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傳統買手店say no,在東京自帶媒體屬性的店玩得才更嗨

上周淺子在東京暴走了幾天,今天上交第一份作業:我在東京買買買了什麼。

第一站對患有好設計依存症的懶人來說是天堂——買 手 店 !

近10年來,這個在國內聽起來還蠻高端的詞對東京人來說已經像吃飯喝水一樣稀鬆平常。

雖說優美的選物和陳列已經夠有難度了,但想在日本的處女座戰國里異軍突起,只做到這些顯然不夠。

我們探訪了東京最近話題度超高的4家買手店——從店鋪、商品、包裝、傳播的細節里製造影響力,這種媒體屬性的新零售還真不多見。

今天的路線大致是東京站 - 代代木上原 - 表參道·青山,

努力的話能在一天之內逛完,但你可能會提著好幾個袋子。

Good Design Store

一次掏空60年的日本好設計

第一家是之前因為熱度太高一直很好奇的店。

先解釋一下Good design award榮譽的象徵G-Mark,買過柳宗理作品的你一定見過它——這位日本工業設計大師最經典的蝴蝶凳、茶壺、鐵鍋上都會貼上這枚頒給好設計的勳章。

柳宗理的設計風格就是很典型的G-Mark——造型經典、恆久如新,看起來樸實而不起眼的設計,卻經過再三推敲,用的人自會知道其中的妙處。

如果說亞洲設計界也有奧斯卡,60歲的 Good design award當之無愧。

以前都是在雜貨店看到零散的G-Mark商品就信任地下手,這次終於可以在官方店裡買到了。

國際上像這樣的設計大獎通常只有陳列展示空間,這裡卻能讓你一次性買齊日本半個世紀以來的好設計。

東京的Good Design Store位於東京站隔壁KITTE商場的3樓,後者是最近很火的生活方式大樓。

雖然它在曼谷和香港也有,在日本本土卻是第一家,4月份一開業就很轟動。

店鋪設計是英國設計師Jasper Morrion,結合了日式審美的溫情,他以「家」為概念劃分出功能區:客廳、愛好間、花園、書房……為Good design覆蓋的生活方式製造了一個完美的舞台。

你可能會吃驚,這家外表看起來很高級的設計商品店裡還買著10塊錢的肥皂、牙刷、電池……但是人家賣的就是「怎麼過日子」。

收納架金屬和原木的素材簡潔不失溫馨,陳列方式上也絕不拖泥帶水,180平米的空間里販售著400餘件設計商品。

其中資歷最老的可以追溯到1950~1970年代,好設計的標準之一是長青,無論是審美還是功能性都不會被時代淘汰。

柳宗理·茶壺(1994)

壺嘴的尺寸經過精心設計,比標準的擴大少許,使水不會突然沸騰,熱水也不會漏出。

壺把手弧度通過槓桿原理的測算,達到了最輕鬆舒適的握感。

白山陶器·G型醬油壺(1958)

日用陶器之父森正洋的經典設計,自誕生以來就牢牢佔據著日本餐桌。

蓋中央有個小洞,使用時可根據用量調節空氣進量,再也不用擔心倒得到處都是了。

中川政七·花拭巾(1995)

來自中川政七奈良老家的特產——蚊帳質地的抹布。

純棉的材質和大尺寸使它吸水性優異,且纖薄便於晒乾,會隨著使用越來越柔軟,顏色也很雅緻。

D-BROS·花器(2003)

