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耶穌真有其人嗎?

我不是教徒,不太懂 誰能簡單明了解釋耶穌的生父 還有什麼施洗約翰 聖母瑪利亞這些和耶穌有關的人物是 是真的嗎


反對基督教信仰的人,認為耶穌是信徒們杜撰出來的神話人物,根本不存在。這種想法的由來,一是因耶穌一生太完美,幾近不可能;二是如果能舉出耶穌從未來過世上的證據,或只是一個平凡人,則基督教信仰失去了獨特性,與其他宗教無異,僅是勸人為善而已。

耶穌如果真實存在世上且行神跡奇事,有沒有歷史的記載呢?

四福音書是對耶穌在世上生活的最完美記錄,另外還有耶穌基督的目擊證人——馬太、約翰、彼得、雅各等人的書信。

除了四福音書和書信外,當時非基督徒的歷史家,官方記錄,民間記載也都留下關於耶穌的記錄。如塔西佗(Cormelius Tacitus,生於公元52-54年)、盧修安(Lucian)、約瑟夫(Flavius Josephus,生於公元37年)等人,都曾經記載耶穌的事件。

耶穌是歷史上曾有的真人真事,是無庸置疑的。

https://www.ai-wen.net/?q-106.html


回答這樣的問題,已經不是一兩次了,我也是醉了。

首先我是教徒,和所有的教徒一樣,耶穌的歷史真實性在我們這裡是毋庸置疑的。

其實我也很疑惑,為什麼證據真么充分,還是有人不信呢?

又一次一個牧會方面很有經驗的牧師跟我分享,他說,其實不信的人之所以不信,不是不能夠信,而是不願意信。其實這個世界上沒有人能夠證明沒有神存在,但是有很多的人喊著說:「為什麼要有神存在?」不信的人有很多的顧慮,信了之後,不能夠隨便犯罪,不能夠隨便占別人的便宜, 不能夠過不義的生活,會有一些「不自由」,這個就是為什麼他們會不信的原因。

對於那些堅持覺得耶穌不存在的人,我想問的是:你真的可以證明,你有足夠的理由說服我嗎?說服你自己嗎?其實你們都沒有,你們從來都不是證明了,你們只是做了一個選擇,做了一個對你們更加有利的選擇,不是嗎?


關於耶穌的出生,耶穌的母親瑪利亞和他的「開路先鋒」施洗約翰等等,題主可以自己找本聖經或下載一個聖經app(如「微讀聖經」),去福音書里了解。

但是確實還有人懷疑聖經裡面記載的耶穌根本就是基督徒編造的神話傳說。二十年前方舟子曾經在南開大學BBS聖經版發過一篇文章《從來就沒有救世主——耶穌的歷史真實性問題》,聲稱「沒有任何(聖經以外)可靠的旁證證明耶穌的存在」,並且舉了大量的例子證明聖經記載耶穌生平事迹的四本福音書彼此矛盾,所以是不可信的編造。但當時就有基督徒網友回應、反駁。以下請容我轉貼當時蔡哲民同學和陳小小(陳鳳翔)同學的詳細回應。(蔡同學如今已是蔡老師,在台灣崑山大學擔任副教授和資訊科技研發中心主任。陳同學現在已是陳老師,現任台灣信望愛資訊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而且是蔡老師的妻子。)

【長文預警】以下文章篇幅很長,閱讀需要花較多時間!

==============

回應「耶穌的歷史真實性問題」

作者:蔡哲民 (tjm)

【首回「耶穌說的歷史真實性問題」】

(以下&>&>&>和&<&<&<之間是引用方舟子的話。)

&>&>&>從來就沒有救世主--耶穌的歷史真實性問題

方舟子

……總之,沒有任何可靠的旁證證明耶穌的存在。耶穌如果是個無名小卒倒也罷了,但是福音書聲稱:「耶穌的名聲傳揚出來,希律王聽見了」(可6:14),「他(耶穌)這事的風聲就傳遍了猶太,和周圍的地方。」(路7:17),顯然是一個名滿天下的著名人物,居然沒有任何的歷史文獻、任何當時的歷史學家留下有關他的任何可靠的記載,豈非怪事?&<&<&<

其實不是沒有旁證對不對?作者已經找出許多例子,另外也有其他例子說明「耶穌」這人存在於歷史之中。但是作者就用一堆「可能」來質疑耶穌存在的證據,經過這樣的「可能」質疑後,到底哪一個古代的人物的存在可能是真的?

洪春男(spring)兄和趙剛老弟已經把關鍵的資料打上來(見https://zhuanlan.zhihu.com/p/32573719和https://zhuanlan.zhihu.com/p/32569949 ),我也就不再多說。其實您知道耶穌真實存在的證據很少人質疑,因為如果您要否定耶穌的存在,那用同樣的標準您也不應該相信其他的古人如「孔子」、「釋迦牟尼」等人真實存在於世間過。

因為您把支持的證據都說成是「竄改的」、「不可信的」。然後把沒有記載的文獻都說成是「應該記載的」,那還有什麽人還可能存在呢?要謹慎的說明:為什麽是「竄改的」、「不可信的」,要說明像耶穌這樣的案子,每一件都會記載在羅馬歷史上,而且要說明羅馬歷史文獻是完整的,可靠的,才能說明您的立論是可靠的。

&>&>&>二、福音書的作者不跟耶穌同時

耶穌沒有在世上留下任何的著作。他的事迹和教誨主要地被記錄在福音書中。收入新約的福音書有四篇:「馬太」、「馬可」、「路加」和「約翰」,它們都被教會認為是耶穌的門徒或門徒的門徒寫的。實際上它們的作者是誰我們無從知道,但是不會是耶穌的門徒所寫。耶穌的門徒都是猶太人,當以希伯來語寫作,但是福音書卻是用希臘文寫成的。在一世紀末和二世紀初,基督徒掀起了假託耶穌的門徒匿名寫福音書的熱潮,這四篇不過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其它的還有「彼得」、「馬利亞」、「腓力彼」、「多馬」福音等等,只不過這些福音被教會認為是假經,不收入新約。新約的這四篇福音是在公元190年左右被確定為真經的,其原因也無非是跟當時教會的教義比較吻合,互相之間的衝突不大而已。既然別的福音是假的,這四篇當然也可能是假的。&<&<&<

這真是笑話,當時會希伯來文的人經不多了,流行的語言是「亞蘭文」和「希臘文」。又您怎麽知道福音書的作者不是這些人?只因為您錯誤的認為當時的通用語文是「希伯來文」?尤其四福音中的路加福音是「希臘醫生路加」的作品,難道也該用希伯來文?約翰寫約翰福音時,也不在以色列,而在深受希臘文化影響的外地教會(一說是以弗所教會),難道他要用一種別人都不太懂的語言來寫書?呵呵呵!這不是太好笑了?還是您以為約翰和路加不熟希臘字?

