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傳——為什麼要給無能為力的自己看年少時的理想呢

在去看電影之前,我看了一下我購票網站的影評,都是一些有名望的人寫的,打分不低,每個人都講了一句,特效做的特別好。當時我心裡就咯噔一下,全說特效,故事情節怎麼不談談。後來看完,果不其然。

我是原作粉,《悟空傳》是我小時候喜歡的作品,看到熱血沸騰的那種,我現在長大了,再看當年喜歡的東西確實也覺得有些幼稚,但我喜歡的作品,不管重讀多少遍,還是會有讓我感動的地方。

說到原作與改編,其實我寬容度挺高的,我覺得你外殼怎麼變都好,只要內核還是原來那個東西就好。什麼是內核?大約是我給你小龍蝦你去做菜,你拿去麻辣也好,爆炒也好,清蒸也好,但最後我吃到的怎麼也得是小龍蝦,要是最後變成了扇貝那我就要罵你了。

那麼《悟空傳》的內核是什麼呢?你可以說它是關於對殘暴命運的反抗,可以說是對自由的嚮往,也可以說是理想的幻滅。但更多的是一個二十多歲的男孩把自己所有的夢想,堅忍,憤怒和無辜全部咆哮在筆下,所以他寫了一本傳奇的書,讓人聞之欲燃。

有這麼一隻猴子,生來孤苦,註定漂泊,卻非要將自己活成齊天大聖的模樣!

於是他踏凌霄,碎九天,率百萬妖眾,在狂風暴雨里對天咆哮,將自己的身影永遠凝聚在傳說里,千萬年。

齊天大聖孫悟空,用自身的渺小,去對抗天地永恆的孤獨。

哪怕失去所有記憶,哪怕他在漫天神佛眼裡的作為就像是那個推石頭的西西弗斯,哪怕結局他還是失敗了。

但我們還是期待著,期待他歸來的那一天,期待他重新握住他的金箍棒,牽著紫霞的手,環視之間,便天崩地裂,抬手之時,便讓那諸佛都煙消雲散!

這裡面有著少年人的幼稚和懦弱,也有著少年人的執著和堅毅。

所以我們喜歡那樣的猴子,因為那個猴子,像我們心裡埋藏的某個影子。

可為什麼電影變成了這個樣子?就算拋開《悟空傳》的改編,這也只是一部剛剛及格的商業類型片。

猴子的形象變得很空洞,故事結構亂七八糟,穿插的愛情支線顯得很累贅,而最大的問題是主題顯得特別的生硬。有一種東西叫做戲根,你前面要埋下戲根,才有後面的爆發。猴子對花果山的愛,變成了短短几幅畫面,猴子變成了遊戲里的npc一次又一次的說我要復仇,但動機不是喊出來的,這樣只會顯得空洞又單薄。這個動機已經撐不住了,於是編劇們就一定要加一場破廟的戲,來加深下猴子對花果山的感情。但說到底,故事的主線其實就是他和紫霞的愛情,編劇們明明已經不惜一切的想要講一個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所以猴子可以莫名其妙的死了復活還能趕上紫霞的死,那你就好好講個愛情故事吧,可電影還要無時無刻不在標榜自己承襲了原作中的精髓。什麼是精髓?原作中猴子說,他忘不了花果山,忘不了東海水,忘不了西天路,忘不了路上人。猴子的心裡裝的東西很多,他愛紫霞,也不會忘記自己的驕傲和尊嚴。影版裡面這些都沒有了,可電影到了最後還要打出最後幾行字,把書中最經典的幾句台詞印上去。那台詞那麼美,那麼帥,可那和你,又有什麼關係呢。

原作作者在豆瓣寫了一篇文章,講他對這部電影的想法。我總結了下,大概就是他也知道這部電影離原作差距很大,但沒辦法,不管怎樣,他一定要拍。

那我也只能用書中一句台詞來表達下我的看法,為什麼要把一個人年少時的理想給已經無能為力的現在自己看呢。

少年人的《悟空傳》已經死了,這是四十歲的《悟空傳》

推薦閱讀:

《無問西東》:勵人明心的獻禮之作
這部綜藝我可能會一直追,一直安利
《利維坦 》:投奔怒海
我們可能不適合在一起,但那個喜歡她八年的豬頭可怎麼辦呢?

TAG:小说 | 电影 | 影视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