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影評,心理神探 Mindhunter 第一季

一篇遲到的影評!

原計劃十月中旬就應該發稿的文章,由於筆者的工作關係,推遲近兩周才上線,實在抱歉。

美劇《Mindhunter》(心理神探)

作品類型:犯罪、劇情

主要演員:Jonathan Groff(飾演Holden)、Holt McCallany(飾演Bill)、Anna Torv(飾演Wendy)

故事概述:講述FBI探員如何通過破解各式疑難懸案、訪問各樣變態殺手來解析犯罪心理

上映時間:2017年10月13日上映,共10集,已完結

作為2017年第三季度最有看頭的美劇,《心理神探》的出現,再一次完美引爆了追劇迷的熱情。今天,個人想藉此東風,與諸位一起回味一下作品中的點點滴滴。

第一部分:演職員篇

I,導演David Fincher

天才導演!獨樹一幟的電影風格!犀利尖銳的影片主題!

這就是世界影迷對於Fincher,一位與眾不同的好萊塢導演的評價。

從95年的《七宗罪》到99年的《搏擊俱樂部》

從08年的《返老還童》到14年的《消失的愛人》

從13年的《紙牌屋》到今年的《心理神探》

Fincher用自己的電影語言,打造出了只屬於他一個人的電影盛宴!

本劇中,雖然Fincher只參加了部分劇集的拍攝,但不可否認,正是由於他的加盟,提升了作品的整體素質,尤其是最後一集的神來之筆,將Fincher的獨有魅力(「深刻反思社會、人性」等尖銳問題)發揮到了極致。

II,演員Jonathan Groff

雖然劇中有多名主角(行為科學部三人組+Holden女友Debbie+多名在押變態殺手),但是在我看來,真正引領全局的主要人物只有一個,那就是Groff飾演的FBI探員Holden。

為什麼如此斷言?理由有二。

①他的存在串聯起了所有的故事線索(包括:對話變態殺手、見縫插針解決地方警局的疑難案件、促進「犯罪行為科學研究」...)

②他內在的心理變化構成了另一條隱形的支線(從最初的膽怯、謙卑,到中期的自信、驕傲,再到最後的害怕、迷茫)

身為片中的主要角色,Groff不負眾望,拿出了令人信服的表演狀態。尤其是劇情進入下半段後,隨著Holden自我意識的不斷膨脹,他的行為舉止、言語表情都產生了微妙的變化,這些細枝末節都被Groff演繹了出來,相當不容易。

第二部分:劇情篇

主線一,探訪在押變態殺手

這條主線中出現了四位關鍵人物——Ed、Rissel、Jerry、Richard。清一色的連環殺人魔,暴力重罪犯,心理變態者。

為了進一步完善「行為科學研究」,Bill與Holden決定探訪」四大金剛「,試圖通過面對面的交流,來了解這些重刑犯的「思維模式」。諸如:如何選擇受害者?犯罪時的感受?作案時大腦的操作模式?

抽絲剝繭、慢慢深入、層層解開這些惡人的「犯罪心理」!

這條主線內容從第一集貫穿至最後一集。這些人物的出現,不是導演、編劇故弄玄虛,耍個花腔、玩個噱頭,而是為合理串聯劇情、推進故事發展服務,確保整個故事以」犯罪心理「為核心!

主線二,解決地方警局的奇怪案件

案件1——薩克拉門托兇殺案(連環案,第一樁「暴力襲擊事件」,第二樁「殘忍殺人事件」)

受薩克拉門托警署探員Roy之託,Bill與Holden前往當地協助調查老人(與狗)被襲案件,在仔細觀察作案手法及細心分析犯罪心理之後,他們立即找打了施暴者,案件順利告破。

案件2——賓夕法尼亞州阿爾圖納兇殺案(個案,22歲少女Beverly被殺事件)

又一樁窮凶極惡的殺人案件!受阿爾圖納警局警探Mark之邀,心理神探兩人組再次出擊,可惜這次不太順利。雖然在Wendy的暗中幫助下,Bill與Holden確認了此案為三人共同作案,但由於證據不足及檢察官的一意孤行,最終沒能將真正的犯人繩之以法。

案件3——喬治亞州阿代爾斯維爾兇殺案(個案,12歲少女Lisa被姦殺)

劇中最後一個有頭有尾的案子。受亞特蘭大警署委託,Bill與Holden對嫌疑犯Gene進行了審問(用「閑談」更為合適),在Holden極具誘惑力的說辭下,案犯的心理防線鬆動,最終認罪。

主線三,行為科學研究三人組的私人生活

本劇存在感最低、最不受待見的一條線。近9小時的劇情內,除了Holden與Debbie的愛情線始終保持一定的出鏡率以外,Bill一家(太太及養子)的親情線、Wendy與同性戀人的友情/愛情線合起來不超過半小時時長,簡直就是「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當然,導演有意突出Holden與Debbie的關係走向(熱戀->冷淡->離開),其意圖相當明顯,就是為故事的最後兩集內容做鋪墊,凸顯Holden的心理變化。

