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終有一天,演唱會可以開進電影院

文/@周祚

文藝青年有三寶:文學、電影、看現場。

這年頭,讀書的人少了,看電影和看現場的人卻多起來。甚至有可能同一群人,昨天還在音樂節上摩肩接踵玩MOSH,今天就各自奔向電影院里呆坐一個多小時誰也不用理。

音樂和電影,本就是藝術靈魂的一體兩面。於是,就有人想把這兩者合併一下。

其實本來就沒分開過,音樂是電影永恆的主題之一。從默片時代的現場樂隊伴奏,到好萊塢黃金時代《雨中曲》、《音樂之聲》這樣的歌舞片,再到《鋼琴家》、《1900》、《放牛班的春天》這樣以音樂為主題的大片,甚至《Once》、《Begin Again》這樣以音樂為主要內容的電影,好多好多。

不少經典電影都以音樂為主題

但這還不夠。真正的合併,是把音樂現場原封不動、原汁原味地搬到電影院裡面來,這就是所謂的「音樂電影」。

本文試圖解構「音樂電影」這個奇怪名詞的前世今生,雖然它還沒成氣候,但未來已在路上,勿謂言之不預哦~

=1=

下定義:什麼樣的作品才算是音樂電影?

不是所有和音樂有關的都叫「音樂電影」,那所謂的「音樂電影」到底指的是啥?

首先,得是「電影院級別」的電影。所以絕大部分音樂紀錄片、演唱會實況錄像光碟等都不能算,因為不是按照大銀幕放映來拍攝的。

其次,音樂電影是要以音樂現場演出為主的。所以講述音樂人故事的紀錄片比如《尋找小糖人》、馬丁·西科塞斯拍的《沒有回家的路向:鮑伯·迪倫》以及那部有名的《伍德斯托克音樂節1969》都不能算。以音樂為主題但是音樂為故事服務的,如上文提到的那些經典電影也都不能算。

我所定義的音樂電影,是以音樂演出實況為主要內容,力求在電影院中還原現場演出的美好瞬間,又作為名副其實的電影來發行的作品。

有這樣的作品嗎?當然有。「演唱會現場+樂隊花絮」的電影模式在國外早已屢見不鮮,僅有票房統計的就可以追溯到80年代甚至更早。U2、Justin Bieber、KatyPerry、Beyoncé 等明星都曾經把自己的音樂電影搬上大銀幕,力求滿足因時間或金錢問題未能親臨現場的粉絲們。作為音樂行業的衍生產品,製作成本相對較低、突出還原演出現場、放映範圍和周期限制相對較小等特點使得音樂電影擁有可觀的收效。隨著對偶像的包裝手段日漸豐富,音樂電影票房也呈上升趨勢,有的甚至超過了演出收入本身,更是引得越來越多的音樂人涉足市場。

這些才是真正的音樂電影

=2=

音樂電影如何真正立足於電影院線?

架台攝影機把演唱會拍下來然後在電影院里播放,是沒有人會買賬的。

想要把音樂現場變成值回票價的電影作品,需要做到三點:

1. 給觀眾和演唱會不一樣的觀看感受:

音樂粉絲都有一個共識:看現場體驗的是氣氛,而真正的藝術體驗得去看現場錄像。經過拍攝團隊處理過的現場對表演進行了深層次的藝術加工,隨著攝像機的運動軌跡將觀看體驗推向高潮,這是窩在角落舉著望遠鏡也看不清樂手錶情的現場觀眾絕對無法體會到的。國外的音樂現場攝像已經成為一門專業工種,國內這幾年也開始起步,而這是音樂電影之於現場演出的核心競爭力:使用電影院的超大銀幕和燒錢音響,給每一個觀眾帶來去現場或者在家看DVD都無法達到的觀看效果。

2. 給粉絲提供比演唱會本身更多的有趣內容:

對於粉絲來說,只看演出永遠不過癮。他們想了解偶像在台上台下的一切、對音樂和人生的想法、日常生活的方式、甚至通過銀幕與粉絲做近距離的溝通。這一切,演唱會很少能讓人體驗到,但音樂電影可以。

