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 | 地下酒吧里的美國往事

每當夜幕降臨,你有兩種選擇:

到帝國大廈當遊客,或者到地下酒吧當紐約客。

地下酒吧是體驗高樓大廈背後紐約另一面的絕佳場所。他們通常位於毫不起眼的街區,入口隱蔽,需要費盡周折才能進去,進去之後別有洞天。

昏黃的光線,慵懶的爵士樂,充滿年代感的裝潢和熟練的調酒師,時光彷彿在此定格在了上個世紀二十年代,讓人回到那個藏在嚴酷禁酒令後紙醉金迷、聲色犬馬的世界。

美國的禁酒令時期

Prohibition Era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是美國的黃金年代,城市蓬勃發展,國民財富翻番,大眾文化欣欣向榮,正是如今的復古迷、Vintage 粉們所痴迷嚮往的時代。這個充滿著衝突與變革的年代也是許多文藝作品的靈感源泉,比如菲茨傑拉德(或者你李)的《了不起的蓋茨比》以及經典電影《美國往事》。

這些作品都擁有一個共同的重要歷史背景,那就是從 1920 年開始長達 13 年的禁酒令。1920 年 1 月 16 日頒布的美國憲法第 18 次修正案規定,任何生產、運輸、銷售酒精含量超過 0.5% 以上的飲料,以及聚眾飲酒的行為皆屬違法。禁令頒布的原因非常複雜,簡單來說,這是當時的清教傳統、社會進步主義者以及女權主義者所推動的一次旨在建立一個積極、健康社會的運動。他們認為酒是萬惡之源,於是採取了禁酒這種簡單粗暴的方法來解決問題。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誤),阻止人們喝酒,反而使飲酒這件事情完全轉入地下,喂肥了走私販酒的「教父」們、「麵條」們和「蓋茨比」們。人們為了喝酒也想出了很多打擦邊球的方法,比如找醫生開藥用威士忌(這是合法的,因此當時許多酒館都偽裝成了藥店),比如到教堂獲得聖酒(據說有人因此開了個教堂偷偷賣酒),比如發明某種葡萄飲料並在標籤上貼心地警告說如果你不小心將它加水密封那麼二十天後飲料可能會變成酒哦……_(:зゝ∠)_

遍地開花的地下酒吧

Speakeasies

禁酒令在農村地區實施得相對嚴格,但在城市裡,政府與販酒的黑幫勢力勾結獲利,反而對於違反禁酒令的行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地下酒吧就是在此時遍地開花的。據歷史學家統計, 1925 年紐約的地下酒吧達到上萬個之多。

地下酒吧的英文是 Speakeasy,據說是因為酒吧為了不引人矚目(畢竟是違法的),酒吧會要求客人「Speak easy(小聲點)」。地下酒吧不一定開在地下,但大部分都在地下室、閣樓、後院等等非常隱秘的地方,有著常客才知道的入口和口令。也有一些偽裝成了咖啡館、沙龍、餐廳或者理髮店。

Photo by 窮游er @蔡百萬

禁酒令就像一個荒唐的社會實驗,本來想解決社會問題,卻招來了更多棘手的問題。面對經濟大蕭條,美國總統羅斯福在 1933 年下令廢止了禁酒令。

禁令雖已被廢,但地下酒吧文化卻流傳了下來,在復古懷舊風格大行其道的今天,成為了人們消遣娛樂的寶地。

紐約是地下酒吧文化聖地。如果你也想體驗一下冒險偷酒的樂趣,不妨試試下面這幾個酒吧:

Please Dont Tell

Photo from singapore tatler

PDT可能是全紐約最有名的酒吧之一了,對於第一次接觸地下酒吧的小夥伴來說,不失為一個獵奇的好選擇。你需要從St Marks Place的一家小熱狗店Crif Dogs進門,找到店裡的一個復古紅色電話亭,撥通電話後會有人打開電話亭的一扇門將你迎送進酒吧。實際上,由於PDT太有名,你幾乎不需要在熱狗店裡費力尋找,因為一定會有許多人在電話亭那兒排隊等候進入。這或多或少削弱了PDT作為一家地下酒吧的隱秘趣味,不過卻不影響人們抱著「不到長城非好漢」的心態來一探究竟。不知為何,去過的人總要強調一下這家酒吧其實並不「做作」,事實到底如何,你還是親自體驗一下吧!

