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畫山西:這個「方形」堪稱「陸地航母」!

上帝畫山西,山西造中國

撰文|公子羽

周伯通興緻勃勃,一等郭靖喘息已定,當即將雙手互搏的功夫教他。這門本事可比空明拳又難了幾分。常言道:「心無二用。」又道:「左手畫方,右手畫圓,則不能成規矩。」這雙手互搏之術卻正是要人心有二用,而研習之時也正是從「左手畫方,右手畫圓」起始。郭靖初練時雙手畫出來的不是同方,就是同圓,又或是方不成方、圓不成圓。苦學良久,不知如何,竟然終於領會了訣竅,雙手能任意各成方圓。

——《射鵰英雄傳》第十七章《雙手互博》

」 這是金庸先生在《射鵰英雄傳》里描寫的一幕:老頑童周伯通郭靖「左手畫方,右手畫圓」按照小說的歷史背景,這一幕發生在公元13世紀中葉,金國將滅,蒙古攻宋前夕。

時間向前推1600多年,追溯到戰國時期的公元前3世紀韓非子先生最早發現了這一秘密:「右手畫圓,左手畫方,不能兩成。」(《韓非子·功名》)

金庸先生曾說,人的大腦大多數時候是一體的,只有極少數人能把大腦分成兩半各自工作互不干擾,能做到的有周伯通、郭靖、小龍女。他的話基本符合科學上的解釋:大腦兩半球的連接機制無法同時向左右手分別傳達「畫圓」和「畫方」的命令

常人難以做到「一手畫圓,一手畫方」,能做到的也要費盡時日,方能成。那麼,能輕易創造這個奇蹟的,只有造物主——上帝了。不過這又是「畫圓」,又是「畫方」跟我們的今天的文章,又有幾毛錢的關係呢?且聽公子羽為您道來。

三維的中國地圖是上帝的傑作。它妙手一揮,畫出了美妙的陸灣——中原,華中華腹地;又畫出個精妙的橢圓——巴蜀,四川盆地。更神奇的是,在塞北與中原之間,上帝覺得少了點過渡,於是就塑造了一塊更神奇的土地——方形的山西。準確的說,這個輪廓接近平行四邊形

地圖上的方——山西,地圖上的圓——巴蜀

製圖 @ 公子羽

偉大的造物主,做到了「左手畫圓,右手畫方。」左手畫了一個凹陷的圓,成了天府之國的巴蜀;右手畫了一個隆起的方,成了表裡山河的山西。極其絕妙的是,這一凸一凹,如一陰一陽,書寫了兩種格調的地理傳奇。

關於那個圓——巴蜀之絕妙,前面已經講述。今天說說這個方,號稱三晉的山西。

唐宋八大家之一,大文豪柳宗元先生,山西人,他曾寫過一篇叫《晉問》(山西簡稱晉)的文章,以問答的方式,把家鄉山西的地理和資源誇讚了一番。

《晉問》開篇就說:「晉之山河,表裡而險固。」翻譯成白話就是,山西大地,里里外外都是大山大河,險要的地形,固若金湯。大山與大河,構成了山西版圖和輪廓:

北為橫向山脈:管涔山脈,西起陝西、內蒙、山西交界處,東至大同以北;

東為縱向山脈:太行山脈,北起桑乾河畔,至山西東南、河北西南、河南北部,三省交界;

西為大河、大山並行:黃河在內蒙古托克托縣來了個直角拐彎,進入山西偏關縣,一直向南而流,與呂梁山脈並行,形成晉陝大峽谷;

南為大河、大山並行:黃河在晉、陝、豫三省交界處拐彎東流,與中條山橫向並行,從山區奔向平原。

四面大河大山的格局,本來已經十分難得。更為神奇的是:南北、東西,各自畫出的線,居然是平行的。造物主,該是窮盡了多少心思,才能設計出如此絕妙的作品!

  • 山西地形號稱「表裡山河」——河谷、盆地、山地三重奏地貌,相間分布、錯落有致。
  • 資料來源: @ <天涯>鄙視搶沙發的

山西之地,兩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是晉國的腹地,戰國時期三分為韓趙魏,所以號稱三晉大地。晉國疆域,跟今天的山西版圖並不完全重合,面積更是超出許多——但正是有了四面大山大河的天險山西為基礎,這個春秋強國,才有了向外拓展的基礎。

春秋時期晉國疆域範圍。資料來源:知乎用戶 @ 李思進

戰國時期,韓趙魏三國都城,平陽、晉陽、安邑,均在今山西境內,可見山西在三晉所處的中樞地位 圖片來源:@ <天涯>鄙視搶沙發的

秦代設立的河東、太原、上黨、雁門、代五郡,大致為今山西版圖輪廓以下歷史行政區劃圖 來源: @ 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

歷兩漢、三國、十六國亂世之後,北朝魏朔、恆、肆、汾、並五州,大體對應今山西版圖。

隋唐統一王朝,奠定今天山西版圖的形狀。圖為隋朝之河東諸郡

隋唐之前,河東一般指的晉西南運城、臨汾一帶,隋唐開始,「河東」擴大指整個山西

「河東」也成為山西的代稱。圖為唐朝之河東道

明代山西布政使司。相當於今天的省,基本上跟今天山西範圍相同

明朝在全國設立了十三個省,山西為第一個。《大明一統志》是這樣描述山西格局的:「左有恆山之險,右有大河之固」、「襟四塞,控五原」。清人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里對三晉山河進行了更為細緻的描述:「山西之形勢,最為完固……其東則太行為之屏障,其西則大河為之襟帶。於北則大漠、陰山為之外蔽,而勾注、雁門為之內險。於南則首陽、底柱、析城、王屋諸山,濱河而錯峙,又南則孟津、潼關皆吾門戶也。」顧氏認為,「關中而外,吾必首及夫山西」,「天下形勢,必有取于山西也」。

中原王朝的都城,從西安到北京,基本上圍繞山西轉了一圈 製圖 @ 公子羽

有這樣特殊、絕妙的地形天險和地緣位置,在人類活動頗受限制的條件下,山西註定要扛起沉甸甸的重任。幾千年來,它也的確當仁不讓地扛起了這面大旗。

《史記·晉世家》說了這樣一個故事:周成王即位時還是個孩子,一次他與弟弟叔虞做遊戲,將一枚桑葉(一說為梧桐葉)剪成的形狀遞給叔虞,說:「我封你為侯。」在場史官馬上請周成王正式舉行封立儀式。成王說:「我鬧著玩呢!」史官說:君王無戲言!於是,叔虞被封於王畿以北的晉水之陽,號曰,後為

篆書、金文、甲骨文中的唐字

我們常說「唐堯、虞舜、夏禹」。唐,是比晉更古老的地名,也是晉的前身,傳說古唐國是堯所在。山西有個著名作家叫唐晉,名字的典故就來自這裡。赫赫有名的唐帝國,也跟這個地名,跟山西大地密不可分。李淵,在隋朝被封在晉故地晉陽(太原),「唐國公」。

明代確立的山西版圖,大體保持了古晉國範圍。很多山西人,今天依舊願意將山西的輪廓看作「一枚桑葉」。說來也巧,諸列大山夾縫中,幾個盆地呈東北—西南向排布,正好連成了葉子的「葉柄」與「主葉脈」,省府太原,位於正中間,兩邊則分別是向西南而流的汾河向東北流去的桑乾河;葉子兩端,一端是運城地區——上古時期山西文明中心一端是大同地區——北魏早期的都城,明代的北部防禦中心、大明陪都。

