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9.4號出台的關於ICO的新政策?

ICO跟虛擬數字貨幣之間的關係是什麼?

有專業人士解答一下嗎

還有這兩天的政策一波接一波

影響最大的應該是ICO、?


ICO突然「被監管」,虛擬貨幣市場或迎來分水嶺

上周末開始,市場中傳開ICO即將被監管的消息,筆者曾被拉入幾個ICO的群,監管將至的消息傳出後,有幾位ICO項目負責人在群里堅定地表示,作為要認真做事的ICO項目,肯定是積極擁抱監管的,監管的到來對ICO行業而言是好事。

周一(9月4號),人民銀行等七部委便發布《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下稱《公告》),將ICO界定為「未經批准非法公開融資的行為,涉嫌非法發售代幣票券、非法發行證券以及非法集資、金融詐騙、傳銷等違法犯罪活動」。監管大棒如期而至,且比市場預期要嚴格得多,並非要規範這個市場,而是直接終結了整個行業。

我想,這個結果是很多ICO市場參與者所措手不及的。所以,就著《公告》的出台,我們不妨就大家可能關心的幾個問題,再做一次系統性梳理。

ICO是怎麼變味的,《公告》又為何如此嚴格?

2016年以前,ICO被局限於一個小圈子內,這個圈子裡是區塊鏈擁護者、比特幣投資者和理想主義的理工男,他們懂區塊鏈,也認可區塊鏈的發展,圈子雖然小眾,卻相對健康。大家簡簡單單做事,項目發行方也抱著促進區塊鏈進化、甚至改變世界的美好願望。像以太坊這種ICO里誕生的經典項目,更是為人津津樂道,也為人嚮往,每一個項目發行方似乎都夢想著再造一個以太坊,去做點真正有意義的事情。

2016年下半年以後,事情變味了,因為ICO開始由小眾群體逐步滲透至大眾市場,月度融資額出現爆髮式增長。

因為站在區塊鏈產業化的角度看,市場對於區塊鏈創業項目的需求並未出現大的變化,相反,隨著越來越多的巨頭開始主導區塊鏈的商用化進程,對區塊鏈創業項目的需求甚至是下降的,所以,此時ICO項目的大量出現和融資額的爆髮式增長,並非一個正常的現象。

真正的原因只有一個,整個加密數字資產在2017年火了,很多代幣獲得了上千倍的漲幅,虛擬貨幣市場也開始脫離區塊鏈生態本身走上了「獨立化」飆升之路。用一個我們熟悉的詞語類比,便是開始脫實向虛地泡沫化發展。

此時,大量的投資者湧入,本身並非看好代幣背後的區塊鏈發展前景,而是幻想在這個博傻的投機市場中分一杯羹。之後,大量的騙子(如很多前期專門從事郵幣卡詐騙的團伙)被這個暴富的遊戲所驚呆,ICO開始成了他們的狂歡樂園。

至此,ICO已經嚴重變質了,從助力初創企業實現改變市場理想的融資工具,變成了騙子們圈錢和非法集資的手段。

在當前金融強監管的環境下,既然出現了風險問題,監管自然會及時跟上。考慮到ICO融資額每月都在成倍地增長,監管早一天介入,便能多挽救一批韭菜,所以,政策出台才會如此快速、如此嚴格。以至於大多數參與者看來,都有點措手不及。

需要善後的問題,投資者該怎麼辦?

