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挑戰拖延症:道理都明白,就是做不到?

感謝@Luxenius的邀請。近一周忙於備課,經過同意先把之前的幾篇文章發過來,請多指教。我的全職是幫人解決「拖延症」問題,倡導以戰拖社群和應用學科「戰拖學」來助人。在今年5月份之後,通過學科架構上的突破,已經能達到徹底「根除」拖延症。這篇文章寫於去年底,源於知名微信公眾號「改變自己」的約稿。現在部分觀點或已有所發展,惟願它仍對大家有一點點幫助。

文中圖片是我今年7月份去浙江餘姚參觀王陽明故居時拍攝。貼在這裡吧,以前的版本里沒有。

有「拖延症」怎麼辦?那就「戰拖」唄。可是「戰拖」容易嗎?不容易。「萬事不拖延」當然是個不切實際的目標,「在某方面實質性地減少拖延」則相對現實。不過,從我們社區的絕對人數來看,即便是後者,比例往往也少之又少。大部分人沒有取得「戰拖」的勝利。

為什麼呢?經過歸納,我們發現,「戰拖成功」的人各有各的成功,而「戰拖有待成功」的人,卻有一個共同的原因:他們都是——拖著不去戰拖。

這種繞口令一般的說法,多少會讓人哭笑不得。我們把它縮寫成一個概念,叫做「拖戰」。什麼是「拖戰」呢?有很多種方法在那裡,有很多條經驗在那裡,有很多心理諮詢師等著給你治病驅魔,有很多精神科大夫準備給你開改善注意力的處方。

而你,只是漠然地看了他們一眼,說了一聲:「哦,知道了。」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於是拖延依舊。「慢性拖延」依然如故,直到它下一次急性發作,也許是某門考試迫在眉睫,也許是老闆終於受不了你威脅要炒你魷魚,也許是因為遲到錯過了1分鐘前起飛的航班。你才回到小組,又一次發出嚎叫帖:

「怎麼辦???我就是克服不了拖延!!!別跟我講方法講技巧講經驗講道理了!!!道理我都明白,可我就是做不到!!!」

「拖延症」這個詞傳開已有數年,至今已覺不新鮮。如果說幾年以前,在豆瓣「我們都是拖延症」小組發軔之初,大家對拖延的了解還少得可憐,那麼現在,有經驗的過來人、有成效的技巧方法已經很多了。如果當時大家都是摸著石頭過河,那麼現在已經有許多大橋的雛形了。很多人只是餓死在麵包堆里。

知行合一

「道理都明白,就是做不到」?沒有什麼比這個更令人沮喪了。就好像是嘗遍了全世界所有的葯,卻發現無一有效,只好給自己貼一個標籤——「絕症」。

問題出在哪裡呢?可能出在「嘗」上。看了帖子看了書,你覺得這些都明白了。事實卻是:你明白個頭啊,你根本沒明白。

因為真正明白的人,早就去做了。這裡有一個思想,「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傳奇大儒、儒家四聖之一王陽明先生的寶貝,應該說是壓箱底兒的寶貝。而這位陽明先生的事迹,很多人早有耳聞。他既是思想家,又是軍事家。在寫書的人裡邊他是最能打,在打仗的人裡面他最有思想。龍場悟道、深山剿匪、隻身平叛,一件件事情成就了這位曠世全才。似乎是因為某些政治方面的原因,從1949年以後,大陸這邊就有意無意地疏遠了他,把他矮化成教科書腳註里的所謂「唯心主義哲學家」,直到近幾年,陽明熱再度興起。如果你沒有聽說過他,可以去讀《明朝那些事兒》的第三本。大半本書都在講他的事迹,作者寫得非常好,讀來極其可口。

圖1 西花廳,王陽明故居。相當於陽明先生舉辦「轟趴」的地方

可是,「知行合一」太流行了,流行到變成成語了,以至於很多人忘了它本來的意思。就像是所謂的「拖延症」,變成熱詞以後,多數人也已經不記得它本來的意思一樣。

我最早對「知行合一」的理解,是把它當成一句道德勸勉,當做「行要跟上知」的意思。這就等於旁邊有人說:嘿,哥們兒!可不能光說不練啊。你的理解是不是這樣?這能產生什麼效果,能給你行動的動力嗎?那些你知而不行的事情,該不去做,還是不去做。

後來增加了一項理解,叫做「知要體諒行」。在這個階段,我意識到人的局限,個人的局限,組織的局限,時代的局限,世界的局限。我意識到接納的重要性。我意識到應該調整認知,作出有可行性的計劃。