喔!是不是有假經就不會有真經?教會把假經分別出來,正顯示這四本書有獨特的權威。

&> &>&>這四篇福音書的最原始的版本都沒有保留下來。教會聲稱他們保留下了耶穌的墳墓、耶穌被釘的十字架、甚至耶穌的裹屍布(已被同位素方法證明是中世紀的產物)等等聖物,卻沒能保留下最珍貴的原始版本,使得我們在今天永遠無法知道現在的版本跟最初的差別有多大。我們所發現的最早的福音書是在埃及出土的,是寫在紙莎草上的約翰福音的片段,被斷定為寫於125年,不晚於公元150年。約翰福音不是最早的福音書。大多數研究聖經的學者認為,最早的福音書是馬可福音。馬太、路加福音都是根據馬可福音寫成的,約翰福音寫得最晚,因此,在研究耶穌的歷史真實性時,唯一值得考慮的福音書就只剩下了馬可福音了。&<&<&<

呵呵呵!這講法只能拿來騙騙不懂考古的人。不然請您整理出各古典籍的最早抄本與著作年代的差距!看看新約聖經是不是最爛的一本。還是您要看看我幫您整理的(附件一)?另外讀者文摘最近的幾期提到「馬太福音」的抄本年代已經被提早到西元九十年。

&>&>&>馬可福音據傳是馬可寫的。按照基督教的說法,馬可不是耶穌的門徒,而是彼得的門徒,保羅和路加的朋友,也算是耶穌的同時代的人了。但是我們有極為充分的理由證明馬可絕對不可能是馬可福音的作者。馬可福音中提到了耶路撒冷的聖殿被毀,此事發生於公元70年羅馬軍隊進攻耶路撒冷之時,所以馬可福音一定寫於70年之後。信奉基督教的聖經學者普遍認為馬可福音寫於公元75年,那是因為他們相信馬可是作者,在他的晚年寫了這篇福音,所以時間不能離70年這個下限太遠,否則他未免長壽得太離譜了。但是一世紀的基督徒作家都沒有提到馬可福音,它是直到二世紀中葉才被基督徒作家所引用,它的出現時間不會很早。由於馬太福音在二世紀二、三十年代就已被提到,而馬可福音寫在它的前面,所以我們可以推測馬可福音大約寫於一、二世紀之交。&<&<&<

喔!馬可福音哪裡提到聖殿被毀?還是您認為不可能有「預言」這件事?

&>&>&>為什麽說馬可福音絕對不可能是馬可寫的呢?因為第一,從他的語言風格推測,它的作者的母語是拉丁語,而不是希臘語或希伯來語,是一個羅馬人。&<&<&<

喔!這我就不知道了,反正我也不懂拉丁文。

&>&>&>它的作者很可能根本就沒有到過巴勒斯坦,在文章中處處暴露出他對巴勒斯坦地理、風俗的無知。比如,他說「耶穌又離開推羅的境界,經過西頓,就從加波利境內來到加利利海。」(可7:31),有學者指出,按照這個旅行路線,耶穌不是到達而是背離加利利海。&<&<&<

這個問題關鍵就是「低加波利」(不是「加波利」喔)到底在哪裡。而不是學者怎麽說。低加波利一般認定是在加利利海與約旦和東北部,看看馬可福音五章20 節就知道低加波利就加利利海附近。所以耶穌這次的旅程正式繞了一個圈子,由南部的推羅,到北部的西頓,越過約旦河東岸南下,到低加波利,然後到加利利海。 不知道您所謂的學者知不知道「低加波利」的位置?還是一看到由南向北就很高興的有了結論?

&>&>&>他把處死施洗者約翰的希律稱為王(king)(可6:14),實際上當時的希律只是四個分封王(tetrach)之一。&<&<&<

馬可是不是政治高手?奇怪的是羅馬人居然會弄錯自己王的稱呼,這才是奇怪。如果是殖民地的人民(馬可是猶太人),知識又不高,弄錯王的用字大概還可以原諒。

&>&>&>他還認為所有的猶太人都有吃飯前仔細洗手的規定(可7:3),實際上這隻限於法利賽人。&<&<&<

喔!我還奇怪到底您有沒有看馬可福音咧!還是抄一抄書而已。他不是說「法利賽人和猶太人」嗎?不是強調法利賽人而提到一般猶太人嗎。顯然他知道法利賽人強烈遵守,而一般猶太人「大概遵守」這規矩。

奇怪的是,怎麽您的資料特別說一般猶太人沒有特別洗手的規矩,而我的資料都說有特別洗手的規矩呢(Manners and Customs of Bible Lands by Fred H. Wight 中文 「聖地風俗習慣」P.59)?

&>&>&>他記載耶穌教導說「妻子若離棄丈夫另嫁,也是犯姦淫了。」(可10:14),妻子離棄丈夫另嫁在當時的羅馬是有的,在巴勒斯坦則完全不可能發生,耶穌的這句教導也就是無的放矢了。&<&<&<

呵呵呵!好笑的是這點您又認定所有的猶太人一定遵守規定了?為什麽吃飯洗手您就認定大家都會混,而這點您又認定大家都遵守呢?顯然只是為了把耶穌幹掉喔!

告訴您一個秘密,猶太人離婚是合法的,可以參考申命記二十四章 2節。 而且大概離婚個三次還沒有關係。看看其他的福音書也知道「休妻」不是沒有發生過的。不知道您說猶太人「不可能離婚」是哪一本「古典籍」中的記載?

&>&>&>總之,種種跡象表明,馬可福音的作者不會是見過耶穌的人所寫,他很可能連巴勒斯坦都沒去過,而馬可福音是有關耶穌的記載的最原始的資料,其可靠性如此之低,耶穌的歷史真實性也就岌岌可危了。&<&<&<

呵呵呵!我看是偏見比較多喔!

附件一:各古代典籍的最早抄本與著作年代的差距

記號解釋:AD:西元 BC:西元前

著者——原著寫成時期——最早版本 ——相隔年代 ——手抄本數目

羅馬大帝凱撒——BC100-BC44——AD900——1000——10

羅馬史學家李維——BC59 -AD17——20

柏拉圖——BC427-BC347——AD900——1200——7

羅馬史學家塔西圖——AD100——AD1000——900——21

羅馬巡撫小普力尼——AD61 -AD113——AD850——900——7

希臘史學家蘇西戴得士——BC460-BC400——AD900——750——7

羅馬史學家蘇東尼亞——AD75 -AD160——AD950——1300——8

希臘史學家西羅多德——BC480-BC425——AD900——800——8

希臘悲劇家沙孚克理斯——BC496-BC406——AD1000——1400——100

羅馬哲人陸克里帝亞士——BC53 or BC55——1100——2

羅馬詩人加塔加斯——BC54——AD1550——1600——3

希臘悲劇作家尤里拔帝——BC480-BC406——AD1100——1500——9

希臘政治家狄摩西尼斯——BC383-BC322——AD1100——1300——200

希臘哲人亞里斯多德——BC384-BC322——AD1100——1400——5

希臘喜劇家亞理斯多芬——BC450-BC385——AD900——1200——10

新約聖經——AD50 -AD100——最早第二世紀——50——原文 5000

——大多第四世紀——250-300——不全抄本13000

舊約聖經——BC1000-BC400——BC200-AD100——研究中

--------------------------------------------------------------------

【再回「耶穌的歷史真實性問題」】

要跟人家討論文章矛盾問題,先要解決的是「文體」問題與「正確解釋」的問題。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福音書是什麽文體?喔!對!就是記敘文。

如果老師出作業,要學生寫「 XX山遊記」,收到兩篇文章完全一致,記載完全相同,那老師會覺得「沒有矛盾」還是「彼此抄襲」?如果老師出作業,要學生記錄一個演講,看到兩篇文章記錄的演講詞完全相同,他會覺得「沒有矛盾」還是會覺得「彼此抄襲」?

