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沒有情緒」也是自我保護的一種嗎?

當最後一根稻草壓下來的時候,反而不會覺得難過、絕望,而是體會不到自己有什麼情緒,有時候躺在床上什麼也不願干,有時候甚至能像個機器人一樣把該做的事情都做完,之後要睡個很深的回籠覺才能恢復過來……

這種特別無力,感受不到任何情緒的反應,也是自我保護的一種嗎?長期使用會有什麼危害嗎?


這是一種心理防禦機制,也屬於平時人們所說的自我保護,有些時候一些太過激烈的情緒超過了我們的心理承受能力,於是我們通過一種手段將這種情緒隔離了起來,「假裝」自己感受不到這樣的情緒,這種防禦機制就叫做情感隔離。其實在生活中經常出現這種情感隔離,比如當發生災難性事件的時候,人們有時會發現自己並沒有表現地像自己想像中的那樣難過。

自我防禦機制往往是有得有失的,它的直接好處是可以在絕望和災難中防止一個人崩潰。但是如果長期使用這種防禦機制,就可能會影響到平時的生活。因為雖然情感隔離讓人暫時告別了激烈的負面情緒,但是這些負面情緒其實都壓抑在人的潛意識中,長久的壓抑,得不到宣洩的機會的話,仍然會有崩潰或者更嚴重的情況產生,甚至有可能導致抑鬱症。

當一個人長期使用情感隔離的防禦機制時,也會感到很苦惱,會發現自己突然沒有了情感,猶如一具行屍走肉,生活有再大的波瀾似乎也與自己無關,曾經那種面對驚喜而鮮活的感覺,那種對待朋友愛恨情仇的體驗,突然就消失了,這就是此類防禦機制對現實生活的人生體驗造成的不利影響。

當你產生這種感覺的時候,就需要對於自己的生活進行反思:是不是最近積累的壓力太大了,太過沉重了。如果有壓力,就需要即使地釋放壓力,解決眼前的困難處境,在壓力處理之後再真實地面對自己的感受。

產生這種心理防禦機制比較常見的原因就是面對太過沉重的壓力,而一時半會又沒辦法處理好,久而久之會使人產生深深的無力感,彷彿一切都失去了意義,便導致了「沒有情緒」的狀態。當然,短期的這種情況是正常的,通過壓力的釋放以及自我情緒調節可以減輕這樣的癥狀。

需要申明的一點是,這樣的心理防禦機制是正常的,每個人面對過度的壓力時都有可能產生這樣的情感狀態。只是如果長期壓抑負面情緒,甚至習慣性地逃避情感體驗時,就有可能影響到個人的生活與社會功能。


謝謝 @劉柯 邀請!

一開始,你使用「最後一根稻草」的比喻,我能感覺到你經歷過很大的壓力。這種壓力到最後反而湮沒了你的情緒。你覺得自己不再會難過,不再會絕望了。你覺得自己像機器人一樣沒有情感,只是身體上和心理上有深深的疲憊感。沒有情緒成了你唯一的情緒。

我覺得這不意味著你沒有情緒,只是你把情緒用一種方式隔離了。心理防禦機制中有一種就叫情感隔離。我們依舊貌似正常的行動,只是不再注意自己的情感。自己的生活一點點變得麻木,缺乏任何新的希望和憧憬,當然也不會變得更加痛苦。視而不見的情感並不等於不存在,偶爾的閃回會讓我們焦灼不安。更多的時候,它只是在黑暗處慢慢地衰敗,悄悄地腐壞。我們也就像被關入了一個小鐵屋裡,默默地窒息下去,靜靜地麻醉下去。

這樣的意象,在一個人的文學創作中曾充分地體現。他是魯迅。在《吶喊自序》中,他曾經寫道:「我在年青時候也曾經做過許多夢,後來大半忘卻了。」這些曾經忘卻的夢,代表著魯迅曾經的希望。他出入一倍高的當鋪換錢給父親買葯,希望病重的父親能快快好起來,衰敗的家族能夠重新振興。然而「父親終於日重一日的亡故了」,自己也逃離了倍感屈辱的故鄉。他進學堂留學日本學醫,重新做起治病救人的夢,可民族屈辱感讓他無力承受。他做起文藝運動改造國民精神的夢,只是世人的冷漠讓他感到更多寂寞。

