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定義 購買在自己能力範圍內最好的護膚品?

經常看到各種達人說如上的話… 但是一直不明白怎麼叫自己能力範圍內。


謝邀,我個人對那個「最好」反倒有疑惑,

不知道達人們的意思是不是說要在能力範圍內買最貴的產品的意思。我就按照這個理解回答了哈。

講真現在護膚品魚龍混雜,就連化妝水這種沒什麼大用處的東西都被捧上天了,,,

所以我個人覺得沒必要太糾結價格,而是要辨識最適合你的產品,尋找良心品牌,很多良心品牌的產品基本是一個窮大學生都能承受的起的價格。

並且通常來說,好用的產品並不是指奢侈品,反而很多大牌的很多產品對很多人的皮膚都是有刺激的。

綜上,護膚品類似於保健品,是用來保護皮膚的,保濕最重要,其他的所謂功效微乎其微。

舉個例子,藥店里有正規葯企的b族維生素,明明很便宜2塊錢一瓶,營養師也告訴你吃這個就可以解決vb缺乏的問題了,

那你還要吃價格貴幾百倍的含量差不多的 功效一樣的所謂的保健品品牌的維生素b么?


謝邀 比如你看好了一種美容油 此類作用的美容油有很多種牌子

有一款很大牌的標價1k+你覺得這個不是自己的承受範圍

有一款牌子不錯各方面口碑也好的 它標價700左右 你覺得有點貴 但是稍微省省也能買

有一款和它差不多檔次的使用感也很好 它標價500左右 你覺得這個可能買起來更容易

有一款所謂的平價替代的 口碑誇的不行 價格200左右

這個時候 如果你覺得1k+的的確不在自己範圍內的話

please著重考慮700或者500的 如果手頭還算寬裕 就700的 如果不是特別寬裕但是還很需要 就500的

不要考慮所謂的平價替代品

其實東西買多了你會發現 花700買三件所謂的平價替代品 都不如狠狠心花700買那一件來的實在


同意頂樓說法。

「能力範圍內」主要還是指的是經濟能力,這句話應該理解為「在經濟範圍內買最貴的產品」。經濟基礎決定消費水平,經濟能力越強,可以達到的消費水平就越高。

好產品的定義是廣泛的,什麼叫好產品?滿足自己訴求的都可以叫做好產品。經濟能力,為產品的選擇劃定了一個範圍,在這個範圍內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產品就可以了。

舉幾個例子,平價產品和貴婦產品。

潔面

旁氏米萃 75g 17RMB

芙麗芳絲潔面 100g 150RMB

SK2潔面乳 120g 460RMB

防晒霜

美加凈金瓶 100ml 35RMB

奧斯蜜 35g 139RMB

CPB防晒霜 50ml 880RMB

乳液/面霜

大寶SOD蜜 100ml 9.9RMB

歐萊雅復顏面霜 50ml 230RMB

HR赫蓮娜 50ml 3480RMB

從上面幾個例子來看,同樣是潔面/防晒/面霜,價格卻是千差萬別的。有十幾二十的開架,也有百元產品,高端就是千元萬元。護膚品面向人群、定位以及功效不同都會影響價格。

雖然貴產品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是檔次價位擺在那裡,差距還是很大的。只不過經濟實力越強的話,可選擇餘地更大而已。所以才會有「選擇經濟範圍內最好(貴)的產品」這一說法。

以上。


以前學生的時候特別愛被人影響去嘗試日系美系風格的化妝品,那時還沒有海淘,都是香港掃貨或者被專櫃積分贈品吸引,然後把臉當作了試驗田,各種嘗試…

三十歲之後,才發現固定化妝品牌的重要性。然後身邊出國玩的人越來越多,發現找朋友從機場日上帶貨是最省錢最經濟的方法。可以買更好的化妝品,現在我很幸運,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只用SKII水和精華,還有嬌韻詩的黃金雙瓶,再加上嬌韻詩的日夜面霜套裝,加上fancl的隔離,其實錢並沒有多花,因為日上真的便宜很多,而且大瓶很經用,一瓶SKII我能用大半年,而以前隨便一個芙麗芳絲的水我一個多月就用完了…


有和你一樣的想法,看了好多好的護膚品都想買,最後買了兩套加起來一千多,一年的使用量,畢竟你的時間也是成本啊,早點用早點保養,不過肯定的是,你用的越好越貴後面絕對價錢就下不來了,如果因為貴而不買那就買,如果因為便宜而買那就別買!


推薦閱讀:

無冕之王+國資巨頭,鳳凰金融就必定安全?
如何挖到長期賺錢的好公司丨4個壓箱寶
難得,蘋果也出大羊毛
為什麼所有的「一站式理財機構」都只是噱頭

TAG:理財 | 皮膚護理 | 美容護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