寫到這裡,底下的問題已經解決大半了。作者太快用「抄作業」的方式要求寫傳記的人了。對於記敘文而言,「沒有矛盾」,意味著主題與內容一致,而不是完全相同。

以下我就為大家解釋這篇文章論點的偏差。

&>&>&>三、福音書的矛盾

我們已經證明,四部福音書的作者都不可能是耶穌的目擊者所寫。當然,非目擊者所寫的材料雖然史料價值大為降低,卻也不等於就完全不可靠。問題在於,這些福音書在有關耶穌的生平上各說各話,互相抵觸,它們或者全錯,或者只有一個對而其它的錯,總之不可能全對。&<&<&<

「證明」不能亂用。即使我不反駁前一段文章,難道作者就真的找到完整的證據「證明」四福音的作者都不是耶穌的目擊者所寫的?更不用說我們已經提出反駁與反證了。

&>&>&>比如,很關鍵的一點,耶穌的家譜就有不同的版本,「馬太」說從大衛到耶穌總共二十八代(太1:17),「路加」卻記載了四十三代(路3:23—32)。「馬太」說耶穌的祖父是雅各(太1:16),「路加」卻說是希里(路3:23)。一些教徒絞盡腦汁要把這兩個版本調和,卻至今沒有找到任何能讓人信服的說法。諸如此類的矛盾還不少,最大的衝突可能是有關耶穌復活的記述,時間、人物、經過,四部福音書四種說法,無法完全調和&<&<&<

呵呵呵!聽說近兩百年來沒有偉大的神學家,大問題都已經被解決過了,難道作者已經超越古聖先賢以往的成就了?呵呵呵!

首先,我們要說明猶太人記家譜不是為了「詳細記載每一代的名字」,而是有其獨特的意義。您注意到嗎?馬太福音的家譜每一個階段都是十四代,創世記的家譜每一階段都是十代。不是那麽巧,也不是誰說謊,而是本來聖經的家譜記載就不是為了要詳細記錄祖先姓名用的,而是要表達一獨特含意。創世記要表達死亡,馬太和路加都是要表達耶穌是「大衛的後裔」,路加更要表達耶穌是「亞當的後裔」。而「十四」這數字更是具有獨特的含意。作者學問淵博,我看我就不多說了。

所以家譜中的誰生誰,中間常常會有跳代,這您比較一下聖經的家譜就知道了。所以由家譜要來算出亞當的年代是沒有意義的。所以這種差異也是必然的。

另外路加所記的極可能是「母系」的家譜,因為由路加的觀點來看,耶穌其實是「瑪莉亞」的兒子,所以算家譜應該算瑪莉亞的,這也蠻合理的。所以針對這問題,基督徒根本不用絞盡腦汁,因為家譜的意義是每一個研究聖經的人都應該知道的常識。

&>&>&>1、耶酥給埋了多少天?

〔太12:40〕記載耶酥的話說,他要在土裡給埋三天三夜。據〔可15:42〕〔約20:1〕耶酥在星期五被葬,星期天早晨就被發現墳墓已空,實際上是被埋了一天兩夜。&<&<&<

這就是古文今解的問題。您應該看當時的人怎樣看時間。我簡單的說一下,猶太人的一天開始是「晚上 6:00」。所以耶穌禮拜五晚上六點前死了下葬,經過周六,到周日黎明才復活,就猶太人的觀念來看,他的確是死了「三天」。他的死亡涵蓋周五、周六、周日三天。還是您認為沒有七十二小時就不是三天?

&>&>&>2、耶酥的墳墓什麽時候被發現空了?

馬太:天快亮的時候。

馬可:清早,出太陽的時候。

路加:黎明的時候。

約翰:清早,天還黑的時候。&<&<&<

看到這個我就懷疑作者有沒有看聖經,還是一找到資料就很高興的把國際歌加在後

面貼出來了。以下是四段聖經:

太 28: 1 安息日將盡,七日的頭一日,天快亮的時候,抹大拉的馬利亞和那個馬利亞來看墳墓。

可 16: 2 七日的第一日清早,出太陽的時候,他們來到墳墓那裡,

路 24: 1 七日的頭一日,黎明的時候,那些婦女帶著所豫備的香料來到墳墓前

約 20: 1 七日的第一日清早,天還黑的時候,抹大拉的馬利亞來到墳墓那裡,

我們用了解記敘文的方式來看這四段記載,您我應該很快的拼湊出事情的真相,他們是清晨天快亮的時候準備好,由城中出發,到了天剛亮的時候就到了墳墓的所在地。我們問四個人的口供,不也是類似這樣的情形嗎?

&>&>&>3、誰最先發現墳墓空了?

馬太:兩個馬利亞。

馬可:兩個馬利亞和撒羅米。

路加:那些從加利利和耶酥同來的婦人,包括兩個馬利亞、約亞拿和其他人。

約翰:抹大拉的馬利亞。她發現墳墓空了以後,跑去報告西門彼得和耶酥所愛的一個門徒,三個人又一起去看。&<&<&<

這也是一樣,我們可以由馬太福音的記載中讀出來看的婦女可能不只兩個人,我們可以由這四個記錄中拼湊出詳細的情形。應該是路加記錄比較完整,有一群人一同去看耶穌,其中最有名的,或者是其中的領袖應該是抹大拉的馬利亞。而耶穌的媽媽當然也會被提起,馬可可能認識撒羅米,或者他認為撒羅米的重要性比較高。當時實際的狀況也吻合,抹大拉的馬利亞是地主,又常接待耶穌,所以極有可能他實際負責這次探視的準備行動,而有其他人跟隨。另外作者這樣的記載也不是不可能,因為當時的婦女地位不高,計算人數時也都不算婦女,所以作者只取代表性的幾位記載是可能的,因為重點是有一群婦女看到耶穌復活。

&>&>&>4、在空墓看見了什麽?

馬太:地震,一個天使從天上下來,輥開石頭坐在上面。

馬可:石頭已經輥開了,一個少年人坐在墳墓裡面。

路加:石頭已經輥開了,兩個人站在墳墓裡面。

約翰:石頭已經輥開了,沒有看到人。兩個門徒離開後,馬利亞看到兩個天使坐在安放耶酥的地方,一轉身,見到了耶酥。&<&<&<

這也一樣,我們可以拼湊出事實的狀況:我把四段經文當成附件,讀者可以自行去比較。所謂的「矛盾」,其實是聖經的作者取材與強調的重點不同。

馬太的記錄中「天使滾開墓門」的記錄不一定是婦女看到的,天使是兩個或一個呢?是站或坐呢?應該看聖經作者由婦女口中問到的重點而定。可能問到的是「有天使」,詳細點的就說是「兩個天使」。沒說就認為是「站著」,說清楚的就是「坐著」。而約翰福音的重點根本是馬利亞的經歷,而不是墳墓中的遭遇。

&> &>&>5、天使說了什麽話?

馬太、馬可:說耶酥已經復活,傳令門徒們到加利利去。

路加:只說耶酥已經復活。

約翰:問「婦人,你為什麽哭?」,沒再說別的話。&<&<&<

哇!這樣還不夠像啊,真的要四個作者抄一抄您才會滿意喔!路加與前兩福音應該是重點節錄的問題。而約翰福音則另有重點。約翰所記的恐怕在1、2節之間已經把前三福音的記載都涵蓋了,抹大拉的馬利亞是在門徒來看過以後才去哭,所以這應該是另一段記錄了。

&>&>&>6、婦人發現墳墓空了以後做了什麽?

馬太:跑去報告門徒,路上遇見耶酥,耶酥重複天使的話。

馬可:逃跑,因為害怕,什麽也不告訴人。

路加:跑去告訴門徒,路上沒有遇到耶酥。

約翰:馬利亞在墳外與耶酥交談,然後再去告訴門徒。&<&<&<

唉!真的是要抄您才會滿意呢!前三福音只不過是重點不同,我就不多說了。

約翰福音根本是告訴門徒以後的事了,不應該混為一談。

&>&>&>7、耶酥在什麽時候第一次顯現?

馬太:在婦人回去的路上。

馬可:這一日的清早,向已從墳地回來的抹大拉的馬利亞顯現。

路加:在兩個門徒去以馬忤斯的路上。

約翰:抹大拉的馬利亞還沒離開墳墓的時候。&<&<&<

哇!我真的是快昏倒了。請問這四個記載哪一個說他所記的是「耶穌第一次顯現」?還是您認為沒有記錄耶穌第一次顯現就是該死的福音書,每一個作者都應該記錄耶穌的第一次顯現?

