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在外企工作也不需要出國生活,有什麼必要學習英語?

【本文發表於本人微信公眾號:賽門喵Simon(ID: NowEnglish)】

---

有網友問:

如果這輩子不出國留學,移民,在國內也不在外企工作,不需要搞什麼高精尖的研究,為什麼還要學習英語?把用在學習英語上的大把時間和精力花在加倍鑽研專業課程上豈不是更好?

回答:

姑且認為這是你真心的提問,而不是想給自己的懶惰找一個理由。

我們先從專業的角度來看,如果你想要精通任何一門專業課程,英語文獻資料無論從廣度,深度,內容,數量上面完勝中文資料。如果你有機會參與過一些國際性的學術會議,那麼你應該知道這些會議全都是以英語作為第一通用語言。你的英語好,就意味著你可以用更少的溝通成本去理解別人的學術成果,同樣地,你可以讓別人更清晰的了解你的思想,避免了由於中間環節而產生的任何溝通成本。

我們以「物理」為例子,在Google Scholar上分別用英語和中文搜索詞條所得到的文獻結果:

英語「physics」得到313,000,000個詞條

中文「物理」只得到172,000,000個詞條

僅僅從數量上講,英語的文獻數目就是中文的兩倍多,這意味著如果你是一個學術人員,你能接觸到的信息量比只懂中文的競爭者多了兩倍多。這還只是數量上的優勢,從質量上講,英文的文獻資料普遍比中文要高很多,我不是鄙視中國高校的學術水平,如果你在做過學術研究,我覺得你基本上是能夠認同我這種說法的。

我自己在國外讀博士的時候,所有的文獻都是讀英文的,一方面是英文質量高,另一方面是由於第一手的研究成果往往都是以英文的形式公布的,這些成果經過翻譯,再出版,基本上你看到的中文版文獻就已經是別人炒冷飯剩下的結果了。其實這種情況同樣適用於新聞資訊,很多你在國內看到的新聞,都是由國外媒體報道的新聞翻譯過來的,時效上就已經落後了。

當然,不是所有的人都需要去研究專業領域。那麼如果僅僅以一個普通人角度,學好英語有什麼用處呢?

記得我去年底剛剛回國的時候,和周圍很多同齡人聊天,發現有很多人完全沒有聽過Youtube,Twitter, Reddit這些網站。並且很多人天真的以為自己平時在朋友圈,門戶網站了解的世界就是真實的世界。我覺得這件事情挺令人遺憾的。

人們長期處在一個封閉的環境中,就很容易變成井底之蛙,自然而然的認為頭頂的那一小片天地就是世界的全貌。而這種人往往身處其中而不自知。就好比你現在去問任何一個人覺得自己思想封不封閉,應該沒有人會這樣覺得,所有的人都認為自己很open-minded,但是其實他們看到只是別人想讓他們看到的東西,而錯過了更大的世界。

如果你通過網路接觸到的信息全都是以中文的形式,那麼我希望你看了下面了數據能有所思考。根據W3Techs.com的統計,截止2014年三月,全世界訪問量排名前1000萬的網站,有多少信息是中文的呢?看下圖:

你吃驚嗎?

全世界使用人數最多的漢語在互聯網上的信息只有2.8%,而英語在50%以上,也就是說,如果我們把全世界互聯網上所有的信息放在一起,其中有一半是以英語的形式存在的。其中只有2.8%是中文信息,其中還包括很多從英文翻譯過來的。

如果你去知乎上看看很多學習英語的朋友的經歷,你會發現,很多人擁有閱讀和參與國外論壇社區的英語能力之後,那種驚喜感是令人振奮的。

中英信息數量上的絕對差距反應到現實中就意味著信息傳播速度,質量,效率的巨大差異。什麼意思呢?

如果你身邊有程序員朋友,你可以問一下他們,如果他們遇到問題需要藉助網路的幫助,優秀的程序員一定會去英語世界裡尋求答案,而且幾乎任何問題都可以馬上找到相信的答案。但是如果只是運用百度,那麼十有八九會令人失望,或者答案多半是從英文翻譯過來的。這意味著,會英語就提升了你的工作效率。別人半小時能解決的問題,你10分鐘搞定。那麼你比別人多了20分鐘?你可以用這20分鐘去干別的事。

回到生活中,我周圍有朋友因為喜歡漫畫,最後就自學了日語。還有一個50多歲的阿姨,因為喜歡看韓劇,就真的找了一個韓語老師開始學韓語!這種行為一方面可以解釋為愛屋及烏,但是更多的原因在於,你可以通過語言去更多的了解影視劇後的文化。這時候,你和別的漫畫或者韓劇愛好者的差距就顯現出來了,雖然同樣的電視劇,但是你能理解的東西一定比他們多一些。

英語的電影,書籍以及很多博客有非常非常高質量的內容。比如我上面提到的Reddit,你幾乎可以在上面找到老外對所有你能想到話題的討論。不同於CNN,New York Time這種正兒八經的主流媒體,這種論壇的網友互動更加貼近外國人生活中的狀態。你不但可以用英語交到朋友,也能真正親自感受一下外國人平日是什麼樣的?這不是正是很多人都想感受的么?

說了這麼多,其實就一句話,無論從學術和生活娛樂的角度而言,學會英語,就意味著你打開了通向一個新世界的大門,你看到的世界比別人要大。

這就是學習英語的意義吧。


推薦閱讀:

為什麼倫敦話不像「粵語」一樣有單獨的語言地位?
一篇中文文章掃幾眼就能知道在講什麼, 英文文章是否也具有這種屬性?
漢語的「秀」和英語的「 show 」發音近似,是巧合還是一種語言摹仿另一語言的發音?
求Charles Cros一首詩的原文?

TAG:英语 | 英语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