3. 給大眾提供無障礙融入的完整作品:

既然是院線電影,就要盡量消除非粉絲觀眾的觀影障礙。尤其作為一部電影作品,總要有主題有故事有人物且能讓人看的明白。否則兩個小時轟轟轟聽歌再加上一些外人完全不懂的花絮,會讓大眾望而卻步。簡而言之:需要導演團隊進行藝術創作。

以上是乾貨,我知道你們記不住乾貨,所以下面上例子:這是幾部你應該知道的經典音樂電影————————

=3=

《Michael Jackson:This Is It》(2009):赴一場未竟之約

《This Is It》算是MJ生前最後一部藝術作品

2009 年,一代天王 Michael Jackson 宣布將要舉辦五十場演唱會,作為他音樂生涯的最後謝幕。然而在開場前三星期,MJ因急性心臟病身故,以致演唱會流產。導演肯尼?奧特加將MJ為了準備這一系列演唱會所做的大量排練的視頻記錄,整理剪輯成了一部音樂電影。

《This Is It》在全球上映,最終取得超過兩億美元的全球總票房(甚至在大陸也作為分賬大片上映取得了不俗的成績)。MJ離世前的最後記錄、未能完成的演唱會盛況、粉絲的緬懷,成就了這一部現象級的音樂電影。畢竟,從過去到現在到未來,這個星球上的MJ只有一個,這個票房記錄恐怕難以複製。

嚴格說來這部音樂電影裡面並沒有所謂的「演唱會實況錄像」,而幾乎全部是排練時拍攝的資料畫面。如果換一個明星,把排練時候的粗糙記錄放進電影院來絕對是會被噓的,但 MJ 可以:他可是擁有當時地球上最強團隊的人。即使排練的資料視頻也足以帶給觀眾演唱會級的享受,再加上電影中的排練花絮和彩蛋(尤其是忠實記錄MJ如何和工作團隊溝通的部分簡直是發糖),這部電影給足了誠意和乾貨。至於大眾?對不起,我們不考慮不知道 MJ 的電影觀眾……

=4=

《Metallica:Through the Never》(2013):做一場金屬之夢

《Through the Never》是一場不折不扣的金屬視聽盛宴

如果說 MJ 是流行音樂界的絕對天王,那麼全球金屬樂的頭號樂隊非 Metallica 莫屬了。這部電影2013年上映,由尼姆羅德·安塔爾執導,主演是好萊塢新生代演員戴恩·德哈恩(是的,他們有個主演!)。電影中的演唱會現場主要來源於2012年 Metallica 在加拿大巡演中的溫哥華和埃德蒙頓兩場演出。值得一提的是,這部電影不是像傳統音樂電影一樣在演唱會開完之後再剪輯製作,而是早就做好了計劃和演唱會同步拍攝。因此這是全球第一部 IMAX 3D 版本的音樂電影,畫面效果可想而知。

《Through the Never》最大的特點就是爽:把全球頂級的現場演唱會,通過頂級拍攝團隊搬進了電影院,IMAX 巨幕和杜比音響帶來的衝擊力,絕對超過任何演唱會現場,這也是這部電影成功的原因。而電影也拋棄了傳統音樂電影大量加花絮和訪談的偷懶做法(也是,Metallica的粉絲其實不太關心花絮的,我們要的就是爽!),轉而採用了更加面向大眾的創作方法:試圖把音樂演出和劇情結合起來,成為一個合格的劇情電影。故事講述的是一個製作公司菜鳥(被我們戲稱為「嗑藥小哥」)在演唱會當天被製作團隊派去找一輛拋錨的卡車,結果在藥物作用下經歷了匪夷所思的冒險歷程。劇情的視覺效果和 Metallica 的歌曲風格相當吻合,甚至可以看作是一個大MV,而劇情和台上表演間的無縫剪輯切換也做的很好,看得出導演組的用心。