&>&>&>8、耶酥從復活到升天經過了多長時間?

馬太:至少等到門徒們到達加利利。

馬可:時間不明,只是說在十一門徒坐席的時候最後一次顯現。

路加:耶酥在一天之內復活、顯現、升天。

約翰:至少一星期。耶酥在復活後第八日專門向多烏顯現,以後又在提比哩亞向門徒顯現。

〔徒1:3〕「他受害之後,用許多的憑據將自己活活的顯給使徒看,四十天之久向他們顯現,講說神國的事。」&<&<&<

哇!這真是雞蛋挑骨頭了,您的立場好像是沒寫就表示作者認為「沒發生」羅!那您也沒寫耶穌不是神,是不是您就認定耶穌是神?告訴您一個秘密,約翰福音21:

1寫到「這些事以後,耶穌在提比哩亞海邊又向門徒顯現。他怎樣顯現記在下面」。這裡的「提比哩亞海」,就是「加利利海」,這時門徒正在加利利。這樣可以了嗎?耶穌就是復活四十天後升天的。

&>&>&>證詞互相衝突到這種程度,任何法庭都不會相信其真實性。&<&<&<

呵呵呵!不知道作者有沒有興趣去拿兩本毛澤東傳來看一看......

附件二:四本福音書的相關記載

太 28: 1 安息日將盡,七日的頭一日,天快亮的時候,抹大拉的馬利亞和那個馬利亞來看墳墓。2 忽然,地大震動;因為有主的使者從天上下來,把石頭輥開,坐在上面。 3 他的像貌如同閃電,衣服潔白如雪。

4 看守的人就因他嚇得渾身亂戰,甚至和死人一樣。5 天使對婦女說:不要害怕!我知道你們是尋找那釘十字架的耶穌。6他不在這裡,照他所說的,已經復活了。你們來看安放主的地方。7快去告訴他的門徒,說他從死里復活了,並且在你們以先往加利利去,在那裡你們要見他。看哪,我已經告訴你們了。8婦女們就急忙離開墳墓,又害怕,又大大的歡喜,跑去要報給他的門徒。9忽然,耶穌遇見他們,說:願你們平安!他們就上前抱住他的腳拜他。10耶穌對他們說:不要害怕!你們去告訴我的弟兄,叫他們往加利利去,在那裡必見我。11他們去的時候,看守的兵有幾個進城去,將所經歷的事都報給祭司長。

可 16: 1過了安息日,抹大拉的馬利亞和雅各的母親馬利亞並撒羅米,買了香膏要去膏耶穌的身體。2七日的第一日清早,出太陽的時候,他們來到墳墓那裡,3 彼此說:誰給我們把石頭從墓門輥開呢?4那石頭原來很大,他們抬頭一看,卻見石頭已經輥開了。5他們進了墳墓,看見一個少年人坐在右邊,穿著白袍,就甚驚恐。6那少年人對他們說:不要驚恐!你們尋找那釘十字架的拿撒勒人耶穌,他已經復活了,不在這裡。請看安放他的地方。7你們可以去告訴他的門徒和彼得,說:他在你們以先往加利利去。在那裡你們要見他,正如他從前所告訴你們的。8他們就出來,從墳墓那裡逃跑,又發抖又驚奇,甚麽也不告訴人,因為他們害怕。9在七日的第一日清早,耶穌復活了,就先向抹大拉的馬利亞顯現。耶穌從他身上曾趕出七個鬼。

路 24: 1 七日的頭一日,黎明的時候,那些婦女帶著所豫備的香料來到墳墓前,2看見石頭已經從墳墓輥開了,3 他們就進去,只是不見主耶穌的身體。4正在猜疑之間,忽然有兩個人站在旁邊,衣服放光。5婦女們驚怕,將臉伏地。那兩個人就對他們說:為甚麽在死人中找活人呢?6他不在這裡,已經復活了。當記念他還在加利利的時候怎樣告訴你們,7 說:人子必須被交在罪人手裡,釘在十字架上,第三日復活。8他們就想起耶穌的話來,9 便從墳墓那裡回去,把這一切事告訴十一個使徒和其餘的人。10那告訴使徒的就是抹大拉的馬利亞和約亞拿,並雅各的母親馬利亞,還有與他們在一處的婦女。

約 20: 1七日的第一日清早,天還黑的時候,抹大拉的馬利亞來到墳墓那裡,看見石頭從墳墓挪開了,2就跑來見西門彼得和耶穌所愛的那個門徒,對他們說:有人把主從墳墓里挪了去,我們不知道放在那裡。3 彼得和那門徒就出來,往墳墓那裡去。4 兩個人同跑,那門徒比彼得跑的更快,先到了墳墓,5低頭往裡看,就見細麻布還放在那裡,只是沒有進去。6西門彼得隨後也到了,進墳墓里去,就看見細麻布還放在那裡,7又看見耶穌的裹頭巾沒有和細麻布放在一處,是另在一處卷著。8 先到墳墓的那門徒也進去,看見就信了。9因為他們還不明白聖經的意思,就是耶穌必要從死里復活。10 於是兩個門徒回自己的住處去了。11馬利亞卻站在墳墓外面哭。哭的時候,低頭往墳墓里看,12就見兩個天使,穿著白衣,在安放耶穌身體的地方坐著,一個在頭,一個在腳。13天使對他說:婦人,你為甚麽哭?他說:因為有人把我主挪了去,我不知道放在那裡。14說了這話,就轉過身來,看見耶穌站在那裡,卻不知道是耶穌。15耶穌問他說:婦人,為甚麽哭?你找誰呢?馬利亞以為是看園的,就對他說:先生,若是你把他移了去,請告訴我,你把他放在那裡,我便去取他。16耶穌說:馬利亞。馬利亞就轉過來,用希伯來話對他說:拉波尼!(拉波尼就是夫子的意思。)

-----------------------------------------------

【三回「耶穌的歷史真實性問題」】

&>&>&>在上一節我們已經說過,「馬太」和「路加」都是參考了「馬可」寫成的&<&<&<

其實這我們很難斷定到底誰參考誰寫的,甚至有人說是另外有一本「基督聖言錄」(所謂的 Q 典),而三本福音書參考這基本資料加上自己獨有的資料而各自寫成的。但是哪一本是最早寫成的,實在也是難以判斷。當然,比較後寫的應該是有可能參考比較早寫的,問題是到底哪一本是最早寫的?是馬可還是馬太?這一直是沒有定論的說法。

&>&>&>但是這兩部福音書的作者有著不同的神學、社會觀點,因此在寫作時就隨意發揮、刪減,使得這兩部福音書在教義上也存在著很大的衝突。比如,「馬太」認為耶穌在復活之前的使命是來當以色列人的救世主,而不拯救外邦人,所以他記載耶穌吩咐門徒的話說:「外邦人的路,你們不要走;撒瑪利亞人的城,你們不要進;寧可往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裡去。」(太10:5)當一個迦南婦女請求耶穌為她的女兒驅鬼時,耶穌最初也是以「我奉差遣不過是到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裡去。」(太15:24)為由拒絕。但是「路加」卻認為耶穌是來拯救全人類的,不僅以色列人,連撒瑪利亞人、異邦人都要一起拯救,他清清楚楚地說耶穌「是照亮外邦人的光」(路2:32),吩咐門徒時,也沒有不要走外邦人的路、不進撒瑪利亞人的城之類的話,實際上耶穌曾派使者去撒瑪利亞的一個村莊(路9:52),他在前往耶路撒冷時,經過撒瑪利亞,並治好了一個撒瑪利亞人的麻風病(路17:11)。&<&<&<

