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評】TWD 第7季 第13集 傷害無可避免,因為敵會持續動

文 / 曾聖玲

版權所有,未經同意勿複製文字轉貼於別處,抄襲狗帶,偷想法狗帶

nn閱讀前說明:本文很長,不會是一次更新完,會分數次更新完,並且本文不是簡短式影評,而是長篇評論,主要從許多細節來解說分析。

本集標題是「BURY ME HERE」,把我葬在這裡,這是因為劇情里那個預先挖好的墳墓前所插的牌子上的字。

nnnn那是理查德挖好的墳墓,而他沒有告訴任何人,之前他找達里爾和他一起完成計劃失敗後,這次他決定自己完成,不找任何人。

理查德之前的計劃是要犧牲卡蘿爾,被達里爾爆打後,達里爾問他,怎不自己去送死?於是理查德這次的計劃就決定犧牲自己了?

那寫著把我葬在這裡的牌子,是理查德計劃在自己死後,讓他們把他葬在這裡嗎?恐怕是要給以西結等人看的用意,大過實質的用意。

這集劇情進展的概要,神之國和救世軍這次的會面交貢品出了嚴重的狀況,本傑明死了,對摩根打擊很大,摩根知道了理查德的計劃後,選擇殺了理查德,之後摩根告訴卡蘿爾,亞歷山大在她走後發生了什麼,於是卡蘿爾到神之國要以西結反抗救世軍,摩根也決心反抗了。

本集劇情,除了最後摩根、卡蘿爾和以西結都決定反抗尼根外,另外有幾個重點:

1、理查德的計劃是要犧牲自己使以西結決定反抗救世軍?

2、摩根從不殺生到殺了理查德的心理轉折

3、卡蘿爾的心之所向(對以西結的態度是?)

直接先來說理查德的部分,理查德在他們前往與救世軍交易的路上,弄了路障,引導他們去看一個他預先挖的墳,並插了牌子寫把我葬在這裡。

看到那個墳,以西結說這個世界把人逼瘋了,編劇藉由這話,說明理查德所計劃的作為就是被這個世界逼瘋了,這方法不是好的,不是對的,理查德狗急跳牆般地一步步越走越錯。

在理查德挖墳之前,地上有個背包上面寫了Katy(凱蒂),凱蒂是誰呢?從後面劇情,理查德和摩根的談話里可聯繫出,那應是理查德女兒的背包。

當初理查德的女兒死在他的面前,理查德說「因為我什麼都沒做,因為我乾等」,什麼都沒做、乾等這樣的形容想像空間很大,大方向可以確定的就是,他消極、不主動作為,也許他當時因為大批喪屍在眼前而嚇傻了,總之他女兒就在他這樣的應對態度下被喪屍咬了,然後死了。

那為什麼理查德挖墳之前,看了看那個背包,接著鏟土把背包埋住?這是什麼用意?這顯示理查德想以這個計劃來擺脫自己沒能讓女兒活下來的罪惡感。

nnnnnnnnnnnn理查德覺得自己這個計劃如果成功了,是幫助了大家對抗救世軍,是大功一件,不過仔細看理查德鏟土的表情,有一種狠心的味道,好似決定要走向更決絕的路。

關於理查德到底是什麼樣的想法與決定,不同的分析就會得出不同的結論,玲姐在這邊把幾種分析寫出來:

1、第一層洋蔥分析法

第一種分析,我給它名字叫第一層洋蔥分析法,也就是說主要採信理查德很明顯可以看出來的說法與做法,來認定理查德的想法與決定,依這樣的分析所得出的結論是,理查德決定犧牲自己。

因為理查德在這個計劃中有幾個最重要的舉動與言詞,第一個是,傑瑞德(長發救世軍)拿槍指向理查德時,理查德說「動手吧」,這三個字明白表示出他要送死。

第二個,當摩根把那有一顆哈密瓜的盒子踢到理查德面前時,理查德說「本來死的人該是我……加文說過,我會是第一個,我本想阻止的,我本想獻出自己的性命來警醒你們」,也就是指上次和救世軍會面時,救世軍的加文已經警告過,再有事理查德會是第一個死的人,這也表示理查德深深記得加文說第一個要拿他開刀這件事。