家庭衰敗的創傷,夢想破滅的無力,讓魯迅感到「如置身毫無邊際的荒原」。他使用各種方法去麻醉自己的靈魂。他曾經大量購買閱讀佛經,1914年曾買了一百三四十種。他曾經花大量精力去搜集抄寫古碑,因為古碑也遇不到什麼問題和主義。這樣的方法用他的話說,「使我沉入於國民中,使我回到古代去,後來也親歷或旁觀過幾樣更寂寞更悲哀的事,都為我所不願追懷,甘心使他們和我的腦一同消滅在泥土裡的,但我的麻醉法卻也似乎已經奏了功,再沒有青年時候的慷慨激昂的意思了。」

魯迅曾用一個比喻表達自己的心態:「假如一間鐵屋子,是絕無窗戶而萬難破毀的,裡面有許多熟睡的人們,不久都要悶死了,然而是從昏睡入死滅,並不感到就死的悲哀。」採用情感隔離的方式,可以讓他免除悲哀和苦楚。「我的心分外地寂寞。然而我的心很平安;沒有愛憎,沒有哀樂,也沒有顏色和聲音。」(《野草.希望》)只是這樣應對創傷的方式,並不能讓魯迅獲得完整的自己。他終究在朋友的勸說下,半被動半主動地拿起了筆,開始了自己新小說的創作。

「我偏苦於不能全忘卻,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現在便成了《吶喊》的來由。」在小說集《吶喊》中,他描述自己記憶中的家鄉——魯鎮。家鄉里的芸芸眾生在他筆下靜靜趟過:有熱鬧歡騰、孩子喜歡的社戲舞台,有風言風語、醉生夢死的咸亨酒店,有試圖維護自尊的落魄夫子,有寬厚而麻木的樸實農民。魯迅創作的白話小說,既是對記憶深處的搜索,也是對壓抑情緒的表達。用小說文學的方式,他重新擁抱了自己的過去,也賦予它更多更重要的意義。這種自我的表達和重新建構,其力量無疑是麻木和忘卻無法比的。

情緒是我們內心真實的信號,但有時候我們無法承受這種信號。迴避和防禦可能會讓情緒暫時遠離,但也意味著扭曲情緒背後真實的自己。心理諮詢師Greenberg把情緒分為原始情緒(primary emotion)和次生情緒(secondary emotion)。原始情緒是人們對環境第一時間的原始反應,引發不適的原始情緒會被操作轉化為次生情緒。比如,個體的原始情緒是恥辱,可能表現為抑鬱無助,有人顯得怒不可遏,可能是掩飾內心的傷痕。心理諮詢師試圖做到的,就是從表面的次生情緒中挖掘真實的原始情緒,並從原始情緒中發現自我的核心需求。理解與呵護這些核心需求,正是療愈內心創傷的關鍵。

我們需要情緒,特別是具有適應性的真實情緒。比如,我們經歷喪失時會悲傷,我們遭到侵犯時會憤怒,我們遇到創傷時會有受傷的感覺。悲傷有助於我們哀悼,最終接納喪失繼續向前。憤怒有助於維持正常自尊,並為自己劃定安全邊界。創傷後充分表達受傷的情感,可以培養我們的自我同情,有助於獲得適當的社會支持。適當情緒的表達,可以幫助我們避免孤獨脆弱,更好接納自己提高生活的柔韌性。從偽裝的情緒中發現真實的情緒,從真實的情緒中發現自我的需要,這是走向自我完善和成長的必經之路。

歡迎認可的朋友點贊!


謝邀 @劉柯 。

「最後一根稻草」「救命的稻草」嗎?

「機器人」也有很多種,很喜歡《人工智慧(A.I.)》里的主角David。儘管也是機器人,但是有一個「愛」的程序。還有機器管家 (Bicentennial Man)》也是我的最愛,從機器人到人,一點點更新、甚至可以說「進化」。

好吧,回到正題,我真的不是來介紹電影的...