我不否認福音書的作者可能因為收信人等原因對他的資料作適當的刪減,這也是一個正常的作者寫文章的必然反應。但是到底作者是不是「任意刪改」原始資料,那還需要詳細的評估與考察。

大家可以想一想:寫東西是不是不分讀者是誰,都要寫一樣的內容才是「正常」?像我們寫東西給基督徒看,就可以包含許多術語,要大家多禱告、讀經、遵守聖經的教訓....。但是寫東西給宗教板的人看,我們就必須收起所有的術語,多用大家的共識,也要開始討論「聖經是不是上帝的話」、「讀經與禱告的意義」....。只要不是刻意歪曲事實,這樣的題材選取是必然的,除非您認為我應該寫一堆「宗教術語」在給一般人看的文章上。了解收信對象對寫作的影響,我們的問題就解決大半了。

首先,馬太福音一般是認為針對猶太基督徒寫的,所以關注於「大衛後裔」、「舊約應驗」等應許,對於猶太風俗習慣也不做任何解釋。既然對象是猶太人,多寫一點關於猶太人的教訓也沒有什麽不對。除非您能證明馬太刻意歪曲事實,把耶穌沒講的話拿出來亂講,那我們才能說馬太「隨意發揮、刪減」。

而相對的,路加福音是寫給不在猶太背景以下的人,是寫給當時深受希臘文化影響的人,他就必須用希臘式的歷史寫法,用希臘人能接受的方式介紹耶穌,也要多介紹耶穌對全世界的計劃,也要解釋猶太的風俗習慣,這樣才能滿足讀者的需要。除非您能確定耶穌沒有那樣的思想,沒有講過那樣的話,才能說路加胡說。否則,現在所有的傳記作者在您的標準下都是胡說。

以下為您解釋上面那幾段聖經:馬太十章 5-14 節、馬可六章7-13 節、 路加九章 1-6節三段都是提到耶穌差遣他的門徒出去「實習」的記載。既然是「實習」,所以東西不需要帶太多,不用跑太遠,重要的是練習倚靠上帝傳福音。三本福音書都記載了,顯然這件事就是真的。但是馬太中特別記載耶穌要門徒「不要跑太遠」、「不要去面對文化差異」,應該不是要限制福音只給猶太人,而是說明「實習注意事項」。不然您可以看馬太福音二十八章的記載(我引在底下),馬太仍然說明耶穌的目的是要萬人得救。

而耶穌在世的工作,的確主要是在猶太人中工作,「主要是」並不表示耶穌一點都不曾在外邦人中工作,您自己也看到馬太福音都記載耶穌對外邦人施恩。而路加福音二章 32節是「西面」這個人對耶穌將來的「預言」,所以說到耶穌是「外邦人的光」並沒有不對。恐怕是您一看到「外邦人的光」就太高興了,沒有看看上下文就貼出來了吧?

至於耶穌在實習前的講課,應該講了不少東西,大家選取合適的資料來寫,應該沒有什麽不對吧?還是您規定一定要把整段演講都記錄下來才是「正確」?至於耶穌少數的幾次在外邦人中工作,如果連馬太都記載了,難道路加不能記載?而即使是路加,豈不也記錄耶穌的工作主要在「猶太人」中?

另外路加九章 52節的資料,恐怕又是您看太快了,根本那是因為耶穌由加利利要到猶太地,途經撒馬利亞,而派遣使者去探路(因為撒馬利亞人對猶太人有敵意)。而不是故意要去「拜訪」撒馬利亞人喔!建議您多看看上下文,比較能了解整個事情的真相。

太 28: 18 耶穌進前來,對他們說: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我了。19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或作:給他們施洗,歸於父、子、聖靈的名)。20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

&>&>&>「路加」由於同情窮人,所以對耶穌的初次佈道詞也作了篡改,「馬太」記載的是「虛心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太5:3),「路加」卻是「你們貧窮的人有福了!因為神的國是你們的。」(路6:20);「馬太」記載「饑渴慕義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飽足。」(太5:6),而「路加」卻說「你們飢餓的人有福了!因為你們將要飽足。」(路6:21),「馬太」中精神上的窮人在「路加」中卻成了物質上的窮人了。而且,「路加」還在後頭加了兩句表達了對富人的憎恨:「但你們富足的人有禍了!因為你們受過你們的安慰。你們飽足的人有禍了!因為你們將要哀慟哭泣。」「路加」中有一章專門寫耶穌對財主的譴責(路16),也是其它的福音書所沒有的。&<&<&<

首先,馬太福音的演講,被稱為「登山寶訓」,而路加福音的演講,被稱為「平原寶訓」。這兩段演講到底是一次演講的不同摘要,還是根本就是兩次不同的講道?這還在激烈爭論之中。想不到您這麽早就確定這是一次的演講。還是您認定耶穌不能兩次講類似的話?

好!就算是一次的演講好了。我們不是正可以由兩個記載中看出耶穌講道的全文?當然,誰都知道記載耶穌的講道一定是「摘要」,由兩個人的摘要我們就可以看出一篇演講的大致重點。那您看,這兩篇摘要有什麽矛盾的地方嗎?好!就算是路加的記載沒有馬太的補充好了。難道你不會想到「貧窮」、「飢餓」都是指心靈部份嗎?如果您都會想到耶穌的講道是指人心的貧窮與飢餓,那路加的記載又豈能誤導您我的思想?

至於財主一類的題材,應該屬於作者可以獨立決定的吧?各福音書都有獨特的資料,總不能說有獨特的資料就是犯大罪,就是隨意刪減歷史資料吧?而路加獨有的資料才多咧!您只注意到財主的資料嗎?

&> &>&>這種根據自己對教義的理解隨心所欲地改動、編造的現象,在「約翰」中表現得更為明顯,以致於當初教會是很勉強才把「約翰」視為真經的。「約翰」因為寫得最晚,為了突顯耶穌的威力,就對前面福音書的所述作了誇大,比如,「馬太」記載耶穌救活一個剛死的人(太9:18),「約翰」卻讓耶穌救活一位已在墳墓里埋了四天的(約11:17);在「馬可」中,耶穌讓一個瞎子恢復了視力,也就是說這個瞎子以前眼睛是好的(可8:24),而「約翰」中耶穌治好的那個瞎子卻是一生下來就瞎了(約9:1);在「馬太」中,是一個叫西門的古利奈人為耶穌背十字架(太27:32),而在「約翰」中,卻是耶穌自己背十字架(約19:17)。&<&<&<

哈哈哈!前面已經解說過了馬太和路加的部份。以下來解釋約翰的。顯然您大概不是很了解約翰福音的寫作背景。約翰福音是最晚寫成的,而且作者是使徒約翰。當時可能其他三本福音書已經流傳在基督徒當中了,這本書一開始就是以「補充福音」的姿態出現的。其中大部份選擇三本「符類福音書」沒有的資料,因為是要補充嘛!就不需要重複。

一樣的,討論的重點不是神跡有沒有變大,而是那是不是「真實」的。如果您不能證明約翰福音說的是假話,那也得承認約翰記錄的是事實。卻不能因為約翰福音的題材與前三福音不同就說人家亂改,因為這福音本來就是意在「補充」的。

另外,我的資料並看不出來約翰福音的地位是勉強被承認的,你說的大概是約翰二、三書吧?四福音的地位早就被認定了。

好吧!我來講解一下這幾段聖經吧:這幾個神跡對象都不一樣,我們就不需要硬說是有矛盾,至於耶穌背十字架的部份,顯然又是記載重點不同所致。有人記得比較清楚(耶穌背到半路背不動、換人背),有人記要點。這又不是教義重點,您我就不用無聊的要求大家都要有一樣的記載,除非您要四本書都「彼此抄襲」。