直到後來,我讀王陽明《傳習錄》里的原文,又讀錢穆《陽明學述要》里的梳理,這才猛拍大腿,感嘆一句:老爺子那裡的「知行合一」,原來根本不是這個意思啊。

只是未知

怎樣理解「知行合一」?我在知乎里看過一條這樣的問題。遺憾的是,目前的回答里,沒有讓我覺得直擊本質的。或者接近本質了,卻又語焉不詳。其中我最受不了的,是一些人把它說得玄之又玄的傾向。就算那些解釋本身是有道理的,但我肯定那不是陽明先生的本意。老先生如果知道了,估計會氣得活過來。雖然在史書里,他都是以一副淡定的模樣,出現在讀者面前。

對「知行合一」最集中的解釋,我覺得是《傳習錄》里《徐愛引言》當中的話:「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如果要進一步闡釋,那就再加同一本書里《答顧東橋書》當中的話:「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

換回「戰拖」語境吧。前一句話的意思就是:什麼「道理都明白」啊?你其實沒明白。明白的人早就去做了。在你說「明白」了對付拖延的方法時,你以為自己已經「知道」了,但陽明先生卻認為你「只是未知」,至少你沒有「真知」。而陽明先生定義的「真知真行」,有一條標準是「如好好色,如惡惡臭」。如果你明白到——就像見到帥哥或美女一樣想甩開節操猛撲過去,或者像聞到難聞的氣味一樣退避三舍——那才是真知。

戰拖當中的「真知」

舉個例子來說。《拖延心理學》里曾推薦了阿蘭·卡凱的「瑞士乳酪法」。在一個比較大的任務中使用「見縫插針」的方法,利用零碎時間,而不要消極等待整塊時間的出現,即是「瑞士乳酪法」。你可以把要背的單詞分成若干組,可以把要聽的公開課提前下載好,可以在平板上安裝電子書閱讀應用。這樣,在乘坐或等人時就可以閱讀了,甚至在安全的地方走路或跑步時,也可以聽音頻了。

這是很有效率的利用碎片時間的辦法,戰拖會裡很多有效率的達人也在使用。我認識的一位成員,兩年來,在上下班的地鐵上就讀了上百本書。 不過,只「知道」以上這些,並不等於你已經「真知」。「真知」,應該能對細節問題的答案,做到心中有數:

  • 哪些事情是真正值得在碎片時間裡做的?是看書、背誦、練口語、運動、聽音頻還是看視頻?
  • 如果是看書,那麼哪些書是值得看的?
  • 是用什麼形式來看?紙質版還是電子版?
  • 紙質版是多大開本,是否方便攜帶?
  • 電子版閱讀體驗怎樣?電池續航能否保證?是否方便做標記?閱讀器應用會不會閃退或頻出bug?
  • 書的內容適不適合在相應的環境里看?比如需要推演大量數學公式的書,就不一定適合干擾密集的環境。
  • 在車上看書會不會暈車?會不會容易坐過站?
  • 如果是聽音頻,能不能聽清楚?會不會影響交通安全?

這樣的問題,還可以列出很多。一旦你去試驗某種方法,這樣的問題就會撲面而來。如果你沒有解決掉這些,往往根本不可能堅持「瑞士乳酪法」。「書太無聊了」、「太費電池了」、「總是坐過站」……於是作罷,然後得出結論——「乳酪法沒用!我試過」。甚至進一步的結論——「拖延症是絕症」。可是,有人逼著你選無聊的書嗎?小塊的移動電源很貴嗎?你手機沒有定時提醒功能嗎?

細節問題,往往只能在行動中遇到,因為很少有人會把他們寫到書里、帖子里。原因至少有兩個吧。一個是:寫得面面俱到,實在是太婆媽了,不夠高大上。一句話讓讀者琢磨半天,那多有境界啊。另一個可能更主要:細節太多了,不同人面臨不同細節,根本顧不過來。曾子說「吾日三省吾身」,可是,在互聯網時代應該怎樣三省吾身?在什麼時間自省?用什麼工具來輔助記錄,是記事本還是電子表格?就算老先生有心回答,他難道要穿越嗎?

