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央媽加息,網貸降息,怎麼破?

本文4900字,閱讀約10分鐘

最近,央媽用各種公開市場操作手段變相加息了。

沒有明明白白提高基準利率而是變相提高銀行資金成本,說明咱央媽調控經濟的手段越來越老辣熟練,越來越向美聯儲靠攏了,一邊加息一邊又盡量降低對實體經濟的衝擊。

但選擇在全球經濟復甦依然乏力,中國GDP依然面臨巨大下行壓力的2017年初加息,也是無奈之舉。

加息因素

外部因素

外部因素看,美國已進入加息周期,目測今年還會繼續加息最少2次,中美息差如果進一步縮窄,會對資本外流造成巨大壓力,如今中國外匯儲備已歷史性跌破3萬億關口,穩定外匯儲備和匯率是宏觀調控的當務之急,所以只有用加息給蠢蠢欲動的國內資本吃點定心丸。

當然,「流氓」做到最大還得是政府,且不說連年徵收通脹稅,為了從根子上切斷通過比特幣洗錢的口子,直接命令三大比特幣交易平台禁止提現,這和銀行、券商、基金公司、P2P平台允許你投資不允許你提現有啥區別呢?

內部因素一

說到通脹稅,這也是加息的內部因素之一,去年12月的PPI和CPI數據就出現了剪刀差,預示2017年通脹會抬頭,而最新公布的1月宏觀數據顯示,CPI同比上漲2.5%,創2年新高,高於市場預期,PPI同比上漲6.9%,創近五年新高,更高於市場預期。

這意味著剪刀差進一步擴大,下個月CPI估計還會漲。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漲價除了春節因素導致的食品價格上漲外,能源資源價格上漲也非常明顯,這意味著除了豬肉青菜包子未來還要繼續漲價,我們生活中的其他商品也會進入到漲價潮中。

藍瘦~香菇~

內部因素二

另一個促成央行不得不變相加息的內部因素是去年發錢太狠了,導致房價上漲超出中央能承受的底線,今天房價問題已不再只是經濟問題,而是政治問題,更直白的說,是政權能否穩固的根本性民生問題。

所以投機客們,千萬別和政府作對。不信請看《最近,萬萬沒想到,這座城市的房價暴漲了!》、《中國投資者生存指南:政府不讓做的別做》

去年銀行放出去的錢,10塊錢里有9塊錢都進了樓市,樓市就是中國最可怕的深不見底的吸金黑洞,把銀行、證券、基金、私募、信託、眾籌、P2P等各種金融機構和老百姓大部分甚至全部的錢都卷了進去,如果房價崩盤,那真叫是不寒而慄。

想知道房價崩盤意味著什麼,請看《假如房價崩盤,我們會有多慘?》

這也是力哥前幾天在《我能弱弱的說一句,房價最近又漲了么……》中提到的政府之所以要繼續加碼調控,一邊切斷房企資金來源,不讓開發商再高價拿地,倒逼開發商降價,另一邊又死死卡住銀行放貸,儘可能不給老百姓貸款買房的原因。

對了,那篇文章發出後,我身邊有N個正在上海買房的朋友都向我吐槽,貸款卡住了,尤其是政策性更強的公積金貸款,辦不下來……

看國外,美國在加息,歐洲在加速分裂,日本躍躍欲試把中國作為最大假想敵想轉移國內矛盾,中東依然不太平……最扯淡的是特朗普上任不到一個月,說過的話做過的事已經讓全世界目瞪口呆,最近的驚人之語說的是解決中東問題不一定要巴以分別立國,巴以合併一國也完全可以嘛……

卧槽~我看到這個新聞眼珠都快掉地上了……

世界政治的核心癥結在中東,中東問題的核心癥結在巴以。巴以問題是二戰以後現代政治史上最重要的也是幾乎無解的問題,沒有之一。如果想了解巴以歷史和現實爭端,尤其是三千年宗教恩怨史,熟讀《舊約》的力哥很樂意和你聊聊,請留言告訴我。

而解決巴以問題「兩國方案」不僅是聯合國安理會的決議,也是美國從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中東政策一以貫之的基石,類似於「一個中國」,「一國兩制」是中國外交政策的基石。

你現在突然要全盤推翻,別說新任聯合國秘書長,我的老鄉葡萄牙人古特雷斯馬上站出來強烈反對,整個阿拉伯世界肯定也不會答應,你這是火藥桶上潑硫酸的節奏~

看看印巴分治歷史,看看巴爾幹歷史,再不濟你看看最近20年HK的歷史啊,特朗普大叔真是無知者無畏,佩服。

再看國內,通脹在抬頭,經濟還沒有完全復甦,房價還在陰漲……這……

普及點經濟學基礎常識,政府宏觀調控一般有四個目標:經濟增長(高GDP)、充分就業(低失業率)、物價穩定(低CPI)和國際收支平衡(匯率穩定)。但這四個目標經常是衝突的,所以說實話,政府真的滿難做的。

而現在我們政府的調控意圖,顯然不再像過去那樣完全把經濟增長放在至高地位,也在平衡就業、物價和匯率問題。

市場投資回報率

然而讓我們老百姓心寒的並不只是糟心的國際國內經濟形勢和物價上漲,而是一邊物價在漲,央媽名義上在加息,而市場真實的投資回報率卻在下降!

