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終於進軍無人駕駛,當然還是為了送貨著想

據華爾街日報消息,亞馬遜已悄悄組建了一支 12 人的無人駕駛研發團隊,目標是利用無人駕駛技術提高物流配送的效率,解決包裹投遞「最後一公里」的問題。目前,該計劃處於啟動階段。

而據知情人士透露,該團隊相當於亞馬遜內部的一個「智囊團」,並不會真的造車,而是會致力於研究自主駕駛交貨車如何優化在線購物的流程,提高效率的同時為亞馬遜帶來更大的訂單量

事實上,這不是第一條關於亞馬遜涉足無人駕駛的消息。在今年年初,亞馬遜一項關於無人駕駛汽車根據路況進行可變道導航的專利成功獲批,據悉,專利的提交時間是 2015 年 11 月。

該專利提出了一項集中的道路管理系統,即多輛無人駕駛車輛之間能夠進行「溝通」,相應的調度機制能夠對這些車輛的移動進行大規模協調。其中包括了如何處理可變車道的問題,即汽車可依據交通流量改變方向,提前進入正確車道以優化行車路線。這種車道通常用於進出城市的通勤交通管理,特別是在美國。

雖然該專利的獲批並未披露任何關於亞馬遜布局無人駕駛戰略的消息。業界紛紛將此與亞馬遜物流部門聯繫起來,認為亞馬遜正發力無人駕駛貨車,以代替人力司機減少成本。

另外,據知情人士稱,亞馬遜曾在上周舉辦了一場名為「激進交通沙龍」的活動,該活動由亞馬遜創意相關負責人西格爾(H.B. Siegel)發起,邀請了一些公司參與,共同討論關於未來交通的議題,也或許是一場變相招聘會。

此次,從亞馬遜組建無人駕駛研發團隊以及知情人透露的消息看,這件事情的眉目似乎更清晰些了:亞馬遜不造車,只是技術解決方案的搬運工。但消息終歸是消息,亞馬遜官方還未作任何錶態,一切還是得看他們的具體行動。

為了提高物流速度,亞馬遜也是拼了

在提高倉儲、物流效率的這件事情上,亞馬遜可謂是孜孜不倦,也就是不斷砸錢:

先是於 2012 年 3 月,斥資 7.75 億美元收購倉儲運輸機器人公司 Kiva Systems,將之收在麾下且僅用於內部運營,並不對外共享技術。2015 年 8 月,亞馬遜將 Kiva Systems 部門正式更名為 Amazon Robotics。在前不久,亞馬遜也放出相關招聘信息,打算為 Amazon Robotics 部門招募一位開發「未來移動和運輸系統」的科學家。

2013 年,亞馬遜啟動 Prime Air 無人機送貨項目,並計劃於 2018 年前全面實現。不過就目前的情況來看,至少在美國國內,相關監管部門似乎還未有點頭同意讓其送貨的傾向。

在航空運輸方面,亞馬遜於去年與兩家航空公司達成協議,租用 40 架貨運飛機,但並非取代原有的第三方物流公司服務,而是將之作為節假日運輸期間的補充。

當然,亞馬遜並未就此罷休,在今年的 2 月份宣布,將投資 14.9 億元在美國肯塔基州(Kentucky)建立航空貨運中心,直面 UPS 與 FedEx 等競爭對手。

在未來,亞馬遜會成為物流方案提供商嗎?

眼下,亞馬遜正在逐步建立涵蓋倉儲、陸運、航空等在內的完整運輸體系。此次雖然進軍無人駕駛,但顯然跟通用、Tesla、Google、Uber 等汽車廠商、互聯網巨頭不是一個路數的,而是專為物流運輸服務。

另外,亞馬遜的這項無人駕駛貨車技術將很有可能與該公司旗下的送貨無人機 Prime Air 搭檔,解決「最後一公里」的難題。類似的,還有 UPS、福特、賓士等公司也已經提出了「無人機+貨車」這樣的方案。

有了這樣一套屬於自己且完整的運輸網路,意味著亞馬遜也將擺脫第三方服務,更是強化了其除了「電商」之外的「物流」標籤。

在出現亞馬遜租賃航空貨運飛機的新聞後,貝爾德股權研究公司(Baird Equity Research)的科林塞巴斯蒂安(Sebastian)曾分析道,「因物流成本的上升,亞馬遜正考慮自建自己的航空運輸網路(後來事實證明,確實如此),但亞馬遜的野心也不僅在此,其目標將有可能是向第三方提供運輸和物流服務,而這是一個價值 4000 億美元的市場。」

此時此刻,再繼續沿用這一理論,似乎依舊十分的符合。況且,將慣有的電商生態應用到物流體系當中,也並非完全不可能。(本文作者:Jes@深圳灣)

● ● ●

深圳灣(微信公眾號 ID:shenzhenware)長期挖掘物聯網、人工智慧、機器人、無人機、智能駕駛、智能家居等領域的新銳產品和初創團隊,歡迎聯繫我們。微信私人客服:小炫(ID:warexx)。

版權聲明:本文系深圳灣編輯創作發布,轉載請註明來自深圳灣,並標明網站地址 shenzhenware.com

轉載、約稿、投稿、團隊報道請聯繫微信公眾號:shenzhenware(回復關鍵字)
推薦閱讀:

CES2017-固態激光會轉向
5月7日發生的死亡事故,為何特斯拉現在才對外宣布?
DARPA挑戰賽浮影——自動駕駛之英雄風雲際會

TAG:亚马逊Amazoncom | 无人驾驶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