如果從心理治療來看的話,題主能夠 做這些描述其實蠻好的。

「稻草」、「機器人」也好,這些我們文學稱為比喻,可能在敘事主義的背景下稱為隱喻(Metaphor)(其實也是比喻,只是覺得「隱喻」這種叫法會比較帥)

能夠用隱喻的表達去表達自己的感受這件事本身,就蠻有意義的。

但是,我想說「隱喻」是具有「多義性」的。

就好像如果在這裡,我提到我喜歡的「機器人」電影,《我,機器人 I, Robot》這部電影(事實上我並不太像前兩部電影一樣中意這部),大概會很有違和感。

畢竟這部電影和《人工智慧》啊、《機器管家》的尿性完全不一樣,文脈(Context)不同則隱喻的意義也截然不同,這也是很容易理解的。

所以,題主儘管說了很多,但我們真的很難從這138個字里評判他是屬於哪種精神診斷。


題主,你所說的這種狀態應該是心理學上的「解離」(dissociation)。

具體來說,當一個人承受著創傷的痛苦,可能會引發自我認同混亂(identify confusion),伴隨著不程度的失實感,這種反應也常見於睡眠不足和壓力的短暫作用。在這種狀態中,你會覺得自我的心理體驗缺乏情感性的色彩和深度,其感知甚至會延伸到聽覺、味覺和嗅覺。

知友 @李松蔚 曾經在他的專欄文章催眠的奧秘:誰掌控了你的心智 - 潛台詞 - 知乎專欄中描述過解離的狀態,這裡引用一段

你也許偶爾會有這種經驗:自己好像不屬於自己,不認識自己了,也不知道在何處,忘記了要幹什麼,對時間失去概念,無法判斷過去了多久……這種體驗叫「解離」,英文是dissociation,過去也翻譯成「分離」,但還是解離更準確些。中文有時也說「失神」。偶爾的解離體驗是正常的,但是嚴重的解離體驗不是什麼好事。那通常都意味著你正在經歷重大的創傷或痛苦。在創傷發生的同時或事後某瞬間,有時會覺得所處的世界並不真實,時間凝固,前因後果不復存在,痛苦消失,甚至有靈魂離體的錯覺:彷彿站在旁觀者的角度,從半空中看自己的表現,像看一個陌生人。

與此相關的概念還有人格解體(Depersonalization),一旦出現人格解體,人們的痛苦感將會發生改變,彷彿所有的事都變得不那麼真切、缺乏意義、就像在做夢一樣。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人會因為內心的焦慮而開始重視解離感產生的原因,結果卻因為疑惑而加重了焦慮的情緒。

我想題主就屬於這種情況,你對自己「沒有情緒」的狀態產生了疑慮,所以才到知乎上來提問。

在心理防禦機制的相關理論中,可以將解離性的感受當做是一種自我保護(知友@Jiang Yao有相關回答)。例如在軍隊中,軍事訓練可能會導致士兵出現人格解體,抑制了同情心,使得他們更易於在戰場上殺死其他人類而不感到害怕和內疚。

實際上,幾乎所有人在承受壓力時,人格解體和失實(Derealization)的體驗都會出現,只是程度有所不同。一般只有在長期的焦慮和嚴重的心理創傷之下,人們才會因此患病。

另外,在生活中部分吸毒的人群追求解離的體驗,而咖啡因和酒精也可以產生類似的作用。從這一點出發,題主所提到的「沒有情緒」可以解釋成面對痛苦的一種逃避。

綜合以上各種觀點來看,題主不必過於疑慮。

我的建議是:

1.保證充足的睡眠和適量的運動

2.合理地表達自己的情緒,積極面對壓力

3.如果有難以解決的困難,一定要主動尋求幫助和鼓勵

當然了,以上三點都是調整策略。如果題主的心理狀況沒有得到改善,請尋求專業建議。

如果有錯誤,歡迎指出。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要談談創傷後應激障礙。

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最鮮明標誌之一,就是當事人在創傷後一段時間的迴避和麻木,以及情感的自我封閉。這段時間的表現是心理上的自我保護機制,緊急關閉情感以避免更多傷害。