約 19: 17他們就把耶穌帶了去。耶穌背著自己的十字架出來,到了一個地方,名叫髑髏地,希伯來話叫各各他。

&>&>&>(約19:23),其他的福音作者看出了這個對句法,就只是說兵丁們拈鬮分了耶穌的衣服(太27:35,可15:24,路23:34)。〔亞9:9〕中預言說:「看哪,你的王來到你這裡!他是公義的,並且施行拯救,謙謙和和的騎著驢,就是騎著驢的駒子。」這也是用的對句法,說的是一頭驢駒,而不是一頭驢再加一頭驢駒,但是「馬太」沒有看出這個對句法,讓耶穌告訴門徒說:「必看到一匹驢拴在那裡,還有驢駒同在一處」(太21:2),而其他的福音作者看出了這個對句法,就只說驢駒(可11:2,路19:30,約12:14)。象這種差錯,是福音作者根據「舊約」的預言編造耶穌事迹的最好證明。&<&<&<

好啦!既然前面看不出這四本書是編的(要編還會編出一堆漏洞讓您抓到嗎?),我們這裡也就不用假設是編的了,除非您有更完整的證據。

「對句法」並不是說這樣的寫法就一定要這樣的解釋,到底是不是「對句法」解釋還是要看上下文。而且詩篇是「詩」,本身就沒有極準確的字義解釋,所以這樣解釋只不過是為了您的理論吧?而約翰和其他三本福音書的記載,恐怕又是「重點」與「記載角度」問題。另外,恐怕您沒有注意到「約翰福音」的作者是十字架旁的目擊者吧?另外驢駒的事也是一樣,又是重點與「記載角度」的問題。反正最後耶穌騎了一隻驢嘛!不然您怎麽解釋馬太這次怎麽變肉腳了而約翰變厲害了呢?呵呵呵!

根本不用那麽麻煩,承認記敘文本質上就會有「記載角度」的問題比承認作者的文學水準突然變爛的好。

寫到這裡,我真是覺得作者的偏見實在很大。我知道福音書中有矛盾,當然是不重要的記載矛盾(關於實習要不要帶某件雜物的記載一類的)。但是作者一點都不提,倒是引一些記載重點不同的文字。實在讓我懷疑他的用心以及研究精神。

咦!好像問題都被回完了,還有沒有討論過的嗎?

===================

回應方舟子

作者:陳小小 (lk)

以下&>&>&> &<&<&<內為引述方舟子(翻譯的)文章:

&>&>&>一、有沒有可靠的旁證材料? 根據福音書的說法,耶穌的案子轟動一時,由羅馬總督彼拉多和加利利統治者希律(這是另一個希律)親自審判,算得上是一等一的大案。羅馬各地的總督每年都要向羅馬皇帝彙報政績,寫成年度報告,稱為acta,象這樣的大案應該記載在acta中。但是歷史學家們翻遍羅馬檔案,卻找不到有關這個案子的任何記載。&> 羅馬官方的文獻也沒有耶穌的任何記載。實際上,不管是根據羅馬法律還是猶太法典,按照福音書中的耶穌的所作所為根本不可能被判處死刑。&<&<&<

這些羅馬史料文獻資料早已是斷簡殘篇了!!現有的考古資料中關於羅馬史學家塔西圖(年鑒)寫成時間是西元一百年。現在挖到

codex 抄本資料是西元1100年。而且還不知道與原版text之間的差異性有多大??所以還大言翻遍所有羅馬檔案(!!??)找不到耶穌的資料。當然找不到呀!因為連考古學家都找不全所有羅馬文獻與史料。。。:)

&>&>&>約瑟夫不是唯一一個被發現「提及」耶穌的猶太歷史學家,但是除他之外與此有關的猶太歷史文獻都寫於二世紀之後,那時福音已傳布開了,而有些資料很明顯的就是為了對抗福音而寫成的,比如Tol』doth Jeshu記載說耶穌的屍體被一個園丁盜去當肥料,耶穌的門徒發現墳空了就誤以為耶穌復活了等等,顯然是有意編造出來對福音進行反宣傳的。&<&<&<

這裡寫得很好!所以我們知道西元二世紀以後的作品無論是說耶穌好話、或是說耶穌壞話的文獻,都不足以做為證據。這就是為何有那麽多人投入New

Testament Textual Criticism 研究中。我們要的是真理!如果真的耶穌不存在,我相信這個板上的基督徒都不會再信下去,因為這個板上的基督徒是實事求是的基督徒!!但是若舉出一些根本也不可信的東西........就.....:)一笑置之羅 :P

&>&>&>在基督教興起之後,這種情形確實存在,因此我們只參考基督教興起之前的猶太典籍。&<&<&<

前後矛盾吧!前面說目前的猶太典籍多被後人修改!這樣從考古學來看比聖經的權威更差,竟然還引用猶太典籍??然後最後又可以說不合自己心意的記載是後人修改的!只有合自己心意的確定是真的史料。唉!

&>&>&>學者經常提及猶太教典(Talmud)的有關記述。猶太法典一直被刪改,但也一直有拉比根據古本把被刪去的部分補充進去,所以它應該保留了不少原始史料。&<&<&<

這就是我不解的地方!一直被修改!一直被填入!!這樣的東西有什麽考古價值,可以作為今日的人查考古事的證據呢?

我相信以下這些作者是用[語言學]中『語言與神話』方法學來探討[神話]課題!這裡順便解釋一下這種語言還原法.....佛涅的最有名的就是解釋希臘羅馬神話故事中,阿波羅追求大地之神的女兒達愛情故事。學者將達佛涅的名字還原,於是知道達佛涅梵語是『黎明前的署光』於是這個故事我們就可以知道原來是古代人每天觀察到的自然現象。晨曦出現在東方,接著是太陽出場。象徵太陽追趕晨曦→太陽神追趕達佛涅。最後太陽快下山時,紅色的署光會先消失在大地的那端,好像達佛涅向其母—大地女神求救。最後消逝於大地中......但是不要忘了,這個前題是你要先確定這些是神話,這樣子你的探討才有意義!否則只能說你推論的很漂亮,但是與實際真實發生的事一點關係也沒有!

&>&>&>耶穌的母親馬利亞又從哪裡來的呢?這必須提到耶穌的另一個原型benStada,他被視為瘋子、騙子,也因為叛逆罪被砸死,事迹與YeishuPandeira相似,因此在有的文獻中他就被誤為Yeishu。那些把他誤為Yeishu的人要解釋Yeishu為什麽又姓Stada,Stada是「Stat da」的組合,在阿拉米語中意為「她誤入歧途」,因此他們認為Stada是Yeishu的母親,而她是個淫婦,Yeishu乃是Pandeira的私生子。這個說法也見於猶太法典。ben Stada生活於羅馬佔據猶太時代,而Pandeira這個名字又跟羅馬士兵的常用名Pantheras很相近,因此Pandeira就被認為是駐紮在以色列的一個羅馬士兵。這就是為什麽有的文獻認為耶穌乃是羅馬士兵與猶太女人的私生子。在當時有一個叫Miriam bat Bilgah的猶太女人跟一個羅馬士兵結婚,此事轟動一時,以訛傳訛的結果,Yeishu就被說成是Miriam的兒子,這個說法也見於猶太法典。而Miriam顯然是馬利亞的原型。&<&<&<

以色列人不像中國人有『姓』,他們只有『名』,而同名的一大堆!作者用語言學來討論,不是犯了很大的錯誤嗎??一大堆都是名叫瑪莉亞的,所以一大堆都是淫婦妓女羅??