然而,這個努力基本上是失敗的。非粉絲吐槽這個劇情看不懂,而粉絲則一致認為這個劇情「什麼鬼!」,豆瓣網友紛紛評論說:「要不是Metallica,我真給一星了。」以及「劇情中二到不行,樂隊 Live 震撼到讓人想哭」。斗膽猜測一下,如果當時把所有劇情部分的預算都砍掉,就單放演唱會現場,說不定最後這部片子賺的還多點…

=5=

《五月天追夢3DNA》(2011)、《五月天諾亞方舟》(2013)

「國內唯一敢做音樂電影的目前只有五月天」

說了這麼多國外的,我們來說說國內。

告訴我,能夠擁有上億樂迷號召力,樂迷忠誠度高又有錢又閑心的樂隊能有誰?只有五月天。

注意,本文對五月天的音樂水平不做評價!不做評價!不做評價!

2011年上映的《五月天追夢3DNA》號稱首部華人 3D 音樂電影,票房居然還打破了上面說的《Michael Jackson:This Is It》票房記錄,粉絲的力量可見一斑。但是項目則未必賺錢:在2011年,國內演唱會拍攝的技術團隊還不太成熟,更別說要用當時還很先進的3D技術來進行拍攝了。2013年,五月天又搞了一部《諾亞方舟》出來,同樣是院線上映,這次的票房和上次差不多也是2000多萬,相比紀錄片已經是不錯的成績了。

《諾亞方舟》同樣也在劇情上進行了探索:請來了林依晨、言承旭等明星,在音樂現場中間安插了三個「暖心小故事」,講述的都是五月天喜歡的追逐夢想之類的主題。不得不說,劇情比 Metallica 那部還好一點,單拿出來至少是及格水平的微電影。然而只能算作不功不過,對於非五月天歌迷無法構成吸引力。

《諾亞方舟》不僅是這部電影的名字,還是五月天當年巡演的名稱。藉由電影的上映,確實拉動了演唱會的收入,因此也不能只單算一部音樂電影的盈虧,不過這就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6=

音樂電影只能是粉絲買單的周邊產品么?

從這麼多音樂電影的案例來看,目前在全世界範圍里,能夠做出音樂電影並進院線的項目都是具有大量粉絲的超級明星。而這樣的音樂電影,雖然在院線廣泛上映,有的還取得了不錯的票房成績,但都只能夠算作演唱會IP的周邊產品,也只有粉絲才會為這樣的周邊產品來買單,這就是音樂電影在產業中的現狀。

而電影,本不應該只是面向粉絲的。電影存在的意義,就是讓觀眾通過觀看電影,來體驗到更大更新的世界。如果來看一部電影的絕大部分觀眾都是粉絲,那麼觀看電影這一行為就弱化成了粉絲向偶像致敬的儀式,脫離了電影藝術的本意。

更何況,能夠有如此粉絲號召力的明星都不缺錢,真正缺錢的是那些用心做音樂的小眾藝術家們!他們才是真正需要藉助電影被大眾接受的人!

《尋找小糖人》和《RAY》都曾經拉動音樂人的唱片銷量。概因其通過作品本身,可以吸引不是粉絲的人前來觀看。未來的音樂電影,也必須走上這一條道路,才有可能成為一種真正的類型電影,甚至成為未來電影院中的黑馬。

可談何容易呢。決定去給五月天這樣的天團做一部音樂電影很容易,因為收入可期。可是給一個小眾樂隊/音樂人做一部音樂電影,誰敢吃這個螃蟹?

=7=

總要有人試試吧,第一部居然是腦濁

前幾天聽說了一部片子,他們通過眾籌的方式拍了部音樂電影,主角居然是……腦濁。

肯定有人沒聽說過腦濁,我來科普一下:朋克樂隊,1997年成立,算是經歷過中國朋克樂隊地下發展期全過程的老牌樂隊。有簽約,有巡演,有一些粉絲,能養活自己,但是從來沒有進入過大眾視野。

