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阿弗萊克的《逃離德黑蘭》有何看點,有何不足?

沒看過的朋友可以點擊下方鏈接觀看預告片。

視頻封面Argo International Trailer - Ben Affleck Movie視頻

今天在美國上映,11月初在香港上映。

歡迎看過片的朋友來答!


可能有一點點劇透:

ARGO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該CIA檔案在前些年才得到解密,故事的緊張刺激性不需要贅述了,不怕劇透的同學可以看這個:http://www.douban.com/note/241857949/ (我翻譯的2007年的雜誌原文,本電影是根據這篇文章改編成劇本的)。

電影本身:Ben Affleck的執導能力從第一部到現在的第三部有了很大的提高,這種政治懸疑片也是他擅長的題材,還有喬治克魯尼做製片人,自然會把他們大愛的題材發揮到最佳。

對比原版的故事,劇本去除了一些旁枝末節,加入了一些非常「好萊塢」的段落,比如什麼最後一分鐘救援。但記住,這是一部好萊塢電影,在如此的市場環境要求下,這部片已經在範圍內做到了最佳,全片2小時一氣呵成,結局讓人激動又感動。

尤其值得誇讚的是剪輯,影片開頭和中段都有堪稱教科書的剪輯。

約翰古德曼和阿倫阿金都有幽默又醒目的表演,奧斯卡男配有望提名(不知道會報哪個)。

總之這是一部完成度非常高的電影,今年的院線英語片中的佼佼者。

祝小本頒獎季好運!


作為在德黑蘭生活學習過大半年的人,看本片最大的樂趣和挑戰在於發現穿幫鏡頭。不得不說,美國人的功課做得十足,破綻真的不多(當然,70年代末的德黑蘭是神馬樣子,可能很難從今天的城市面貌獲悉,但從本片的鏡頭中體現出來的畫面對照當年的部分照片來看,還原度相當高),整部影片幾乎很難找出明顯的anachronism,可見背景資料之充足和劇組花的功夫。故事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看過藍光碟中的導演評論和相關的紀錄片,感覺影片在細節上能夠做到以當事人的敘述和事實為依據,本片沒請太多的顧問,最重要的就是Mendez本人。

情節上其他朋友們已經點出不少了,就說說其他方面吧。

城市布局、建築物略微有點硬傷,不過只是一些空鏡或背景。德黑蘭是座山城,北高南低一路坡道向下,山腰和山坡上也布滿了建築。畫面中的德黑蘭顯得扁平而缺乏層次感,但城市規模和山脈讓人乍看之下有深刻的印象。街景的模擬度很不錯,由於是在土耳其拍攝,同為伊斯蘭風格的建築也省了很多工作,不仔細看幾乎沒什麼不同(我一哥們說一眼就看出土耳其清真寺,德黑蘭的建築大多是磚牆結構,影片中的部分石質建築帶有些許拜占庭風格,可以忽略不計),拍攝地(似乎是伊斯坦布爾)的街道過於整潔(德黑蘭南北向的幹道上經常可以見到較寬的水溝,主要用於排北部山上融化的積雪),沒有很多的坡道起伏,細節上與德黑蘭有所差異。不得不說美工組和置景組下了很大功夫,場景設置挑選地盡量選擇非地標性(最能體現德黑蘭地標的也就是電腦合成的「自由紀念塔」及廣場,大巴扎之類的在不少中東大城市都能見到),加上把建築物標牌、店招、標語、幌子、指示牌等等統統換成伊朗式的,寫上波斯語等,以假亂真的工作卓有成效;聲音上除了誦經和部分背景音樂風格偏土耳其外,也沒有太大問題。

此外,細節上的專註和突出讓本片顯得真實可信,比如室內裝飾、傢具擺設是伊斯蘭風格的,路上的汽車也是上世紀七十年代德黑蘭式樣的(略微有差異但不明顯),人物的裝束(包括群眾演員)也沒有超前或不符合時代特徵的現象。革命前後的德黑蘭處於宗教掌握政權、成立伊斯蘭政府的前夕,衝突的景象存在比較合理。

總之,老實說我沒挑出多少毛病,唯有感嘆本片製作之精良。

此外一點,除了群眾演員(應該是土耳其人為主),幾乎所有有波斯語台詞的角色都是美籍伊朗人出演,也反映出在美國的伊朗移民之多,在大洛杉磯地區據說生活著上百萬的伊朗及周邊地區(如亞美尼亞等)移民,有成熟的社區(如洛杉磯的Westwood)。演員們表演起來還比較賣力,比如新聞發布會上控訴的大學生、比如大巴扎里激動的店主、比如大街上遊行的群眾、比如機場里慢條斯理的邊檢官員。特別是革命衛隊查抄的場景和末尾機場守在最後一道關卡的革命衛隊士兵,把革命分子的狂熱、多疑和緊張表現地很突出。