《公告》明確要求:「本公告發布之日起,任何所謂的代幣融資交易平台不得從事法定貨幣與代幣、「虛擬貨幣」相互之間的兌換業務,不得買賣或作為中央對手方買賣代幣或「虛擬貨幣」,不得為代幣或「虛擬貨幣」提供定價、信息中介等服務。

意味著ICO代幣沒有了二級流通市場(當然也可以場外交易,但誰會接盤呢?基本沒有流動性),可能變得一文不值。此時,投資者怎麼辦呢?總不能眼睜睜看著花「錢」買來的代幣真的化為泡沫。

《公告》給投資人指了一條路,「本公告發布之日起,各類代幣發行融資活動應當立即停止。已完成代幣發行融資的組織和個人應當做出清退等安排,合理保護投資者權益,妥善處置風險。

即,投資者手中不能流通的代幣由代幣發行人進行回購。問題來了,以什麼價格進行回購呢?發行人已經把錢揮霍或花出去了又該怎麼辦?

在融得比特幣和以太幣還留在發行人賬上的情況下,理論上不存在回購能力的問題。此時,若ICO代幣尚未進入二級市場流通,處理起來比較簡單,直接按照發行價回購即可。對於ICO代幣已經進入交易所流通的,考慮到一批ICO參與者已經套現離場,很多新的投資者在二級市場中高價買入,投資者的購入成本差異很大,便很難達成一個各方都滿意的回購方案。

最終的辦法,可能就是忽略成本的差異,直接以持有代幣數量的多少由項目發行方組織最終清算,此時,後期高價買入的投資者必然面臨損失。但是,實在也怨不得誰。高風險的投機市場(監管界定為非法公開融資行為),從來就沒有保本一說。

在發行人已經把融得的資產轉移或揮霍的情況下,結果只能如e租寶跑路事件一般,通過司法程序去解決問題。

對主流「虛擬貨幣」的影響,比特幣和以太幣會如何?

《公告》出台後,比特幣和以太幣雙雙出現大跌。在上周末的文章《ICO迎來監管大棒,區塊鏈生態各方誰最受傷?是比特幣嗎?》中,筆者曾做了相對樂觀的預測,

ICO監管之後,無論是對虛擬貨幣交易的監管還是窗口性指導,都會顯著影響市場預期,短期回調概率增大。不過,另一個角度看,虛擬貨幣交易被納入監管意味著受到官方承認,中長期看,也算利好因素。

不過從《公告》內容來看,對比特幣和以太幣的影響,主要還是負面因素居多。不妨注意一下《公告》的措辭,「向投資者籌集比特幣、以太幣等所謂」虛擬貨幣』」、「自覺抵制與代幣發行融資交易及『虛擬貨幣』相關的非法金融活動」,並再次強調各金融機構和非銀行支付機構不得為「虛擬貨幣」提供相關金融服務。

可見,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比特幣和以太幣等『虛擬貨幣』獲得監管認可的可能性並不大,所謂的中長期利好並不存在。

不過,考慮到比特幣在國際上的認可度越來越高,此次《公告》的出台並不會對比特幣的走勢產生根本性的影響。比特幣真正的挑戰,仍然是兩個月後的分叉風險,屆時,不排除會再次引發整個加密數字貨幣市場的地震。

前景展望:虛擬貨幣市場或迎來分水嶺

區塊鏈與加密數字貨幣的關係,很像實體經濟與金融業的關係,二者相互促進,本來也可以互相支撐。只是,2015年以來,具備資金實力和豐富應用場景的主流金融機構和互聯網巨頭逐步接管了區塊鏈的商用化,區塊鏈創業機構則逐步走上了ICO融資的道路,區塊鏈與虛擬貨幣開始逐步變成兩個相對獨立的圈子。

從政策氛圍和監管態度上看,二者也有了截然不同的結局,區塊鏈幾乎已經得到所有主流機構的認可,並積極投入;而虛擬貨幣則走上了另外一條道路,其中的ICO發行甚至被界定為非法集資。

虛擬貨幣距離區塊鏈商用化越來越遠,某種程度上,這也是一種脫實向虛。這個問題,可能才是虛擬貨幣市場的根本性挑戰。失去了區塊鏈發展的支撐,虛擬貨幣的發展勢必會面臨更多的阻力。以此次ICO監管為契機,不排除整個虛擬貨幣市場正迎來一個真正的分水嶺。

