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為什麼有精神追求?

不同的人看這個問題會有不同的程度和方向,我想看看你們的答案。我是認真問的,你吶?


沒有為什麼有,因為作為一種客觀事實有就是有。就像人為什麼有腦袋一樣,有思維的生物都是有精神追求的。

說誰沒有精神追求只是一種精神攻擊罷了,一個傻子你跟他說半天他不理你,他不按你的生活過不是他沒精神追求,他沉浸在自己的精神世界裡。一個人沉默,或是按步就班的生活,而你娛樂豐富,有追求,並不能說別人沒精神追求,他不想理你,這本身就是一種精神追求。有人極度愛財,這種快感本身也是精神追求。殺人狂,性變態都是他們的精神追求。

我們一般說誰有精神追求,其實已經脫離了精神追求本身,只是夸人在某方面顯得耀眼罷了。是將自己覺得應該有的某方面精神追求強加於人。

如果真說為什麼有,那就是因為有思維,所以有。


從我的個人感受來看,人之所以會有精神追求,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我們害怕無聊與空虛。

1

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情景:在擁擠不堪的地鐵上,有時候都接近動彈不得了,一些人還是要拚命掏出手機放在眼前。

因為如果不這麼做,他們就會感覺這段坐地鐵的時光太無聊、太空虛,太特么難熬了。

坐地鐵感覺難熬還算比較好理解,因為我們乘坐地鐵所花的時間,一般來說是比較長的。

但是我們同樣都有過另外一個體驗:在蹲馬桶的時候如果忘記了帶手機,我們的眼睛就會不停地在洗髮水、沐浴露的包裝上遊走,去不斷閱讀那些壓根沒什麼意思的文字。

我們的大腦啊,有時候簡直連片刻的無聊都不能忍受。

2

王小波說,他當年下鄉的時候帶了本奧維德的《變形記》,後來那本書從一個人傳到另一個人手中,傳了很多人,最終被翻得完全爛掉了。

這個故事當然不是在說《變形記》這本書有多麼的好看,而是在說那個時候的人們太缺乏精神食糧了。

我是那種除非地鐵上非常擠,否則寧願看書也不願看手機的人。

我這麼做純粹是因為我更喜歡看書,並且我認為看手機和看書這兩件事比起來,看手機更容易讓我感覺無聊。

所以你看,我確實是喜歡看書,喜歡吸收新知識、了解新故事,但我也確實是害怕無聊的。

我們小的時候,就非常喜歡聽故事,總是纏著爸爸媽媽給我們講故事。

我們喜歡在睡前聽故事,因為睡覺前的那段時光是空閑的,是無聊的,而童年的我們是害怕無聊的。

當一個故事聽了太多遍之後,我們就會私自篡改故事的結尾,讓一個老故事變得新穎起來。

畢竟,一個故事翻來覆去聽了很多很多遍,也會很無聊。

3

我們常說二八定律,就像知乎這個平台,很可能是20%的人創造內容,80%的人閱讀內容。

也就是說,多數人在感覺無聊的時候會選擇閱讀內容,而剩下的那些人,則選擇通過創造內容來抵禦無聊。

有的人選擇在無聊的時候看韓劇,有的人則覺得看韓劇本身就很無聊。

後者會追求一些更有內涵的影視劇,他們可能在看完片子後還會寫一篇影評,少部分人甚至會選擇自己去寫劇本、拍片子。

我們有這樣、那樣的精神追求,不管這種追求是享受式的,還是創造式的,它在很大程度上都源於我們對無聊與空虛的恐懼。

你可以想像自己被投身進一間每面牆都被刷成白色的房子里,這座房子只有白牆和白門,看不到其他東西,聽不到任何聲響。

這種極度的無聊感,很容易就會讓一個正常人變得崩潰。

我們人類很喜歡為自己的行為賦予一個高大上的理由,就像有些人說他們去西藏旅遊是為了洗滌心靈一樣。

而多數的旅行者選擇去一個地方遊玩,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們在自己的城市呆膩了,覺得無聊了。

有多少人刷知乎,真正是為了學習知識?很多人其實也只是為了打發無聊的時光而已。

而知乎會給人一種「你是在打發無聊,但這種打發無聊的方式,能讓你學到一點東西」的錯覺。

於是乎,大家刷著知乎,自以為比刷今日頭條要高級一點,要更有精神追求一點。

其實,這兩件事在本質上都差不多,還不是因為害怕無聊?


回歸精神世界是人類的必然,因為我們人類的根就在那裡。

有些人寧願餓肚子都要看書,都要探求真理實相,這是真正本能在作用。

覺悟的提高比物質的滿足有快感一千倍不止,真理的無法滿足比物質無法滿足難受一萬倍不止。


其實大部分中國人是沒什麼精神追求的。他們被「奴役」著,又不自知,生兒育女,不斷循環。

真正受益的誰?想想便知。

陳丹青說中國人的信仰是:管TMD,能活著就好。


只有物質追求太俗了……


無他,人性使然。

人類能夠凌駕其他動物,在於人在動物本能獸性以外還有人性,不止於追求飽肚滿腹,「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於庶物,察於人倫。由仁義行,非行仁義也。」(《孟子.離婁下》)。因此只著眼經濟利益物慾享受的人,實已喪失人性,與禽獸無異。


因為物質可以相同,精神很難打成共識


你天天為什麼不只吃白米飯


推薦閱讀:

前些日子看了《王牌特工2》,看到後面感覺電影三觀不正?
教育系統,意識形態鬥爭的戰場│城與邦
不迷茫,不依附,有自尊!
荀子批評過孟子的學說是邪說么?

TAG:價值觀 | | 追求 | 精神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