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綜藝我可能會一直追,一直安利

什麼是優質綜藝?

前一陣,我寫過的《見字如面》,裡面的專業演員,極具感染力地朗讀舊信,為我們揭開沉重歷史,並從中得到於今有益的精神內容。

在娛樂之外,還能提供精神層面的探討,即優質綜藝。

最近幾天,我一直在追看一部網綜——《奇葩大會》。

與《見字如面》的主流價值觀追求相比,它的風格更偏多元化,更偏「非主流」化。

但,它同樣優質——

《奇葩大會》

《奇葩大會》是《奇葩說》第四季的預選賽。

但與往季不同,這次的一些嘉賓,只是來為傳播知識與文化而發聲,並不參與競賽。

必須坦白說,在孟小冬(梅蘭芳的紅顏知己)的傳人,王佩瑜的熏陶下,我的確對京劇產生了一些興趣。

向大眾普及國粹,這是《奇葩大會》比往季更值得誇讚的地方。

而把預選賽當作正片播出,其實並不是《奇葩說》的第一次。

早在第一季開播之前,它的預選中的一個部分,就給我留下了不小印象。

參賽者梁植,清華大學的佼佼者,校方眼中的最優秀學生之一。

法律學學士、金融學碩士、新聞傳播學博士。

結果一上台,他先問三位導師:我未來應該做什麼?

你們覺得我可以有什麼樣的嘗試

自己可以做什麼樣的事?

一個27歲的清華博士生,上節目的唯一原因,是想讓導師幫他走出迷茫。

為此,校方還特地找到導師高曉松,讓多「留意」一下這個梁植。

校長也好書記也好等等

都跟我提到過你

所以你今天的表現讓我非常失望

結果他卻連預選都沒過。

老文藝憤青高曉松,義憤填膺對其猛批——

一個大名校是幹什麼的?名校是鎮國重器

名校培養你,是為了讓國家相信真理

不是用來找工作的你明白嗎!

一個名校生走到這裡來,一沒有胸懷天下,

二沒有改造國家的慾望

在這問我們,你該找個什麼工作

你覺得你愧不愧對清華十多年的教育?

從這之後,我便認為這個節目是值得追看的。

如果說《見字如面》為了登陸電視台的大勢,而摒棄了過於冒犯主流的觀點,那《奇葩大會》則可說是無顧無忌,一往無前

就算曾經兩期節目因為話題敏感,而遭到勒令禁播(同性戀該不該出櫃、好朋友該不該約),它依然能夠堅持風格,堅持讓表達者表達出自己的真實態度。

《奇葩大會》第二期中,李銀河直言「婚姻終將消亡」。

據發達國家統計,婚姻中的出軌率已達40%。

我們都知道,出軌是嚴重違反婚姻道德的。

而40%的出軌率,是否說明了:一夫一妻制的婚姻體系,在某種程度上,其實違反了人類本性?

因為,沒有任何一項科學研究可以證明,一個人一生只能愛上一個人。

記得馬東經常會提及一個言論:人類的道德觀是隨著時代而不斷變化的。

民國時期,對於女性而言,「恪守婦道」高於一切。民間對「離婚」的主流觀念是:只能丈夫休妻,妻子不能主動離開。

新中國建立後,提倡婚姻自由,女人也可主動提出離婚。

因此,數萬名「不守婦道」的,起訴離婚的女性被婆家打死。

電影《黃金時代》,蕭紅因為逃婚,使自己屢次陷入絕地

在1983年的「嚴打」中,一個王姓女子因與10多名男子發生性關係,而以「流氓罪」被判處死刑。

行刑前,王姓女子說了一段話:

性自由是我選擇的一種生活方式

我的行為也許現在看來是超前的

但20年以後人們就不會這樣看了

我並非想要倡導什麼,只是發出疑問。隨著道德共識的變化,過去的醜聞用現在的眼光看來可能是悲劇。

那麼,誰敢保證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就一定是世間的真理呢?

對固有的概念發出質疑,不斷辨證,是從蘇格拉底到毛澤東,幾乎所有智者都共同倡導的理念。

也正是《奇葩說》始終堅持的理念。

《奇葩大會》最令我觸動的演講,是第二期的一位盲人,蔡聰

從小雙目失明的蔡聰,被醫生診斷為不治後,幾乎所有人都由衷地惋惜:「這小子完蛋了,唉。」

當時作為一個10歲的少年

一聽說周圍都說:你完蛋了你完蛋了

我內心十分地恐慌

長大以後,蔡聰考上一所盲人學校,卻被老師告知:自古盲人只能進入三個行業——

乞討、賣藝、算命。

進入現代社會後,盲人也多出了一個行業:按摩。

也就是說,只要你的眼睛盲了,人生就已被定格到這四個行業中,再無任何其他選擇。

老師不斷叮嚀蔡聰:

千萬不要有其它的 不切實際的想法

這算什麼?