央媽加息的最大受益者是貨幣基金,近期餘額寶和理財通的7日年化收益都提高到了3.6%,力哥一直推薦的微眾銀行活期+則達到4%左右。

雖然這樣的收益率已創下2年新高,但絕對值依然無法讓投資者滿意。

而加息利空債券,去年11月的債災已宣告債券市場進入熊市,所以今年別對債券和債基收益有太高期望。

另外宏觀經濟不景氣,潛在違約風險在提高,所以土豪們喜歡買的信託今年不但收益率下滑,風險也在提高,當心。

另一個土豪喜歡玩的是私募,不過構成比較複雜。股市行情這麼爛,債市又不給力,新股貌似要加碼開閘,也沒有太大的賺錢機會。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最近證監會降低了股指期貨的保證金比例和交易費率,提高了開倉限制,相當於正式鬆綁股指期貨,私募的很多對沖套利交易又可以開始做了。這意味著監管層也終於對2015年6月-2016年1月史無前例的股災表示釋然了。

而屌絲最喜歡玩的P2P收益率則在持續下滑,這才是最傷的。

過年前後,國內眾多一線P2P平台不約而同啟動降息潮,似乎降息才是合理的,降息才說明自己的平台牛掰靠譜,不降息好像就是要跑路的前奏一樣……

理論上說,央行加息,意味著全市場資金成本在提高,P2P的收益率也應該跟著提高才對。但如果真實世界就是按經濟學教科書上的理論運行的話,經濟學家早都成股神了。

P2P的降息潮源自兩方面原因。

一是平台的借貸成本雖然在降低,在監管合規成本卻在提高。平台通過降低收益率來彌補這部分增加的成本。

比如銀行資金存管是合規底線,今年8月是大限,而要對接銀行存管,成本也非常高昂,畢竟銀行也不是吃素的。

但這個理由是平台對外冠冕堂皇的說辭。

真正的理由力哥2年前就說過了——中國網貸市場正處於魚龍混雜野蠻生長向健康有序發展過度的歷史性階段,到了2017年,這個歷史性階段就快走到頭了。行業的頭部已凸顯出來,後面跟風的魚腩平台已沒什麼機會,目前還存活著的2000家平台中,1900家可能都要死掉,剩下100家都很合規很專業很高大上的平台在這個市場競爭,也已經很激烈了。

春節後,又連接爆出了多家平台跑路或提現困難的新聞,既然1900家小平台在如此慘烈的競爭中活不到最後,而投資者經過那麼多年跑路暴雷的血的教訓,也越來越懂得風控比收益更重要,寧可犧牲點收益率也要選合規大平台的道理,所以那些已站在市場制高點的一線平台,就可以理直氣壯降低收益率——因為我有品牌溢價,不怕你走人。

金融是少數合法的暴利行業,比金融更暴利的只有博彩、鑽石、殯葬、房地產等少數行業。

昨晚力哥在會員群里做了迎新演講,提到了我堅守的「三不」原則,力哥說理財這個自媒體項目永遠紮根媒體屬性,逐漸強化教育屬性,而絕不碰產品、軟體和平台這三個看起來更賺錢市場空間更大的領域。

其中的產品,指的就是我利用粉絲規模基數和高度信任,自己發債權類產品或自己發私募基金,這要比我做媒體或教育更賺錢。

而那些已經做到行業頭部的P2P平台,現在不但不需要再高吸攬客,反而不斷降息以提升利潤空間。不瞞大家說,平台就算給你10%年收益,平台自己在這個生意中能賺到的錢往往還不只10%。

所以說白了,網貸平台降息潮的根本原因和微信支付寶提現收費一樣——已經建立起了用戶使用習慣和信任度,現在到了收割的時候。

聳肩,攤手~

怎麼破?

破法一:捨短取長

債權類產品的特點都是收益率和投資期限成正比,當整個市場的收益率都在下滑時,而2017年整個投資市場預期又偏悲觀的大環境下,不妨犧牲一部分流動性來謀求更高的回報率,比如把活期、月增型准活期、3個月、6個月這些短期產品換成1年、2年的長期產品,收益率就提高了。

破法二:舍一線取二三線

買房不一定要集中在聚光燈下的一線城市,許多二線城市也是人口凈流入,一樣可以投資。網貸投資也一樣,一線平台財大氣粗,品牌溢價太高,那不妨轉移到同樣合規且風控嚴格,只是名氣還不夠響的二線平台。

目前中國網貸市場唯一的超一線平台是陸金所。但因為背後平安集團的品牌溢價太高,所以力哥極少買陸金所的產品。

比如陸金所過去的零活寶,現在的智能寶,收益率在4%-5%之間,實際上就是個準貨幣基金,如果真的追求無風險和高流動性,不如買微眾銀行活期+,流動性更好,如果要追求收益率,這樣的活期收益率也太雞肋。