一般自然災害發生後,很多諮詢師會前往災區,開展心理干預。但他們面對的大部分都是麻木、沉默、不願開口說話的老百姓,他們會發現自己的努力收效甚微。其實這段時間正是PTSD的初期體現,再高超的安撫技巧都很難在緊閉的心門前發揮作用。

受災人心理危機的爆發期是在事件發生後的數天至六個月後(越大的災難,這個麻木時期會越長),這時,人的心理才會開始確認創傷的後果,清算損失,開始悲忪和哀悼,開始有情感活動,也才是心理干預的最佳時機。

因此,題主的情況,是自我保護的一種,是在強壓之下暫時性的麻木,本身無害,但可能需要做好準備接受即將到來的一系列心境低落。


因為單純無知受到過巨大傷害,於是覺得把自己一切弱點隱藏起來就不會被利用被傷害,當然也包括情緒,緊閉心門,便所向披靡,然而不敢展示真實感情的人,必然活得像個活死人。

沒有情緒,是逃避式的自我保護,以為沒有情緒就不容易受傷,事情就容易被解決,情緒只是沒有用的東西,乾脆丟棄好了。其實,這種思維,只是再一次證明了你的弱小。

我想題主可能從小到大的情緒很少得到父母的正面回應,時間久了,便習慣把情緒隱藏起來,哭鬧是沒雞毛用的,我們要做的就是懂事,滿足別人的需要,這樣就會得到認可和接受。然而感情是需要進口和出口的,拚命壓抑,要麼把兩頭都堵死,要麼等待自爆的那一天。


非專業意見,只是有點類似九型人格中第五型的自我保護方式。童年時期面對無法承受之重時,把自己抽離出當前場景,隔絕反應以自我保護。但傷害不等於不存在。而且隨著漸漸成長這個辦法會越來越不適用更複雜的世界。還是要找到一個正面解決的辦法。建議去看看?九型人格?1和2,不用過於執著它的判斷,但也許會受到啟發。


2016.1.17更新

回答 @雪球 的提問: 感謝您的回答,還想請教一點, 當這些消極情緒慢慢發酵,讓自己對積極情緒都有情緒抽離時,是一種什麼情況,並且該如何處理?

回答:

當我們用:消極,積極等字眼去標明這些情緒的時候,我們的內在就會不自覺的地情緒歸類為:好的,不好的。

情緒 本身並沒有對錯,好壞。

是人類正常的反應機制。

我們被不友善對待了,生氣是正常的。

我們被冤枉了,感到委屈是正常的。

我們的親人去世了,傷心是正常的。

我們看到火箭能回收,驚訝是正常的。

對對方一見鍾情,喜悅是正常的。

看到了殺父仇人,憤怒,爆怒也是正常的。

有一個詞:觸景生情。

這充分說明了我們的情緒是對情景,人,事的自然反應。

也充分說明了情緒不是固化的,不會變的。而是流動的,會產生變化的。

如果,情緒卡在身體裡面,不動了(如生兩天兩夜的氣),那不是情緒出現問題了。 而是情緒在提醒我們,我們的內在怎麼了?它發生了什麼?

提醒你去關照我們自己的內在。

……………………………………………………………………

謝邀@劉柯。

答案一個字:是

心理學有一個名詞:情感抽離。

先舉一個例子:如果我們把手放在火焰上烤,當我們感覺到自己快要受到傷害(快要烤傷)的時候,本能會讓我們做出反應:把手抽離。

(傻瓜才不抽開手!?(ˉ?ˉ?))

再舉一個例子:如果有一個物體在你不備之時快速的向你眼睛飛來,想想我們第一反應是什麼?

是的,當我們還不清楚是什麼物體的時候,我們已經做出了反應了!

我們會歪歪頭躲開;

或者馬上閉上眼睛;

或者用手擋住;

或者馬上蹲下;等等……

就是說:我們的本能會讓我們不需要經過腦袋的思考就會及時作出反應幫助我們避免受到傷害。我們不會在 傷害/痛楚 中任由繼續下去而不作出反應,是吧。

那麼情緒呢?