作者:薛洪言,蘇寧金融研究院互聯網金融中心主任 微信公眾號:洪言微語

——————————————————————————————————————

PS:歡迎去我的LIVE分享頁,系統了解 互聯網金融/金融科技 相關知識


躺著看的,因為我舉了雙手雙腳贊成。

首先說明一點:國內ICO發行的幣,和主流市場的比特幣、萊特幣有本質的區別,比特幣、萊特幣是去中心化的代幣,而ICO發行的代幣,完全是個中心化產物,核心受益群體是發起的那個人或是小團體,後來接盤的,都可以稱之為「接盤俠」。

ICO和代幣的關係是,ICO可以說是各種代幣的源頭。ICO是首次發行代幣的簡稱,概念源自IPO首次公開發行股票,ICO是一個幣種獲得初始流動性的重要方式。

只是和IPO不同的是,ICO沒有監管,沒有企業、沒有實體、不需要牌照,甚至連個正經法人都找不到,兩行程序就可以借概念圈錢,這種人傻錢多沒人管的行業,迅速聚集了一批投機饕客。

ICO這件事,確實讓這些人給玩的爛透了,以至於影響到了代幣的大行業。

舉個例子:

一種ICO的虛擬貨幣,叫馬勒戈幣,據說是土豪才配擁有的幣。

轉發馬勒戈幣被稱為「撒幣」,持有兩個以上MLGB解鎖貴族稱號2幣,買馬勒戈幣還贈送草泥馬,草泥馬還能覺醒,進化為「戰鬥草泥馬」,擁有足夠的草泥馬,就可以統一馬勒戈壁草原。。。

網上能找到很多資料這裡就不多做介紹了,是一個侮辱投資人智商的東西。這種幣有人買?當然有。

投資圈的名人,有不少知名的成功案例,有這種自帶IP光環的大V在,願意跟著他博傻的大有人在,而按照國內的韭菜生長速度,包包子、包餃子、炒雞蛋各種做法可以隨便吃,馬勒戈幣就是吃相最難看的一種。

這種吹起來的大泡泡,一旦破碎,非常的危險,而按照國內投資者歷來的尿性,出了事肯定有找國家鬧的。

所以,當這個細分小行業爛到9成9的時候,央媽割掉它我認為是很理智和必要的。至於帶來的比特幣暴跌等等一系列行業陣痛,對整個代幣大行業來說,是件好事,牛鬼蛇神層出不窮的時代,終於結束了。

借用雷布斯的話:少一些胡來的人,大家都可以專心做事。

另外,這件事對比特幣來說,不一定是利空,叫停ICO等於減少了各種山寨幣種,更加突出了比特幣的獨特性和稀缺性,從比特幣的跌幅也能看出,比特幣較各種山寨幣抗跌很多,投資者還是比較惜售的,所以比特幣短線看調整,中線還有向上的機會(投資代幣風險大,文章僅供交流,不做投資建議)。

還有,以比特幣為代表代幣行業,並沒有藥丸,未來還有很多想想的空間,我會持續的看好。

最後,我並不認為比特幣等幣能代替任何法幣,因此也就不存在什麼虛擬貨幣一說,所以文中一律用代幣指代問題中的虛擬貨幣。


實際上大家都高估了政府,ico需要監管幾乎是所有人的共識,但像9.4號出台的這種一刀切的政策,實在是簡單粗暴。

政府停止ico沒有標準,唯一的標準就是有沒有能力停止。btc、eth、bts這些幣,時間久、受眾廣,更重要的是人家ico和交易平台也是全球性的,管不了,好,放過。