&>&>&>它們都被教會認為是耶穌的門徒或門徒的門徒寫的。實際上它們的作者是誰我們無從知道,但是不會是耶穌的門徒所寫。耶穌的門徒都是猶太人,當以希伯來語寫作,但是福音書卻是用希臘文寫成的。在一世紀末和二世紀初,基督徒掀起了假託耶穌的門徒匿名寫福音書的熱潮,這四篇不過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其它的還有「彼得」、「馬利亞」、「腓力彼」、「多馬」福音等等,只不過這些福音被教會認為是假經,不收入新約。新約的這四篇福音是在公元190年左右被確定為真經的,其原因也無非是跟當時教會的教義比較吻合,互相之間的衝突不大而已。既然別的福音是假的,這四篇當然也可能是假的。&<&<&<

又是一個基督徒看來是倒果為因的解釋!沒錯!當時真的有一大堆的福音書!還不止方舟子所言的呢!據說有五十多種福音書!就是當時寫福音書的一大堆,所以當時代的基督徒選出有權威性的福音書!淘汰那麽多的福音書,而且確定正典後,大家是如此恭敬慎重的保存抄寫留給後世的我們。怎會大家努力保存假的資料呢??像這種推論簡直是說基督徒真是瘋了!!而且不止一些人瘋,是從西元一百年前為信仰受逼迫甚至死的就開始瘋。:)

&>&>&>福音書還有一些很明顯的史實錯誤。比如,「馬太」和「路加」都說耶穌生於猶太希律王時期,也就是不可能晚於公元前4年,但是「路加」又說在耶穌即將出生時,羅馬該撒亞古士督在猶太搞了一次人口普查,「叫天下人民都報名上冊」(路2:1),所以約瑟帶著已有重孕的馬利亞到猶太去報名。根據史書記載,羅馬帝國在猶太進行人口普查是公元後6年的事,這時候耶穌至少也該有十歲了。羅馬帝國有沒有可能在希律王時期也搞過一次史書漏載的人口普查呢?不可能,因為當時羅馬帝國對猶太沒有管轄權。這一次人口普查是在羅馬帝國吞併猶太之後不久舉行的。&<&<&<

方舟子用的資料太太老舊羅!!這不是好早以前一些史學家對聖經的質疑??但是已經被推翻了呀!!還拿出來討論。:)當時有一些史學家找不到歷史上報戶口的事....以後考古學家發現,在羅馬帝國中每隔十四年均有一次人口普查,確實要求付稅人報名上冊的事。這條法令是羅馬大帝亞古士督在任時開始的!首次是在西元前23或22年,另一種是說西元前9或8年!:)

&>&>&>約翰受洗,這一年應是公元後28或29年。「路加」說在這一年呂撒聶作亞比利尼分封的王,但是呂撒聶在公元前36年就已被安東尼處死。「&<&<&<

一樣!方舟子的資料太老舊!考古學家已經在大馬色城附近發現一塊碑銘,其上刻有『呂撒聶分封之王所釋放的奴隸』等字樣!!這碑文是刻於西元十四到二十九年之間............:)

&>&>&>路加又說,在這一年亞那和該亞法作大祭司,但是在猶太教史上,從來沒有過&>兩個人同時作大祭司。亞那在作了九年大祭司後,於公元15年被剝奪。三年後,即公元18年 ,該亞法才成為大祭司。&<&<&<

當然!猶太史上沒有同時做大祭司的!亞那是該亞法的爸爸,他被政府褫奪大祭司的權力!但是在人民心目中,還是把他當大祭司看待。反正接著當大祭司的是他兒子嘛!也沒差~~~

方舟子的文章因為回應的關係,我來來回回看了十幾遍多!!都快背起來了:)以下是對他的文章結構作分析:

他的文章大綱是一開始先否定四福音的歷史價值(這是他的文章前題),然後舉一些片段殘缺的考古文獻來當此前題的旁證。用一些術語把這些包裝的像是絕對的科學結論!!一步一步用比聖經還沒考古學術性價值的文獻來做證據支持自己的理論。先將耶穌生存的歷史背景否定,接著是耶穌周圍的親人或門徒否定,然後是耶穌本人被否定!所以整個事件人物都被推翻時,四福音就變成了『神話』。接著運用『語言學』處理神話的方式,將四福音書中的重要人事時地物的『名稱』拿出來推演與再組合,成為一篇看起來動人且合科學的文獻!最後加上參考資料,煞有其事!

但是一般人不會知道其所用的資料過於老舊,而且早經人推翻。我個人覺得跟『耶穌失蹤之謎』有異曲同工之妙!!不過我個人對此篇評價較高!鍾啟堯先生推薦的文章畢竟比較強。:)因為『耶穌失蹤之謎』跟這篇比起來實在差太多了!它連參考文獻都不敢寫出來,然後書中舉證一些什麽科學考古驗證,都沒有寫出是什麽學術研究單位的資料,或是那位學者的資料!只有寫出一個學者的名字,說他沿途探訪考察而得!!我時在懷疑這種沿途探訪的考察資料價值有大到比考古文獻還強??不過因為沒人貼出這篇文章的內容,於是就決定不回應了!以免誤導人好奇去買那本書!


耶穌真有其人!

請看國內某位著名【反基鬥士】的言論:

為示禮貌,作者略去。

……總之,沒有任何可靠的旁證證明耶穌的存在。耶穌如果是個無名小卒倒也罷了,但是福音書聲稱:「耶穌的名聲傳揚出來,希律王聽見了」(可6:14),「他(耶穌)這事的風聲就傳遍了猶太,和周圍的地方。」(路7:17),顯然是一個名滿天下的著名人物,居然沒有任何的歷史文獻、任何當時的歷史學家留下有關他的任何可靠的記載,豈非怪事?&<&<&<

用一句話來形容該作者的【言論】:

【對歷史驚人的無知!】

為什麼這樣說?請看下文:

耶穌確實存在過嗎?是否有耶穌基督的歷史證據?

回答: 通常提這個問題的人,把視線投向「聖經以外」的範圍。我們不想給人一種印象:聖經不能作為耶穌存在的證據;新約中提供了成百個關於耶穌基督的參考。那些福音書的作者註明寫作的時間在公元二世紀,即耶穌死後的一百多年。即使如此(我們強烈質疑),就古代證據而言,事件發生之後兩百年之內的文字記載就可以當成可靠的證據。再進一步,大多數學者(基督徒和非基督徒)認為保羅的書信(至少其中一些)是公元一世紀中期由保羅寫的,那離耶穌死後還不到四十年。就古代書面證據而言,這是強有力的證據,表明公元一世紀初有一個叫耶穌的人在以色列。

認識另外一點也很重要,那就是公元70年,羅馬人入侵併摧毀了耶路撒冷和大部分以色列,屠殺當地居民。幾乎所有城池都燃為灰燼!如果大部分耶穌存在的證據被毀的話,我們也不感到意外。許多見過耶穌的人可能遭殺戮。這些事實減少了為耶穌提供見證的目擊者。

考慮到耶穌的工作大部分被限制在羅馬帝國中一個相對不起眼的鄉間小角落,讓人驚訝的是居然能從世俗的史料中找出相當數量的關於耶穌的信息。一些關於耶穌的較重要的史證包括:

一世紀羅馬人塔西圖, 公認的古代較精確的史學家,他提到有迷信色彩的「基督徒」(「由基督而取名」在拉丁文中指基督)在羅馬皇帝提庇留統治期間被羅馬巡撫本丟千皮拉多處死。綏托紐阿是羅馬皇帝哈德理安的宮中大臣,專門負責編寫皇家史料,在他的著作中記載有一個名叫耶穌的人出現在一世紀(編年史15:44)。