不知是天作,還是人為之設,太原居然正好位於西安、北京——不同時期兩大政治中心的中點位置。 製圖 @ 公子羽

亂世的時候,山西也出過都城。南北朝,北部的大同做過短暫的北魏都城隋煬帝即位前的身份是「晉王」,李淵父子則是在晉陽(太原)起兵反隋,北朝高歡父子則乾脆定都晉陽(太原),五代時候北漢定都太原。從秦漢到明清,從長安到北京,由西向東,畫了一個長長的弧,恰好繞山西轉了半圈。

唐之前,山西是中原都城東部防衛地帶。到了明代,它又成了帝國中心的西部防衛區域。考察山西關隘時,山西作家魯順民先生驚異地發現:明以前的城池大致背西向東,顯然是為了拱衛黃河西南岸的關中;明代關城則無一例外背東向西,顯然是為了拱衛太行山以東的北京。

三維地形圖視角下山西版圖與華北平原、觀眾盆地地緣關係 製圖 @ 王岩 @公子羽

山西的地形,山地與盆地,大河與關隘,就像是被高端機器設計出的零件,總能出現在它該出現的位置。幾大主要盆地,連成走廊,當關中或北京告急,這裡的奇兵,可以從盆地中走出,直奔京城。它本身,則更像一艘巨大的航空母艦,停泊在華北平原與黃土高原之間。無論都城在哪裡,它都是一個可以託付的侍衛

這是我的發現,或許是個純屬巧合的現象:山西的主要山脈的脊線,連起來——無論上北下南,還是上南下北,都能描出一個「臣」字,這也吻合了山西扮演的「拱衛者」角色

這桑葉,如一葉巨大的扁舟,如一艘不沉的航母,停泊在中原與塞北之間。

各種字體的「臣」

面對北京,它是「臣」 製圖 @ 公子羽

面對西安,它還是「臣「 製圖 @ 公子羽

冥冥中,似乎這大地上的山脈,也在意這種「漢字密碼」在決定山西的命運——它是為忠誠、守衛、臣屬而生。

山西的方形,這個神奇的平行四邊方形,它不是平面的,單調的,而是四面隆起、中有起伏,這讓我想到了古代那一座座雄偉的方形城池

城的出現,是國家出現的重要標誌所有的古老文明,都從建城開始。所有的文明古國,也都有自己的城市……一個族群人口再多,地域再廣,如果沒有城市,那也只是部落或部落聯盟,不是國家——《易中天中華史:國家》

渾厚的城牆,古樸的城門,把王宮、街市和鄉村聯繫起來,古老的文明就這樣在一片蠻荒中誕生。圖片來源:@易中天中華史《國家》插圖

城池,城牆和護城河的合稱。中國古代建城四圍有城垣及護城河,城+池,組合起來,後來用於泛指城市。

山西,可以被看作一座四面天險的巨型城池

北面,管涔山脈與長城雄關結合;東面,巍巍太行與峽谷礙口相伴;

西面,呂梁山脈與黃河天險把關;南面,中條王屋與黃河天險並行。

山與長城,鑄就了高不可攀的城垣;黃河,則是天然的大型護城河

版圖內部,大同盆地、忻定盆地、太原盆地、臨汾盆地、運城盆地、長治盆地,相對整個山西,又是一個個縮小版的城池。現實中的眾多城池,不過是山西這座巨城的「迷你版」而已。

四面雖然都是天險,但山西不是密不透風的監獄,而是四面都有進出口。北面有關口、東面有峽谷、西面有渡口,南面西段魏有渡口、南面東段有峽谷。這就是山西,封而不閉的山西。

製圖 @ 公子羽

山西這樣的一座大航母,四面雖然皆是屏障,但都留出了出口。這些出口,凝結著人類的智慧,更多來自上天的賜予。西南、東北各有一道大門,中間為走廊。也就是說,山西這座巨大的城池,這艘巨大的航母,既堅如磐石、又對外聯通

北面,管涔山脈與長城在山口間留出了一個個關口;西面,黃河支流呂梁山間流出,在山河間形成了一個個渡口;南面,中條山與王屋山,依然有支流從山中衝出,匯入黃河,形成通航渡口;東面,太行山中的海河支流,橫切太行,形成了一條條古道,最著名的當屬「太行八陘。」

太行八陘與山西高原鳥瞰

山脈有屏障,也開了山口

清末,山西出現了第一條跨省鐵路——正太鐵路,也就是從正定府到太原府的鐵路,這條鐵路後來拉出了河北省會——石家莊。太行山綿亘南北,將山西高原與華北平原分割開來。同時,東出、南下的河流與造山運動相約,在太行山上留出了道道裂縫,裂縫最明顯的地方正是「八陘」。「太行八陘」中的第五陘—— 井陘到太原距離最短正太鐵路,就選擇了這條古道。

正太鐵路東起石家莊,西至太原,全線共設有35 個站。全線東西各有一小段是平坦如砥的平原,其餘路段都是峰迴路轉的山區。從華北平原西緣的石家莊向上仰望,雖然這裡是太行山中比較低矮的一段,但依舊像是面對一道高高的城牆。這樣一條鐵路,就是這樣「攀爬」著進入太原這座城池的。

長城是屏障,也開了關口

山西老百姓有諺語:「朱修長城李修廟」,朱是明代,李是唐朝。明朝成為最熱衷修築防禦工事,最豪華的工程就是塞北的明長城了。明長城防禦體系共有九鎮,山西一個省佔了兩個。當時的鎮,相當於現在的大軍區,各設總兵官進行鎮守。宣府、大同兩鎮的長城,大致就是今天山西、河北與內蒙古的行政區界。跟別處不同的是,山西北邊的長城有內外兩道,而且還沿著太行山,修了一道。大同鎮,有一道長城;山西鎮(也稱太原鎮)長城則以偏關、寧武關、雁門關為中心構建了縱深防禦格局——此三關是明長城「外三關」,以黃河、太行山為參照,在山西省桑葉形的版圖上畫了一個巨大的「丁」字。

山西第一關——雁門關

雁門長城轄區,西起陽方口、東接平型關。以雁門關為中心的長城,是內長城的中樞部分

18座隘口連成了340里長的邊牆,北望大同盆地,南扼忻定盆地。製圖 @王岩

廣義上的雁門關不是孤立的,它是以內長城雁門關為核心,管轄著兩翼18座隘口的龐大防禦體系,包含山、陘、關、城、堡、寨等各種自然或人工屏障。

雁門十八塞形勢圖 繪圖 @劉震宇

有文字記載以來,雁門關地區發生過大的戰役167次,幾乎每場戰事都決定著家國命運。最有名的就是楊家將與遼人在這裡的拉鋸戰。無論國家的政治中心在西還是在東,它都是一個屏障——既是「三晉之門戶」,又是「天下之大防」。

雁門長城所管轄的廣武城及附近邊牆

攝影 @楊建民

殺虎口:晉人出晉走西口

在山西人心目中,北面這道長城,最重要的關口除了雁門關,就是殺虎口了。晉北民歌唱道:「那不大的小青馬多喂上二升料,三天的路程我兩天到。這樣急匆匆地往哪裡趕?回口裡。」晉北地面貧瘠,又多戰火,貧苦農民外出謀生被稱為「走口外」,又稱「走西口」。西口,是相對北口而言——北口是張家口,西口就是殺虎口。

古地圖專家李孝聰考證,這張清康熙年間《內外蒙古地圖》(藏於美國國會圖書館 這裡選取的是局部)