剩下的,在國內ico的團隊、國內ico平台、國內交易所,沒有統一標準,能管控的統統管控,美名其曰「穿透性監管」,實際上就是欺軟怕硬,槽點滿滿

雖然在ico一刀切之後,媒體又開始鼓吹區塊鏈技術,但個人認為,ico包括區塊鏈技術的應用,都是個漫長的過程。

大家都知道,ico和區塊鏈包括數字代幣,背後蘊含的理念是公開透明、是自由開放,更是去中心化,而所有的國家機構都是中心化的,這兩種理念必有一戰,很可能是個持久戰。

這種一刀切的監管會帶來什麼後果呢?好處是毫無疑問打擊一大批騙子項目,保護了一堆韭菜們被割,壞處呢?將是優質項目和資金的外流。

ico新政策不會是落幕,看好後續發展,相信會非常精彩。。。


一個朝8晚6的上班族 按時上下班 正正經經的繳稅納稅

一看房價 懵逼了 一個月不吃不喝 1個平米不到

每個月交200多的社保 30年後就指望這個安度晚年?

不想暴富 生活逼我去賭

ICO了那麼久 不見監管 不見風險提示 不見媒體 不見ZF

平台正常交易 ICO繼續發行

一切都像是合法的

於是心安理得的進去了

結果一紙令下 成了接盤俠 成了違法犯罪

發起者沒事 平台提供者沒事 ICO參與者沒事

損失由小散承擔?

1.3的成本 0.2回購

本金瞬間近乎清零

是啊 願賭服輸嘛

可是如果監管早點介入呢 法律早點明確呢?

又或者不一刀切呢

一定要等到人滿為患 一鍋端?

普通交易者有罪?接盤俠活該?

國家意志最大嘛


要弄清楚狀況我們首先要明白幾個問題:什麼是ICO?什麼是區塊鏈技術?它們之間有什麼關係?

ICO(Initial Coin Offerings)又叫做首次代幣發行,是一種用加密貨幣投資早期項目的方式。項目募集的不是現金,而是比特幣(BTC)和以太坊(ETH)這樣高流動性的「數字資產」。投資完成後,項目方一般會按比例給投資者發放代幣,多數情況下代幣是可以在這個項目中使用的或者分紅權益,少數的情況是直接給項目股份。

區塊鏈,簡單概況一句話就是使用密碼學方法相關連產生的數據塊,它像一個資料庫賬本,記載所有的交易記錄。這項技術是眾多加密數字貨幣的核心,也因其安全、便捷的特性逐漸得到了銀行與金融業的關注。

說到底ICO和區塊鏈其實沒有本質上的關係,ICO是一種融資方式,區塊鏈是一種技術。目前來說ICO針對的都是區塊鏈項目,但實際上,不是區塊鏈的項目也可以用ICO來融資。

(相關術語請查看微信公眾號數匯科技資訊歷史文章:《拿上這些專業術語,帶你裝B帶你飛》)

一、為何瘋狂投資ICO

「一夜暴富」的神話。自2016年起,在中國的ICO項目中,不乏初期暴漲數百倍、上千倍的「成功項目」。據火幣網數據顯示,8月以來,比特幣單月漲幅高達59%,萊特幣漲幅達45.6%,以太坊漲幅達88.2%,紛紛進入上漲通道。

根據調查顯示,ICO項目的參與人有一部分是公眾人物,但大部分都是大媽級普通投資者。「大媽們」並不弄懂什麼是ICO項目,幾乎不看白皮書,可能也看不懂其中高深的技術概念,只是為了搶到ICO的盲目投資者。ICO相關微信群里,職業身份五花八門,美容美髮、賣保健品、賣瓷磚,甚至還有國企退休幹部。

此外,老百姓手裡有大量的余錢卻沒有好的投資渠道。房地產處處受限制,股市也「一蹶不振」。如今從樓市、股市甚至股權投資轉戰幣圈的投資者不在寥寥。

二、ICO為何會成為金融騙局的嫁衣

這冠冕堂皇的一切原來是場騙局。但為什麼是ICO?她曾經讓人深愛,現如今卻被她深深的傷害。

和IPO相似,ICO被認為是一種新的融資方式。很多人正是利用了ICO的特性和加密數字貨幣的盛行進行非法集資。藉助「區塊鏈技術」噱頭進行炒作,使更多的人相信,ICO是潛在的巨大投資機會。