我們其實都是不願意呆在痛苦的情緒裡面的。

你們有沒有發現一些有趣的現象:

在 婚姻/家庭 中處於痛苦狀態的男人更傾向於夜歸;

與 家人/老師/同學 關係不好的青少年更容易沉迷網路世界;

當看到朋友哭泣的時候,爆光率很高的話有這些:「不要哭啦」「事情可能沒你想得那麼糟糕啦~」「你哭得這麼傷心也沒用」「那濺人不要他啦!你還有我們,不用為了他傷心,不值得……」「走吧,我們去吃東西去」……

如果一個人有很多負能量,人們都不那麼喜歡接近Ta……

如果大家聊天聊著聊著話題變得沉重,會有人不自主的跑出來改一個輕鬆的話題……

我相信,這些有趣的例子有很多很多,我就只隨便說了幾個~

講上面的現象,我想說什麼呢?

其實我想說的是:我們都不喜歡呆在痛苦當中,當發現我們長時間呆在負面情緒當中的時候,腦袋會發出信號讓我們從那個情緒中跳出來,特別是面對悲傷,失敗,恐懼,無助,煩惱,失望,痛苦,無奈,等一些比較傷感又沒有力量感又缺乏希望的情緒的時候,我們跑得更快。

我們也不喜歡面對這些情緒,好像夜歸;沉迷網路世界的例子那樣,有些人會發展出一些行為來對抗,儘可能的不讓自己過多的接觸這些不好的感覺。如果沒有辦法,就極力推遲去面對那些感覺~

其實潛意識是知道這些痛苦的情緒讓人很難受,所以大多人看到朋友悲傷,哭泣的時候,好多時候會自動化的做出一些干預,不要Ta繼續下去……

我們也不願意呆在沉重的感覺里,我們會自己換話題……

所以,逃離痛苦的情緒是我們的自我保護機制。只要腦袋收到以上種種的信號,我們的本能(不排除我們的理性有時候會加進去共同合作)會幫我我們出逃。

或者幫我們轉化成相對舒服一點的情緒,如:生氣,憤怒,淡化,抽離,更加理性,抱怨,激動,等等。

為什麼這樣講呢?

因為這些情緒雖然也是負面的情緒,但相對來說比較有力量感和控制感,或者這些情緒會促使我們作出行動……我就不詳細的攤開講了。

講了那麼多,現在回到題主的問題:

「沒有情緒」也是自我保護的一種嗎?

答案是:是的

如果我們在生活中遇到巨大的痛苦;或者持續的痛苦;或者持續,又沒辦法改變的痛苦……而那些痛苦的程度會超過了我們的承受範圍的時候,我們會選擇屏蔽掉它。

有些人會不接受。

如(舉例):不承認爸爸已經死了,不承認老公不要她了,不承認老婆外面有人了,不承認得了絕症,不承認自己在家是被討厭的……

有些人會變得很理性(甚至有些讓人感覺冷血),會用很多道理說服自己,還有別人。

有些人會試圖去改變事實。

如(舉例):我求你不要離開我了!

老天,我求你用我的命換回爸爸的命可以嗎?

你要我做什麼都可以,只要你……

你要我做什麼你才可…………

等等

還有就是題主說的那樣,心理學裡用情感抽離這個詞來形容~

大概的意思是:把情緒包裹起來,不太去觸碰自己的情緒,情感變得很淡漠,好像很多東西和事情都跟自己無關,不再傷心,也不再開心~封閉了自我,好像做很多事情都是任務形式……

因為,觸碰那些情緒太讓人痛苦了,太讓我恐懼了;

因為,如果繼續觸碰那些情緒,生活變會變得一團糟了;

因為,繼續觸碰那些情緒,對事情完全沒有幫助…我不要…

因為,我已經麻木了……

因為,沒力氣了……

因為,太累了……

因為……

是的,這狀態有副作用:提不起勁;感覺無力;也開心不起來,像沒有了七情六慾,有時也沒有存在意義感~

因為我們要包裹情緒,壓抑情緒其實是很內耗的,雖然我們已經感受不到那些情緒了,也感受不到那些情緒帶來的難過,但我們的腦袋和心智是需要花很多的能量和精力不讓那些情緒跑出來,只是我們不一定能感受不到。

所有的自我保護,有得必有失( ??ε?? )

以上,手機碼字很累,看官請點贊(? ??_??)?