第三部分:心理篇

理論分析

犯罪心理學:心理學的一種,一門研究「影響和支配人實施犯罪行為的各種心理因素」(如:意志、思想、意圖、反應)的學科。

壓力源:指導致個體產生壓力反應的情景、刺激、活動和事件。包括生物性壓力源、精神性壓力源、社會環境性壓力源。

行為科學:一門綜合性科學,研究人的行為產生、發展和相互轉化的規律,以便預測人的行為和控制人的行為。

以上三個理論,在劇中出現的頻率最高,也是全劇的核心思想。如果各位有興趣,可以在網上下載一些相關書籍,做進一步研究,這裡由於篇幅關係,就不多展開了。

案例分析

劇中,出現了多名變態殺手,他們的犯罪心理各有不同,但導致這些人自甘墮落、肆意行兇的成因卻不盡相同。列舉兩人,簡單聊一聊。

Ed,變態連環殺人犯,為人聰明卻擁有反社會人格,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連續作案、殺死多人(包括其祖父母及母親)。

成因:家庭原因+自身緣故。

父親的離開,母親的懷疑;被嫌棄、被壓迫、被鄙視;置於精神病院多年。所有這些因素疊加在一起,使得Ed的性格徹底扭曲!

他在殺戮中尋找激情與快樂,在虐待屍體中釋放壓力與不滿。變態的心理吞噬了Ed的理性與良知。

Rissel,變態殺人犯,有心理疾病,連續謀殺多名年輕女子。

成因:童年陰影+自甘墮落。

被繼父打,被兄長欺負,從小積累了許多的壓力(暴力的、變態的),在其14歲後完全爆發,潛在的變態人格特質、缺乏應有的內在情感結構進一步促使了Rissel放棄人的本性,追隨獸性。

作為劇中率先出場的兩位受訪者,Ed與Rissel有著類似的過去,他們的「殺戮人生」並非偶然,其中有著許多值得人們深入思考的東西。接下來的時間,筆者會具體聊一聊這方面的內容。

第四部分,思考篇

家庭因素與人格建立

人們常說:家長是子女第一個老師。家長的行為舉止會潛移默化影響自己的子女,好的品行、壞的習慣都會被他們慢慢吸收。尤其當孩子處在建立人格、樹立道德、思想觀的階段,這一點就會顯得更為突出。

正如Ed與Rissel所經歷,殘破的家庭紐帶、缺失關愛的童年生活、充斥著責打與謾罵的青春時光,讓他們在不知不覺中走上了不歸路。難道這些悲劇的產生(暴力犯罪史)都是他們的錯?家長就沒有責任?社會就沒有責任?

畸形人格的養成必定與」家庭「、」社會「、」個人「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

心理養成與人生經歷

第一季最終回,Holden已經完全迷失在黑暗世界裡,他不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是出於何種緣由(動機)?他不知道自己(在潛意識裡)是不是已經與那些變態殺手產生了共鳴?他做的一切是對或是錯(包括舉報那個有「撓癢癖」的校長Roger,懷疑其有變態戀童傾向)?

他所從事的工作、所接觸的變態之人、所窺視到的人性陰暗面,使其身心靈在無形中被」黑化「。他眼中的世界不再是溫暖、陽光、友愛,而是冷酷、無情、蒼涼。Holden的彷徨、茫然、偏執讓自己的心靈迷失了方向。

第五部分,展望篇

①Holden與Debbie的愛情之路

②Holden的工作走勢

③三人行為科學研究小組的未來

④變態殺人狂(每集開頭及最後一集片尾出現的那一位)是誰

...

一個個疑問,在第一季結束後閃現於筆者腦海中,呵呵,看來這部劇又是一個」坑「!

斷斷續續花了兩周時間看完這部美劇,忙忙碌碌用了兩天工夫完成這篇影評,很累,很值得!

導演☆(多人聯合執導,但實力最突出、風格最明顯的非Fincher莫屬,整部作品,在不知不覺中烙上了Fincher的標記)

演員(都是戲精,尤其是出演Ed的Cameron Britton,太入戲了)

劇情(節奏很緩、敘事很慢、就如一朵睡蓮慢慢綻開,全片劇情需要用心細細品)

視效(比肩電影,構圖、畫面、用光沒有瑕疵)

音效(金曲串燒,特別推薦Talking Heads的」Psycho Killer「與Led Zeppelin的」In the light「)

推薦度(2017第三季度最佳美劇,推薦所有人觀看。友情提示:心理脆弱的人,不宜多看)

更多影評+推薦首發於微信公眾號「floyd與helen的旅途集錦」,謝謝


推薦閱讀:

收好此劇單,劇荒不愁賽神仙!
從《了不起的麥瑟爾女士》里的幾個細節,告訴你,女人的另外一種非政治正確的人生
【美劇影評】《House of Cards:紙牌屋》第三季影評:政治豺狼的艱困戰局

TAG:美剧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