113 St. Marks Place, East Village

pdtnyc.com/

Apothéke

Photo from Apothéke官網

如果你看過《美國往事》,你或許會記得電影開場時男主角「麵條」躺著抽大煙的地方。這家位於唐人街的酒吧就曾經是這麼一個所在。名字叫藥房,看上去像個藥房,實際上卻是賣酒的地方,酒單上也寫著「止痛藥」等神奇的酒名。看來這家地下酒吧是要將偽裝進行到底。兩百多種雞尾酒可能會讓你選得暈頭轉向,此時不如就向調酒師要個「醫囑」吧。

9 Doyers Street, Chinatown

Apotheke Cocktail Bar | NYC

Angels Share

Photo from Timeout

這家酒吧位於一個日本人聚居的區域,周圍有許多日式餐廳、居酒屋、亞洲超市等等,酒吧就藏在一個名叫Village Yokocho的日式餐廳里。穿過喧鬧的人群,你會發現一扇毫不起眼的木門。這扇木門就像一個結界封印一樣,背後暗藏的是與餐廳本身截然不同的一個世界:搖擺的爵士,忙碌的吧台,人們三五成群低聲細語,你一定會對眼前的氛圍感到滿意。吧台上方有一副標誌性的巨幅油畫,人們在天使與惡魔的注視下,偷偷地享受這隱匿的樂趣,把氣氛挑逗得恰到好處。更加感人的是這兒的酒單,每款酒都配有介紹文字,讓客人與酒產生更深度的交流。

Village Yokocho, 8 Stuyvesant Street, East Village

Death & Co.

Photo from Death & Co.官網

相比起獵奇的形式,如果你更在意酒品的質量,那就選擇這家吧!雖然沒把自己故意藏起來,作為地下酒吧它的名氣卻堪比 PDT。你可以在大街上就看到酒吧低調的招牌,酒吧里的裝潢和氛圍卻十分到位,有著地下酒吧應有的曖昧氛圍。深色木質的天花板和昏暗的燈光營造出了一種默片的風格,豐富的酒款和出眾的品質適合對味道很挑剔的酒精愛好者。

433 East 6th Street

HOME

The Back Room

Photo by edbunderlined

看名字就知道又是一家躲躲藏藏的酒吧!酒吧的入口在紐約下東區的一家玩具店裡,酒吧內部有許多復古陳設和傢具,巨大的水晶吊燈也使整個酒吧看上去更加優雅。這裡的酒都是倒在茶杯里的,可能是延續了禁酒時期的習慣。這個藏在玩具店裡的酒吧還有一個密室(也是夠了),藏在一面書架牆的背後。人們在此跳起經典的搖擺舞,彷彿可以躲進無憂無慮的時空里不回頭。

102 Norfolk Street, Lower East Side

Raines Law Room

Photo from Timeout

這家地下酒吧優雅地還原了禁酒時期的地下酒吧場景,卻沒有太多故弄玄虛的儀式以至於讓人覺得做作。當你被導航地圖帶到地址上的位置時,如你所願,你看不到任何招牌門臉,而只是一個小樓梯。沿著樓梯走下去,按響門鈴,會有人將你帶回上個世紀二十年代。

酒吧的靈感來自於Raines Law。這是1896年紐約頒布的一項禁酒令:除了在酒店客房裡,禁止周日銷售酒精飲料。於是酒吧們就把自己改裝成了酒店客房的樣子。

48 West 17th Street

Raines Law Room

關於去地下酒吧,我們還有這幾條小建議送給你:

  1. 千萬不要錯過地下酒吧里種類豐富的雞尾酒!上個世紀二十年代也正是雞尾酒開始繁榮發展的年代。女權運動的興起使越來越多女性走進沙龍酒吧,口味豐富的雞尾酒成為了招攬女性顧客的法寶。而另一方面,禁酒令使得正規生產的酒品徹底消失,地下酒吧里銷售的都是走私或者劣質的酒品,調味的雞尾酒也成為了掩蓋酒品質量的最佳選擇。

  2. 知名的地下酒吧通常人氣很旺,如果不預約可能要拿號等兩三個小時。不過也有一些酒吧不接受預約,先到先得。所以去之前可以打電話先問清楚。

  3. 為了保持地下酒吧相對安逸、活躍而不喧鬧的氛圍,有些酒吧對入場人數有限制,不接待超過4人或6人的團體。

  4. 著裝不要太隨意噢,畢竟地下酒吧也象徵著一種特殊的品味。

至於其他方面的建議,「窮游錦囊」App里的《紐約》和《紐約美食》錦囊都寫的很詳細,去探索酒吧之前一定要去看看哦~


推薦閱讀:

2013:尚在路中 活在夢中 就樂在捉不緊的滿足
如果說只有兩個地方能代表紐約...
紐約一夢,喚醒我的是那聲再見
香港紐約IPO肉搏背後的中美資本爭奪戰
宇宙中心的溫柔鄉 | 紐約文藝書店地圖

TAG:旅行 | 纽约 | 酒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