說實話,既然選擇網貸,就意味著你願意冒一定風險追求更高的收益率,所以如果活期產品收益率低於6%,定期產品收益率低於8%,那還不如去買更安全的貨幣基金以及銀行券商理財產品。

那些因為品牌溢價過高,導致掛著網貸產品的名號,卻只給你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的平台,通俗的說就是性價比太低。

這和我在《為什麼我會選擇買本田CRV?》里說為什麼不買德國車買日本車,在《為何過年我只看一部西遊伏妖篇》里說為什麼只看3D大片不看文藝片,在《為何最近老股民「言必稱軍工」?》里說為什麼我建議大家謹慎投資軍工股都是一個道理。

看,生活中的智慧是相通的。

陸金所下面,是一眾一線品牌。

比如宜人貸(詳見《理財學宜信,別學百加得》、《從半年暴漲10倍到10天暴跌50%,要不要抄底宜人貸?》

點融網(詳見《如何分辨真假P2P?》

力哥3年前就採訪過創始人楊一夫的人人貸(網上搜「波士堂楊一夫」能搜到視頻)

之前在批判紅嶺模式時因為堅守初心被我點過贊的拍拍貸(《發現一種風險偏低/收益偏高的理財產品》

給力哥深圳線下活動冠名的金主爸爸有利網(詳見《力哥深圳線下講座乾貨:珠三角最有投資價值的房子在哪裡?》

給力哥廣州線下活動冠名的金主爸爸桔子理財(詳見《如何破解七步定投的致命軟肋(附廣州分享會視頻精華)》

順便說一句,1個月前力哥廣州活動時說桔子理財的銀行資金存管馬上就要上線了,而過年後桔子理財的廣發銀行資金存管已正式上線,這意味著今後平台跑路風險杜絕了。

再說個技巧,同樣是銀行資金存管,不同銀行的品牌背書力度也不一樣。因為越是全國性大銀行,在挑選合作存管平台時就會越當心,怕挑選不慎,平台出事,自己跟著商譽受損,撿芝麻丟西瓜。所以如果能在廣發、浦發、興業這類全國性股份制銀行做資金存管的平台,相對安全係數更高些。

對了,聽說最近連四大行之一的建行也受不住誘惑想要分一杯羹了。

互聯網金融,大勢所趨,財大氣粗的四大行也不得不順勢而為。

如果你嫌上面這些一線品牌的溢價太高,可以考慮二線品牌。比如力哥之前做過廣告的洋錢罐(詳見《股市又破3000點,還是安安穩穩買點這個吧》

當然,二線品牌收益率可能高一些,但風險相對也會高一些。比如力哥之前做過廣告的諾諾鎊客,最近就被我吐槽了(詳見《放手!這是我的錢!還給我!》

所以歸根到底還在於四個字:資產配置

絕不能把你大部分甚至全部的寶都壓在任何一個哪怕你100%信任的平台上。

當然,二線平台整體上看安全係數還比較高,再往下三四五六線平台,尤其是新平台,收益率高,還有很多活動可以薅羊毛,投不投,投多少,怎麼投,你自己決定。

我給你的建議是,就算是沖著高收益投比較新的平台,也要找背後有爹可拼的,萬一有點問題,老爹實力雄厚,丟不起這張老臉,往往也會兜底,比如XX、XX和XX,我就不說名字了。

破法三:轉戰分級A

分級A某種程度上可以看成是帶有股市看跌期權屬性的准永續債券,同時具有股性和債性。

去年力哥寫過《投資寒冬的賺錢利器:分級A的逆襲!》,但去年分級A整體上長時間出現了大幅溢價,性價比同樣偏低。

但今年分級A的高溢價已大幅回歸,溢價風險得到有效釋放,在加息周期中,雖然債券市場是熊市,但分級A不受影響,目前最牛的分級A修正收益率超過5.5%,就算不做套利,單純採取分級A輪動策略,能在保證高流動性的前提下,達到與P2P活期產品近似的收益率,但不用承擔P2P投資的跑路和違約風險。

破法四:轉戰定投

俗話說得好,高風險高收益。比如股市投資的風險比一線P2P高,畢竟一個高波動,一個收益確定。但力哥的本事就是能在風險偏低的條件下,為你謀求相對更高的投資回報。

既然網貸普遍降息,不妨在你資產配比中,適當降低網貸比例,增加定投比例。

不知道具體怎麼操作才能讓你的定投獲得年收益20%的誘人回報?

呵呵達~

版權聲明:

本文版權屬於《力哥理財》微信公眾號(lglicai),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及二次修改。 轉載或合作請聯繫dukept@126.com


推薦閱讀:

大文豪曼因斯坦是誰?有什麼最新的文章?在哪可以看到?
美聯儲加息系列之三:黃金
為什麼說美聯儲加息的節奏很重要?
如何看待「猝不及防!央行下手,樓市顫抖,房價下跌動真格了?」這條新聞?是否樓市已有下行跡象?
為什麼 IMF 罕見地要求美聯儲到 2016 年才能加息?

TAG:加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