作為政治題材影片,重點可能不在於人物的塑造、情節的刺激或氣氛的烘托,儘可能地還原場景,以主人公的經歷串起整個故事,讓人信服地講述歷史事件才是最有說服力的。

伊朗官方對於本片的態度當然是激烈地抨擊,一方面是因為意識形態和政治因素(這種隔閡似乎永遠難以消弭),另一方面可能是影片客觀上存在詆毀伊朗官方形象的因素(誰也不願承認那樣重大的失誤),疑似被洗腦的革命狂熱人群頻現鏡頭,西方妖魔化伊朗之心不死。

當然作為影片觀眾,我寧願相信故事和劇情的真實性,劇組的工作還是相當到位的。拿下奧斯卡最佳影片固然有題材的因素,但也絕非偶然,從技術性、藝術性上來講,本片做到了統一。


在西方和伊斯蘭世界的衝突愈演愈烈的今天,再回過頭來幾年前的這部有點特殊的奧斯卡最佳影片《逃離德黑蘭》,顯得別有滋味。

之所以說它特殊,是因為這部電影並沒有獲得最佳導演的提名。導演是一部電影的靈魂所在,歷史上大多數奧斯卡最佳影片的導演也獲得了最佳導演獎。而《逃離德黑蘭》卻連導演提名都沒有,其實側面反映了這部電影的獲獎,並不主要在導演的個人風格和創作力上。其實整部電影看下來,除了幽默感比較突出之外,直觀感受就是很典型的好萊塢驚險片製作。那麼究竟是什麼讓它得獎呢?

首先是結合當前熱點的題材。《逃離德黑蘭》的背景是真實歷史中的伊朗人質危機。伊朗人質危機是美國內外交困的高潮,是總統卡特連任失敗的直接原因。此片上映時,恰逢美帝又一次在中東內外交困(利比亞班加西事件),很會選時機。

伊朗人質危機危機的起因,要追溯到幾十年前。伊朗在中東和伊斯蘭世界都是個很特殊的國家。一是它是什葉派穆斯林,不同於占絕人口大多數的遜尼派。很多時候,同一宗教下互斥異端的仇恨,甚至比對異教徒的仇恨還要高。二是它曾經不是這麼宗教色彩濃厚的國家。在1980年以前,這裡長期是一個世俗的君主立憲國家。在1950年代,伊朗人民選舉了世俗但反西方的摩薩台任首相,摩薩台推行的國有化石油資源等政策觸動了西方石油公司的利益,因此英美策劃政變推翻了摩薩台,而讓親英美的國王巴列維掌權。然而巴列維並不太爭氣,全面倒向英美,同時生活腐化,揮金如土,還過於激進地推動伊朗全盤西化,並濫用秘密警察來維持統治。人民生活每況愈下,在這個古老國家根深蒂固的宗教勢力的帶動下,憤怒就這樣爆發了,形成了今天這個迥然不同的伊朗。

回到《逃離德黑蘭》。其實這種歷史事件改編的紀實電影有不少,比如反映古巴導彈危機的《驚爆十三天》,次貸危機的《大而不倒》等等。但與這些帶著濃重電視劇腔調的電視電影相比,本·阿弗萊克操刀的《逃離德黑蘭》更加好萊塢范兒,更加大氣,不再是以對話為主的「純室內戲」,在政治立場方面也儘力客觀。

《逃離德黑蘭》在片頭就交代了巴列維王朝的罪行,以表明伊朗人質危機一定程度上是美國自食惡果。全片的的鏡頭語言也比較中立,比如抗議人群沖入大使館,發生在市集的衝突,街頭用起重機弔死人,披著黑紗的伊朗婦女啃著肯德基雞翅,童工們拼接著被剪碎的文件的畫面表現了激烈的衝突,而加拿大使館的伊朗管家、伊朗文化部的官員、機場工作人員又展現了伊朗人的人性和開明的一面,而不是簡單的妖魔化。大小演員的表演也相當自然,全無美劇里的做作感。

當然,僅僅有熱點題材也許還不足以把它推向最佳影片的寶座。更為直觀的一點是,影片中好萊塢對化解這場大危機起到了重大作用。一向以標榜英雄主義的好萊塢自己當了回英雄,能不意氣風發的歡呼嗎?而作為好萊塢電影,不做戲劇化加工是不可能的。於是順理成章的,片中來自好萊塢的人物個個魅力四射。

其中最突出的一點就是幽默的自嘲。這些人的貧嘴到了一定境界,諸如日常問候:

「電影拍得如何?」

「不錯,但目標觀眾不會喜歡。」

「目標觀眾是哪些?」

「長著眼睛的人。」

拉人去伊朗救人時:

「我們將要去你能想像的最恐怖的地方。」

「Universal Studio?」

對於電影導演這一工作的評價:

「你可以一天之內教會一隻恆河猴子當導演。」

對於伊朗人質危機的評價:

「約翰·韋恩才入土六個月,美利堅合眾國已經內外交困成這樣了。」 (約翰·韋恩是縱貫1930-1970年代美國右翼電影的代表人物,以表現強悍英雄主義的西部片和戰爭片見長,他演繹的角色極具男子氣概,是美國強大形象的象徵。)

高水準的貧嘴一向是深得我心的。然而戲劇化的加工也必然有副作用,在影片的高潮,登機逃離那一段明顯的過於好萊塢,連番的最後一分鐘的化險為夷的把戲。人物的表演雖說比電視劇自然,但是為了忠於歷史也沒能添枝加葉,因而顯得臉譜化,並無特別值得回味的形象。

儘管有這些不足,但瑕不掩瑜。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雖然劇情可能未必九曲十八彎,但總是能披上一層厚重感和戲劇張力,尤其是在片尾那些原型人物的照片登場時,你不由得不對這個牛逼的世界肅然起敬。再如《驚爆十三天》,感同身受古巴導彈危機中,真實的人類命懸一刻的時候,就遠比《獨立日》式的地球毀滅要震撼人心。《逃離德黑蘭》的最大分量就來自於這段並不久遠的真實歷史,雖然並沒有多深刻的剖析背後的社會因素和人性之類,但結合今日美國在中東的挫敗,重溫這段過往的勝利正是人們所需要的,更何況片中的英雄正是好萊塢自己。最佳影片黃袍加身,水到渠成。

肥嘟嘟看電影 - 知乎專欄

微信公眾號:肥嘟嘟看電影(feidudumovie)


本·阿弗萊克和好友馬特·達蒙編劇的「心靈捕手」就能看出其潛質或許不是演員,而是製造電影,而這之後他開始演藝之路,角色不溫不火,大多平庸沒能散發出
耀眼的光芒,接下來他嘗試做了導演,拍了自己的處女作「失蹤寶貝」,由弟弟傑西·阿弗萊克主演,映射了美國的社會問題,取得不俗口碑,幾年之後自導自演的「城中大盜」再次讓世人刮目相看,雖然沒能在當年奧斯卡有所斬獲,其導演潛質已經開始顯露,這次的「逃離德黑蘭」把目光對準了七十年代伊朗人質事件,其導演水平不僅沒有退步卻更上一層樓。這次故事講得更加熟練平穩,絲毫沒有賣弄個人特色等做作情況出現,這是十分難得的。

  

  「逃離德黑蘭」取材於真實故事,美國駐伊朗大使館被伊朗革命軍攻佔,66名使館工作人員被扣押,只有6人逃脫,躲進了位於德黑蘭的加拿大駐伊朗大使館,阿弗萊克飾演的CIA特工托尼·門德茲製造了一個精密計劃,偽裝成製片人進入德黑蘭,編造出了「Argo」這部虛假科幻電影,製造去德黑蘭為電影取景的假象,讓逃脫的6人偽裝成電影工作者將其帶出伊朗,安全回到美國。為了完美製造完美假象,「Argo」甚至有量身打造的劇本和所有幕後,包括媒體宣傳,一切和真實電影一樣,而所有這些努力都是為了這次營救不出一點疏漏。

  

  整部電影雖然是政治主題但不失娛樂性,節奏穩紮穩打,有講好故事的誠意,背景完美還原了七十年代,從進入伊朗開始,觀者就很容易被帶入其中,最後的機場逃亡橋段幾乎屏住呼吸,手心能捏出一把汗。雖然是還原真實事件,但整個過程沒有明顯的煽情,所有情節都為故事服務,沒有多餘的東西,也沒有因為老美一貫的個
人英雄主義旋律落入俗套。片尾在「Argo」的故事板定格,字幕一段出現營救事件的真實人物對比,讓人感慨萬千,當責任能凌駕於命令之上,這就是人性光輝的閃現。阿弗萊克這次沒提名奧斯卡是非常大的遺憾。


首先來說電影本身吧:

雖然這部電影真的是製作精良,節奏把控的相當好;但其實劇情上並沒有那麼驚心動魄了,當他們在機場檢票遇到革命軍的時候,我就已經猜到了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來一段曲折,先扣留他們,再放他們走,然後又發現他們真正是誰。所以在劇情的編排上算是比較老套了。其中唯一給我震撼的也只是電影中出現的歷史畫面。而劇情吸引人的地方也應該是歷史事件的本身。