各部分不成比例,山西北部要塞「殺虎口」,被標註在顯要位置。過了此地向北,便是廣袤平闊的前套平原——即包頭和呼和浩特所在的平原。如走西口民歌所唱:「烏拉高、崗勒灣,海海漫漫米糧川。

西、南兩面:山河相遇是渡口

大宋理宗皇帝開慶元年,是為蒙古憲宗九年, 時值二月初春,黃河北岸的風陵渡頭擾攘一片,驢鳴馬嘶,夾著人聲車聲,這幾日天候乍寒乍暖,黃河先是解了凍,到這日北風一刮,下起雪來,河水重又凝冰。水面既不能渡船,冰上又不能行車,許多要渡河南下的客人都給阻於風陵渡口,無法啟程。——《神鵰俠侶》第三十三回「風陵夜話」

風陵渡,山西與外界溝通的最重要渡口之一,是金庸筆下郭襄與楊過感情線索的起點。峨嵋派的第二代掌門人風陵師太,是郭襄的徒弟,法號為郭襄所取,以紀念第一次在風陵渡口結識楊過。作家魯順民先生曾長期關注黃河中游蒙、晉、陝、豫四省黃河沿岸的古渡口。他在著作《山西古渡口:黃河的另一種陳述》中寫道:

晉陝峽谷除了收納了無定河、渭河、汾河這樣的龐大粗壯的一級支流,還有大大小小水量不一的70多條支流進入。每一條支流與黃河主河道彙集之處,肯定有一個渡口存在。古渡悠悠,那是山與河早就締結好的一個約定。凡是有渡的地方,此岸與彼岸都要相應的渡口相通相接。但是,晉陝峽谷中的渡口,往往兼備碼頭的功能。即溝通兩岸,又聯接上下游貨物流轉。從清代中葉開始,一直到1925年京綏鐵路開通之前,從老牛灣入晉,由上游下游的關河口、河曲、巡鎮、東關、裴家川、黑峪口、羅峪口、磧口、軍渡沿山西省一側排開的渡口碼頭,對於長城口裡口外的經濟發展起關至關重要的作用。

黃河中游主要古渡口分布圖

老牛灣渡

與老牛灣河、偏關河、黃河,沿岸的長城、古堡相互守望

攝影 @ 公子羽

磧口古渡

明清時期黃河航運最重要的碼頭之一,南來北往商人來此經營買賣,使它由渡口發展為繁華城鎮。

攝影 @ 新華社紀實攝影工作室

大禹渡

中條山南麓,黃河北岸,位於山西芮城縣黃河岸。相傳大禹治水時在此俯察河道,如今渡口下游已建成水電站。

風陵渡

出晉陝大峽谷後,急流快進的黃河進入開闊之地。東側為汾河流域的運城盆地,西側為渭河流域的關中盆地。這是中國歷史上兩大文明中心,黃河掉頭繞過中條山西端轉而向東,中條山與黃河相遇之地,為晉、陝、豫交匯的三角地帶,千年古渡口風陵渡就在這裡。

攝影 @ 黨永力

中條山、風陵渡、鹽池、關中平原、黃河地緣關係三維地圖 製圖 @ 蔡博峰

四面雖有屏障,卻留出了雁門關、殺虎口這樣的出口,有太行八陘這樣的通道,有風陵渡、龍門渡眾多渡口。有了它們,這座巨大的城池——山西,才沒有變成封閉之地。有了它們,才有了山西人走西口的傳奇,才成就了通往四面八方的晉商。

東、北、東南,有陸地出口;西、西南,有水上出口。這樣的山西,既是安放物質與文明的家園,同時又是積蓄力量、衝出山河的基地

山河合圍的山西,堪稱一座巨型城堡。

其中的運城盆地、臨汾盆地、太原盆地、忻定盆地、大銅盆地、長治盆地,又是一個縮小版的山西,而那一個個城、鎮、村落,又都是級別、規模不同的城堡。它們共同的特點是:四周合圍、機關重重、氛圍森嚴。

盆地之中,居於中央的是省府所在的太原盆地。端坐在汾河畔的太原城,無疑是山西這座大城堡中,最耀眼的一顆星。中國的城池,明代以前多為土城,朱元璋在明朝初期,對全國的城池進行了大規模修繕,讓容易坍塌的土城,變成了磚城。

山西為明帝國的銅牆鐵壁,城池修造得尤其高大、厚實、牢固,標準往往超過一般規制。省府太原,周長二十四里,高三丈五尺,換算現在長度單位,太原城周長12公里,高約12.7米;而同為省府的濟南府城,周圍十二里四十八丈,高三丈、闊五丈、深三丈,換算現在的長度單位,濟南府周長只有6公里多,高度只有10米。作為縣城的山西平遙,其周長也達到了十二里,高三丈五尺,即:城長6公里、高約12.7米。

一個縣城的規模,竟然達到了山東省城的規制,可見山大明朝對山西城池建設的重視。

清代《山西省城街巷圖》來源:@ 美國國會圖書館所藏

以太原為中心的山西,上古堯舜禹建都的傳說就不說了,這裡先後成為春秋晉、戰國趙,以及隋、唐兩大王朝的奠基之地自建城以來以來,太原盆地中的晉陽(太原)城,是戰國趙(前期)、前秦、北漢三個政權的都城,是東魏、北齊、唐朝、後唐、後晉、後漢六個政權的陪都。因走出了晉文公、趙武靈王等霸主,出過多個皇帝,太原被視為龍潛之地,所以得「龍城」稱號。

五代十國之後,宋太宗統一南北方,據說因為擔心太原龍氣擾亂大宋江山,便燒毀了古老的晉陽城。先是火燒:「萬炬皆發,宮寺民舍,一日俱盡」。再是水淹:封堵汾水、晉祠水,灌入晉陽,宋太宗又命將太原治所從榆次遷到唐明鎮(今太原市區)。

宋初新建的太原城是一座土城,周長5.28公里、有城門四座。據說趙宋在新修太原城街道時,都築成丁字街,取其諧音,「釘」破「龍脈」。這個軍事要地,由名將潘美、楊業把守。金代詩人元好問《過晉陽故城書事》說:「南人鬼巫好機祥,萬夫畚鋪開連岡。官街十字改丁字,釘破并州渠亦亡。

從春秋到五代,城址在汾河西岸;從北宋到今天城址在分河東岸。一千年河西,一千年河東

這是對太原城池變遷的概括。

龍氣的破壞之說,只能當段子聽聽。唐朝修造的晉陽城,比宋代新建的「晉平」城,要氣派太多,規模也大得多。唐城,為五代王朝沿用,宋人為攻佔它損失慘重,毀城主要原因很可能是為了泄憤。另一原因是客觀的:春秋以來,汾河西岸因大規模開發和戰禍,生態環境惡化。宋人往河東北方向遷建新城,一方面因為河東環境更好,一方面更為了防禦契丹鐵騎需要。而「丁」字街,則有利於阻礙馬匹的奔襲

另一重鎮大同,也不遑多讓。以大同城為中心的長城邊關體系,更是中原王朝的北疆脊樑。這個邊境大城的繁榮有目共睹。謝肇制《五雜俎》說: 「 九邊如大同, 其繁華富庶不下江南, 而婦女之美麗, 什物之精好, 皆邊陲所無者… … 諺稱薊鎮城牆、 宣府教場、大同婆娘為三絕雲」 。

