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歌技巧】唱歌呼吸的「十要」「十不要」!

1.肩要鬆弛,不要緊張

  歌唱呼吸時,歌唱者的肩部要自然、鬆弛、放下。這樣既有利於將氣息吸入腹部丹田,也可使發聲器官處於自然、鬆弛、放下的狀態,有利於正確的發聲。反之,如果呼吸時,歌唱者的肩部緊張、聳起,這樣必然形成最為表淺的「鎖骨式呼吸」,同時也會引起發聲器官的緊張,從而影響正常的發聲。

2.胸要「微含」,不要挺起

  歌唱呼吸時,歌唱者的胸部要「微含」,從而使胸部處於最自然、最鬆弛的狀態。這樣既有利於將氣息吸入腹部丹田,也可以使發聲器官自然、鬆弛,有利於自由自在地發聲。反之,歌唱呼吸時,如果歌唱者的胸部挺起(特別是用力挺起),必然造成「胸式呼吸」。同時,也會引起發聲器官的緊張,從而影響正常發聲。

3.背要「微曲」,不要挺直

  人的胸與背本來就是前後相連的,所以胸要「微含」與背要「微曲」(不要「挺胸」與不要「挺背」),本來就是一個動作的兩個方面。所以,背要「微曲」不要挺直的機理與胸要「微含」不要挺起是一樣的道理。

4.頸要「微縮」,不要梗直

  歌唱呼吸時,歌唱者的頸部要「微縮」,不要梗直。是說歌唱者的頸部要充分放鬆,從而感到頸的後部稍有縮短,而不是挺直(梗直)狀態。

  歌唱者的頸部「微縮」,可以使頸部處於最自然、最鬆弛的狀態。這樣,一方面可使口、喉、咽腔變得通暢,有利於將氣息「悄無聲息」地吸入腹部丹田;同時也可使歌唱者的發聲器官處於最自然、最鬆弛、最自如的狀態,有利於正確的發聲。反之,梗直脖子會造成呼吸通道的梗塞,形成「鎖骨式呼吸」,並造成發聲的困難。

5.精神要振奮,不要緊張

  精神要振奮,不要緊張。是說歌唱者的心理要處於積極、興奮、活躍的狀態;而不是處於緊張、擔心、害怕、恐懼等消極狀態。

  當歌唱者的心理處於積極、振奮狀態時,歌唱者的呼吸機能可以被激活。吸氣變得通暢且易深入腹部丹田;同時,發聲機能也被激活,從而全面提高歌唱者的發聲效率。反之,當歌唱者的心理處於緊張、擔心、害怕等消極狀態時,不僅會感到「提心弔膽」,也會感到因氣息上提而無法深入,形成「胸式呼吸」;同時,發聲器官也會變得緊張、彆扭、發抖,其發聲機能和效率會明顯降低。這個問題也會隨著歌唱者心理緊張程度的加劇而變得更加嚴重。

6.腹部要向外,不要向內

  腹部要向外,不要向內,是說當氣息吸入腹部丹田之後,歌唱者要保持腹部輕微向外膨出的狀態,不要向內推擠。

  歌唱者吸氣之後,保持腹部輕微的向外膨出狀態,「在樂句進行中,總把胃和小腹往外推,不是往裡推」。這樣,一方面可以有效地減少氣息的流失,另一方面也可以減緩氣息對發聲器官的推擠。

7.要「在氣上唱,不要用氣唱」

  要「在氣上唱,不要用氣唱」是說歌唱者吸氣之後,要在保持腹部輕微向外膨出的狀態時,把聲音「放在」「擱在」或「騎在」氣息上唱,而不是用氣息去推、擠、頂著聲帶發聲。

  呼氣肌肉群(主要包括斜肋肌、膈肌、腰背肌、腹大肌等)比聲帶閉合肌肉群(主要有披裂肌、杓狀肌以及頸部少量把喉頭向下拉的肌肉等)無論在數量上還是所發力量上都要龐大得多。所以,歌唱者要在生理上本來不平衡的情況下,找到機能上的平衡,從而有效地避免引起發聲器官的緊張反應。

  當聲帶受到過強氣息推、擠的時候,必然會引起發聲器官的一種「保護性反射」,此時,聲帶緊閉,假聲帶閉合壓在真聲帶之上,舌根會後縮,下頜緊張,頸大肌拉緊……這一連串的緊張反應完全是為了避免聲帶受到過強氣壓的傷害。也正是因為這種本能的、必然的「保護性反射」是與生俱來的,不需要經過大腦思考的「無條件反射」,所以許多習慣用氣息頂住聲帶發聲的人只知道嗓子難受,高音上不去,而不知道這種情況完全是由於氣息過分推、擠聲帶所引起的。

8.呼吸要「生活化」,不要過分地「人為控制」

  呼吸要「生活化」,不要過分地「人為控制」,是說呼吸是人類維持生存的一種本能。人要生存就需要不斷地進行氧氣和二氧化碳氣體的代謝活動。這種代謝活動一刻也不能中斷。而在歌唱活動中,過分地人為控制氣息會與人生存最基本的生理代謝需要產生尖銳的矛盾。

  歌唱呼吸一方面要保證歌唱活動的完美進行,另一方面也要保證人生有的生理代謝需要。而那種為了歌唱,過分地人為控制氣息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因為在這種情況下,生理上的生存代謝之需會頑強地打亂歌唱者的人為控制活動。最有效的方法是把歌唱的用氣之需與人的生理代謝之需統一起來。換言之,歌唱呼吸不僅要深入腹部丹田,更需要進入人的生命系統。許多歌唱家所說的「呼吸過程要全身參與」應該是對這一認識的最好解釋。

9.呼吸要「按需而入」,不要堆積氣息

  呼吸要「按需而入」,不要堆積氣息,是說要根據樂句的速度、長短而吸氣、呼氣。既不要過度吸氣,也不要過多地剩餘氣息。——過度吸氣或大吸一口氣,會導致「胸式呼吸」,還會因為口、喉、咽腔的過分打開和過多氣息的反彈,而造成起唱(起音)的困難,同時,也會加快氣息的流失速度。「如果吸氣太多,你已經處於困境了。你已經製造了緊張的張力。」而當樂句結束時,如果剩餘的氣息太多,則會造成重新吸氣的困難。

10.用氣要節制,不要浪費氣息

  「吸進的氣息要適當、要合度,不宜過多」。用氣(呼氣)則要注意節制,不要浪費氣息。節制用氣的最佳方法:一方面要注意保持「腹部要向外,不要向內」,這樣可以有效地減少氣息的流失;另一方面,要對整個樂句中的每一個字所消耗的氣息有所節制。咬字也是節制氣息快速流失的一個有效手段。反之,向內推擠腹部,不注重咬宇和過度相信「打開」的歌唱者的氣息流失會非常的嚴重。「所有氣短的人是用氣量過多的人」。這是許多歌唱家在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經驗。

【專業系統零基礎學唱歌QQ/微信:675744945】

(評論美三代 點贊富一生,謝謝你!)

推薦閱讀:

【從不輕傳的歌唱要領口訣,唱歌的大咖都練了一輩子!】
【唱歌技巧--唱歌嗓子不累的方法】
【唱歌時的真、假、混音的認識】
聖誕節要表演唱歌 大概300左右觀眾 從沒在這麼多人面前唱過歌 需要注意什麼 怎麼克服緊張 選什麼歌?
如何練習咽音?

TAG:唱歌 | 唱歌技巧 | 唱歌练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