色彩豐富的花器,咦?其實是再簡單不過的透明包裝紙,卻是一份隨手可以寄走的好心情。

??東京都千代田區丸之內二丁目7番2號KITTE 3F

gdst.nohara-inc.co.jp

THE

新生代的「THE定番」

在KITTE繼續逛逛,你會撞見不少販賣生活方式的店鋪,羊毛專門店、手帕專門店、木製品專門店,每一間都花心思讓自己顯得熱情洋溢。

4樓的THE大概是裡面,看起來最冷淡的一家。

它是一家披著新衣服的買手店,從包裝到選品都特立獨行,滿臉掛著「低調就是奢華」的傲嬌。

THE的襯衫淺子垂涎已久,之前是在京都蔦屋展覽的時候偶然撞見,面料、細節、包裝都顯得質感十足,雖然確實是再簡潔不過,卻不平庸。

它背後的大Boss我們都很熟,熊本熊之父水野學。

作為日本最有影響力的平面設計師之一,他的選物眼光和商品策劃能力十分了得。

高品質的選品和包裝設計背後還站了好幾個大牛,比如中川政七(那個把抹布賣到表參道的)的現任社長中川淳、產品設計界的當紅炸子雞鈴木啟太……

設計有多簡約不簡單呢,拿T恤舉個例子你看看。

THE 「ON」 T-SHIRTS

適合搭配西裝、襯衫等正裝場合的T恤。為了表現光澤感,使用印度棉兩股合一,再加烤制去毛的特殊工藝,呈現綢緞的質感。

THE 「OFF」 T-SHIRTS

適合日常穿著的親膚感T恤,使用了最高級的超長棉斯比瑪棉,長時間穿著也不易變形。

此外還有口袋款和有機棉款,包裝都很可人。

THE的這些T恤都是原創設計,找了著名時裝造型師伊賀大介來做監修——這樣在每個領域找到大牛合作的模式是THE給出的品質保證。

他們挑選的產品生產商,諸如今治毛巾、松山油脂、中川政七抹布等都是各自領域數一數二的專家。

再下一步是美好的包裝,本身就拿過10多個廣告設計大獎的大boss水野學+擔任Good Design賞評委的產品設計新星鈴木啟太的陣容,自然不會遜色。

THE TOWEL

和著名毛巾產地今治的藤高株式會社合作的毛巾,很萌地分為了男款和女款,女款為柔軟的純棉,男款則考慮到了更多到吸水吸汗需要,加入了10%的麻纖維,織法也各不同。

THE SOAP

和老鋪松山油脂合作肥皂,採用傳統的煉製工藝,一塊肥皂需要20天的流程,無香料的保濕配方讓嬰兒也能安心使用。

THE 大椀

北大路魯山人那隻聞名遐邇的日月碗同款,也是和魯山人御用的木地師、漆師辻石齋(第五代)合作的。

THE FUTSAL SHOES

和彪馬合作的限量款足球鞋,恩,已經賣完了。

試用了一下季節限定的THESHEABUTTER立刻長草了,說原料是尼羅河流域的純天然酪脂樹,保濕很棒而且還自帶防晒係數。

THE選物+包裝的模式塑造了一種獨一無二的風格。

它最有趣的地方在於細化到了衣食住行的每一個動作,只有一款最經典的叫「THE」,從使用感、外觀、甚至包裝都無可挑剔。

THE的THE CONCEPT里寫:

人們說起THEJEANS最先想到Levi『s 501,

可是還有更多的「THE」是沒有被定義的。

野心蠻大,眼光蠻好。

??東京都千代田區丸之內二丁目7番2號KITTE 4F

the-web.co.jp

今年10月THE還會有一家新店

在京都大丸百貨的2樓開業

Roundabout

日本雜貨教父的選物美學

讀過了《永恆如新的日常設計》,我也興沖沖地跑到代代木上原去朝聖Roundabout,傳說中的「選物教父」小林和人的雜貨鋪。

18年、兩家雜貨鋪、被《Casa》等知名日本生活雜誌推崇為全日本最會選物的人,在小林和人「造型經典、沒有多餘裝飾、追求功能性、隨著時間推移會變美」的選物基準下,會有一間怎樣的店鋪呢——