其次作為一個既不是美國人也不是伊朗人的「局外人」來看看自己的看法吧:

看到片子的最後,我想的不是救出這6個人的辦法如何精彩,而是為什麼這6個人會被困。還不是因為片頭提到的美國對於伊朗的控制?然而這只是鳳毛麟角,影片還是大段的在提及伊朗的無視人權。然而為什麼會無視人權?我希望每一個美國人在看到這部影片之後能發出同樣的思考。一個人不會平白無故地恨一個人,同樣,一個國家也不會平白無故地恨另外一個國家。

因此回到題主的問題:「本·阿弗萊克的《逃離德黑蘭(Argo)》有何看點,有何不足?」

看點就是這是一段曾不為人熟知的故事,現在被一位美國人搬到了人們的視線中;不足便是這是一位美國人拍的,有著美國大片最俗套的劇情,以美國的立場來講述這一歷史故事。


個人心中的年度最佳影片。

看點 : 原來貫穿影片的經典台詞 "Argo fuck yourself = Ah, go fuck yourself !!",出了影院自己念了一遍才明白過來。

不足 : 小本跟他老婆最後的團聚略顯生硬。


剛剛伊朗抗議了,我覺得這個也是看點。

抗議越強烈,越有看點,就怕沒有下文了。


「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 系列的通病

簡單說就是 擦邊球式的情節推進 不過Argon這部更加喪病

其實把最後最精彩的上飛機壓縮在很短的時間內是很棒的

不過連續的擦邊球 從拿機票 接電話 再到追飛機 這種設置連續出現實在是累覺不愛

還有最後和家人團聚

作為一部2012年的電影還這樣結尾實在是很泛濫

也正因為如此 即使Argo是一部很不錯的電影 它拿奧斯卡仍然是我不能理解的- -

不過有一個細節 也可能是我的意淫

那個不惜背叛了國家 背叛了同胞 背叛了信仰幫助這群美國人的女僕

最後從伊朗逃到了伊拉克

那個即將被美國毀滅的伊拉克

從伊朗到伊拉克 儘管她傾盡所有幫助美國人 美國人卻從未善待她


根據我的感覺,情懷還是不錯的,有一些令人唏噓的感覺,但是若論電影導演的功力,我還是覺得差了些。

很明顯,作為男一號,小本的性格刻畫非常單調。

那六個美國人,除了那個會說波斯語的給我留下印象,剩下的人都如同蠟人。

Cranston演的小本同事,沒有亮點。Goodman和阿金,也最多時功能性的角色。

伊朗人面目單調之極。

作為中東題材的群戲,導演功力和場面調度以及人物塑造,首推我心中的大愛〈黑鷹墜落〉!


實際上,這這是一部極力宣揚美國個人英雄主義及正義自由民主等等的主旋律電影,看完電影的所有人幾乎都會被美國式精神感動,但是卻很少有人再想到伊朗人民為什麼要這樣做,無非是美國庇護了一個實施暴政的親美派,實質上,6名人質被困的根本原因,也是因為這個,而美國又派人營救,勝利回國後令所有人感動,但是,有沒有人想過除了救回來的這六個人,還有好幾十號人還在伊朗呢


不客觀,一開始就把美國摘乾淨了,你們感受一下:

1. 中情局官員很鄙視巴列維,但是老大要保他,沒有辦法不得不保護一個「暴君,貪污犯」

2. 把學生運動參與者完全描述成不講理的暴民,看見美國人就得neng死

3. 為啥不提伊朗人民為啥反美?吃飽了撐的鬧革命玩?當然,這個不讓放……

總之,電影的緊張刺激的氣氛還原得很好,劇情緊湊,打時間差的情節很帶勁;但是太過宣揚美式愛國主義,意識形態太明顯,這碗雞湯我喝不下啊。


很少看到這樣讓我從頭緊張到尾的電影,非常棒!

要說不足的話……嗯,本阿弗萊克在電影中的表演有點全過程的面無表情。當然你也可以理解成冷麵特工什麼的……


我很不喜歡的一部片子。

拍伊朗,怎麼會找一個不懂伊朗的人來拍?

去過伊朗的人都知道,伊朗人怎麼可能在bazaar上拉著騷擾外國遊客啊,純粹扯淡的段子。美帝就是為了宣傳自己,折扁伊朗這個國家


推薦閱讀:

在星戰正史中,絕地武士團和舊共和國的先後順序是如何的,或者這段時期的簡單時間線?
有哪些專業學習喜劇編劇和寫作的書籍?
11月影單 | 神劇出沒,重口味多,高分電影結集!
這十部電影,賺了中國人最多的錢

TAG:電影 | 影視評論 | 逃離德黑蘭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