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以竹子為後蓋的一加手機?

一加手機以竹子為後蓋有哪些好處?

為什麼選竹子而不是其他植物作為後蓋材料?

一加運用了什麼工藝,能否確保竹子受潮不會發霉、不會因受潮而變軟?

ps竹子後蓋會影響散熱嗎?


我想最大的好處便是個性吧!聽說每一個竹製後蓋都是獨一無二的,竹紋是天生的,想想也是吧。至於為什麼選擇竹子,我想我們都知道,竹子本身的自然屬性,雖中通外直,但寧折不屈,看一加手機官微說是選取五年生的楠竹(又稱毛竹),就是工地上用的那種,竹質很厚實。

一加手機這做法,其實就是學MOTO X定製後蓋,將竹質等自然素材天生絕無僅有的屬性,通過現代科學技術,附著在手機上,這就算是所謂的自然與科技的結合哈哈。按照常理來說,我們身邊都接觸過竹製傢具,也可以去百度查詢看看,竹子天生具有冬暖夏涼的特性,手摸上去也很舒適,因為它就是自然而然的東西。

我看網上有很多人噴,說國產就知道模仿,哈哈,這好像沒錯。一加手機做定製後蓋前,MOTO已經做了,(哎!又是一個跟風者)。但我一細想,為什麼在國內一加是第一個做的呢?為什麼小米,魅族,華為,中興,聯想他們不做?他們缺錢嗎?為什麼他們寧願做1999,899,799的手機都不願做?這就給我們留下一個問題,這起碼能夠表明兩點:

1.要做定製後蓋確實很難,要做好更難。成本肯定會很高,而且,估計良品率就不高。

2.擁有做定製後蓋的技術的廠家極少,或者被壟斷,難以批量,所以只能是定製也就可想而知了。

今天,剛好是小米手機的新品發布會,我覺得一加手機這次做定製後蓋的意義,並不在於它能賣多少定製手機,賺多少錢。他所帶來的意義應該更為長遠一些。起碼,我們看到,國產手機已經開始向精品化方向走(雖然國產還在模仿),在性價比已經被玩壞了的今天,在住進鋼筋混凝土的冷冰冰的建築里,偶爾有那麼一絲來自自然清風與涼意,不期待還有兒時搬著竹椅陪著爺爺奶奶在院子旁邊,聽大人拉家常,看月亮透過的竹影綽綽。起碼,也不至於心涼(不好意思跑題了,竹子勾起了我小時候的農村記憶)。


一加的這次竹子後蓋發布很失敗。不是產品層面的失策,而是營銷層面的失職。

今年兩個挺有戲的新品牌出貨,鎚子和一加。

鎚子雖然有高通等一票硬體供應商打底,不過硬體的整合畢竟需要經驗的積累,縱使鎚子硬體團隊再彪悍,T2發布時才是更合適的購買期。畢竟iphone也經過了幾代才把產品語言相對固定下來。不過不得不說老羅能把這事做成了,確實是壯舉,幹得漂亮。

一加去年成立,今年出貨。乍一看運營時間比鎚子還短,不過身後的OPPO打底,幾代Find系列的迭代,硬體設計上顯然更成熟。從概率上來說,買一加中槍的幾率更低。

但鎚子更懂營銷。

我們回顧一下這次竹子後蓋的發布。

7月10日,劉總發布了一條微博「7月22日,胸有成竹,僅此一加。」

初看微博,以為一加借米4發布,22日同步開售竹製後蓋(含竹製後蓋整機),你期貨、我現貨,借力打力,甚好。

7月22日,米4發布當日,一加發布了一條消息,竹製限量機型(沒有後蓋)將於8月底發售

醞釀半天,官微文藝腔每日一倒計時數日,7月22日只是來發布個消息。

有沒有一種褲子都脫了,你就讓我看葫蘆娃的怨念。

群眾把錢都揣兜里了,結果你說今個叫大家來就是為了告訴大家,請大家下個月再來買。

不懂什麼是一加的文藝腔?以下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北緯28.51°,中亞熱帶氣候,終年溫度16.5℃,90萬畝楠竹鬱鬱蔥蔥,夏風起,竹葉舞,TA們與一加手機的緣分,剛剛開始。

清涼親膚,竹之本性。竹紋自然天成,天賦之印記,卓爾不群,僅此唯一。竹質限量版,只為獨一無二的你而生,就在明天。

擇茁者二十節,歷工序二十八道。僅五成,可唯一。一加手機竹質限量版與你相約還有2天。

南國生楠竹,取天地之靈氣,五年始成材。與一加手機的緣分相距750.7公里,與你的緣分還有3天。

文案是挺好,逼格十足。不過乾貨呢?

10號到22日的十多天時間,劉總的微博、官微、論壇同時保持了緘默,除了官微上面的圖配文。

你說這叫什麼事。一加這次的策劃,如果只是為了對位米4發布會,真是要打個大大的不及格。

時間回到5月29日,@太平洋Phone人院 邀請劉作虎做過一期微博問答。其中有就網友@AWC雨中陽光 提到定製後蓋什麼時候上市? 注意問的是定製後蓋,劉總答覆,定製版的後蓋,七月份我們會有小批量的量產。

提問方關鍵詞:定製後蓋+上市

回答方關鍵詞 :定製版的後蓋+量產

只能感嘆中文確實博大精深。而我語文不好,完全理解錯了意思。而且顯然絕大多數人和我一樣語文不好,理解錯了意思。期望越大,失望越大,所以不提供後蓋這一消息,在微博、論壇不斷的發酵。

7月22日下午論壇發了一個投票貼,「你希望竹質手機的後蓋單獨賣嗎?」,意思聽到了群眾呼聲,如果呼聲夠強烈,會反饋給團隊,後期優化(原文用了確實是優化兩個字,中文果然博大精深)。

