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媒農的脫歐角度指南

對於致力於解決個性化需求的新媒農來看,每次大事件的發生,尋找自己關注著需要的角度是比事實本身更為重要的。有趣的是,這個角度跟發布時間往往是掛鉤的。

如果你趕上了首發,或是打提前量先寫好,則可以用「說人話」的方式快速分析。

對於大多是嗑瓜子看熱鬧的讀者群體,就得就把政治問題解釋成街坊撕逼,地主家沒餘糧了, 你們這些只會送人頭的豬隊友,一拖四老子拖不動了退了還不行?英鎊下跌讓讓你留學代購爽翻天。

著名情感倫理博主連岳的那篇《脫歐讚歌》就是一個好範本。集中輸出單一的態度,誰是low逼誰是賤人要分清楚,11種東西梅雨天氣吃了不會生痔瘡,不轉不是中國人。

如果讀者對逼格有點追求,那就要用一種鄙視的態度對待那些脫歐的人,鄙視你們不思考,蒼老師都把衣服穿上了,英國哪能隨便就脫;鄙視你們脫了之後才搜索歐盟是啥,脫了代表啥,鄙視你們不珍惜珍貴的選票,這是對民主的褻玩。

如果你不小心加班團建大保健太忙沒趕上第一天的首發,那就不能說人話了,要找新的方向,找更為深刻一點的角度。

比如說煽情版,宇宙中心呼喚愛的方式:

人類文明始於獨立個體之間的合作。正因為需要合作,才有了交流,有了交易,繼而建立規則,建立制度。

歐盟28個國家,24種官方語言,幾十年來在種族,區域,文化上的融合,最終形成了全球最大的經濟體。文明就是如此來之不易,文明也是那麼容易摧毀,焚書坑儒,異端審判所,集中營,都是短時間內就能建立起來的。 因為對部分難民的不接受,用公投不負責任地輕易摧毀了長久建立的文明,要多少代人才能還清?

不反對脫歐,反對公投,拒絕野蠻人多數人的暴政,從你我開始。

如果你不擅長煽情,就需要用知識和哲學來支撐:

脫歐之後這貿易要重新協定,英國在歐洲的金融業務比之前難做了,倫敦又是人民幣離岸中心。

英國在歐盟的貢獻並不比義大利西班牙高多少,法德還沒發話,談何拖累?

公投只是程序的一步,根據里斯本條約50條,真正要把脫歐執行下去也需要2年以上,洗洗睡吧。

當民智未開,無法避免多數人的暴政的時候,讓少數掌握真理的人做代議制是必不可少的。

如果你的相關知識儲備不夠深,就要引申:

可惜的是,全球化趨勢一直都是不可逆的,海禁讓中國變得落後,脫歐也必然會讓英國在未來被時代甩地越來越遠。大英帝國的閉關鎖國,卡中堂之殤,蘇格蘭的東南互保,是否讓你有似曾相識的感覺?

煽情和深扒都被人做掉了怎麼辦呢?就應該站邊了。《新世相》就開始攻擊段子手了,認為前面那些媒農只會說人話,風言風語的,太low比。

如封面圖片里丘吉爾所說,5分鐘的洗腦就可以操縱所謂的民主。群眾是容易煽動的,民粹都是這麼起來的。

民眾知識過於片面給民粹主義帶來了得以發展的溫床。幾百年前的海禁也是這麼來的。 老人支持脫歐,思想保守,

如果都扒完了怎麼辦?還有別的角度:

命理幾何第四期:英國都脫歐了,你什麼時候脫單?

千年前《推背圖》驚人地預測了英國脫歐一事。

最後,找不到好角度的媒農都不是好媒農。

如果你問我怎麼看脫歐, 其實包括全球化在內的任何文明,即便宏觀方向確定,在某一時刻發生調整或調整的意向(脫歐算意向)都是正常的,即便像歷史上那樣被野蠻摧毀了重來,大勢上來看最終還是趨於進步的,好比南北戰爭南軍贏再多場戰鬥最後都還會失敗。這甚至還算不上一場民粹主義的勝利,只是精英主義的一個烏龍球罷了。


推薦閱讀:

英國退歐是「玩脫了」?政治沒那麼簡單 | 城與邦
歐洲觀 | 英國之所以脫,是因為咖喱?咖喱?還是咖喱?
英國脫歐對中國留學生留英工作有什麼影響?

TAG:英国脱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