暴富的誘惑。比特幣的暴漲讓投資者們血脈噴張,「我不知道它是什麼,我只知道能賺錢。」讓一些投資者不計後果的沖入到這場殺人不見血的戰爭中去。

公眾人物的關注與參與。天使投資人薛蠻子,他透露,自己已經投資了18個ICO項目,其中過去一個多月投了12個,其中不乏比原鏈、量子鏈、墨鏈、唯鏈等明星ICO項目。李笑來,原新東方名師,是《把時間當作朋友》、《TOEFL核心辭彙21天突破》等多本暢銷書的作者。李笑來創立的EOS區塊鏈項目僅用5天時間就在ICO平台上融了1.85億美元,7月初這一項目市值一度衝到50億美元。另外大部分投資者都是散戶,盲目跟風也更加好騙。相關人士告訴投資者,就把ICO項目當成「打新」。然而,投資者並不明白實體產品和募集資金的用途。

貨幣之所以可以流通是因為每個參與者的信仰,就像ICO為什麼可以集到資金就是因為大家都相信相關項目是可以賺錢的。然而人們卻不知道在信仰崩塌的時候大量的資金會何去何從。這個時候我們更該聽聽投資大師索羅斯的教誨了:世界經濟史是基於一部假象和謊言的連續劇,要獲得財富,就要認清假象,投入其中,然後在假象識破前退出遊戲。

三、區塊鏈技術的未來

市面上大多數「數字貨幣」、「區塊鏈項目」、「ICO眾籌」,都是打著「區塊鏈」幌子進行的投機遊戲,屬於完全的地下消息市,無任何監管保證,風險極高。那我們如何看待區塊鏈技術的未來?亂象中,我們還應該保持一絲理性。

關於ICO亂象和區塊鏈技術的未來,讓我們看一下天使投資人薛蠻子的觀點:

以上圖片來自薛蠻子微博截圖

其實,並不是所有的ICO都是騙局。目前來看大多數是一些一些商業模式不明,欠缺技術優勢,但想發展區塊鏈技術的企業為解決資金問題,藉助ICO概念「圈錢」。在未來,藉助區塊鏈技術,更多的可能就是利用底層連技術,發展成為又一個類似比特幣或以太幣的數字貨幣等較為主流的幣種,目的是為了突破單一國家法幣支付的模式,創新全球化數字支付貨幣。然而,到目前為止由於一方面技術的發展不斷,金融創新百花齊放,江湖騙術逐漸高明,真的是防不勝防;另一方面是由於我們讀的書太少,還沒了解清楚情況就盲目行動,被騙子利用了人性的弱點,因此導致了ICO亂象叢生。

其實ICO不過是被一些人鑽了法律的空子,對於區塊鏈技術,我們認為它是無辜的,對於區塊鏈的未來我們還是充滿期待的。

四、加強監管是首要

當然,這不能怪技術發展太快,監管與創新是並存的。互聯網金融剛興起的時候,很多P2P平台被指出是龐氏騙局。你貪戀它的利息,它要的是你的本金。金融科技興起之時,騙子們又將魔爪伸向了區塊鏈技術。市場上的各種手段說不上新鮮了,利用信息不對稱操縱市場、內幕交易,最後都是席捲巨款,逃之夭夭。這些問題其實從來都沒有解決。

