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學如何看待自殺?——塗爾干怎麼說?

今天要進入一個非常有意思但有些略為沉重的話題——自殺。好像最近幾年至少從新聞報道中聽到自殺的案例是越來越多了,不論是青年學生、高校教師還是演藝明星,好像大家都很奇怪,為什麼這幾年的自殺人數這麼多?很多新聞最終呈現給讀者的都是講述這位自殺的人的生前經歷,很可能就是他自殺前的一段時間遇到了什麼讓他痛不欲生的事情,然後TA選擇了結束自己的生命。但是,社會學不會這樣解釋自殺的原因,社會學不會為你講述每一個自殺者的背後究竟發生了什麼。那社會學怎麼看待自殺問題?

所以今天的主要任務有兩個:

1、社會學如何解釋自殺問題?

2、塗爾干如何在《自殺論》里踐行他的實證主義原則?

為了突出社會學解釋自殺現象的獨特視角,塗爾干專門先為大家剖析了非社會學解釋的自殺:個人的精神錯亂、種族和遺傳、氣候等自然因素以及模仿他人,這些因素的確可能導致一個人的自殺,但塗爾干認為這些並不能真的說明自殺現象的原因。但是這些解釋要麼從個人心理層面,要麼從自然環境和生物角度看待自殺,問題是其實不同的社會群體有不同的自殺傾向,或者說,不同的人處在不同的社會環境中就會有不同的行動,這種狀態下產生的自殺行為是沒法用上述因素來解釋的。所以我們必須要引入社會學的思維來看待這一問題。

一、如何從社會角度分析自殺產生的原因?

既然前面已經提到過,不同群體之間的自殺傾向是不同的,那麼這些社會群體之間必定存在差異,尋找這些社會群體之間的差異,就可以找到導致個人自殺的社會原因。

好,群體不同,那麼我們就把不同群體做出分類。這裡引述塗爾乾的原話:「我們可以確定自殺的各種社會類型,不是直接根據事先描述的特點,而是根據產生這些類型的原因來加以分類。我們不必費勁去弄清這些類型為什麼彼此相同,而是立即探索決定這些類型的社會條件;然後根據這些條件的相似之處和不同之處把這些條件分為若干不同的類別,這樣,我們就可以確定哪一種特定類型的自殺和哪一種類別的社會條件相對應。」

於是,塗爾干就為不同的自殺類型進行了具體分類。相信很多朋友讀過塗爾乾的《自殺論》,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他對於自殺類型的劃分,但是你有沒有想過,塗爾干為什麼要這樣劃分自殺類型?為什麼這樣劃分類型就可以得出社會學對於自殺的解釋?原因就在於上面所講的。

在介紹具體的自殺分類之前,我們需要先回顧一下上一期所講到的「集體意識」(詳見上一期對《社會分工論》的介紹),集體意識是塗爾乾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它的大概意思是某一社會群體所共有的集體情感,它可以整合集體成員行動,讓成員對集體有歸屬感,並為集體效力。而這種集體意識對於個人的作用就是社會整合,社會整合的強弱,其實就決定和反映著個人對於社會的認同感。

明確了以上概念,我用一個圖表為大家展示塗爾干對於自殺類型的分類:

下面我來為大家解釋一下這個表格。

先要注意一下,這裡的「社會整合」並不一定都是「社會給個人提供歸屬感」這一類的正面效果,如果社會整合力過強,個人反而會覺得限制太多。

首先在「雙強」的情況下,社會組織高度聚合,比如戰爭時軍隊當中要求戰士勇於為國家獻身的榮譽感,而軍人自身也認同這種精神,所以就會出現英勇獻身的場面,結果是利他型自殺

同樣,社會整合力過高,但是而自我對社會的認同感又比較低。這裡的社會整合就比較強調「社會對於個人的諸多限制」這種負面效果。比如前段時間鬧得沸沸揚揚的喬任梁自殺,就可以歸為這一類,網路輿論的暴擊,其實就是外界群體對於個人的巨大影響;或者是公眾人物時刻都要受到大眾的監視;再或者普通個人面對集體的強制性要求而失去自我。這些都有可能導致宿命型自殺。

雖然利己型和宿命型都因為社會整合力過高,但是前者的個人認同這種整合,後者則更多的認為這種整合是對自己的桎梏。

而社會整合太弱,個人對社會的認同感又不強,就會導致利己型自殺。這其實是現代社會個人選擇自殺的一個很常見的原因。現代社會不論是工作場所、家庭還是任何組織,都沒有一個很強的集體情感,我們似乎很少對任何集體有很強的歸屬感。就像韋伯在《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里所說的:「他只有獨自一個人走下去去面對哪個永恆的、早已為他決定了的命運,誰也無法幫助他。」我們面對突如其來的變故,悲痛欲絕的事件,似乎都只能一個人默默消化。要是一個人挺不過來呢?那就有可能產生自殺。

同利己型自殺相類似,失范型自殺也是社會整合力低,個人對社會的認同感也低。但區別就在於,利己型自殺可能發生在沒有任何社會動蕩的時候;但失范型自殺要麼是社會遭遇危機,要麼是個人遭遇危機。比如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經濟大蕭條、和個人婚姻的變故、親人的離世都有可能導致自殺。

大家現在可以想想以往的自殺事件都可以歸為哪一種類型?有沒有哪些情況是不能歸為這些分類的?這些自殺事件是不是並不純粹的是某一種類型,而是摻雜了多種類型的特點?篇幅所限,我就不多說了,大家可以思考一下,很有意思的。

二、塗爾干如何踐行實踐主義原則?