明代《山西邊關圖》重繪的彩色地圖繪圖 @ 於繼東

山西大地上的城池,又何止這兩座大城。浩劫中倖存的平遙縣城,成為中國農耕地區明清城池的活化石。

平遙城

每座城門外都有瓮城,瓮城的門開在兩側,以便在從兩個方向禦敵。瓮城設內、外兩道門平時檢查來往過客 攝影 @ 張國田 胡鋼峰

一般行政城池聚落的外圍,山西的山河與人,又合作聯袂,設置了一個個雄關塞——讓山西大地成為中國關隘最大多的地方,形成了「晉省處處是關山」(魯順民語)的格局

山西的關隘,不僅在邊關,為了拱衛各個城池,關塞幾乎遍布全省每一個山口、河谷、水口、平原。

插畫師劉震宇, 專門為我了一張山西三維地形圖,並附上了山西主要著名的關隘

他們看起來米密碼發,但這些數量不到山西所有關口要塞總量的十分之一 。

繪圖 @ 劉震宇

重重關山的格局,深刻影響了山西民居的建築觀。山西人居住的那些擁有又高又厚院牆的大院落,還有那些像城堡一樣的村落,堪稱關、城、堡、寨等大堡壘的延伸。不同的是,它們是半居住、半軍事性質的,建在適於居住、耕作的平原或山坳里。地勢起伏、防禦功能都是這些村落規劃的重要標準。城堡和城牆,是山河賦予給山西人的一種生存之道。

古堡式的村鎮,在古時候是遍布山西的。山西第一大水系——汾河流域,目前遺存的平遙堡村、介休張壁堡、靈石樑家堡、汾西師家溝堡,是其中的冰山一角。最密集的古堡群,分布在山西第二大水系——沁河流域。這種高大的中國式城堡,其風情、其氣勢,不亞於著名的歐洲中世紀城堡。

沁河流域古堡群分布圖

這裡的古堡根據地勢,可以分為三種:平原式、坡地式、山崗式。

沁河流域,晉東南城堡群中,最有名的當然是陽城縣皇城村(原名黃城村)的城堡「皇城相府」,一座分為上、下雙城的城堡。

城堡整體依山勢而建,高處向下俯瞰時,皇城相府「雙城」宛若一隻頭北尾南的巨龜,因而有「龜城」之謂攝影 @ 孫文博

「皇城相府」內外,雙城格局手繪圖

沁水縣湘峪村,原名鄉谷村谷與峪同義,「有谷而無山水」,所以有礙風水,後人便在添「水」加「山」

湘峪古堡的密集建築

有「五步一樓,十步一橋」之密集

有「廊腰縵回,檐牙高啄」之繁複

有「各抱地勢,鉤心鬥角」之宏偉

這些村鎮古堡,最引人矚目的是一種叫「山河樓」的建築,它們出現在視野最佳的位置,是村落古堡里的最高建築,取「河山為囿」之意。皇城相府、郭峪古堡中的河山樓有7層之高,層間有樓梯相通。這是明清時期鄉野間的「高樓大廈」。河山樓往往只在一面辟拱門,外門為石門,可以防火,門後設有杠栓。

陽城縣北留鎮郭峪古堡山河樓,頗為有名,當地人叫「豫樓」,建於明崇禎十三年,長15米、寬7.5米、高30米。

地處黃土高原的山西,聚落選址的條件無法與秀美的江南相比,黃土層易於滲水、氣候乾燥少雨、地面植被較少,給選址帶來了極大的困難。但晉東南村落還是盡量追求,枕山、環水、面屏的風水寶地模式。下圖為晉東南典型古堡地理環境與建築格局,牆之內最顯眼的高大瞭望樓,就是當地人說的「山河樓」。

作為民間修造的防禦性堡壘,山河樓的設計充滿了智慧:樓三層以上才設有窗戶,進入堡壘的石門高懸於二層之上,通過弔橋與地面相通。樓頂建有垛口,便於監測敵情,底層深入地下時辟有秘密地道。樓中還備有井、碾、磨等設施,以應付長期圍困。

在人類所謂的文明史中,相當長的時間是並不文明的掠奪史。在掠奪與反掠奪的衝突中,這些城堡既彰顯了沁河望族的榮光,又反映了人生在世的無奈。

高平市區西南15公里,蟠龍寨古堡為「村中之堡」、酷似犄角的城門樓、高大氣派的院門,幽深曲折的老巷,體現了用心良苦的設計技巧、等級森嚴的家族制度。

當我們走出晉東南,再去看晉中那些著名的晉商大院,它們雖然不是村莊,不是城池,但這些院子的外牆,也高大厚實,氛圍森嚴,也有城堡般的氣勢

靈石縣王家大院

祁縣喬家大院

大院、寨子、村落、鎮子、縣城、府城,這一個個城堡,最終組成了山西這座巨型超大城堡。城堡一樣的地形,城堡一樣的聚落,城堡一樣的民居——這樣規整而森嚴的地理單元,這樣的省份,在中國獨一無二。

如此獨一無二的山西,註定要完成獨一無二的使命。

兩人一雕向著黑龍潭而去。那所在極易辨認,方圓七八里內草木不生。黑龍潭本是一座大湖,後因水源乾枯,逐年淤塞,成為一片污泥堆積的大沼澤。只一頓飯功夫,楊過和郭襄已來到潭邊。縱目眺望,眼前一片死氣沉沉,只潭心堆著不少枯柴茅草,展延甚廣,那九尾靈狐的藏身所在,想必便在其中。 ——《神鵰俠侶》第三十三回《排難解紛》

神鵰俠侶》中的這段故事,明確提到發生的地點是山西西南部的運城,這是一個盆地,方圓七八里的大湖「黑龍潭」,應是運城市南郊的鹽池(也叫鹽湖、解池)。

不要小看它。因為對蒸發量的苛刻要求,鹹水湖幾乎只能出現在西北乾旱區,運城鹽池,像一枚孤獨的明珠,出現在半濕潤地區的晉南。鹽,是人類維持生命必需的食品,在遠古時期更是稀有資源。猿人進化過程中,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文明的蹤跡,一定閃耀在鹽的分布地。

中國主要鹽湖分布圖上,運城鹽湖或鹽池,是距離中原最近的一個。

它,孤獨而耀眼

這就變得極其有趣了。白茫茫的鹽田,泛著紅暈的鹽池,隱藏著中華文明搖籃的密碼鹽主要有海鹽、湖鹽、岩鹽、井鹽。湖鹽,是最容易大量獲得的一種,尤其在四五千年前,甚至更早時期,人類生產活動能力低下的情況下。今天中國版圖上,有1500多個鹽湖,跟吃的鹽關係最密切的是氯化鈉鹽晉西南的鹽池,就像一顆孤立的明珠,它隨風散發的咸濕氣味,帶來了最早的華夏文明氣息。

地球上最大的自然奇蹟之一,半濕潤區唯一的大鹽湖,晉西南的運城鹽池。

為什麼這裡能有這麼一個天賜「寶湖」?晉西南的神奇之處在哪裡?讓我們,將時光向前推進到華夏文明出現的前夕。那時的山西,是一個英雄與上古帝王接連登場的大舞台。

炎帝、黃帝、蚩尤、堯、舜、禹等人物,都多少帶有某種神話色彩。後世記載和考古發現可以證明:他們的活動中心,它們都在晉西南大地——中條山北麓的臨汾盆地和運城盆地中。司馬遷在《史記》中說:「堯都平陽,舜都蒲坂,禹都安邑。」堯都平陽,大約在今臨汾一帶,舜都蒲坂在今永濟一帶,禹都安邑在今運城一帶。