ICO這類新興的金融科技需要建立長效的監管機制。好在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任何國家對ICO「一刀切」。今年以來監管層在搜集各種信息,應該在草擬各種政策方案,只是目前還沒出台。而從全球市場來看,金融科技的監管沙盒在全球範圍內已經有了探索和嘗試成立。「監管沙盒」是當下全球普遍採用的方式,英國、澳大利亞、新加坡均以「監管沙盒」模式進行Fintech的監管。2016年以來,國內多位互聯網金融學者也曾呼籲中國借鑒「監管沙盒」模式。具體而言,一種是成立類似眾籌平台的ICO平台,承擔投資者教育、風險提示、ICO項目審查、資格認定、資金託管、敦促信息披露、督察資金使用、反洗錢等相關職責。另一種是以加密代幣交易所為監管方式。

五、科技,讓金融更美好

區塊鏈本身是很好的技術,去中心化、不收中介費,這個技術本身是沒有問題的,虛擬貨幣則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交易效率,二者都是很好的方向。ICO涉嫌非法集資是新興市場帶來的混亂狀態,隨著這個市場的發展成熟,亂象應該會逐漸消散,這與互聯網早期的發展狀態類似。對於科技與金融的融合,我們應該對它有一個更全面的認知,謹慎地去接納。對於區塊鏈技術,我們依舊保持樂觀態度。因為我們堅信:「連接,讓金融更高效;科技,讓金融更美好。」

更多金融科技百科知識及相關資訊 搜索公眾號:數匯科技資訊


區塊鏈技術的吸引力不在於它可以衍生出一百種能賺取百倍收益的加密數字貨幣,而在於它能夠在周密設計的基礎上減輕社會中心化運行帶來的資源浪費和資源配置的不合理。

此次對ICO的重拳打擊,政府也是一番良苦用心,早監管比市場自發野蠻生長引發的各種亂象要好得多。此次事件實際上是在警醒走錯方向的人們,應該把注意力放回到利用區塊鏈技術推動社會進步上來,而不是沉湎於如何一夜之間造出個百倍收益的加密數字貨幣這種黃粱美夢上來。


ico簡單說就是 虛擬貨幣在上交易所流通之前的眾籌。

項目需要錢,通過ico給參與眾籌的人一定的虛擬貨幣作為回報。

等這個項目的虛擬貨幣可以在交易所交易了,因為交易價格一般大於眾籌階段的價格,所以早期參與眾籌的人一般都能獲利。

這次監管我認為是好事,因為之前確實有很多人在用ico騙錢。

實際來看,這次監管對主流幣種影響也還好,比特幣價格兩天就反彈回去了


9月4日央行七部門聯合發布《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公告稱,ICO本質上是一種未經批准非法公開融資的行為,各類代幣發行融資活動應當自公告發布之日起立即停止,已完成代幣發行融資的組織和個人應當做出清退等安排。

此後比特幣大幅跳水,「在9月4日下午的一小時內下跌2000元,最低下跌至26000元/枚,較日內最高點跌去3000元。」

ICO本身不等同於比特幣及其他虛擬貨幣,只是採用代幣來作為募資媒介,而發行的代幣也僅用於募資項目內部。舉例來說,一個公司要開一個嘉年華遊樂場,為了募資,他提出先發售2億個嘉年華遊戲幣。在這種設計里,募資性質從所有權的股權募資,變成了使用權募資,但本質仍是募資。

要了解ICO的火熱,不得不介紹一下虛擬貨幣的發展。

首先讓我們通過標籤來認識一下虛擬貨幣。根據新財觀察認知系統提供的虛擬貨幣領域創業標籤雲,我們看到比特幣居首位,而早年被重點監管的遊戲平台幣,比如騰訊Q幣則不見蹤影。這其中,也不乏各大互聯網公司的創業精英,包括:google系、雅虎系、阿里系、華為系等。

根據新財觀察追溯系統,虛擬貨幣賽道的創投歷史並不長,而且在過去的4年儘管投資事件活躍,但累計投資金額卻一直不高。這其中,最大的轉折來自於2016年。

2016年端午節之前,上市公司魯億通公告,擬30.6億元收購一家主營業務為比特幣「礦機」製造晶元的公司。這是虛擬貨幣走向公開資本市場的一個標誌性事件。彼時,「礦機」公司固定資產的賬面原值僅為441.4萬元,凈值僅有397.87萬元。2017年5月,嘉楠耘智對外宣布已獲得一筆近3億元的融資,融資後公司估值近33億元。

