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一日之飲 — — 關於喝茶與時間的探討

前幾日與常貓貓姑娘閑聊,她說:喝這雀舌,似有薄荷清涼感。由此展開了討論,卻引發了另外一個的思考。如今有所心得,與諸君分享。

資深茶友自不必說了,煮水,備具,投茶,水沸,注水,出水,品茶——這一套流程相信大家都是使得如行雲流水,信手拈來的了。咱們老百姓喝茶,無非圖個身體愉悅,茶亦是飲料中的一種,解渴,生津,提神這些是對茶比較基礎的要求,再往上,便是好的品飲體驗使得身體甚至精神得到了享受了。

比如茶水飽滿,具有張力,我們喝進嘴裡,覺得很爽。又比如茶水濃稠,喝進嘴裡,似濃湯滋潤,覺得很爽。又比如茶水清甜,飲後口腔舒爽。等等,這些便是茶的魅力所在了。

而茶之百變,適者為珍。

對的茶,不對的人,亦是不對。對的茶,對的人,不對的時間,亦是不對。人我們今天暫且不說。我想談談關於時間。

常貓貓說:(雀舌)岩茶入門級,甜淡型比較好接受,很驚喜。

又說:水仙有點喝不來,太濃郁了。

我大概是這樣說的:岩茶有不同的品種以及火功,故而喝岩茶是應該有最佳的品飲時間的。我們根據不同的岩茶其不同的茶性、口感等等,與我們人在一天中的身體狀態進行一個匹配,使得喝茶的愉悅度最大化,此非善哉。

那麼什麼時候喝什麼茶呢?子舟有此一說,歡迎諸位茶友一起討論。:)

其一,茶裡面有茶性稍平者,可於身體初蒙之時喝。

比如初醒之時,比如飯後,比如運動完等等,人的身體剛剛由另外一個狀態轉換成常態,人體的各方面機能正在緩緩進行自我調整。此時若是喝茶,當飲一些茶性比較平和溫潤的茶,譬如比較清甜的紅茶,新工藝下的正山小種,亦或者金駿眉都是不錯的選擇。又或者是溫火焙制的岩茶品種,譬如雀舌。

此時喝茶,重點應在於「養」字,迎合了身體「養」的需求,喝茶自然便愉悅了。

其二,茶裡面有茶性烈者,可於身心俱佳之時喝。

不知道諸位可有過一些如此的體驗:我們喝茶,有的時候是習慣或者其他因素使然,反正喝就喝了;而有的時候,是自己迫切的想要喝茶,這時候飲一杯茶,如久旱逢甘霖,整個人便神清氣爽了。我想,此時便是身心俱佳之時了。茶性烈的茶,我們一般說喝了發輕汗,提神醒腦最佳,全因其性烈使然。

若是喝這茶的時候身體狀態不佳,被茶性所累,反而茶醉。而若是俱佳之時,這茶卻是無異於一劑良藥,使得我們的狀態更上一層樓。該擇何茶?譬如岩茶中的水仙、肉桂、鐵羅漢之屬。

此時喝茶,重點應在於「沖」字,盧仝有云:二碗破孤悶。想必如此。

其三,茶裡面有茶性甘者,可於身心稍疲之時喝。

這身心稍疲之時,自然指的並不是晚上要睡覺前的時候。我想,有個時間應該更為合適:未申交替之時,大概就是下午3點左右。當然,這裡並沒有中醫理論,也沒有其他的什麼學說。這個時候人容易感覺疲憊,特別是沒有午睡的人。而我們人自古以來都是日出而作,千百年的習慣下來,在白日里,我們應該是身心更甚的,此時疲憊,當是假性。

這個時候,喝性甘的茶,可刺激身體恢復常態。何為性甘?較平謂烈,較烈謂平,甘也。若是以岩茶來論,便是那文火慢燉出來的中火茶了。而事實上,這類也是當下更受茶客們歡迎的。

喝這種茶,重點應在於「和」字,和則順,否則亂。

誠如常貓貓說的:喝茶的感覺就是要舒服自在。

是的,舒服自在,看似簡單卻又另有玄機,確實值得探討一番。:)


推薦閱讀:

建盞知識入門
喝茶這件事上有哪些是真學問,有哪些是營銷出來的「玄學」?
茶藝和茶道入門?
哪些鮮為人知,但是很好喝的綠茶?
品嘗鐵觀音茶有什麼講究?

TAG:品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