第三個,在本傑明被射中大腿後,理查德露出了「想不到會這樣」的受驚表情。

因此依照以上三個理查德的主要言行,自然可以得出,理查德的計劃是為了犧牲他自己來喚醒以西結反抗救世軍。

可是這個分析有爭議點難以解釋,理查德告訴摩根,可以利用這件事(少了一顆哈密瓜導致本傑明意外被殺死)讓救世軍相信他們,「我們必須得做點什麼使他們相信,等我們贏回他們的信任後,再殺了他們…」。

也就是說理查德認為,現在救世軍因為少了一顆哈密瓜非常生氣而殺人,必須挽回救世軍對他們的信任,理查德也明白,這不是把少掉的那一顆哈密瓜給他們就能挽回救世軍的信任,於是他後面對摩根說「你必須殺戮…總得有人死」。

所以這是暗指利用這件事必須再殺一個自己人嗎?(那個必須被殺的自己人,就是少了一顆哈密瓜的肇事者),才能挽回救世軍信任。

但這裡有些怪異,理查德做這樣的事,主要是希望使以西結憤怒於救世軍殺他的人,然後決定對抗救世軍,怎麼現在卻變成要挽回救世軍的信任,之後再殺了救世軍,在本傑明死後,以西結並沒有告訴大家,他決定要反抗救世軍。

於是衍生了第二個分析,理查德為了完成這個計劃,希望摩根殺了他以挽回救世軍的信任,摩根也照做了,殺死了理查德,這就是下面要講的第二個分析法。

2、從表層洋蔥破洞看內層法

承接第一個分析,我剛說第一個分析有爭議點,這就像是洋蔥第一層皮有地方破了,形成一個洞,於是從那個洞看進內層,發現有點異樣,也就形成這第二種分析法,摩根接受理查德的提議,所以殺了理查德。

可這第二種分析還是有爭議點,而且比前面破綻更大,理查德如果是要摩根殺死他,為什麼他後來卻說出這樣的話:「我曾想成為那個人(被殺死的人),但沒有成功…所以我要成為領導我們軍隊去粉碎救世軍的人,摧毀他們…我」。

這段話很明顯理查德不死了!他要成為領導大家去摧毀救世軍的人,所以理查德的心態,從原本要犧牲自己,在本傑明死後,卻來個360度大轉變,他要成為神之國的領導人?這轉變也太大了吧!

分析到此,不難發現第一第二種分析,都有破綻難以解釋,為什麼會這樣?因為光是看到表層,無法看到洋蔥的內層,沒有一層層剝開,我們很難知道洋蔥裡面的真實樣貌,可能有的洋蔥表面看起來好好的,但切開裡面才發現有的地方爛了。

「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外面像金像玉,裡面卻是破棉絮,形容一個人外表很光鮮亮麗,但實際內在一團糟,這話拿來這裡應用其實很適合。

因為光是從表層,是很難分析出真正的全貌,從表層看,理查德雖然做法極端,可他願意犧牲自己的作為是令人感佩的,但如果把洋蔥一層層剝開,理查德內心真是這樣嗎?

問題是,要如何一層層剝開理查德?這是要怎麼分析?這就要進入第三種分析法。

3、集合細節之大成法

古時候,孟子說孔子之謂集大成,我把集大成這話應用到這裡,集合細節之大成,也就是說把所有細節全面性的集合探討、研究、分析,這樣的分析法並不容易,但卻最能分析出真正的原貌。

這包括把理查德這個人物出現開始的所有說過的話做過的事都包含進來分析,不只是分析這一集的理查德而已,因為一個人的行事風格,都有其經過長時間形成的行事風格脈絡可循。

這就像一些犯罪刑案的電視劇,裡面的調查者都會把嫌疑人過去的背景,做過的事情,好幾年都挖出來調查分析一樣,當然電視劇不會把他們繁雜的分析過程演給你看,而是擷取重點。