唐代李泰在《括地誌·蒲州·河東縣》中說:「河東縣(今山西永濟蒲坂故城)南二里故蒲坂城,舜所都也。城中有舜廟,城外有舜井及二妃壇。」《宋永初歷山記》說:「蒲坂城中有舜廟,城外有舜宅及二妃壇。」明末清初學者顧炎武斷言舜都蒲坂就在平陽府(今臨汾市堯都區)蒲州。據古《蒲州府志》記載,古蒲州城十分宏偉,城牆有八丈之高,城中建有26座廟宇,還有舜帝廟和薰風樓——這是為了紀念舜帝作《南風歌》而建的樓閣。

今天山西運城市西南部有一座不起眼的小鎮——蒲州,那裡曾經是一座繁華的府城,圖為規模浩大的蒲州古城廢墟一角

攝影 @ 黨永力

今天,堯、舜、禹的陵墓有多處,範圍跨度大得驚人。但這三處上古帝王的蹤跡,在晉西南的臨汾、運城盆地,都有分布。我們難以言之鑿鑿對其進行肯定,但可以幾乎肯定:這一帶是早期華夏文明中心。

《禹貢》中描繪堯舜時代的九條貢稅線路,都是通向蒲州的。這至少說明,晉西南的蒲坂故城曾是華夏文明早期的重要活動中心。

1978到1987年間,丁村文化遺址所在的襄汾縣境內,發掘了一個集居住區和墓葬區於一體的遺址——馳名中外的「陶寺文化」遺址。陶寺文化中期出現了「城市」的雛形:一個東西長1800米,南北寬1500米的圓角長方形大型城址,以及其中的宮殿、王陵、宗教禮制建築等遺存。

2003年,考古隊在陶寺中期小城內祭祀區發現了大型圓體夯土台基。發掘者推測,這與觀天象和祭祀有關。山西省考古所研究員田建文是陶寺文化遺存的參與發掘者,他堅信這裡便是歷史傳說中的「堯都平陽」。遺址附近的百姓,把太陽發音為「堯王」。《史記·五帝本紀》有劉熙的解說稱:「帝王所都為中,故曰中國。」陶寺,被考古學者形容為堯時代的大城,是部落聯盟的都城,很可能是最早的「中國」區域。

陶寺遺址中的一片扁壺殘片,上有兩個朱書文字,其中一個辨認出為「文」,另一個文字有「堯」、「易」、「命」等多種解釋。這意味著,早在殷墟前七八百年的陶寺文化時期,祖先已經開始使用文字元號。陶寺文化發展水平達到了「方國時代」(考古大家蘇秉琦先生指出:紅山文化在距今五千年以前,率先跨入「邦國階段」,「邦國時代」以後是「方國時代」)。

最密集的早期文明遺址,聚集在中條山北麓,運城—臨汾盆地,汾河下游谷地。

這是一個看似平淡、卻充滿神奇的地方:河流縱橫、土地肥沃、水熱適宜,在四五千年前更是比現在還要溫暖濕潤,非常適合人類早期的農業生產活動。今天華北地區唯一殘存的原始森林位於中條山,它是幾千年前原始景觀的殘存。

臨汾-運城盆地——堯舜禹時代、洛陽—安陽山麓——夏商時代、渭河關中盆地——周秦漢唐

宋之前三大文明中心示意圖

製圖 @ 王岩

晉西南盆地與神奇的鹽池,都要感謝一條今人並不太熟悉、但極其重要的山脈——中條山。它長160公里、寬10—15公里,橫亘於黃河、涑水河之間,呈東北—西南走向。狹長的山體嵌入太行和華山對峙之中,因而得名中條山。東段最高峰是海拔2321米的歷山,據說就是舜率華夏部落耕作的區域。西段主峰是海拔1993米的雪花山,它北望運城盆地,西瞰關中平原。

7000萬年前,受一次大的造山運動的影響,運城盆地南部的中條山,北部的孤山、稷王山褶斷上升,其他板塊則不斷下沉,形成大面積的沉積窪地——解池就是盆地中最低洼處。中條山橫亘於運城鹽池以南,但是並不是密不透風,南方的風會穿越縱橫交錯的山谷溝壑,從一個個峽谷口積聚起來,更加猛烈地掃過鹽池——背陰之地的鹽池,加上南風的吹動,水蒸發量大大增加。於是,半濕潤地區出現了鹽湖!它是中原農耕地區罕見的、能出產食用鹽的鹹水湖。

  • 圍繞食鹽開採,古人在運城鹽湖周圍建起廟宇、城門、樓閣等建築運城市博物館有一塊石刻《河東鹽池之圖》,生動地展示了明代萬曆年間河東鹽池的全貌,鹽池南部的中條山脈層巒疊嶂,逶迤起伏圖為據古圖復原的明代河東採鹽場景。繪圖 @ 劉震宇

鹽,是人類維持生命必需的食品,在遠古時期更是稀有資源。猿人進化過程中,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四五千年前,食用鹽的開採方法十分原始,基本上依賴大自然的恩典:鹽池中滷水引入曬鹽池中,水分在太陽的炙烤中逐漸蒸發,鹽分逐步析出。有人推斷,舜帝部落最早發現了鹽池,並獲悉了這一自然秘密,用自己獨有的歌詞說出了人們的願望。而那首《南風歌》,也是對風神的祈禱詞——這是人與神靈溝通的古老儀式。

黃帝與蚩尤之戰,很可能就是爭奪鹽資源的戰爭。傳說,蚩尤被殺後,鮮血流入了鹽池,因為血是鹹的,因而變成了鹽池的滷水。因為蚩尤的屍體被肢解,人們就將鹽池命名為「解池」。這一解釋雖是傳說,不過它多少有一些遠古記憶的殘留。文明早期,鹽的獲取極其不易,中原腹地幾乎只有運城鹽池可以源源不斷地提供食鹽。因此,圍繞稀缺資源開展爭奪,並引發一系列的部族兼并,是非常合理的事情。這些戰爭,加劇了各部落的融合,推動了華夏民族的形成。

  • 《神鵰俠侶》中,郭襄、楊過在晉南中條山一帶尋找傳說中的靈狐追尋中遇到黑泥沼——「黑龍潭」,就是圖中的運城鹽湖,又叫解池、鹽池 攝影 @ 黨永力

鹽,食用的必備資源。銅,戰爭的制勝砝碼。

學者很早就注意到,中條山的另一重要物產是銅礦。山西垣曲境內,曾發現過大量古銅礦遺址。今天的中條山區的,可以找到很多古銅礦開採的豎井。地質隊員在深層勘探中發現,地下分布著許多古巷道,就像蟻巢一樣複雜精細。銅的發掘、冶煉和鑄造,改變了農耕工具、錢幣流通方式和戰爭性質,開闢了青銅時代。

文獻中記載的「夏墟」位於中條山以北。圍繞中條山,山西夏縣發現了銅鑿、銅鏃和面范等古代銅製品,侯馬則發現了大規模的東周時代鑄銅遺址。緊鄰黃河和中條山、位於河南省三門峽市的古虢國墓地,也出土了大量西周銅器。冷兵器時代,尤其是上古時期,青銅的意義巨大,它甚至直接決定國家的軍事實力。