這才是「合一」的意思:要達到「真知」,就必須通過行動來總結;而總結得差不多以後,行動本身也完成了。從時間上,知和行的起點和終點都是差不多的。記得數學上的交集圖嗎?兩個鴨蛋,一碰,一擠,中間有塊重疊。對於知行合一來說,不是中間有交集,而是兩個鴨蛋被擠成了一個。

如此一來,還會有能知不能行,光懂道理做不到的問題嗎?那就是個偽問題。

對一種方法的理解運用,到了自動自發、停下就會不舒服的境地,才能算「真知」。如此一來,才能避開「拖戰」,達到戰拖的目標。也就是「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

而把未知的狀態錯當成了知,就是悲劇所在。世界就是一座熊出沒的森林,我們每個人都在裡邊冒險。最大的悲劇,不是你跑得比熊慢,不是你跑得比同伴慢,而是:你跑得既比熊慢,又比同伴慢,卻還錯當自己是短跑冠軍。

等等,邏輯上似乎講得過去,但這會不會只是個文字遊戲呢?只是換了個定義嘛。而且,如果這樣定義「真知」,我們的知識豈不是要大幅度縮水?想想這二三十年學到的東西,一句話就給蒸發了。還有,聽說小組裡有位成功的「戰拖先驅」,她希望把「知行合一」刻到「墓志銘」里,是怎麼一個故事?

圖2 瑞雲樓,王陽明故居。據說陽明先生在這座樓里出生

是概念遊戲,還是確有其用?

「好的」,你說,「我理解了,不就是把『知』的範圍往後拉了拉,把『行』的地盤往前拽了拽嘛。可是這有什麼差別嗎?換了個概念而已。中國把五星紅旗插到南極,美國把星條旗也插到南極,難道南極就變成聯合國了?」

當然不是概念遊戲。「知行合一」能發揮效力,在我看來,有兩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人類似乎天性厭惡「未完成」的狀態。以往知與行分離,中間是一條人為劃分的邊界。根據方便,邊界可能是你看完一本書,或者做完一遍筆記,或者通過一場考試,或者是跟人討論完一篇帖子。不要低估了邊界的力量。邊界的實質,在於給人一種完成感、成就感、回報感,一種「到此可以停下」的錯覺。

沒有到達邊界時,人更容易不甘心。為什麼?我猜測是:因為沉沒成本。已經在這件事上花費了時間、金錢、精力,沒有人願意有始無終,除非有其他目標的強烈干擾。當知與行分離時,因為一條虛擬的邊界,我們更容易在閱讀、考試、討論等過程的終點上,長鬆一口氣。事實上,如果你學一門課的最終目的只是考試,那你的確可以鬆一口氣。如果你讀一本書的最終目的只是在豆瓣上標記為已讀,增加「讀過」的數量,那你也可以鬆一口氣。可惜真正值得我們學習的一切,終點往往不是考試,不是標記,而是運用,是行動。

而「知行合一」會提醒我們的是:那條邊界是不存在的。它是假的。原先認為的「明白」不是真明白,原先認為的「知」不是真知,而是一知半解。而一知半解才是最大的浪費(就成本來說),而且可能有害。盲目自信、眼高手低者有之,抱怨現實不符合書本者有之,懂得越多信心越少者有之。——最後一種,不是說懂的越多越謙虛,而是說在一知半解之前至少還有希望,而一知半解之後卻只收穫了「挫折感」,因為「拖延依舊」。

想要對得起你學習時死掉的腦細胞?那就把知行之間的溝壑填平。不然,你就虧大了。

第二個原因是,知行分離後就不再是知行。再打個比方吧,我喜歡稱作「骨肉相連」的比喻。你覺得什麼是肉,什麼是骨頭呢?

你可以著眼於解剖,除去毛髮皮膚以後,再把動物軀體按照軟硬分開。軟組織稱為肉,硬結構稱為骨頭。這是一種定義。你也可以著眼於功能,把起到支撐作用的硬結構稱為骨頭,把連接硬結構,通過牽拉收縮產生運動的軟組織稱為肉。

這兩種定義可不一樣。在屠夫的砧板上,只有前一種定義里才有骨和肉。要是按照後一種定義,不再起支撐作用的骨頭還是骨頭嗎?不再有生命機能的肉還是肉嗎?

知行分離的定義,是解剖的定義。知行合一的定義,是功能的定義。解剖的定義適合屠夫,也適合周圍那一圈流著口水的吃貨。而功能的定義,才適合動物自身。

你呢,你希望生活在哪裡?是屠夫的砧板上,是吃貨流著口水的目光里,是心理學家和精神科大夫深深的腦海里,還是你自己的生命和夢想里?

