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佛珠為什麼是三孔的?有什麼文化背景嗎?


三孔的我們一般叫三通,佛頭佛塔。作為一個母珠的作用。

佛珠的含義各有不同,一般都是108 54 27 18 14....,只是作為念佛經文的技術工具。

一、念珠按品級劃分,念珠可分四品:

1、最上晶為1080粒。但這種念珠因太長,僅為少數高僧大德和潛修人者使用,或為名僧在大法會中作為裝飾品,此外極少人使用。 2、上品為108粒。密宗行者用110粒。為修行中記數方便,現也有穿為216粒或360粒的。 3、中品為54粒。 4、下品為27粒。

二、按粒數劃分,念珠可分為十種:

1080粒;108粒;54粒;42粒;36粒;33粒;27粒;21粒;18粒;14粒。

三、念珠不同的粒數,又有其代表的意義:

1.1080粒,包括十法界的108個數。「十法界」指迷與悟的世界,分為十種類,即六凡界和四聖界:①.地獄界:②.餓鬼界:③.畜生界:④修羅界:⑤人間界:⑥.天上界:⑦.聲聞界:⑧.緣覺界:⑧ 菩薩界;⑩.佛界。前六界為凡夫的迷界,即六道輪迴的世界,後四界是聖悟者的悟界,超陀人間。

2、108粒,代表斷除108種煩惱,而證得108種無量三昧。三昧即是心安住於一境的寂靜狀態而不散亂,也就是正定中的境界。百八三昧是指大乘菩薩所修的首楞嚴三昧,寶印三昧,妙月三昧,獅子遊戲三昧,無住三昧,妙行三昧,觀頂三昧,歡喜三昧,寶聚三昧,釋名三昧,無去三昧,無憎愛三昧,凈相三昧,滅相三昧等一百零八種三昧。一百零八種煩惱即眾生之煩惱種種,能生種種惡業。是由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各有苦、樂、舍三受,合為十八種:又六根各有好、惡、平三種,合為18,總共為36種,配以過去、現在和未來合為108種煩惱。108種煩惱又稱108種結業。也解釋為三界之見惑有88使,即貪,嗔,痴,慢,疑,身見(執取五蘊根身),邊見(執取常斷見),邪見(謗無岡果,壞渚善果事),見取見(執持成見,非果計果),戒禁取見(執持不戒,非岡計因),合稱98隨眠,再加上無慚,無愧,嫉,慳,悔,睡眠,掉舉,昏沉,嗔忿,覆等十纏,便成108種煩惱。108粒也可表示108尊佛的功德,或表示本有:的54個階位和修證的54個階位,當然還有其它含義。宋朝陳善在《捫虱新語》里記載:韓愈問大顛和尚的歲多數,大顛笑著提起念珠說:「晝夜一百八。」語含機鋒。

3、54粒,是表示菩薩修行過程的54階位,即表示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 十地,再加上四善根。

4、42粒.是表示菩薩修行的42個階位,即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加上等覺和妙覺。

5、36粒,含義與108粒相同,為攜帶方便遂三分之為36而制。

6、在藏密中也有33粒的念珠,或表示觀音菩薩的33種化身,或表示33天。

7、27粒,是表示小乘修行四向四果的27賢位,即前四向三果的「十八有學」和第四果阿羅漢的「九無學」。

8、21粒,是表示本有十地與修生十地和佛果,或表示十地,十波羅密和佛果。

9、18粒,意義與108粒同,為攜帶方便,遂六分之為18;或謂十八界,即六根,六塵,六識。 10、14粒表示觀音菩薩的14無畏。觀音菩薩以金剛三昧無作妙力(不作意之力用)與諸十方、三世、六道等一切眾生同一悲仰,令眾生獲十四種無畏功德:或也可表示《純王經》所說的14忍。

四、念珠結構分為兩大類:

l、單組念珠。即一串念珠由一粒母珠和其它不同數目的子珠組成。

2、復組念珠。即一串念珠,除母珠和子珠外,還有隔珠(又稱為數取),弟子珠(又稱為記子),記子留,或一些飾物。母珠通常只有一粒,也有兩粒的。唐蜜修法的念珠為兩粒母珠,代表自度度他。一百零八顆的,和五十四顆的念珠,每27粒用一隔珠:27粒的每九粒用一隔珠:18粒的每6粒用一隔珠。

  弟予珠一般體積較小,有10粒或20粒.系串在母珠前另一端.以10粒為一小串的,表示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方便、願、力、智十種波羅密。弟子珠也可用來記數之用,每念一串珠,撥一粒弟子珠


佛珠大多為兩孔吧?不知你是不是指哪類特別的,一般手釧上的佛珠都是通孔,也可以說是兩孔珠。三孔的只有一個,叫佛頭,是穿繩打結的地方。上面會有一個寶塔狀的珠子,叫佛塔。珠子的顆數確實是有講究的,但孔似乎沒有什麼背景,大都是為了穿繩的需要。可能我孤陋寡聞,意見僅供參考。


三孔是三通珠,那個孔沒別的作用,主要是為了串佛塔,然後才能打個漂亮的中國結。

也可以不要三通噠,只是那樣打不出中國結,並不是那麼好看。


一串佛珠,無論其珠數多少,都是由絡繩將一顆母珠和眾多子珠貫串而成。

通常,母珠被認為象徵無量壽或修行圓滿之佛果。母珠的主要作用,是為了將不同數目的子珠歸結於一處。通常人們在串編佛珠時,就是將絡繩兩端,由母珠貫通的兩孔穿入,並從母珠中間上方的孔內穿出。當然,母珠還有連接弟子珠、記子留以及流蘇等其他一些飾物的作用。早期的母珠,大多就是以一顆兩孔的大珠將其匯總的。因此,有人將這種做法解釋為「萬法歸一」。

  母珠的材質,一般與子珠相同。但也有些人為使母珠與子珠有所區別,會採用與子珠顏色不同或比子珠更高貴的材質來製作母珠。另外,也還有人,在一些透明材料製作的母珠內部繪有佛像、蓮花等圖案。通過透鏡的原理,人們可以清晰地看見母珠內部的佛像圖案,更加使人感受到佛珠作為一種法具的莊嚴。

佛塔

  一般又俗稱為「佛頭」,指安置在母珠上方類似塔形的那個圓錐形物件。也有的用一顆比母珠和子珠略小的珠子來取代。通常人們認為,母珠與佛頭的組合,象徵著阿彌陀佛的法身智慧。


推薦閱讀:

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這麼喜歡戴佛珠,特別是女生?
為甚麼我帶了佛珠諸事不順?
為什麼佛珠都是用紫檀、黃花梨、菩提製作,而不用其他木料?
為什麼有些物品被開光加持之後就不能讓別人摸了?

TAG:佛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