約瑟夫是最著名的猶太藉史學家。他寫的猶太古史中指出雅各,「是耶穌,即被稱作基督的人的兄弟」。有一段有爭議的話(18:3)這樣寫道:「這時猶大地出現一名叫耶穌的智者(如果我們能這樣稱呼他的話),他行神跡奇事……這人就是基督……因為他在死後第三天又復活了。眾先知曾預言他的復活及許許多多有關他行神跡的事」。另一段寫道:「這時有一位名叫耶穌的智者。他行為善良,以德行而聞名。許多猶太人和別國的人成為他的門徒。皮拉多判他釘十字架的死罪。但那些成為他門徒的人不離棄他。他們報告說耶穌在被釘死後第三天顯現,並且活著;以次推斷他可能是彌賽亞,眾先知細述他的神跡奇事。」

猶非利迦納斯在關於基督受死之後的黑暗時期的討論中引用史學家他勒的話(突出文獻,18)。

小普林尼,在書信篇10: 96,記錄了早期基督徒的崇拜,包括基督徒敬拜耶穌為神的事實,也提到愛的盛宴和主的晚餐。

巴比倫的他勒目( 逾越節之前夕) 確認耶穌在逾越節的除夕被釘十字架,對耶穌的指控是行妖術和蠱惑猶太人叛教。

薩摩亞島人(愛琴海)陸西安是第二世紀的希臘作家,他承認耶穌被基督徒崇拜,向他們傳授新的教訓,並為他們死在十字架上。他指出耶穌的教導包括信徒之間的兄弟之情,改信基督教和否定其他神的重要性。基督徒按照耶穌的律法生活,相信他們自己是不潔凈的。這些人藐視死亡,自願奉獻,放棄物質享受。

馬拉巴薩拉蓬的書信確認耶穌是一個有智慧有德性的人,被許多人認為是以色列的王,被猶太人處死,他的教導由他的信徒代代傳承。

然後我們有了全部的諾斯底文獻 (真理的福音,約翰旁經, 托馬斯福音,論復活等等)所有這些都提到了耶穌。

事實上,我們能根據早期非基督徒的史料重新構架福音書:耶穌被稱作基督(約瑟夫),行「奇事」,引導以色列向新教義,逾越節為他們死在塔西圖(《猶太法典》,又音譯為《他勒目》),但宣告是神並會回來( 伊利扎), 他的信徒相信這些 —— 把他當作神敬拜(小普林尼)。

最後得出結論:我們相信有充分的世俗和聖經的歷史證據證明耶穌基督的存在。也許耶穌存在的最有力的證據是:公元一世紀有成千上萬的基督徒,包括十二門徒,寧願為了耶穌基督獻出他們的生命。人們願意為了他們所相信的真理而死,沒有人願意為了一個謊言做出犧牲。


唐僧是否確有其人?取經是否確有其事?三個徒弟和九九八十一難是否確有其事?

前兩個答案為是,後一個答案為否。

這樣打比方,題主清楚了嗎?

各位基督教徒清楚了嗎?少(友好度)污衊我們不信這個(友好度)耶穌確有其人!但你們也別混淆這個客觀存在的普通人耶穌,與你們口中那個你們以為的耶穌,你們不過是葉公好耶罷了,不敢承認客觀存在過的耶穌是個普通人,你們不過是按照自己的心理需要在騙自己,騙自己也就罷了還非要忽悠別人。


這個問題站在基督徒的立場上是毋庸置疑的。

站在非基督徒的立場上,則通常認為耶穌確有其人,但只是一位猶太先知/魔術師,而不是神。

所以,爭論的關鍵不在於有沒有耶穌這個人,而是耶穌是不是神。

對於這種問題,信者恆信,疑者恆疑,所以在這裡爭論其神性的真實性是不會有結果的。

與其關心一個故事的真實性,我們不如關心這個故事帶來的影響。因為故事可以是虛構的,但故事的影響是實在的。

毋庸置疑的是,基督教因為相信耶穌的故事對整個人類的歷史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推薦大家看一本叫做《人類簡史》的書(人類簡史 (豆瓣)),作者是一位猶太人,希伯來大學歷史教授,他本人應該是不信教的。他的觀點之一就是:人是一種喜歡故事的動物,人類的大規模協作及其產生的巨大能量是靠故事(哪怕是虛假的故事)驅動的。羅胖的《羅輯思維》裡面也採用過這本書裡面的觀點。


非常感謝您能提出問題。

在聖經馬太福音1:18-25中記載,耶穌的肉身父母分別為約瑟和馬利亞。 在路加福音1:5-17施洗約翰是撒迦利亞和伊麗莎白的兒子,而且是在老年是得的兒子。 而且馬利亞和伊麗莎白也是親戚關係且施洗約翰比耶穌大半歲,也就是六個月。

這些是施洗約翰,耶穌,的一些關係。

真實不真實是取決於你相信不相信。不相信的話,說什麼也是白搭。


其他答主的回答都有個共同點。

帶著情緒而不是客觀的分析。


是否真有耶穌其人?正確的答案是:不清楚。我引用大哲學家羅素的話:「我在這裡還要聲明一下:這並不牽涉歷史問題。歷史上究竟有無耶穌其人是大可懷疑的。即使真有其人,對他的生平我們也一無所知。因此,我不打算探討這個很難說清楚的歷史問題,......」

其次,按照「聖經」,當年耶穌的事情十分轟動,但是,耶穌的事情卻沒有任何可靠的歷史證據。基督徒們喜歡引用的猶太史學家約瑟夫的著作,其中關於耶穌的部分明顯是後人偽造加進去的。

第三,假定歷史上的確有耶穌這個人,他其實就是個江湖騙子。下面是我經常用來為難基督徒們的問題(不是針對題主):

按照「聖經」,耶穌吹牛說「信的人」「手按病人,病人就__必__好了」,基督徒們真的相信耶穌的瘋話嗎?世界上能不能找出一個「信的人」能夠「手按病人,病人就__必__好了」???能「按」好艾滋病嗎?

按照「聖經」,耶穌吹牛說「信的人」喝了毒藥也「__必__不受害」。基們會引用「聖經」說:「不可試探你的主」。我的問題是:如果你不小心喝了氰化鉀,你真相信你「必不受害」嗎?

請問:耶穌的牛皮吹破沒有?

你是「信的人」吧?你能「手按病人,病人就必好了」嗎?不能!你看,你自己就證明了耶穌是個騙子。是不是?


耶穌是真有其人的。

耶穌不但是個真人,他還有兄弟。

2002年,考古學家發現了一個2000年前的骨灰匣,上面的亞蘭文字寫著:詹姆斯,約瑟夫的兒子,耶穌的兄弟。Did Jesus really have a brother?

所以如果這個骨灰盒不是當時人的偽造的話,耶穌是真的。不但他是真的,他還有個真的兄弟。

然而,童貞瑪利亞就是假的,連帶著耶穌降生那一段經書就是扯淡的。

我不認為經書必然造假,因為很有可能當時寫下那些東西的人,連自己都信了。


這是一種信仰,受憲法保護的信仰自由。

哪怕客觀上就是沒有這個人呢,難道就不允許虛擬出來這個人然後供奉之?

我華人社會誰見過老天爺呢?誰見過王母娘娘、觀音菩薩呢?難道就不許信仰供奉了嗎?

再舉個例子,物質極大豐富的某某主義社會,誰又見過呢? 沒見過就不許信仰了嗎?


推薦閱讀:

你覺得信仰佛陀和信仰耶穌基督哪個更好?
如何概述神學的主要理論體系?
七宗罪里為什麼沒有仇恨?
基督教是怎樣傳入歐洲的?
基督教的「上帝」耶和華/耶穌_使_人們吃自己兒女的肉!基督徒是否讚美耶和華/耶穌的這種行徑?

TAG:宗教 | 耶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