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擁有廢墟情結的你,其實是在逃離現實的焦慮

很多人都有廢墟情結。

我喜歡穿堂弄巷地去探險,看冷清破敗的宅院里雜草叢生,看被火燒黑了的斷牆或一張被遺棄的舊沙發,空氣中好像有一種磁場,在訴說著不斷不為人知的往事。

喜歡廢墟與喜歡歷史或文化建築無關,而是單純喜歡殘垣斷壁帶來的感官衝擊,有冷酷而凜冽的風從中吹過,有時看到照片不夠,更希望能身處其中。

豆瓣上的「北京廢墟探險團」有 4000 多個成員,曾有人獨自夜探二環某處的排水系統,也有人組團深入首都防禦圈體系內的小寺地堡地道,更多的是去一些小範圍內知名的廢棄工廠,比如停產十年了的北京焦化廠和首鋼。

北京焦化廠,圖片來自 @粗狼01

擁有廢墟情結的人,看到的不是建築本身,而是懸浮起來的時間。

你會忍不住去想像,原來在這裡生活的那些人呢,為何要離開,又去向何方,現在生活怎麼樣,是否還會懷念這座獨自腐爛的房屋。

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後的烏克蘭鬼城,是最著名的廢墟之一。

1986 年的那場核子反應堆事故,讓大量放射性物質被釋放到環境中,大約是廣島原子彈的 400 倍以上,普里皮亞季的 5 萬居民被迫背井離鄉,城市也一直荒廢至今。數年前開始,奧地利攝影師 Roland Verant 反覆踏入禁區拍攝下大量觸目驚心的廢墟照片。

30 年的時間,一座城市就變成鬼域,聽說不少動物都在這裡出沒,但人類卻不會再回來居住了。

這就是廢墟帶來的厚重、讓人難以喘息的「時間」感:遺棄的人類居所提醒著我們,我們永遠無法抗拒時間。

那些我們的辛苦勞作,或者自以為是的成就感,都只是與自然和時間的抗爭中微不足道的一點勝利,我們永遠無法戰勝自然,更永遠無法抵抗時間,只需倏忽之間,事物就能毫無道理地開始或結束。

這讓我們顯得異常渺小,但又無比輕鬆。

圖 / Kieron Connolly

丹麥的 Rubjerg Knude 燈塔建於 1900 年,當時它處於懸崖的頂部,多年來兇猛的風暴不斷衝擊西北海岸,1968 年一個巨大的風暴吞噬了燈屋,留下塔成為僅存的部分,從此被遺棄,獨立存在在懸崖邊緣。

還有那些曾經人聲鼎沸的歡鬧場所,人去樓空後,留下更深的落寞。1936 年柏林奧運會後被遺棄的游泳館和選手村:

圖 / Flickr: safefire, Ullstein Bild

喜歡廢墟的人,不完全是為了尋求那一種「悲感」 —— 體會一種發生在他人身上,赤裸裸的死亡感,以及那種悵然若失的惆悵情緒。

一些人迷戀這種近似自虐的沉重,享受心臟隱隱作痛的不適感。這是安全的悲觀主義,畢竟位置離得足夠遠,足夠客觀,能體會現實殘忍,卻不鑿心。

更多擁有廢墟情節的人,實際上是在躲避焦慮。

1970 年後被遺棄的西班牙坎夫蘭克車站,地下藏了一間運作多年的天體粒子實驗室 圖 / Kieron Connolly

現代人時常處在憂心忡忡的顧慮之中,就像馬上要交卷的考生,明明已經把能寫的部分都寫完了,依然要緊張地、一刻不停地盯著卷子,總覺得自己遺漏了什麼關鍵,或有哪幾題看錯了什麼條件,大腦缺氧,一片空白,總是忍不住瞄掛鐘,才過去十幾秒。

當結束鈴聲真的響起的那一刻,一切都輕鬆了 —— 不管你是否寫完,也不管是否在最後一分鐘發現了什麼錯誤 —— 這一切都結束了,你煩躁的情緒也隨之消失。

放大到生活中,這種焦慮情緒在心理學上也被稱為現實焦慮,只要那件將會發生的、懸而未決的事能順利完成,你的焦慮也會消失,可以重新進入一種坦然鎮靜的狀態之中。

但如果,你並不確切知道何時會有解放的鈴聲響起呢,假如那件讓你牽腸掛肚的事情極難完成呢?比如買房、還房貸,生孩子、養孩子,或者一個工作、下一個工作,真正的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會永永遠遠擾動著我們,難以停歇。

曾經鼎盛的安第斯山小鎮火車集散地,1940 年代採礦業崩潰,鐵路也化作一片廢墟,大批被遺棄的火車堆積在這裡,也叫玻利維亞烏尤尼火車之墓 圖 / Kieron Connolly

廢墟與「末日情結」十分相似,我們藉助真實的圖景去感受自我的渺小:房屋會倒塌,村莊會遷徙,或偉大或卑微的人都會離去,我們畢生所有引以為豪的成就包括我們自己,終將化為塵土。

這樣絕望而平靜的想法安撫著我們焦慮的心 —— 我們被迫從十年、百年甚至千年的尺度去看待生命,這種宏大的單位與個人短暫的生命形成鮮明對比,讓我們能夠從容接受自己不滿現狀的身份焦慮。

我們很累、很難,我們微不足道。

北京最著名的鬼城:昌平廢棄的沃德蘭遊樂園,曾被英國《每日郵報》評為耗費巨資又被荒廢的世界七大爛尾工程之一 圖 / 路透社攝影師 David Gray

我們想要把自己埋進百倍大於自己的東西里,深切感知自己的渺小,才能獲得某種凡塵俗世的解脫。

這或許就是你的廢墟情結。

MorningRocks | 一本小眾,安靜,展示未知之美的線上雜誌

推薦閱讀:

狼人殺真的存在所謂的高手嗎?
明明感覺晚上自助餐吃的很撐,為什麼第二天早上會被餓醒?
為什麼自己看電影不笑,在電影院看電影反而笑?
【缺愛】為什麼小時候的事都忘了,對現在還有影響?潛意識的啟動效應
為什麼有些人寧願在北上廣當「蹲族」也不願意回到三四線城?

TAG:生活 | 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