沒有情緒其實可以說是麻木!

情緒鐘擺效應。

可以說當你負面情緒能壓抑的越來越沒有以後,你的正面情緒也會越來越少。

你可以看到很多人生活中都很麻木,別人笑的肚子都疼了,他來一句「有什麼好笑的」,當別人哭的無比傷心的時候,他也跟什麼事都沒有發生一樣。

這要求我們學會覺察自己的情緒,觀察自己的身體感受。


哀莫大於心死。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刪〕


謝邀。@劉柯

首先,我們得弄明白情緒是什麼。

情緒( Emotion)

「情緒是來自正在進行著的環境中好的或不好的信息的生理心理反應的組織,它依賴於短時的或持續的評價。」(Lazarus,1984)

也就是說,是人對客觀事物的體驗及反應。體驗有好與不好,反應有生理反應和心理反應。關於「好與不好」的「評價」基於我們的「認知」,而認知來自經驗,知識,信息等。

另外,「情緒是對趨向知覺為有益的、離開知覺為有害的東西的一種體驗傾向。這種體驗傾向為一種相應的接近或退避的生理變化模式所伴隨。」(Arnold,1960)

所以,我的理解是,情緒恰好是一種「自我保護」,它能夠給我們提供「信號」讓我們知道「這個我喜歡,那個我不喜歡」。

「沒有情緒」意味著你關閉了對客觀事物的「體驗」和「反應」,不再去體驗所處環境,或所發生的事情,或遇到的人給你帶來的或好或壞的感受,也就「沒有反應」。

就如同你的描述是「體會不到自己有什麼情緒」,而不是直截了當「沒有情緒」,那意味著,你不是「沒有情緒」,而是你自己關閉了情感體驗的渠道,如 @張海音老師提到的啟動了「情感隔離」的心理防禦機制。

曾經遭遇的難過和絕望讓你非常難受吧,如果我說,啟動這一模式也是很勇敢的,你會同意嗎?

因為「情感隔離」隔離掉的不僅僅是難受的感覺,也有開心,舒服,愉悅,高興,激動,感動等等的其它感受...生活里沒有了這些感受,也是會讓人難受的。而你勇敢地選擇不要它們了...

倘若「勇敢」是你的特質,你會再次用你的「勇敢」重新打開你的情感體驗的渠道,去體會生活里的酸甜苦辣嗎?


你有沒有在長江南岸 見過九月末傍晚的江水啊?

明明空氣里是絲絲令人愜意的涼爽 岸上無風水面也毫無波瀾

可是一想到 每個盛夏 水面下其實都是暗流涌動 都要吞噬生命以作祭奠之後 才換來夏末的這一點冷靜

就覺得背脊發涼啊。

人哪兒有情緒不起風浪的時候

不過是已經過了那個季節罷了。


謝邀。在很多情況下,「沒有情緒」都是一種自我保護,與它最相近的一種心理防禦機制叫做隔離。

所謂隔離是指把部分的事實從意識境界中加以隔離,不讓自己意識到,以免引起精神上的不愉快。最常被隔離的是與事實相關的個人感覺部分,而個人感覺部分里最多指的就是情緒。我們通過各種方式保護自己,針刺會縮手,遇光會眨眼這類都屬於身體的自我保護,心理的自我保護就是各種防禦機制,肌肉等組織防禦的是突如其來的物理傷害,而心理防禦的,就是感覺和情緒等。肌肉組織會在強壓下損壞,心理的應激系統也是,當刺激出現,引起的情緒強烈程度無法耐受,或現階段無法處理,我們就會採取一些辦法讓它不進入意識,這只是短時間自我保護的方法,就像人只會在安全環境暴露自己一樣,這些無法處理的情緒與感受也只在安全的環境下才能得到好的表達,如果一直無法處理,可能最終形成心身疾病,如睡眠障礙,軀體化等。

為什麼會「沒有情緒」?它應該只是在環境不安全的時候我們用來處理情緒感受的應急辦法,為什麼卻會莫名其妙被用到?難道我的環境不安全嗎?

