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淡則虛無,人至濃則艷俗。|中國畫壇兩巨匠:周春芽篇

如果以脾氣個性和繪畫風格來說,大概這兩個男人是不會有太多交集的——

何多苓少言而穩重,甚至悲觀消極,他躲在一個人的世界中,畫著那我們現在看起來頗為「清奇」的畫;周春芽熱鬧而擅長交際,他以一種入世的姿態和這個世界保持著極為熱絡的聯繫,用濃得化不開的顏色勾畫著他對眼前一切的情緒。

不過,兩個人卻相遇而相處的很好。也許因為這兩人,都是當代中國畫壇的極致

上篇:

先從前段時間被農婦《桃花圖》「實力打臉」的周春芽說起—— 這男人是個「無艷不歡」的畫家。

周春芽《桃花風景系列-湖上艷色》

周春芽《桃花深淺處》

周春芽《大喬小喬》

周春芽《六九式桃花》

這是周春芽先生最負盛名的「桃花、綠狗、石頭」中的《桃花》系列作品。怎麼樣,有沒有被這桃紅色沖得夠嗆?有沒有感受到那「人面桃花相映紅、他在叢中笑」撲面而來的人的氣息?

桃花,一直是中國文化中非常討喜的意象:它可以是陶淵明筆下落英繽紛、芳草萋萋的桃花源,也可以是賴聲川在舞台上描繪的那愛情的「暗戀桃花源」;可以是詩經里的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也可以是桃花簾外春意暖、桃花簾內晨妝懶,這裡的桃花分明就是那花樣伊人;桃花在命書上還喻為桃花運,專指男女男女戀愛關係的曖昧;桃花也可以是王家衛導演電影《東邪西毒》中的女人,也可以是片中那經典的對白:「也許因為太久沒看過桃花,第二年的春天,我去了那個人的家鄉,我覺得很奇怪,那裡根本沒有桃花。我在離開的時候才知道,這地方本來就沒有桃花,桃花只不過是一個女人的名字。」一個悲情女人的名字像這桃花一般殷紅。

桃紅色,在西方很接近一種顏色,那就是粉紅pink。在西方,pink也是出現在各種特定的情景中帶有特定意味的,比如蓬帕杜夫人專屬的「帕杜玫瑰紅色」,弗拉戈納爾《鞦韆》中那草綠叢中的一抹粉紅裙,哪一個不是極具女性意味的呢?

中國的桃花和西方的玫瑰有很多相似處,都意喻一種情愛。但玫瑰對愛意的表達似乎太過直白,而桃花則更有一種曖昧和欲拒還迎的意味,所以,桃花是極具中國氣質的表達

周春芽先生的桃花系列,就暗藏著這樣一種既曖昧又挑逗的氣息

周春芽《桃花紅人》

初看,它可以是那開遍滿山爛漫的桃花樹,它恣意的生長、毫無顧忌的大簇大簇開放。然後慢慢的,你會發現那又不只是開得正濃的桃樹,那桃樹中、桃樹下還站著被桃花映著無比嬌嫩紅潤的人,他們那麼傲嬌和任性,根本不介意旁人是否在看著他們,桃花下的他們,身體中噴薄而出的只有無盡的能量和一晌貪歡的激情。

所以,當我看到那篇在朋友圈被刷屏的文章《農婦200元一幅作品PK周春芽RMB500萬+大作,引激烈爭論!當代藝術又被打臉?》的時候,不誇張的說,我一眼就能看出兩者桃花誰是誰畫的,因為根本就沒法比呀——

不說顏色使用的濃度,農婦模仿的桃花只見桃花不見人,就是一派靜物畫的格局,而周春芽先生的,桃花下讓我不停想要找找看人在哪啊!因為完全都是情慾的氣息啊!再者,繪畫的尺寸是非常體現功力的,那巴掌大的小畫確定控制力能和原作相比?

農婦的桃花圖

周春芽的桃花圖

劉嘉玲豪宅中收藏著周春芽先生的桃花系列作品

周春芽先生其實不就是個這樣的人么,他特別的率性、自然又有表現欲,同時情感上極為豐富外露,看他婚姻中的幾離幾結就發覺一二了。而且,他對自己作品的態度和經營也是樂此不疲,人家可不持什麼「酒香不怕巷子深」這種觀念,而是對自己的作品有一種極為推廣和「吆喝」的作為,要不你當畫家正值盛年的周春芽就能以4.7億元總成交額擔的起「最貴在世藝術家」的稱號嗎?