有了鹽和銅,加上中條山和黃河的天然屏障,這一帶農耕的人,容易獲得持久的生息,從而有可能進一步開疆拓土。

  • 古文字的,最右邊是戈,有了金屬銅製作的戈——才能讓國家變得有競爭力,

華夏文明曙光初放時,能同時獲取大量食鹽和銅礦的地方,只有一個區域——那就是中條山北麓的晉西南。中條山北麓的運城、臨汾盆地,在衛星圖上看起來,就像一隻四面都有屏障的搖籃。以此為起點,我們的先祖開始了「中央」思維,設想了以自我為中心的建構空間——中國。

  • 春秋時晉國地緣及早期擴張路線圖 製圖 @ <天涯>鄙視搶沙發的

創立於公元前1039年的晉國,封地本來方圓不足百里。有了中條山北麓的優越條件,在晉文公時代完成霸業,雄霸天下150餘年。晉國分封,使堯舜的舊域形成的文化形態進一步凝聚和融合。今天我們都知道「強秦」的改革和秦國的強大,卻很少提起晉國。

戰國,是屬於秦國的時代;春秋,是屬於晉國的時代。

晉國在諸侯中第一個改革,打破了諸侯間的實力平衡。從這裡開始,國家開了從禮制到法制的轉型。

  • 司馬遷《史記》說:「舜生於蒲阪,漁於獲澤,耕於歷山。」專家經過考證多認為,歷山就是中條山的東段最高峰,最高處山峰有被削平的痕,今有5000餘畝亞高山草甸。古時這一帶環境更為濕潤,適宜耕作。舜王坪南邊懸崖峭壁下,保留著華北地區最後一片原始森林。攝影 @ 秦紅宇

隋末唐初,蟄伏太原的李淵父子,在這裡養精蓄銳,最後走出中條山,拿下關中平原,進而統一天下。中條山塑造了古「中國」,拉開了華夏文明的第一個篇章!

1941年5月的「中條山會戰」,讓侵略軍感受到了國人血戰到底的決心,也讓它的屏障意義更加凸顯:北側是運城盆地,南側則是廣袤的中原。中條山,與黃河、太行、呂梁山等一起,構築了第二地形階梯上氣勢宏偉的「表裡山河」,為這塊土地上的生命和文明,營造了安全感(著名作家張銳鋒 語)

中條山,堪稱華夏文明的原點,是古文獻中「天下」觀念的策源地,也孕育並佑護了早期農耕文明的家園。中國古稱「華夏」,「華」、「夏」都與中條山有關:「華」字取自華山,古人把中條山與華山視為一體,只是被黃河割開。華夏的「夏」來自夏朝,歷史文獻說,中條山北有「夏墟」,南面偏東地區為「有夏之居」(「有夏之居」,出自先秦文獻《邑周書》記載,學者解釋為「夏王朝都城所在地」)。

晉陝大峽谷後,急流快進的黃河突然收起了野性,放緩了前進的腳步——東側為汾河流域的運城盆地,西側通往渭河流域的關中平原——這是地質學上著名的汾渭地塹,此地下沉形成的盆地,成為中國歷史上兩大文明中心。此時,東西橫亘的中條山拔地而起,黃河則突然掉頭繞過山脈西端,轉而向東,一座大山、一條大河,並駕齊驅,好不壯觀!

  • 晉、豫交界處的黃河,北為中條山,西通潼關,直達關中盆地東為函谷,通往華北平原。三大文明之花結合部就在這裡攝影 @ 黨永力

  • 北望山西所在的三晉大地、南瞰河南所在的中州沃土,相傳大禹治水鑿龍門,開砥柱,在黃河中游形成「人門」、「鬼門」、「神門」三道峽谷。三門峽,即由此得名。
  • 吳作人油畫《三門峽》

中條山、鹽池、汾河谷地,三者缺一不可,這裡有宜耕作的土地,有安全的屏障,更有生存需要的鹽,防禦需要的銅神奇的山脈、神奇的鹽湖、神奇的盆地,成為是華夏民族早期文明的塑造者——正是它的出現和存在,讓華夏文明有了第一個穩定的活動中心。

前方高能——以下圖解,是純屬巧合,還是暗合天機?我們無法得知。需要指出的是:這兩張圖,不是科學嚴謹的做法,而是為了趣味!趣味!趣味!雖然只是巧合,卻也更加證明了山西的神奇。

山西山脈,縱向能夠繪出個「中」字

橫向躺下,又能描出個「國」字

上帝,畫山西;山西,造中國。

公元979年六月,宋太宗御駕親征,發動了以收復幽燕(今北京地區)為目的高粱河大戰,因為他的無腦「瞎指揮」,宋軍一敗塗地,宋帝國從此徹底丟失燕雲十六州,遼宋大致東線以易水為界線,西線以雁門關分野。雲州,今山西大同,雁門關以北,也稱「雁北地區」。

在山東膠東地區,多有故事流傳,說祖上是『雲南』移民,說得多了,多以為是南方那個雲南。其實,此雲南是『雲州以南』的意思,指的是大同 以南的山西地區

說到明初那場著名的「山西大移民」,所有的目光都指向了大槐樹,山西洪洞縣。

「問我祖先來何處, 山西洪洞大槐樹。」 這樣的歌謠流傳在北方京津冀,以及山東、河南等廣大地區。洪洞,被很多人認定為祖先發源地, 被看作「根」 , 成為眾人心中的精神故鄉。

元末明初,中原戰亂,國家初定之後又發生了靖難之役。而山西因為山河堅固,身戰亂後方,受到侵擾較少。明初,北方發生過以山西未遷出地的人口大遷徙,這是毋庸置疑的事實。根據華北民間的家譜等資料記載,洪洞大槐樹移民分布於11 個省(包括直轄市)的227 個縣域,移民人口達到百萬以上,而洪洞一縣在明初顯然不可能有這麼多人口來源。

山西有那麼多地區,為何單單洪洞一縣成了人們「尋根」之地呢?

首先是:長期戰亂過後,中原地區的人們需要一個共同的精神紐帶。這是客觀需要

學者趙世瑜認為:「這個看似虛構的傳說使我隱約感覺到族群關係與大槐樹傳說的關係。在南宋時期,中國北方被女真人佔領,金被元所滅後,只有很少一部分人遷回東北黑山白水之間,大多數人留在了華北,定居下來;在元朝時期,蒙古人又進入中原,北方經歷一次比較長時間、大規模的民族融合。到明朝開始重塑漢族正統時,人們要想辦法證明自己的族源,實際上已經不能說得很清楚了,因此到這個時候人們就需要塑造一個祖先的來歷,甚至一個祖先來歷的征。」

其次是:民國以來,洪洞鄉紳人士的大力「建構」,讓大槐樹更加深入人心。這是主觀迎合。

景大啟是一個關鍵人物。1915 年,這位曾在山東擔任縣令的山西洪洞人,策划了一項重要活動,這類活動類似今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申遺」。他聯合當地一些鄉紳發起建造了一個大槐樹遷民遺址——這是物質遺產建構,同時編撰了《古大槐樹志》——這是精神遺產建構。在他們倡導下,當地「創建碑亭,建立巨坊,新構茶室」。

這一行動,將流傳已久的大槐樹傳說變成了有載體的遺址,資料的編撰則成為後世流的「史料依據」。到了民國中後期,大槐樹移民再次引起關注。1931 年,洪洞縣長柳蓉在增修志書序言中說:「現值大同世界,一本散為萬殊,四海皆是同胞,民族合群,共同奮鬥,異族罔敢侵略,同種日躋富強,遐邇交稱曰:古大槐樹關係種族,揚國爭光,晉乘生色,彼夫召伯甘棠,播仁聲而記遺愛。這個時候,縣長聯繫到當時的「民族」、「國家」思潮,民族凝聚力跟本縣的大槐樹遺址扯上了關係。當然,若追溯歷史,大槐樹一帶未必是明代移民的根脈,但其周圍的山西西南部,是塑造中國的搖籃。