「礦機」公司的高估值從一個側面反映了虛擬貨幣市場的火熱。然而,比特幣所代表的虛擬貨幣並不是區塊鏈世界的全部。

根據新財觀察認知系統,區塊鏈領域創業公司獲投率高達70%,且近一年保持20%的新立公司增長。

這其中佔比最高的並不是比特幣應用,而是金融、企業服務。區塊鏈技術所支持的分散式記賬、智能合約被公認為將給金融等領域帶來顛覆式創新。

新財觀察認知系統提供的融資節奏顯示,區塊鏈領域的創業公司早期融資較快,且融資金額較高,而進入A輪後,融資時間有明顯躍升。目前行業資本主要活躍在併購輪和A輪,其中併購多發生在B輪後企業。

我們常說,金融不能脫離實體經濟空轉,技術如是。區塊鏈技術平行於AI技術,它定義的不是智能,而是秩序。區塊鏈回歸實體經濟才是健康發展的開始。

忘了ICO,讓區塊鏈在有序引導下健康發展

歡迎登陸新財觀察了解更詳細的創業賽道分析和融資推薦。

新財觀察:洞悉數據背後的秘密,幫助創業愛好者突破認知局限,高效創業、精準融資。

http://weixin.qq.com/r/4TonP-DEYq0drbRc92-z (二維碼自動識別)


我國也有過金融市場的快速發展迫使法律和政府不得不適應金融市場出台政策和發展的前例。

出台的政策是數字貨幣市場的分水嶺。

但要認識到,區塊鏈技術和割韭菜是兩個東西,就像訊飛科大是訊飛和科大兩個東西,就如技術和人性是兩個東西。

相剋相生思考題

回首過去,我國引進自由金融市場晚了幾十年,審視當今,政策握住金融市場,是否意味著國家金融市場的進一步完善需要時間?

央媽對ICO市場政策落地,對虛擬貨幣融資市場進行一刀切定性

加拿大首席執行官查爾斯·海特並沒有確定比特幣在今年年底前能夠上升得很遠,但他同意許多其他分析師認為的5000美元突破是有望的觀點。 他認為,主要行業對於加密經濟的監管明確度提高,這將影響價格走勢。

「比特幣最大的價格影響因素是監管。日本已經把監管當成了比特幣價格生命,而其他司法管轄區的不明朗之霧也會逐漸清晰,監管的明確性會釋放價格上漲空間。「

全文移步:

比特幣能否年底突破6000美元?


簡單來講,七部門發的&<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已經判了ICO死刑。

對於虛擬貨幣來說,原來虛擬貨幣是ICO使用的融資工具,現在這條路斷了,虛擬貨幣的用途少了一條。


曾經有人問,為什麼阿里巴巴、騰訊的股權,都在外資手裡?

將來有人問,為什麼XXXX、OOOO的代幣,都在老外手裡?

一刀切雖然在計劃內,但是不得不說,這是懶政行為,呵呵噠。


我覺得區塊鏈這個風潮不會隨著法規的制定而結束掉。其實這樣的法規反而能夠有效率的讓好的項目、真正努力的創業家找到更好的投資者。才短短一天,我看到了一個網站,就是專門在針對國內ICO項目的海外解決方案,其實這樣非常聰明:ico-china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ico被判為非法?
如果升級BTS2.0至3.0,有哪些應該改進的地方?
相比POS和DPOS,POW更有利於區塊鏈原生代幣的價格穩定嗎?
EOS聲稱的每秒百萬級的交易速度靠譜么?

TAG:區塊鏈Blockchain | 首次代幣發行IC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