可以說,塗爾干是最早真正將數據、圖表等一系列統計學分析方法納入社會學研究中的踐行者。他明確地說道:「統計學應該把力量投向另一個方面,不是力求解決這些無法解決、要用倫理學來判斷的問題,而是致力於更細心地記錄自殺的社會伴生現象。不管怎樣,對我們來說,我們要規定不把某些既不可靠又缺乏有教益的資料引入我們的研究之中。」這話的意思就是塗爾干認為數據可以更清晰準確的反映自殺問題,倫理學等以往學科對於自殺問題的探討是不夠精確和有效的。

來幾張照片讓大家先直觀感受一下塗爾干在這本書中對於數據圖表的實踐:

而塗爾干在整本書中,通過查閱 1835 年-1890 年歐洲主要國家2 .6 萬名自殺者的檔案資料, 並對這些自殺者的性別、年齡、居住地區、婚姻狀況、家庭人數、宗教信仰、疾病 史、自殺的動機、自殺時間、自殺方式等變數進行整理、比較、計算和相關分析。塗爾干通過對自殺現象的研究為社會統計分析方法的應用樹立了典範, 從而使社會研究擺脫了傳統的僅僅依靠哲 學思辨和文獻考據的落後狀態。 (簡直就是里程碑的意義啊!!!)

同時還應用了「 共變法」 、「 控制變數」 等多樣化技術。 例如,塗爾干在仔細分析許多國家的統計資料後發現, 猶太教徒中精神病發生率比天主教徒和基督教徒都高, 但三者中猶太教徒的自殺率卻最低。 另外他又比較了不同國家間精神病人與自殺率的排行關係, 發現各國精神病人數量與自殺率高低之間的對應關係很不規則, 由此他推論, 自殺率與心理狀態無關。另外他還運用控制變數方法, 例如, 通過引入控制變數———年齡, 論證了不是婚姻本身而是與子女的聯繫影響著已婚者自殺率的高低。(引自「唐斌的一篇論文」,具體會在文後寫出)

雖然後人指出了塗爾干在分析問題上的統計錯誤、邏輯謬誤,但這不影響他開創社會學實證分析的偉大貢獻,畢竟在那個時代中,他真的是第一個用統計學的方法去解釋社會問題的。

由此,我們其實可以發現,社會學在解釋自殺現象的時候,除了從集體角度看待自殺,還特別關心自殺率。探究一個地區範圍內的自殺人數佔總人口的比例以及其他相關數據,這其實又將社會學在分析社會問題上的優勢凸顯出來了。社會學可以分析一個社會問題在一個較大範圍內的發生情況,為我們提供較為宏觀的視角,而不僅僅是分析具體一個人的具體情況。

最後,讓我們對全文來個總結:

1、塗爾干清晰地對研究問題進行了界定,社會學在自殺問題上的研究就是要探究個人之外的因素,而不是個體內在動機和心理原因。這又一次將社會學的研究問題加以明確;

2、定量的統計方法對於社會學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而具體對於自殺分析,我從傳播學和社會學角度對喬任梁自殺事件做出過一點淺薄的分析,想要從群體對於個人的制約角度來解讀,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知乎專欄

參考文獻:

〔1〕埃米爾·塗爾干 《自殺論》,商務印書館,2001年

〔2〕侯均生主編 《西方社會學理論教程》第三版 南開大學出版社 2010年

〔3〕唐斌,試析塗爾干《自殺論》中的實證主義研究方法,上饒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 2005年05期

今天的介紹就到這裡啦,感謝能耐心看到這裡的朋友~

下一期將會為大家介紹塗爾干對於宗教問題的解釋,他的分析,對看待中國當今的民間宗教非常有啟發意義。我們下期再見~

不要吝嗇你的「贊」啊,讓更多的人來了解社會學~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同步專欄文章(不定期有社會學寄語發送給大家哦~)

直接微信搜索:M-sociology

推薦閱讀:

金錢與理想,你選哪一個?——解析韋伯理性觀
如何看待「『海賊-王路飛』在知乎上一人分飾244角的回答」?及被知乎終生封號是怎樣一種體驗?
社會學的想像力到底是個啥?
為何法定成年年齡規定為 18 歲?

TAG:社会学 | 自杀 | 涂尔干迪尔凯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