歷代洪洞士紳們非常有遠見,他們看到了這一文化的生命力:明初,他們追溯上古帝王的故事傳說;明末,對上古首領皋陶進行形象生化;晚清民國,他們將民族情懷與大槐樹遺址結合起來。經過數百年的經營,「洪洞大槐樹」這個品牌打造了出來

(本段論述參考資料:喬新華《山西洪洞大槐樹:移民者想像的家園》)

無疑,洪洞大槐樹符號的建構,是一次成功的策劃,它對時代思潮和民眾心理的把握恰到好處。這應該是洪洞縣政府部門聯合意見領袖——鄉紳,開展的一次成功的外宣,而它的成功,離不開山西大環境,很有遠見地,契合了今天的「文化搭台、經濟唱戲」。年年到大槐樹下尋根的人,給當地帶來的收益,不必多言。

對於整個山西來說,大槐樹這樣一個光環,不大不小——在山西的那些大的榮耀面前,它是一次錦上添花,而且有「炒作」之嫌。這多少說明了唐宋之後,山西地位的衰落和尷尬。

文明早期,它用鹽和銅,完成了華夏文明的初聲,是「中國」的塑造者;王朝更迭,風雲際會,它的險關要塞和銅牆鐵壁的山河,是帝都的拱衛者

文明初期山西,是搖籃,堪稱提供乳汁的母親;王朝時期的它是堡壘,堪稱堅毅可靠的父親。這就是山西,不算大的土地,卻有父親般的身軀、母親般的胸懷。

冷兵器時代遠去後,山西的光華褪去(晉商更是因為貧困環境下的一段插曲,無法阻擋山西被拋棄的史實),近現代至今天,山西依舊在奉獻,成為中國經濟的燃料庫。埋藏在山西大地上的黑金——煤,源源不斷地被采出,源源不斷地運往大江南北。

  • 近世百餘年,山西最大的明星,不再是人,而是煤。山西省1/3的土地埋藏著煤,從手工採的小煤窯,到機械化生產大煤礦,再到先進的露天採礦。山西是中國煤炭史的書寫者。煤為它帶來了GDP和就業人口,也導致了嚴重的環境污染

  • 我國富煤缺油,過去很長一段時間,煤一度占能源結構的70%,號稱「煤海」的山西,主要的煤是外用的。2/3以上的煤炭產量,支援全國20多個省區的經濟建設

  • 山西煤炭總量佔全國總量的1/10以上,排在新疆和內蒙古之後=,但單位面積煤炭儲量、以及優質煤的數量,山西在我國各省份中排第一。美國煤的儲量世界第一,但煤種不如中國齊全,且以低、中級的煤為主,中國作為第一大煤炭生產國、第二大煤炭出口國,1/4的產量和1/2以上出口量來自山西

  • 除了「大槐樹」、「煤海」,當代山西還有另一個榮耀的王冠:70%以上的中國地面古建築在此!關於此,我們不再贅述。且不說著名的唐代佛光寺和應縣木塔,單是那些祭祀眾神的廟宇,以及神廟中的戲台,就足以讓別的省份望塵莫及

中國現存元代古戲台僅有8座(一說為10座),均在山西境內;經歷浩劫破壞之歷代古戲台在山西尚餘3000多座(包括遺址),儘管不及原來的十分之一二,但數量仍然佔全國的五分之四之多。古戲台,這種誕生在鄉間的劇場,透露著人神同歡的秘密。古代山西,無廟不成村落,有廟定有戲台,廟宇與戲台共同構成了戲場。中國傳統戲劇是從祭祀活動演化而來,後來成為一種娛神活動。河有河神、山有山神、居有灶神、出有門神。無論哪位神靈,戲台都會適時出現在神殿對面—— 唱戲首先是為娛神,其次才是給人。這也是鄉間大戲,多出現在廟會上的原因。廟會,就是某個神的節日嘛。

當山西的文化被聚焦的時候,恰恰是他軍事政治地位衰落的時期。《金史·完顏伯嘉傳》對山西有一句評價:「中原之有河東,如人之有肩背。」河東,就是山西地區。恰恰就在宋金時期,中原王朝丟掉了這個肩背。

金元時期,山西的角色變了:由中原的肩背,變成了游牧王朝的前沿。這個時候的山西,許多漢人不願參與科舉仕途,只好深入民間,創作出了越來越多的文藝作品——雜劇、散曲。元雜劇四大家中,山西人佔了三位,分別是解州(今山西運城解州鎮)的關漢卿、平陽襄陵(今山西襄汾)的鄭光祖和州(今山西河曲)的白樸。伴隨元雜劇的繁榮,戲台像雨後春筍一樣,崛起于山西鄉村和市井。

金元時代, 山西的經濟文化比它鄰近的地區發達。《金史·食貨志》中特別提到:「 平陽一路, 地狹人稠」 ( 山西西南部在金時稱平陽路)。它是金朝境內人口最稠密的地區。經濟發達自然要推動文化的發展。宋的印刷業中心(也就是文化中心) 在首都臨安( 今杭州) ,金的印刷中心卻在平陽,而不在首都中都( 今北京)。《金史· 文藝傳》中記述金朝一代的文人、學者, 山西人占的比重很大。特別是金末元初, 山西出了兩個全國第一流的文人。一個是元好問, 一個是劉祁, 這兩個人不僅當時很有名, 而且到後代也很出名。元好問是秀容人(今忻縣 筆者註:今忻州市) , 他在中國文學史上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劉祁是渾源(今渾源縣) 人。

——摘自:譚其驤《山西在國史上的地位》

今日山西境內古建遺存眾多,且眾多建築中有大量壁畫遺存,金元時期,北方游牧民族為了統治中原,把山西作為文化示範基地:山西北部五台山,為佛教中心;南部永樂宮,為道教中心。「南道北佛」的文化格局,是山西金元文化的縮影,也為後世積累下了大量遺產。

民間有說法:「地下文物看陝西,地上文物看山西。」山西的平遙縣城,被視為「中國漢民族城市在明清時期的傑出範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語)一位山西前輩說,沒有被拆之前,這樣的縣城在山西並不罕見。山西留下的這些古建,雖然相比歷史上相形見絀,但足以讓它傲視全國。

  • 平遙古城鳥瞰三維圖

說起山西,為什麼能留下這麼多古建?有人說,是山西人「節儉」,珍惜祖上之物;有人說黃土高原氣候乾旱,有利於保存;有人說山西地形封閉,戰爭破壞少。魯順民先生認為,這都沒說到點子上「全國大破四舊時,山西未必就是古建最多之地,平遙縣城沒拆,恰恰是因為窮,拆不起,拆了沒錢建新的!」

古建築留下多,居然是窮?這聽起來有些詭異,仔細一想,這才是最靠譜的:經濟決定腦袋。不管如何,對於今人來說,因為「窮」而沒拆掉的老建築,算是因禍得福吧。

說歷史,有那麼輝煌的晉商,說當代,又有那麼多煤老闆土豪,山西真的很窮嗎?我想,如果沒去過山西的人,一定不會去思考這個問題。也許你並不知道:從古到今,山西似乎一直是個奉獻者。它是母親般的搖籃,孕育華夏;它是父親般的壁壘,守護帝都。如今,它依舊是奉獻者,用能源養育國家。這樣一直奉獻的山西,最後變成了窮苦的山西。

你或許並不知道:煤煙的灰塵已經覆蓋了雲岡石窟,煤礦的採挖塌陷了大片山西地表。物質的窮,並不可怕,勤勞的山西人當年就是在災荒的年代,開創了商業的輝煌和走西口傳奇。可怕的是:被貢獻者,已經習慣索取,忘記感恩;而貢獻者,被遺忘在燈下陰影里。

胡煥庸線,地理學界老生常談的基本常識,突然熱了起來。這條神奇的地圖上線,在現實中是無法「落地」的——葛全勝、王錚兩位學者發現並提出,這條線穿越的是中國的「生態過帶」——農牧、林草交錯地帶,生態環境脆弱。山西西北,恰好被這條線穿過,生態極其脆弱。

聚光燈下,北上廣和西部邊疆,都頻頻出鏡。我們卻忘了:胡煥庸線上,距離首都最近的,生態脆弱地帶,正是山西!

