常把戴手串的分為幾種人。

第一種,信徒及佛教文化熱衷者。這一類屬於資深用戶,他們多是信徒,或是對佛教文化非常熱衷的人。大多數戴佛珠的明星、商人都屬於此類。在他們眼裡,珠子是工具與裝飾品為一體,通常戴的珠子非常講究,具有較高的審美水準,每一個細節都有說法。

第二種,文玩愛好者。所謂文玩,就是從清朝到現在,流傳於中國北方的一種文化,以核桃、葫蘆、鳥籠子、手串等為代表。顧名思義,愛玩,但是玩得很文雅,非常健康。相對於文玩的估計就是葷玩,逛窯子賭錢啥的。(最後一句純屬猜測)有些資深玩家看上去跟第一類很像,但是實際上還是有本質不同。文玩的精髓在於「玩」,就是注重把玩,衡量一個東西漂不漂亮的標準主要體現在「盤的功力」。這點和佛教文化沒有任何關係。

第三種,純裝飾。這種用戶買珠子就是為了好看,事實上也是,可以作為配飾戴手上的無非就是手鏈,手錶,手鐲,手串幾種。他們通常並不注意珠子是多少顆的,對材質的了解一般限於比較傳統的玉石、木頭。

應該說,基本戴手串的人無外乎這幾種了。

從常識來講,本身應該是第一種人佔主流,但是從國情的角度,第一種人實際上最少,更多是第二三種。但是雖然人數少,他們毫無疑問是佛珠最有力的推廣者。

在中國,佛教信徒給人最多的一種印象是「不窮」。南方富商多信佛。這點並無貶義,有人會曲解為現在佛教太世俗了。其實不妨理解為這個學科非常積極,崇信者獲益良多。一個積極向上的人自然比消極的人更容易富裕。

人需要的物質生活總是有限的,更高的追求必然是精神層面的。站在物質的巔峰,自然會覺得作為一個人的乏趣。更高的追求就只能是成為神了。

各個領域都有非常成功的人,只是一般人難以得知。為人熟知的,通常就是明星了。所以就給人一種錯覺,好像娛樂圈裡信佛的人特別多。實際上什麼圈都一樣,人的精神追求是無止境的。

所以明星也就成為佛珠最有力的推廣者,當有錢、見識廣,審美能力強幾個特徵結合在一起,牛逼閃閃的佛珠就出現了。這世界上多數的好東西都有一個特質,就是你哪怕不懂,只要看一眼,就會知道它是好東西。被李連杰、王菲這些代表性的動輒幾千萬粉絲的明星一推廣,戴佛珠自然就成了時尚了。

除了跟風,佛珠這種配飾隱含了一個大大的「善」字。「善」代表了一種風度,潛在內涵是「富」。為溫飽擔憂的人很難風度翩翩,因為煩惱太多,這世上多數的煩惱仔細追究起來都和錢脫不開干係。所以表達善念,也是委婉表達實力的一種方式。

除了委婉炫富的屬性,手串還有一個優勢是「不貶值」。這點尤其體現在高端的手串上。只要你沒買錯,那些松石、蜜蠟、珊瑚、南紅這些寶石,都由於其儲量稀少而不斷升值的,包括一些菩提子,也不會因為「變舊」而貶值,反而根據質感的變化增值。

這點非常重要。一個裝飾品,能保值就很了不得了,升值是很逆天的優勢。

就算是被多數人視為「不差錢」的中產階級,買東西也是非常注重保值的,一般東西的保值通常體現在質量上,比如手錶中的勞力士,包裡面的LV,都是奢侈品中很有「性價比」的東西,為什麼呢?因為質量非常好,導致二手並不跌價太多。比如花了5萬買了勞力士,保養得好戴了五年可能4萬又賣出去了,相當於一年花了2000,這和買了一塊1萬的浪琴錶,戴了五年壞掉了,成本是一樣的。但是這五年的體驗,天壤之別就不用我說了,且不說自己的心理滿足感,因為這塊表體現出的實力而額外獲得的各種現實好處等等才是最關鍵的。

你可能要抨擊我說那為什麼還有人買浪琴,都買勞力士不就得了?答案很簡單,不能一次拿出5萬的閑錢啊!比如本屌絲。這就是富人越來越富的重要原因之一。

手串也是一樣,往往越貴的,升值潛力越高。因為材質稀有度高。差點的,也不至於貶值。

這就是手串非常感人的一點,在所有的人類裝飾中,它是鳳毛麟角在你有生之年不會被「消耗」掉的。其他如衣服、手錶、包等等,都是消耗品。

其實多數奢侈品需要氣質的輔佐,如果你的氣質無法hold住它們,往往你的錢就扔進水了。可能不會給你加分,反而給你減分。比如本屌絲,如果拼盡全力弄個最低端的百達翡麗戴著,小夥伴們也一定會饒有興趣地問,這是哪個廠復刻的?超過2000了么?