《腦濁666再見烏托邦》正在眾籌中,希望能夠走進電影院

說實在我挺驚訝的,以腦濁樂隊的粉絲容量,這電影想要進院線,別說成本能不能賺回來,票房能不能抵過發行費用都是問題。

看完片子,最大的印象是我操他們居然把現場演出的部分拍得不錯啊。應該說,僅論現場部分而言,比國內所有搖滾紀錄片都好。

關於中國搖滾樂,其實有不少紀錄片作品。比較有名的有張揚導演的以記錄搖滾人生活為主的《後革命時代》、將搖滾樂與時代背景結合進行探討的《吶喊》、以人物訪談為主的《搖滾多多》、來自德國導演視角的《北京浪花》等,至於單個搖滾樂隊的紀錄片則更多,每年都能聽說幾部。這些搖滾紀錄片的共同缺點,是將所記錄的生活,與搖滾樂的演出隔絕開來。片中關於現場演出的部分表現甚少,即使有也是粗製濫造的手持DV現場收音拍攝,完全不能展現搖滾樂在舞台上這最重要的一面。使得影片和搖滾樂一樣,始終只能在地下和粉絲圈中傳播。而腦濁這部影片,雖然對外仍叫做紀錄片,卻以國外音樂電影為榜樣,把重點放在對演出現場的展現上,直接拍出有實力上大銀幕上的作品來。具體的畫面表現,大家可以戳下面的預告片觀看:

《腦濁666再見烏托邦巡演全紀錄》官方正式預告片 https://v.qq.com/iframe/preview.html?vid=l0310vdjx09&amp

除了演出現場,同樣也包含了花絮部分,裡面有巡演記錄、樂隊主創對朋克精神的看法、談到隊員離隊的心路歷程、甚至還有給粉絲的祝福……總之該有的都有了。然而,這些會是促使粉絲,甚至非粉絲們來到電影院觀看這部電影的理由么?影片的短板也很明顯:缺少在藝術創作和主題上的整體把握,並沒有掙脫粉絲向的桎梏。

做這個片子的團隊叫吉術齋,是群90後「技術宅」,做演唱會現場拍攝和直播起家。他們拿 4K 電影攝影機來做直播,用自己研發的技術解決方案來完成現場調色、縮混、切換等。拍攝腦濁這部音樂電影時,動用了15部攝影機加兩部頭戴GO PRO——從技術上講,國內的音樂電影做到這個程度,和國外已無差距。

=8=

未來院線電影的黑馬?那要去做很多、很多的努力才行

音樂電影有希望成為黑馬嗎?我想,目前我們只是在技術層面上看到了希望。而解決了技術問題之後,還有藝術、營銷、發行等一系列的問題等待解決。但有人肯邁出了第一步,或許在未來就可以形成一個模式。畢竟,即使是90分鐘的優秀演唱會實錄,對我而言也比某些國產爛片更加值回票價。如果日後可以把更多的國內小眾音樂人帶上大屏幕,於音樂、於電影本身都是一件好事。

任何開拓創新,不管是技術驅動還是藝術驅動,只有非常熱愛一件事情,才會有熱情和勇氣去衝上去。吉術齋這個年輕的團隊,才剛剛邁出第一步,他們的熱愛足夠支撐他們走下去嗎?去看看他們2015年的作品混剪吧:

GSJ吉術齋2015年度作品集 https://v.qq.com/iframe/preview.html?vid=u0184h0t6vy&amp

總有一天我們可以在電影院裡面,甚至通過VR設備體驗到全部音樂現場的魅力。只是路還很長,作為一個電影和搖滾樂的雙重粉絲,我願意做一點微小的工作:)

PS:點擊鏈接或掃描二維碼進入《腦濁666再見烏托邦》的眾籌界面。

腦濁樂隊《腦濁666「再見烏托邦」巡演全紀錄》音樂電影眾籌

musikid.com/new/project (二維碼自動識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編|周祚

責編|小孩不笨&景梵

周祚|一枚策劃,信仰文字。


推薦閱讀:

世界有兩個中心:一在耶路撒冷,一在岡仁波齊
[第20次聽寫] 瘋狂動物城(六) 甩掉字幕看電影
豪氣歇·第四十一節
金馬53 | 不是我不明白,這世界變化快

TAG: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