真正實際一點一滴的分析,這種分析法是最不討喜的,因為長篇大論,東扯西扯,一堆過去的都拿出來扯,不少人喜歡看的是以現成簡要重點快速分析所得的結論,所以第一二種分析法,會符合不少人所認同。

第三種分析法,很容易就被當成是劇情再次描述,沒有新意,這就像是一張圖畫,眼睛快速掃描一次跟把整幅畫格式化,以極小的一小格一小格慢慢去審視它的差別,後面的方法很容易被當成浪費時間做無意義的事情,但卻是真正能看到全貌的辦法。

接著就進入分析理查德的想法全貌,理查德這個角色最開始出現在第七季第二集,而且我們可以看出,他並不是以西結身旁主要的左右手,以西結第一次見到卡蘿爾時,身旁並沒有站理查德,而是胖子管家傑瑞。

理查德出現在他們驅趕一群小豬餵食喪屍那一段,摩根問理查德為何餵食小豬吃喪屍,理查德說就是要讓小豬們吃腐肉。

後來他們殺了小豬帶去交易,理查德告訴救世軍加文,小豬們吃得很好,他親自確認過,但加文要求他們把小豬放上救世軍的車子,理查德就不太高興了,表情開始變得難看。

但就在救世軍傑瑞德挑釁理查德後,兩人發生了言語和肢體衝突,最後理查德被傑瑞德揍了兩拳後結束,理查德內心非常不滿,加文離去時就提醒未來交易要是發生什麼問題,第一個拿理查德開刀。

之後便發生理查德去找了卡蘿爾,剛好摩根也在,理查德說了一下自己的背景以及以西結在幾個月前,在樹林里遭遇到救世軍,後來定下協議,理查德講述以西結的遭遇,是沒有包括他的,表示以西結和救世軍的人定協議的當時,理查德並沒有親身經歷到。

卡蘿爾問他說這些做什麼?理查德表示他知道以西結欣賞卡蘿爾,而且信任摩根,他認為卡蘿爾說的話能使以西結改變想法,所以他希望卡蘿爾勸說以西結反抗救世軍。

這時來想想時間點,幾個月以前,以西結和救世軍定下協議,接著他們就開始上貢,一直到現在,理查德認為必須反抗,他告訴卡蘿爾和摩根,他認為早晚會出事,也許是某次貢品少了,「也許是我們的人不小心冒犯了他們」,或者他們乾脆決定不再遵守協定。

那句我們的人不小心冒犯了他們,說的正是他自己,理查德和傑瑞德的衝突,導致加文說再有事第一個拿理查德開刀,而就在這之後理查德找上卡蘿爾的。

首先可以想到的爭議點是,理查德為什麼不自己去勸說以西結?卡蘿爾或摩根兩人是這個社區的新人,他為何如此肯定自己說話的份量勝不過兩個新人?

這裡只能用他自己的心證來解釋,也許理查德以前勸說過,可是無效,所以他放棄了,無論如何他一定覺得自己的勸說無效,他才會找別人,可他怎麼不找本傑明,以西結很重視本傑明的,就像自己兒子一樣。

理查德卻找了新人卡蘿爾,從這點來看,理查德是懂人心的,懂得「一個男人所喜歡的女人」在男人心中的位置是特別不同的,畢竟他自己結過婚有過孩子,肯定也有過社會歷練,所以理查德是能通過觀察一個人來確認一些事情的。

因此理查德觀察出,加文說下次交易時再有事,會拿理查德第一個開刀,這件事理查德認定自己未來會出事,這促使他更急著要以西結反抗救世軍,在他自己向卡蘿爾說某個人冒犯了救世軍這點就是證實。

而他之後又跟卡蘿爾說「一旦出事,神之國就完了」,出什麼事呢?就是他前述的那些事:

貢品少了(目前還沒發生)

某人冒犯了救世軍(就是他)

救世軍不遵守協議(目前還沒發生)

PS:這個目前還未發生指的是理查德說話的當下。

所以把這兩段結合起來的話,變成這樣:

貢品少了,出事了,神之國就完了

某人冒犯了救世軍,出事了,神之國就完了

救世軍不遵守協議,出事了,神之國就完了

出事,不外乎是有人被殺,於是這麼看下來,加文說第一個拿理查德開刀,理查德口中的「出事了」,最大的指向,是擔心自己會被殺,而且他確定這個機率很高,所以他覺得反抗救世軍的時間到了,與其等到自己被殺,不如先反擊。

那麼假設他被殺死了,就等於神之國完了嗎?這恐怕不能划上等號的,歸根原因,他就是怕自己被殺死,所以拉「神之國完了」這樣的說詞來加強嚴重性,希望卡蘿爾能幫他說服以西結反擊。

從這點也可以看出理查德的狗急跳牆,他真的相信他們神之國的人全部動員能消滅救世軍嗎?以西結和救世軍定協議時,理查德並不在場,所以理查德不能算真正了解救世軍的實力,他都是側面聽說。

說到這裡,先來說總結,但記住,得出這樣的總結,是經過對長篇劇情細節的分析所得出來的結果,如果要看細節分析,看完總結後,往下繼續看即可清楚。

總結,理查德這樣的方式,就是自己策划了會引起惡霸憤怒而後導致有人被殺的事情,隊友們沒人知道,就只有他知道,然後事情發生了,隊友們不明就裡,對敵方的憤怒表達不滿,畢竟隊友不知道為啥會發生這種事使對方不快,明明自己沒做啊!

而他則知道,然後他乖乖的,盡量不激怒對方,因為雖然策動了計劃,可是實際上,還是會怕死,隊友則是傻傻的激怒對方,就在對方領導表示要按照之前的計劃殺他的時候,他也站上前說動手吧!結果對方的手下因為被其他隊友激怒轉而選擇先對他的隊友出手,於是他逃過了,而他是這件事的策劃者。

逃過死亡的他,自以為被神眷顧,所以覺得自己可以當上領導人領導大家反抗惡霸,可是回頭看看他的隊友中槍時,他的反應卻是驚呆在那裡,不知所措,非常諷刺。

總結說完了,回到細節分析,與救世軍的交易會面時候又到了,傑瑞德看到理查德顯露出不屑的表情,他立刻又找理查德麻煩,他要理查德手裡的槍,理查德不滿地說「是你先打我的,混球」,傑瑞德輕蔑地笑了一下,然後和理查德兩人幾乎同時拿出槍來指著對方。

理查德已經充分了解傑瑞德這人的衝動,知道自己講了那樣的話會引起傑瑞德拔槍,他當然就同時拔槍了。

這個狀況發生後,加文問以西結「這下該如何是好?」,理查德附和加文的話說「(加文)說的對,陛下,這下該如何是好?」。

從這可以看出,理查德罵傑瑞德導致雙方拔槍相對,是理查德腦子所設想的,他就想看以西結對於這樣的狀況會採取什麼樣的解決辦法。

進一步說,雖然理查德擔心加文拿他第一個開刀,但他其實也知道加文的個性,畢竟幾個月交易下來,觀察加文也不是一兩次一兩天了,已經有一段時日。

理查德了解加文不是說動手就立刻動手的人,加文會先把問題丟給對方(以西結),問對方你要怎麼處置,或者給對方几條路,問他怎麼選擇,所以理查德很順口的附和加文的話,因為他就想試探以西結到底會不會主動反抗。