所以這種情況下,不如戴串好點的綠松石,隨著它不斷變色,小夥伴們終於會相信它真的是原礦高瓷度無鐵線的,並不是注膠優化品,從而對我刮目相看。(hia hia hia 笑)

最後,可玩性也是手串的獨特優勢。

大多數天然材質的東西,無論是植物類,還是礦石類,或是有機寶石類,佩戴久了都會發生質感、顏色的變化,變得越來越溫潤,就是古玩領域所謂的「包漿」。其實這只是一個形象的說法,並不是說上面真的包了什麼漿,沾了什麼髒東西。而是說一個東西被不斷的皮膚摩擦,以及和其他器物碰撞磨損,產生的一種肉眼難以看清的細密磨損。這種磨損形成的漫反射效果,顯得自然溫潤,好像上麵包了一層油,就是所謂的「包漿」。

這種過程恰好迎合了人的遊戲心理。

好像玩遊戲升級的過程一樣,一件開始很渣的裝備不斷升級成利器。

5塊錢的珠子也能玩到值100塊么?

這是經常有新入門的玩家問我的問題。

我說,正常。

但是不要刻意,刻意就沒價值了。如果一串珠子你盤它五年,只是為了讓它從5塊錢變成100塊錢,不如我給你一塊鐵,免費的,你幫我捶它五年,錘成一把劍,我給你200。

這只是個玩笑,我想說的是,你根本沒意識到如果五年刻意地堅持做同一件事,你的時間成本將會變得多貴。你如果去畫畫,五年之後你已經是熟練的畫家了。沒必要為了把5塊錢變成100塊去盤珠子。

扯遠了。還是說珠子。當你不經意間看到自己的珠子已經玩了五年,和別人剛買的對比,看到那種動人的光澤,你會感慨時間的神奇。

這就是為什麼手串越來越多人戴的原因。

在現代人們更多已經不局限於物質,開始追求精神。人總得有個愛好,古代人們比的是吃什麼,現在吃喝已經不是人類的主要問題了。社會上反映出來更多的是精神層面的問題。

人活著為了什麼這個問題永遠是最深奧的哲學問題,但是可以看到的是,有愛好的人活得更踏實,不浮躁。每個愛好都可以琢磨得很深,人生就這麼耗進去了,人畜無害。

到此為止,這個帖子主要探討了為什麼越來越多人喜歡戴手串。

其實手串從佛珠演變為裝飾品,藏傳佛教(包括後期演變出的清代朝珠)、漢傳佛教演變出來的手串在表現形式上也有比較明顯的區別。這裡就不多講了。

有興趣了解的朋友以後可以單獨探討。


其實喜歡文玩和年紀,性別本就沒有什麼關係。只是也許,現在年輕女性又多了一種配飾的選擇而已。其實在文玩集市上逛年輕女的還是很少的,大部分還是中年大叔和一些老頭。至於手串與佛珠的關係,手串不等同於佛珠,所以不能一概而論。因為我有看佛經誦經,用的念珠便是標準的配對和顆數,對待珠子也比較講究,但本不將之用於佛學之人,又何必過於執著於是否要其遵循某些規矩。凡事,不必要看的太過定性。個人認為佩戴手串亦是很有意義的事,只是要的是一串精緻些的,比較真材實料的,而不是那些義務批發的塑料和優化串,本身的劣質才淪為了所謂的飾品。在我看來一串好的珠子不比一個貼身的手錶差。而從追求奢侈品牌飾品到轉換為文玩手串,也是一種對文化消費的轉移,終歸不會是太差的事。與年齡無關,與性別無關,只是喜愛沒就那麼簡單,不用太多的困惑和疑慮。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只要不是壞事,便可。


女生喜歡購買佩戴手串這一項,並沒有明顯感覺。

其實我覺得這個不太分男女。

女生用來裝飾,男生也有用來裝飾的。

也有學佛信佛的買來用的。

這個男女比例沒什麼統計,跟我購買手串的男生居多,尤其大額交易,基本都是男士。

我覺得這個分男女購買比例很難欸。。

年輕人喜歡可能是因為現在手串傳遞出的信息是大家都比較喜歡的:沉穩、內斂、有深度有內涵、有格調、不隨大流等等等等

不知道是誰定義的,但現在反正就是這個感覺。

而我個人感覺,這就是件很好玩的飾品,玩的出成就感的飾品。

僅此而已……


我很喜歡佛珠 文玩 等飾品,可以加我微信:971776458 交流分享


和發朋友圈一樣


走在人群中,我習慣看一看周圍人的手腕,那裡似乎藏著一個屬於當代中國人的內心秘密,從不言說,卻日益增多。

越來越多的人,不分男女,會戴上一個手串,這其中,不乏有人僅僅是為了裝飾;更多的卻帶有祈福與安心的意味,這手串停留在裝飾與信仰之間,或左或右。這其中,是一種怎樣的相信或怎樣的一種撫慰?又或者,來自內心怎樣的一種焦慮或不安? 白岩松


現在購物網站,佛珠都被劃分在「潮流飾品」下面了


佛珠本身是佛教徒用來修行的工具。主要用來計算念佛、念咒語等的計數工具。雖然本質作用如此但其作為一種物品來說同樣具有裝飾的作用。女孩子本就愛美,加之現在信佛之人的增多;佛珠利潤較高,製作佛珠數量增多等等原因,許多女孩子佩戴佛珠就並不稀奇了。但作為佛教本身而言,回歸佛珠本來的作用是我們更願意看到的。


推薦閱讀:

為什麼佛珠都是用紫檀、黃花梨、菩提製作,而不用其他木料?
為什麼有些物品被開光加持之後就不能讓別人摸了?
路邊請二十塊的佛珠回來,念珠求心緒平靜,被同事鄙視,叫我不要拿出來,說他老公帶一萬塊的?
佩戴佛珠有哪些禁忌?

TAG:佛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