對消費者的消費意願提前判斷,這是營銷的基本功課好不好,還要投票,反饋,調整,這是學老美搞民調、來大選么。

電子產品每薄0.1mm都死硬體工程師多少腦細胞,如果既定方案就是後蓋不可換,何必做一個可拆卸後蓋的方案,還要花心思在一個可拆卸後蓋上布置NFC和天線。

最終上面投票的結果,3379人(97.32%)選擇發售獨立後蓋,93人(2.68%)選擇整機購買。這個調查說的不好聽,就是自己打臉,別告訴我一加團隊一直看不出用戶對定製後蓋(獨立銷售)的需求,總不是真的覺著大家為了換個後蓋,就買一台手機,難不成集齊七台用來召喚神龍么。

所以說7月22日是一加營銷層面的集體失職。

兩天後的今個,也就是24號,劉作虎發了一篇長文《坦誠與坦蕩》,林林總總一句話:儘管很艱難,但是我們毅然決定8月25日竹製後蓋獨立發售。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雖然未公布竹製後蓋版本售價,不過竹製整機的價格倒已經公布了

竹子64G 售價 2499.99(好巧哦,米4 64G售價也是2499)

也就是一加團隊覺著竹子至少應該多賣200。按小學生的演算法,沒有意外的話後蓋的售價應該是200+

不過愚以為,這是一加犯的又一個錯誤。

人是一個視覺動物,娶媳婦更多也是先看外表,之後才了解內在。

所以不得不說一加強調的「手感真TMD的爽」,其實是個弱賣點。

而且如果一加對米3還能碾壓,對比米4隻能說青菜蘿蔔各有所愛了。

到9月底,米4全線上市,除了現貨優勢,一加能拿得出手的還有那些?

我想定製後蓋,應該算是一項。誰讓大家骨子裡都希望不一樣呢,尤其是獨一無二的木紋後蓋,更是逼格滿滿。更鑒於米4後蓋還是大塑料,短期內一加還有優勢。當然技術難點你都已經摸過一遍河了,別家後期想跟進也很容易。米4這順勢來幾款實木後蓋也未嘗不可。

配件從來都是手機一大利潤來源,雖然小米也正是這麼做的,不過一加的當務之急是擴大市場規模,量起來了,採購、代工才更有話語權。

尤其是根據一加排隊發貨的情況來看,現階段產能基本跟上了,此時急需發力,讓銷量再上一個台階。

但是200+的木質後蓋,實在不是一個良好的載體。

apple有品牌溢價,ipad的smart cover售價也不過298,翻翻淘寶銷量排序,100不到還包郵的套子漫山遍野。

apple尚且如此,一加的品牌號召力是否能承載這200+的價。

再一點,因為一加的售價對位小米,錨定了2K。雖然售價不代表品質,但什麼樣的定價,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什麼樣的消費群體,而注重性價比的用戶必然是對價格敏感的用戶。

如果獨立後蓋定價高於200,多少消費者會買賬。花這麼大精力的定製後蓋,如果買的人稀稀鬆松,可不是鬧了個大笑話。

如果獨立後蓋定價低於200,竹子限量版的2499就是個笑話。2299買個機子,200不到買個後蓋。價格更低,還多個原裝後蓋。

所以一加竹製限量版的售價2499.99,讓獨立後蓋的定價有點進退維谷。

話都到這了,那麼再妄自菲薄的講講什麼是正確?

既然一加發售初期,就定錨了小米1999的性價比路線,那乾脆就更徹底些。

因為不是從業人員,不了解竹製後蓋的成本,

但是成本控制能做多少,就賣多少,能99絕不199。

不過為了逼格,定製後蓋需要分類定價。烏木的賣299妥妥的。

但一票木質後蓋里絕對需要一塊賣 99 的(愚以為100-150才能引發大量購買),當然你可以說這貨原價299,只是我們是個小廠家,我們有誠意。

而之所以低價買竹子後蓋,因為你不是在賣產品,你在賣一個讓人關注一加手機的理由,你是在賣移動的廣告牌和流動的宣傳專員。

A:「哎,你這個手機是木頭的啊!啥牌子。」

B:「一加」

A:「沒聽過」

B:「此處省略一萬字」

A:「哦,這樣啊。手機挺漂亮,手感也挺好。「yijia」,兩個字怎麼寫來著?」

99元的木質後蓋,這恐怕就是一加需要的爆點。越多人購買後蓋使用,越多次吸引眼球的概率,越多次宣傳效應,越多的口口相傳,越高的知名度,一切的一切最終回歸到提高一加的整機銷量。

當然前提建立在快人一步,建立在稀有性上,自行車初傳入中國,萬人空巷,如今就是騎著死飛,也難引你看上一眼。雖然米4的木質紋理大塑料對比一加木質後蓋,被不少人嘲諷是複合地板對比實木地板,但現如今複合地板顯然賣的更好,當米4全面鋪開的時候,多少人真的在乎實木背蓋和木紋背蓋的差異?


我大狗摩又一次引領了手機工業設計界。Hello MOTO!


用了竹製後殼小米note的人說下感受: 竹殼有溫度,冬天不冷手,竹殼不滑,手機不容易滑落。用完之後再也不想用金屬後殼了


我就想知道竹子、檀木定製的供應商是哪家


推薦閱讀:

「竹子4年長3厘米,第5年每天長30厘米」是真的嗎?
放假回家,宿舍裡面養的盆栽無人照顧,有什麼辦法能讓它不幹死?有沒有什麼簡單的加水裝置?直接放在水盆里?

TAG:竹子 | 一加手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