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許多國內的朋友愛做西餐,可是身邊海外的中國朋友更愛做中餐?


這麼說吧!你缺什麼就會想要做什麼。

在國內,沒有正宗又實惠的西餐廳,或者是沒有能做出你想要的那種食物。

西餐不只只有牛排哦!

在國外的人們,吃不到祖國的美食,這邊的中餐,為了吸引外國人的口味,做的都會和西式食物中和。因為人家要在國外生存,真正的中國人吃的畢竟不多嘛!可以理解。

再說了,誰做的也沒有自己家裡做的符合自己的口味。不論西餐還是中餐。


原因沒那麼複雜, @戎戎正解~ 在國外、國內分別開伙過的人肯定有體會,在家做法總是想做點平時吃不到的東西~


在國外也經常做西餐啊,這個完全看心情.

要知道,海外黨們愛做中餐無非以下幾種情況:

1. 女生

1.1 真的是吃不慣西餐,還是懷念媽媽的味道

1.2 以此炫耀、增加自己的魅力

1.2.1單身的女生以此找男友

1.2.2有男友的女生以此鞏固戀愛關係

1.3 中餐館太貴,經常吃吃不起的

1.4 熱愛中餐到骨子裡的

1.5 聽媽媽的話,學做菜,以後做個賢妻良母:)

2. 男生

2.1 中餐館太貴

2.2 中餐館太貴

2.3 中餐館太貴

........

個人作為做糖醋排骨手裡做出老繭的資深排骨愛好者,真的想說一句:

做頓中餐不容易,油煙大,每次做完飯衣服上頭髮上都一股煙味跟從鍋里爬出來一樣,你們真的以為是因為愛而做中餐么,還不是因為中餐館太貴了經常吃扛不住,而且多油多味精吃多了掉頭髮。

估摸了一下,我在國外做西餐的頻率遠高於中餐,西餐省時省料。做一份土豆泥,削皮、切塊、放鍋里煮,半小時內想幹啥幹啥完全不需要去煩它,半小時後回來撈出、壓泥,淋上蚝油做的汁,簡直棒棒噠。


很簡單。國內做西餐因為不常吃。而做中餐只因為他有個愛國胃。。


很簡單啊,因為我們時差黨想吃中餐,周圍也沒有正宗的中餐,所以我們做中餐。


在加拿大,吃必勝客麥當勞都是無可奈何沒別的選的情況下才充饑的。來了三年發現滿腦子縈繞的都是爆肚鹵煮豆汁兒蘭州拉麵麻醬火燒煎餅果子(咱是北方人),而這裡的中餐又多半是廣東香港口味,別提我多窩心了。人一輩子最離不開的就是自己頭十歲吃的口味,其他地方的菜再好吃也不能天天吃。而且西餐除了太高大上的法餐以外,老美的食物真箇是……吃菜一律吃生的,要不能叫羊人么?吃肉也只吃大塊的肉,像雞爪豬手豬肝大腸什麼的根本不敢碰。牛排要帶著血絲,丫要是知道這牛排在冰箱沉睡了多少天非嚇死不可(鄙人在西餐店做打工,小廚子一名)。吃魚也只能吃去掉頭尾魚刺魚鱗的整塊魚肉,如果流落荒島給丫一條活魚他餓死也不知道怎麼吃。我懷疑在老外的眼裡魚是不是就長那個樣子的。有魚也不好好吃,清蒸紅燒糖醋怪味多好啊,不,非得裹著面下油鍋狠炸,炸的外面油乎乎硬邦邦,裡面軟綿綿腥嚎嚎淡巴巴。wtf! 炸魚是在魚快要臭了才這麼做的吧! 不得不說日本人是吃魚的行家,中國人是吃魚的祖宗! 老美請客吃飯幾乎就是一樣:烤,牛肉雞翅香腸什麼的放上火隨便烤烤抹上超市買的醬汁就這麼吃了。哎,總而言之一句話: 暴殄天物。中華民族因為長期處於半飢餓狀態中,所以一切能吃的東西都不放過,而我們又是孔夫子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信徒,一切的食材我們都要想盡辦法弄得好吃。而老美們地大物博,長期處於食物盈餘的狀態中,所以只吃那些最容易料理的食材,烹飪方法也是簡單的不行。我們店裡一套油爐一個烤架就解決了。不得不說北美是美食荒漠……在中國吃兩次西餐嘗嘗鮮可以,其實很多國內的西餐店賣的食物都是本地化了的,這邊的正宗做法反而不好吃。而且很多食物品牌在國內都是被人為炒作起來的,典型的就是那個哈根達斯。我在這邊買哈根達斯一桶家庭裝的十幾美元,國內賣多少錢一球咱就不說了吧。肯德基80%以上的營收來自中國,在這邊是老黑最愛,我們一般都繞著走。必勝客也是快餐店,在北美看不到一家老小鄭重其事的坐著吃披薩的,基本都是一塊披薩一罐可樂吃了就走。因為物產的不同,這邊的龍蝦甚便宜,大概每磅是8塊到11塊左右。在產地更便宜,一份龍蝦大餐也不過十幾塊。據說以前在海邊龍蝦是買不起肉的碼頭工人才吃的……

啰啰嗦嗦這麼多,有點跑題,也算是為了我這三年飽受虐待的胃袋鳴不平吧。哈哈


在我以前玩南美水草南美熱帶魚的時候,聽說南美的河流裡面滿是我最喜歡的寶蓮燈,於是問去過南美的草友魚友,南美的水族愛好者是不是都是滿滿一缸寶蓮燈啊?回答:不是,他們喜歡養金魚……


體會太深刻了,以我個人的體驗來說,在國內做西餐是為了好玩,在國外做中餐是為了吃的舒服。


吃到美國的美式中餐,你會產生一種「我做飯也能比他們好」的感覺。。。


你問問在國內愛做西餐的有幾個能天天吃的?


很簡單啊,因為次數的原因。

在國內,吃西餐的次數少,所以說,喜歡西餐。在國外,西餐吃厭了,自然就喜歡中餐了。而且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特色菜。當你偶爾,在自己的國家吃到,外來菜的時候,肯定會有好奇心。


啥也不說了,下班回家涮火鍋,我在悉尼


我在國內做西餐,很好吃;來國外做中餐,唉媽的,我都想仍相片了,剛才吃了不到三十分鐘,嘴上起了一個超級大腫包,整個嘴巴變形了,也不知道我放進去了啥玩意,匿了匿了。完全是自己平靜的不能在平靜的內心看到標題又再次升起了想要罵街的衝動


外來的和尚會念經唄。其實說實在點事都是滿足了人們意淫異域生活的慾望!


推薦閱讀:

炎炎夏日,用一碗冷麵叫醒你的胃
中國在漢及之前都是分餐制,從什麼時候開始發展成現代中餐群餐?又有什麼歷史原因?
吃晌午沒有?
為什麼很多深受中國同胞好評的中餐館,在Yelp上常常評價不高/中等?
炒土豆絲和炸薯條有什麼區別?吃一盤土豆絲或一包薯條對健康影響大么?

TAG:美食 | 西餐 | 中餐 | 海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