這篇生態脆弱的地方,過去也是人們嚮往的宜居之地。我國歷史上文獻中出現過七個被為「天府」的地方。上帝畫的圓——四川盆地,成都上榜;上帝畫的方——山西高原,太原上榜

提到「天府之國」,很多人腦海中一定會冒出「成都」。其實,最早獲得這個稱號的區域是關中盆地;最早用「天府之國」稱呼的城池,則是「太原」。《北齊書·唐邕傳》說,皇帝高洋登上太原童子寺,遙望壯麗的并州城,然後問道:「此是何等城?」部下回答:「此是金城湯池,天府之國。」如今的太原城,跟山西一樣。固若金湯的城池、富饒的天府太原,已是昨日的天堂

從文明初期走來,山西——這個神奇的「四邊形」,完成了一個又一個重要使命。但,再堅強的壁壘,也有累的一天。這艘不沉的陸地航母,裝滿了文明的種子,戴上了祖脈的光環,然後被賦予各種「榮譽稱號」。精疲力盡的它,不需要虛無的榮耀——因為它的榮耀王冠已經夠多,無須這些畫蛇添足的讚譽。

它,榮譽等身,它,疲憊不堪。這個省——中國的母親省,塑造、哺育中國的地方;這個省——中國的父親省,守衛、保護中原的地方。他累了,需要休養,需要呵護。

這片脆弱、疲憊的河山,跟另一個省份——山東,堪稱「難兄難弟」。這哥倆不愧為親哥倆,從來都為主角奉獻——山西拱衛長安與北京、山東連接北京與南京。唐太宗時,山西人尉遲恭(尉遲敬德)、山東人秦叔寶(秦瓊),兩位猛將,我們熟悉的「門神」,一個山西人,一個山東人——恰好對應了兩省拱衛祖國中心的角色

山東與山西的省會,與當今帝都,連成等邊三角形。雖然不再是冷兵器時代,但作為京畿地區的「左膀右臂」,它們依舊在奉獻。

歷來作為配角和保護神角色的,山東、山西,像左膀右臂一樣拱衛者——京津冀

面對京津的強勢,河北表示很委屈。但是,站在山西和山東的角度,這兩者一個是堡壘、一個是炮灰,廣受戰爭摧殘。它們的生態環境,其實比京津冀還要嚴峻。如果說,河北生活在北京的陰影下,那山西就是陰影中的陰影。

以森林植被為例。

2016年中國森林覆蓋率排名中,山西排22,覆蓋率18.03%;山東排23,覆蓋率16.73%。

河北森林覆蓋全國排名不算高,但還是比那倆「山」強不少,森林覆蓋率23.41%,排名19。

首都北京常常抱怨封殺多,但你們夠幸福了,森林覆蓋率35.84%,排名16,在北方省份中僅次於陝西(陝西的主要貢獻來自秦嶺和陝南)和東三省。

今天,各個角落的人們, 也許不熟悉山西,卻一定被它影響著。先說它的簡稱,晉。除了春秋那個諸侯國,後來還有西晉、東晉王朝,常說的「魏晉風度」中的「晉」,就是這兩個晉朝;五代十國中有「後晉」;遙遠的福建有個「晉江」,就是山西後裔紀念先祖的地名;成語「秦晉之好」、「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河東獅吼」,典故「吃醋」等,都是山西和山西人帶來的。當然,唐王朝的「唐」,根子也在山西,對世界的影響也就不說了,免得被說「牽強附會」云云。

出過那麼多帝王將相,出過那麼多才子佳人,出過那麼多商業大咖,在民國時期義務教育排名全國前茅的山西——我們相信:這塊上帝妙手塑造、精心設計的土地,一定不會就此淪落。

今年流行各種「不忘初心」的雞湯文,要說咱中國文明的的初心,這根子就在山西——某年某月某日,晉西南中條山北麓。在那個早期文明家園裡,先祖一邊採鹽,一邊吟唱《南風歌》:

南風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慍兮。 南風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

據說是舜帝在中條山下創作的祈求風神的歌:

把它翻譯成白話:

清涼南風你陣陣吹,解我萬民之疾苦吧!清涼南風你緩緩吹,賜我萬民以財富吧!

這就是你並不知道的山西:它是不朽的高原搖籃,不沉的陸地航母

它是,中國的母親省,中國的父親省。一個,偉大而神奇的平行四邊形

聲明:「大地理館」原創文章,版權所有,轉載合作務必聯繫作者


大地理館(geo-museum)原創內容,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喜歡我館文章,可以搜索關注我們的同名公眾號:大地理館

「大地理館」深讀江南地理系列專題文章,請戳這裡閱讀:

古代有衝浪:「弄潮」的江浙漢子竟如此剽悍!

南宋「弄潮」競技:古代馬雲們「體育搭台 、商業唱戲」 !

另一種面孔的江南:剛猛、善戰、冒險

更多原創地理文章戳這裡:

寶塔鎮河妖!我有小蠻腰!誰奪走了「水口美學」?

中國有「九州」,山東憑啥佔了三個?

誰,邊緣化了山東城市群?

山東為何從來都缺少超級都市?

上帝畫山西:這個「方形」堪稱「陸地航母」!

河北大走廊:誰奪走了你的存在感?

薊縣剖面:上天賜給天津一塊「絕世瑰寶」

河套平原,是誰導演了這裡的富饒?

巴蜀:中原的「飛地」,偉大的中國避難所

海昏侯時代:漢朝狂賣絲綢換黃金,羅馬帝國「身體被掏空」

公元907贛東北,唐宋最大「銀山」秘史!

大明朝擼掉「大明州」,小寧波締造「大上海」

中山國:「最會玩」的諸侯,河北的「第三張臉」

看不見的長城之一:「八達嶺長城」的藍本竟然在此!

看不見的長城之二:西藏有長城!5000米雪山見證自衛反擊戰!

看不見的長城之三:「北方千島湖」淹沒兩座長城雄關要塞!

一帶PK一路、海商PK陸商,比比到底誰更牛?

這位「正太」110歲!山西「約會」河北!

『黃土金三角』:它為中華文明製造「基因」!

造一個「大中原」,一灣、兩河、三角

荒唐的浪漫!一條謀殺「螢火蟲」的生意鏈

四座大壩來了,半世鄉愁沒了

敦煌壁畫真「幼稚」


推薦閱讀:

【讀史輿地】晉省的表裡山河與關津陘口
去平遙遊玩有什麼需注意的?
1月中旬,從大同開始,8、9天的山西遊,我該怎麼規划行程?有什麼遊玩的建議?

TAG:中国地理 | 山西 | 中国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