進入21世紀,大多數中國人依然習慣於貼標籤,用主觀的第一刻板印象來給別人的一生下定義。

盲人只能推拿,民工無需讀書,妓女毫無尊嚴,吃軟飯是孬種,理工科搞文學是不務正業,聾啞人就該在家或養老院孤獨終老……

因此,我們誤失去了多少荷馬、鄭淵潔、賽金花、李安、劉慈欣、海倫·凱勒……

多年以後,蔡聰成為雜誌主編、殘障資助官員、殘障意識培訓師、非視覺攝影培訓師。

我想,當那位「盲人老師」從屏幕上看到,所有導師都為蔡聰舉起通過牌時,他會為自己當初的無知和武斷而感到愧天怍人。

為了避免被貼標籤,我很少在文章中提及自己。但藉此話題,不得不插上幾句本人的經歷。

二十年前,我出生時得了側索硬化症(即霍金病),不能走路,雙臂無力,無法學習任何勞動技能。

因為體質差,我不得不從幼兒園休學回家。

周遭環境不斷向我傳遞一種信息:你完蛋了,你註定一事無成,註定要在床上當一輩子的巨嬰。

當然,那些負能量的、惋惜的感嘆我從來沒信,反倒促使我形成了一種逆反心理,所以我此刻會在這發文章。

但有人會信。

第四期中,有一個叫暖暖的選手,坦言自己因為天生內向,長相和審美又很「娘」,而遭到周圍人的謾罵、毆打,甚至強姦。

在我14歲那年

我被一個男生強姦了

一年後,暖暖移居加拿大,進入時尚領域,並且小有成就,還接了廣告。

他在開明的環境下,漸漸擺脫陰影,漸漸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人。

之後,他把自己引以為傲的作品,發到國內的微博,以為能夠證明自己,能夠得到那些粗鄙之人的認同。

然而,卻招來更多謾罵。

說我是人妖 說我是變態

說我對不起我父母 說我不配活著

那個時候我16歲不到

在極端的人言壓力下,暖暖多次想要自殺。

他用刀子屢次劃開自己的身體,只因不想父母難過,才堅持活在世上。

偏見,險些殺死這個孝順的少年。

可能有人想問:「他為什麼那麼在意別人的看法?他是不是玻璃心?」

我用電影《霸王別姬》打個比方——

《霸王別姬》的前半段,段小樓面對日軍的侵犯、國民黨兵痞的蠻橫,表現都爺們兒極了,宛如真霸王附體。

但到後來文革時,面對群眾的討伐,段小樓一秒就跪下來,甘當孫子。

為什麼?

阮玲玉臨死前說過四個字:人言可畏

被日軍打死是英雄,被兵痞槍斃是好漢,被群眾誅心而死……是反動的異類。

哪吒可以隻身對抗天庭,但無法承受家人的精神折磨。

文革時代,建築學泰斗梁思成被批鬥時,他不斷在心底懺悔——

我到底錯哪兒了?「他們」都說我錯了,那我一定就是錯了,雖然我不知道錯在哪,但錯就是錯了,「他們」是對的,我該被打。

當一個人被全世界誅心時,他會認為自己的心是有問題的,是活該被誅的,偉大如梁思成者,也很難不「玻璃心」。

當所有人都告訴我 說我不配活著

我慢慢地開始信了 我覺得是不是所有的原因

都是因為我自己

我本人也認識兩個人。

第一個:因得絕症癱瘓,父母不抱希望,對他的未來完全放棄。被當成豬般養在家裡,最後他選擇吞葯自殺。

第二個:同性戀,高考後向母親出櫃,考上重點大學,卻被母親送到精神病院,耽誤三年學業,患得抑鬱症,自殺未遂。最關鍵的是:周圍人全都支持他母親。

我們的刻板印象(建議你們搜下「刻板印象」的百科),有時真的會殺死一個人。

我下面想說的話,全在蔡聰這段演講里,誠心推薦你們看下。

| 時長:08分09秒 |

在這段視頻里,蔡聰所指的問題,並不只是包括殘疾人、視障人,更受用於任何被偏見歧視者。

如果此刻讀者中,有被偏見歧視者,我最後再送你三個字——

別信邪。

我的微信公眾號——

luowj1996

不定期推送有獨立思考的電影文章。

都看到這兒了,好意思不關注一下嗎?

PS:本人長期為各大電影媒體撰稿,所有文章均屬原創,請勿誹謗。


推薦閱讀:

《利維坦 》:投奔怒海
我們可能不適合在一起,但那個喜歡她八年的豬頭可怎麼辦呢?
國產《殺人回憶》們——失效的意象
《綉春刀》中,趙靖忠為什麼要趕在驗屍之前殺錦衣衛三兄弟?

TAG:社会 | 综艺 | 影视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