你還覺得知行合一隻是個概念遊戲嗎?概念是我們精神殿堂的磚瓦。

讓「知行合一」與行動合一

如果你是從本文開頭一路看過來的,那現在你已經看了四五千字了。可是很遺憾,這一切都是白看。你明白什麼意思嗎?單純讀完這幾千字,仍然不能算「真知」,仍然是「一知半解」。重要的是,得做點什麼,讓「知行合一」的認知跟行動一致起來。

我想通了「知行合一」,是在兩個月前。現在我來說說它給我造成的幾條影響。

第一條,因為乾貨,所以踏實,所以自信。

這一條其實可以稱為「後果」。按照「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的標準,我立刻意識到,其實在很多領域,我原以為自己知道的,其實根本不是真知。那麼「知」的數量迅速縮水了。一開始覺得這是可怕的事實,但後來想通:誰又不是如此?在信息時代,每個人接觸到的信息,肯定遠遠多於自己所能行動的量。至於縮水,縮水之後便是乾貨,踏實的乾貨,自信的乾貨。

你也許早就聽說過蘇格拉底「自知其無知」的故事。蘇格拉底清楚自己的無知,但特爾斐神廟的神諭卻說,蘇格拉底是全雅典城最有智慧的。在最初的惶惑之後,他考察發現,蘇格拉底是唯一一個承認自己沒有智慧的人,而這就是他的智慧之處。

你看,就連蘇格拉底都這麼痛快地承認自己的無知了。你還為自己「真知」的縮水煩惱什麼?而今我覺得,踏實的感覺最好。

第二條,知不足然後學。

「學然後知不足」是成立的,「知不足然後學」更常見。

意識到「瑞士乳酪法」不能停留在一知半解,我反覆總結,挑出了11個適合自己的app,分成「乘坐/等候」和「梳洗/行走」兩類,在手機第一屏分設文件夾裝進去。從此碎片時間裡,可以閱讀,可以聽,可以運動,可以看視頻。

縮水的感覺過後,猛烈的好奇心重新回到心中。很多熟視無睹的東西,現在突然重新想探個究竟。之前為了避免信息過載,經常關閉信息來源。而現在,信息減肥當然還要做,另一方面也在注意知識面的平衡。現在我有意識讓自己讀綜合性雜誌,讀之前讀不下去的財經和商業雜誌。

在手機和平板上安裝了維基百科的app,可以一鍵查詢了。碰到尚未深究過的東西,無論是柿子里的澀味元兇「單寧」,還是「認知學徒制」,隨手查一下維基。

在朋友的影響下,看TED演講視頻和哈佛幸福課,聽《冬吳相對論》,研讀《騎士制度》學術論文集,籌劃新型系列課程「戰拖騎士團」。回首過去幾年,我覺得有挺長時間,自己都生活在生活之外。而今,能聽到回歸的腳步。

怎樣讀戰拖書和帖子

再回到一開始討論過的問題。要怎樣讀戰拖方面的書和帖子?我的建議是:少量多次,隨讀隨用。

一本菜譜書該怎麼讀?字典又該怎麼讀?你見過有人把菜譜書從頭到尾仔細讀完,然後才去做菜的嗎?又有誰一定要把字典全看完再去閱讀別的書嗎?答案是有,但他們不是專家或圖書編輯,就是有毛病。

戰拖書怎麼讀?道理也一樣。請回想你讀書看帖子是為了什麼,是為了閱讀本身,還是為了獲得改變呢?你是希望活在砧板上,還是希望活在生機勃勃的命運里呢?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有關「知行合一」對戰拖的啟發,就寫到這裡。最後再說一句。在我們20萬人的「戰拖」社區,有史料記載的第一個大幅度好轉者,ID叫做「我要好起來」。她曾用半年多的時間,就像旱地拔蔥一樣,在幾十本好書的幫助下,給自己來了一場認知-行為治療,不但擺脫了之前困擾她的嚴重拖延,還度過了身體健康方面的危機。她的故事曾寫成文章《我是怎樣好起來的》,發表在雜誌和網站上(你可以搜到),激勵了眾多成員,她也成為眾人的偶像。而她的偶像之一呢,就是王陽明。她有這樣一個願望:百年之後能獲得一塊墓碑,上書一行小字:

「此地長眠者,知行惟合一。」

推薦閱讀:

從今往後,你不再受分心折磨
日本人設計了一款手機,相當於你媽 24 小時看著你
我拖延症注意力分散,原以為只是意志力薄弱,沒想到我是真的有病
如何用拖延完美地毀掉你的人生?|終極指南
只需五秒!用史上最簡單粗暴的方法戰勝拖延症

TAG:拖延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