周春芽

周春芽先生的桃花特別野蠻生長傳統文藝中的桃花也正是這般妖艷,我們中國人過去多麼的性情開放啊,詩經中「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紅燦燦的桃花是新娘美麗的容顏,桃樹累累的果實意味著新娘孕育子女多子多孫。我們從來都不避諱桃花就是這等妖艷綺麗甚至還帶著點媚俗的東西,為什麼要避諱呢?

人至濃則艷俗,難道這等「艷俗」不正是一種不加修飾和剋制、極為絢爛和張揚的野性魅力嗎?

所以有評論家說得好:「桃花的絢爛、生命的張揚、艷麗的野性,是偶然也是必然,在周春芽的筆下層層疊疊地肆意盛放,宛若生命到了極致、情色到了極致,慾望、野味恣性地律動。周春芽把傳統含蓄的表達和象徵的面紗乾脆利落地撕去,把人性最隱蔽的自然屬性痛快地釋放和吶喊。」

不過,大俗即大雅,艷俗到深處也成了雅緻——周春芽先生的桃花系列,都有著非常中國寫意唯美的美學境界,有著詩書畫合一的雅緻,因為畫的名字起得非常美好:《湖上》《瘦西湖春色》《花飛莫遣隨流水》《桃花淺深處》《花香襲人》《桃花依舊笑春風》。太美了實在!晚清先賢龔晴皋的一副書法對聯:「湖上修眉遠山色,風前薄面小桃花」也收入了周先生旗下,真是最佳的美學註腳——春風十里,也不如桃花面的你!

周春芽 《綠狗2001A》

周春芽《未交配過的母狗》

周春芽先生的也格外有特點。

從前,他畫的是正常的黑狗,那是他生活中曾經擁有過的牧羊犬「黑根」,不過有一天,他突發奇想,要把這顏色換成綠色,還是那種極為猙獰和鬼魅的綠色,一個狗,瞬間能變成了一個「有生命態度」的狗。

這讓我想起劉亮程先生的一篇散文《狗這一輩子》,好像裡面的一些文句,特別能代表周先生筆下綠狗的生活意見, 「狗這一輩子像夢一樣飄忽,沒人知道狗是帶著什麼使命來到人世……人一睡著,村莊便成了狗的世界,喧囂一天的人再無話可說,土地和人都乏了。此時狗語大作,狗的聲音在夜空飄來盪去,將遠遠近近的村莊連在一起。那是人之外的另一種聲音,飄忽、神秘。莽原之上,明月之下,人們熟睡的軀體是聽者,土牆和土牆的影子是聽者,路是聽者。年代久遠的狗吠融入空氣中,已經成寂靜的一部分。「

讓我格外聯想的是,周先生的綠狗,竟然還格外的有一種埃貢席勒筆下裸體的樣子,那是一種邪魅而充斥著人慾望與死亡的人體,怪誕而陰鬱。這隻綠狗,就是焦慮、悲涼而流露著生命體悟的人啊!

埃貢席勒《自畫像》系列

埃貢席勒筆下這些扭曲而乾枯的人體,又何嘗不是周先生筆下的狗呢,毫不體面露著身體的那話兒,這樣完全顧忌不得文明的人,只覺得那是種生而為人對不起的「狗生艱難」

除了桃花和狗,周春芽先生同樣畫人,那就是他的《朋友》系列。可是畫面中即使都是素描感的人物,周先生的和何多苓先生的人,表現的也全然不同。

下一期,我們一起說說「色至淡則虛無」的何多苓先生。

我是一直愛藝術和你的張小玉。


推薦閱讀:

猴年封箱 | 康石石在西湖畔,幾句話說給咱們「藝術生」
寒門再難出貴子?我呸!
我花了三年來了解的聖像藝術,讓你用一個小時也能看懂!
利用機器人和3D列印,建築師創造了植物般精巧華麗的雕塑藝術

TAG:艺术 | 绘画 | 艺术欣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