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都說五窮六絕七翻身,現在是不是該入市了?

原文發表於2016-06-29 力哥理財公眾號

上周力哥到廣州參加了一個小型理財自媒體峰會,感悟不少,決定今後微信文章寫作將會旗幟鮮明分成兩類:一類是短小精悍偏實用的理財乾貨,一類是以人物故事見長的深度長文。

本文為前者。

今晚力哥接到一個陌生來電,一聽電話說是XX財富大管家,邀請我周末去參加在上海的一場線下投資講座,有專業老師講解股票投資。本來都想掛電話了,誰知他的老師教他一套話術叫「無窮六絕七翻身」,還說「7月牛市就要來了」,這句話徹底把我給逗樂了。

我問他,你知道為什麼說「無窮六絕七翻身」嗎?

這個業務員傻到居然對我這樣明顯的提問都沒有任何反應,只會在那邊傻笑,繼續說「老師」教他的那套話術……悟性實在太差,就算力哥不懂理財,聽到客戶這樣反問,也應該知道這個客戶不是泛泛之輩啊。

其實「五窮六絕七翻身」是港股的諺語,直到今天,港股投資者、分析師、股市專欄作家每年4-6月的時候多多少少都會提出這句話來做開講股市話題的由頭,往往是在4月提示風險,6月提示機會。

這句話的出處來自1980年代-90年代的港股走勢,那些年裡港股有一個很奇怪的規律,即港股每年到了5月就會開始下跌,到了6月跌勢更大,但到了7月,股市卻會絕地反轉。

一開始許多人並不理解這種現象背後的原因,但因為這種說法在市場面上越來越流行,知道的人越來越多,而且到90年代中期後,投資者發現這種現象的確存在,逐漸這一理論在港股市場就形成了強烈的反身效應——

因為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開始相信這個說法,所以越來越多的人會在4月底集中拋售股票,結果導致5月初市場果然出現下跌,魔咒顯現後,逼迫更多原本不相信這個魔咒的股民也跟著拋售股票,因為五月只是「窮」,六月才是「絕」,沒躲過「窮」,至少也要趕快拋售躲過「絕」啊……

但這套說法和技術分析一樣,用的人多了往往就不好使了。就像去年7月股災1.0後政府明確說4500點之前國家隊資金不會撤退,那市場就會在4400點提前撤退讓國家隊站崗,可大家誰都不比誰傻,都覺得自己比別人聰明要先跑一步,於是有人就想4300點跑,有人想4200點跑……結果股市到了4100點就漲不動了……

一樣的道理,當越來越多的人相信這套說法後,股民跑路時間就從4月底提前到了4月中旬,又提前到了4月上旬,進而提前到了3月,導致市場下跌的時間不一定是5月,而可能是4月甚至3月,當然也有可能跌勢會延續到7月,可一年一共才12個月,這種不確定性使得實際上這個魔咒最終還是失效了。

那我大A有沒有這樣的魔咒呢?

2006-07年的那輪牛市中,5月滬指月線都是收紅的,而2013-15年,5月滬指月線也是紅的,可見歷史數據並不支持五窮的說法。

那六絕呢?

滬指過去10年6月的月線同樣漲跌互現,沒有絕對的大概率下跌。只不過07年6月,A股在牛市中遭遇了最大的調整(5.30),而08年6月,滬指也大跌超過20%,所以不少人印象深刻。

那七翻身呢?

數據上看,從2005-2014年,滬指是7年陽線,3年陰線,中小板指數則是8年陽線2年陰線,的確是上漲概率更高些。

但去年A股的7月卻走得非常糟糕,走出了「六窮七絕八更絕」,拿這個諺語套用A股的話,去年會非常悲劇……

A股還流傳著一種說法叫「錯過黃金半年,炒股等於白乾」,意思是把每年12個月一分為二,每年5-10月為黑暗半年,股市走勢往往較差,而11月到來年4月則是走勢相對較好的黃金半年。

這種說法來源於華爾街諺語:「Sell in May and go away」,5月賣股去休假,到10月以後再買回來,如果你每年都機械式的這樣操作,長期投資回報很不錯。

這也是美國分析師把美股歷史數據整理後發現的一個結論,人們給出了各種理由來解釋這種現象,最後發現有一個解釋還相對靠譜:就是夏天美國人都跑去度假了,沒人看盤,等到9月回來工作後才發現金融市場出現了大Bug,於是股市容易出現大跌。我們看08年雷曼兄弟倒閉引發全球金融危機就是在9月,1987年股災則是在10月,而1929年全球經濟危機大爆發同樣是肇始於10月。

A股過去20年的歷史數據同樣有這個規律,7月則是黑暗半年中相對走勢比較好的一個月,但緊接著的8月卻是A股歷史上全年相對走勢最差的月份。

炒股這事講求的就是大概率獲勝,但乍看起來概率很高的事,在全球金融市場越來越複雜,越來越相互影響,尤其是資訊如此發達的當下,不可測的羊群效應隨時可能會引發小概率的黑天鵝事件,讓小概率事件越來越頻發的發生。

不管是去年的股災還是這次的英國脫歐,都是理論和數據都不支持的小概率事件,但結果就是發生了。過幾個月說不定美國真就會選出一個史上最奇葩的總統了。

所以「無窮六絕七翻身」的說法到底靠不靠譜,在力哥看來一點不重要。

只要做好你的資產配置,堅持你的定投計劃,如果真翻身了,你就獲利了結一點,去開開心心過個暑假,如果7月反而出現了大跌,你正好可以更加貪婪的加碼定投撿便宜貨。

至於「黃金半年炒股,黑暗半年休息」的策略,由於時間周期太長,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太難。比如2007年大牛市,滬指直接在7月到10月繼續上漲,從3000多點一路衝到6000多點,有幾個人能鐵下心按照「黑暗半年休息」的教條看著人家賺錢不心動呢?

更多理財乾貨,請關注《力哥理財》微信公眾號(lglicai)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屬於《力哥理財》微信公眾號(lglicai),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及二次修改。轉載或合作請聯繫dukept@126.com


推薦閱讀:

輕鬆一招,識別銀行理財真假
如果想要有尊嚴地老去,25 歲開始準備還來得及嗎?
「匯添富」靠譜嗎?
逾期幾天,會毀了你的徵信?
對比了新加坡、馬來、泰國的房子,她還是在迪拜下了手

TAG:理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