走到地圖上那個點的時候再三確認了位置,如果不是偶然看到一段通往地下的階梯真的很難發現低調的門臉。

跨過旋轉木門,小林和人的店和與他的那本書一樣,具有一種時空轉換般的深邃氣質。

野田琺琅的飯盒發出溫柔的光、Turk的鐵鍋線條真是完美(就是太重)、柳宗理的茶壺再度出場……

店裡的一切優美而莊重,這些歷久彌新的設計好像無論經過多久,添了多少使用的痕迹,都只會叫人越來越喜歡。

正好有位老爺爺在店裡試圍裙,襯衫袖口利落地挽起、溫和有力的眼神,一看就是職人在為自己挑選能陪伴很久的「工作夥伴」。

店裡會不定期地邀請手工職人來舉辦展覽,最近的一期是法式工裝品牌OUTIL。

「像一隻杯子的杯子才是永恆如新的日常設計。」——小林和人書里的這句話我印象很深。

細細看看Roundabout里的這些商品,襯衫、不鏽鋼盤、玻璃杯、時鐘,都是無任何裝飾的經典造型,毫不嘩眾取寵,卻用質感彰顯著自己獨一無二的陪伴。

柳宗理·水壺

Turk鐵鍋

英國裁縫盒

小林和人很喜歡柳宗理,他特別提到過一件商品——柳宗理設計的不鏽鋼料理盆,它們弧線美好,使用起來也格外上手。

「不鏽鋼盆也太普通了吧,好像也沒什麼可以創新的,如果我是產品設計師最不會接的就是這種活了。」

但正是把平凡變為經典,才能見得好設計師的功力。

18年前,當小林和人開出第一家集合了各個品牌、國別、年代的雜貨鋪的時候,還沒有人想到這種開店形式。

除了Roundabout,他還有一家OUTBOUND在吉祥寺,裡面陳列的日用品不局限於具體功能,更有抽象的藝術性。當然,質樸的魅力一點也不會少。

??Roundabout

東京渋谷區上原3-7-12-B1

??OUTBOUND

東京都武蔵野市吉祥寺本町2-7-4-101.

roundabout.to

Spiral

舊大樓的新文藝

Spiral是青山通上有名的文藝大樓,它很老,卻依然裝滿了潮人。

去的時候一樓左邊的Spiral Café滿座,另一邊的畫廊正在舉辦攝影展,看到了下面這張90年代的Spiral老照片,建築和現在沒有任何變化,裡面的人倒是懷著遙遠的心事。

這裡更被人熟悉的名字是螺旋大樓,內部螺旋形的空間包裹著柔和的光線,連空氣里都漂浮著靜謐,用來展示藝術作品再適合不過。

出自日本建築大師槇文彥之手的Spiral誕生於1985年,但至今看起來仍時髦無比,22年來一直是文化藝術傳播的前沿陣地。

Spiral在一樓入口處做了一個自己的藝廊兼買手空間Mina-to(日語:港口,寓意文化的傳遞中心)。

這裡專門挑選藝術性高的、新鮮有趣的生活雜貨,白色絲網架+鋁皮牆面的組合凸出了物品本身的色彩。

因為陳列方式彼此獨立,很多手工藝作家會在這裡舉辦自己的小型展覽。

一邊的鋁皮牆壁上的其實是一個小型畫廊Art Wall,每個月都會更換一批作品。

我在這裡買到了一個奇妙的東西,你一定猜不出是什麼——

開始以為是植物標本夾,後來發現一種新型花草茶「Have a Herbal Harvest 」,拆開來就可以直接開泡。

據說這裡的花草茶會隨季節陳列不同的種類,像一座小型的花園。

連免費發放的季刊也做得很精緻,每期的封面都會和當紅藝術家合作,我拿到的這本新刊144號里藏了一份青山文化地圖。

從Mina-to的iPad上你可以買到Spiral大禮堂、甚至東京都內近期文化演出的門票,系統有五種語言,即使不會日語也沒障礙。

Spiral自己的買手店Spiral Market的風格也是活潑新鮮的,和Mina-to的展品們如出一轍。

這家店已經走出了Spiral大樓,在東京都內開了4家,新店還進駐了名古屋。

之前好多小夥伴問之前報道的那家超美的Sorte Glass哪裡有賣,Spiral Market就有,我已經買好了!

皆明川的貴婦服裝品牌Mina Perhonen有家叫「Call」的生活方式新店也開在了Spiral里,其實本來是因為它才想過來看看的,結果發現Sprial本身就給足了驚喜。

當然,Call本身也沒讓我失望,除了有(買不起的)主角衣服,還有不少(買不起的)北歐古董,但沒關係,光看看你就會覺得不枉此行,裡面還附帶一個少女心的咖啡館,絕對能讓你坐下來安靜地喝上一杯。

??東京都港區南青山5-6-23

www.spiral.co.jp

這些新一代的媒體屬性買手店,它們的店鋪和選品本身就是可以體驗、可以消費的內容,並且自帶強大的傳播性。

研讀這條走紅法則,回國頭來在國內對號入座,嗯,只能說還有很大的空間可供突破呢……

你覺得國內有哪些買手店能相提並論呢?留言上牆。


推薦閱讀:

愛馬仕不止於鉑金和凱莉
《十萬個冷笑話》動畫導演盧恆宇和李姝潔:《鎮魂街》只是一個開始
Nelly Ben Hayoun的太空無厘頭
用實戰來告訴你,用戶研究怎麼做

TAG:东京 | 买手店 | 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