這要提到進化論。為什麼北方的葉子細而小,南方的葉子大而寬?因為更適應,更易於存活。在我們幼小的時候,我們必須依賴養育而長大,在這個時候,如果養育者未照顧好我們的情緒感受,我們就會自發地啟用心理防禦,難受的,痛苦的,隔離掉,先活下去。等到長大以後,我們能理性的判斷物理環境是否安全,而內心領域的環境卻並不安全,尤其是固定的互動相處模式在家庭中一般都是代際傳遞的,所以我們可能仍然用一些幼年時期的方式來處理情緒與感受,即使內心的環境,最內圈的親密關係有新的改變。

「沒有情緒」用多了當然不好,本來如果由不安全環境進入安全環境時,我們都會感覺到自己舒展了,但是次數用多了,就很難去與環境由直接的接觸了。比如Al(鋁)在空氣中久了,形成氧化膜,我們都知道一旦它被氧化就很難繼續與空氣反應,更形象的例子是Fe(鐵)的鈍化,「沒有情緒」跟鈍化很相似,久了你就真的沒有感覺了。換句話說,「沒有情緒」也是你跟內心的真實失去了連結。有時候周圍的人們聲稱很愛我們,而我們感覺不到,同樣的道理,與真實失去了連結。

情緒感受在心理諮詢和治療里都是非常重要的東西,它可以走進一個人內心的真實,只有走進這真實,你才可能真正跟自己的生活發生聯結。

根據你的描述,如果持續時間長,影響範圍和程度比較大,我認為可以做抑鬱看。

「沒有情緒」還是一種對自己情緒感受感知的習得性無助,因為它沒有被好好對待過,所以它根本不敢探出頭角,這像是一隻軟弱的蝸牛,然而一旦情緒力量釋放出來,它的力量是巨大的。

謝謝您的邀請,歡迎關注長沙本然心理工作室!

更多好文章請關注微信號本然心理工作者(掃碼可添加)


是一種壓抑的保護機制,壓抑到極致就是麻木,拒絕一切。

沒有危害,因為這是自己的選擇。如果說危害,也許就是沒有社交將會引起的孤獨感和運動少帶來器官的老化吧。放心,這種情況絕對不會持續太久,人的本性會因為這種狀態偶爾帶來一些強烈的情緒,壓抑越久,情緒越強烈。

所以,與其問是什麼機制,有什麼危害,還不如問這種狀態是怎麼造成的。


恭喜你呀,可能要看透紅塵跳出六界了。

人生還是美好的,既然活一場了不妨找點美好的事情做做,感受一下人生樂趣嘛。


是自我保護的一種。但不是一種好的自我保護的辦法。

.

「沒有感覺」是一種拒絕。拒絕表露態度,情緒,沒有正常的該有的反應。

然而這是反常態的,人需要表達情緒,需要有七情六慾,為了我們的心理健康,我們需要這些。清心寡欲的和尚們也會有非常難受的一個戒斷階段。

.

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一種體驗:白天看見一隻大蜘蛛,被嚇的沒了聲音,好像沒那麼害怕。但是晚上卻夢到蜘蛛被驚醒。

.

在精神分析的角度說,這些驚嚇,焦慮,憂鬱,低沉的負面狀態是可以進入你的潛意識裡面的。當你缺失了應該有的尖叫,哭泣等發泄情緒的渠道,那些負面因子就會進入你的潛意識,在日後爆發出來。這個爆發,是帶有破壞性質的。不太嚴重的,就是做個噩夢。嚴重的,那就不好說了,真的蠻嚴重。

.

正確的解決辦法是啥呢,就是表達出來。說出來寫出來哭出來唱出來罵出來。讓它出來,不要在你身體里潛伏。嘗試跟自己對話,搞清楚自己現在這種拒絕狀態的成因。從什麼時候開始的,發生了什麼事情。

在自己不能幫助自己理清的情況下可以進行心理諮詢,在諮詢師的幫助下走出來。也可以去看醫生。

.

最後真的希望題主,以及和題主一樣有這樣狀態的朋友們,能遠離那些不開心的事情,有自己幫助自己走出不良狀態的能力,感受生活里的每一次美好,接納自己的情緒與心態。

.

下過雨後,彩虹很美。淋過雨的心甩一甩更純粹透明。


分頁阅读: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