結果以西結說「把武器給他,理查德」,他只好給了,然後順便又罵了傑瑞德,傑瑞德生氣要用槍打理查德時,被摩根用棍子阻止了。

接著傑瑞德搶走摩根的棍子打理查德,這時本傑明也出手了,把傑瑞德打倒在地上,理查德從地上爬起來時,表情露出你活該。

理查德第一次罵傑瑞德後,換來的是交出槍,那麼,難道理查德不知道第二次罵傑瑞德會換來再次挨打或其他懲罰嗎?他當然知道,但他就是想測試以西結和隊友們的反應,於是他看到摩根幫了他,本傑明也幫了他。

加文告訴以西結這種事是他們不能容忍,加文又是要以西結給出個他們能接受的處理方式,於是以西結決定未來的會面禁止理查德參加。

但加文卻告訴以西結,必須一直把理查德帶上,因為如果這種事繼續發生(理查德繼續挑釁),發展成了一個真正的問題(不把救世軍放眼裡,騎到救世軍頭上),那麼理查德會是第一個被球棒砸的,加文甚至加上一句,自己剛剛差點就忍不住了(忍不住對理查德動手)。

這下理查德的試探有結果了,對加文來說,一次兩次他可以睜隻眼閉隻眼,第三次,他就會視為真正問題來處理了,簡言之,他要看理查德未來的表現是否能回歸過往一般的聽話,所以才命以西結必須帶上理查德。

尤其加文補充「不能再發生這種事了,所以…也許以後得野蠻點」,加文的話已經明示下次再有這種挑釁,他們就會以暴力解決了。

理查德被禁止會面用槍後,他轉去練習射箭,遇上達里爾,知道達里爾是弩手,他邀達里爾一起和他完成某個計劃。

這個計劃是犧牲卡蘿爾,理查德看達里爾對救世軍一副殺氣騰騰的態度,所以找上達里爾,他以為達里爾這種人不在乎犧牲別人,跟他一樣,他更想不到達里爾和卡蘿爾竟然是朋友。

在達里爾不同意理查德的計劃後,理查德仍要執行,於是達里爾出手阻止他,兩人打起來,這裡可看出理查德的急切。

因為在上一次和救世軍的會面中,他已經知道未來和救世軍的會面里,自己將會一次比一次難熬(被傑瑞德羞辱打罵都必須忍耐),不忍耐則被殺的可能性非常高,所以他才會這麼急。

從理查德這次的計劃也可看出他把旁人當朋友還是當「工具人」,其態度轉換之快,令人訝異,原本他把卡蘿爾看成志同道合,希望她勸說以西結,卡蘿爾不願意後,他竟然就轉而變成要犧牲卡蘿爾,理查德對達里爾說總會有犧牲,然後又說「我們這樣的人,已經失去太多」。

拆解理查德這樣的說詞:

我們要做的事總會有犧牲(無可避免的有人會被犧牲掉)

我們這樣的人(指達里爾和他,他認為他兩屬於同性質的人)

已經失去太多(說自己已經失去太多,言下之意就是不能再失去)

所以組合起來看的話,有人會被犧牲,但不會是我,畢竟我已經失去太多,不能再失去,把達里爾拉進來講變成我們,是一種慣用的把別人拉到跟自己同樣的立場來說,把主詞人數擴大,不是只有我,加強自己立場的正當性。

可事實上,達里爾是不願被他拉進同樣立場的,所以達里爾說你不了解我,我他媽怎麼可能跟你一樣同意犧牲別人,更不用提犧牲卡蘿爾。

理查德一直到達里爾說如果卡蘿爾如何如何的死了,他就要殺了他之後,理查德才放棄這個計劃,他看出達里爾眼神射出的激光,非常認真,絕對不假,他理解到若卡蘿爾死了,他會被達里爾殺死,而他不想死,所以只好放棄這個計劃。

最後理查德說自己願意為神之國去死,達里爾回他「那你怎麼不去死?」,達里爾完全看出理查德是個什麼樣性質的人。

接下來劇情就發展到本集的會面了,必須給救世軍12顆哈密瓜,可是現場加文數了一下,少了一顆,這樣的狀況符合了理查德之前告訴卡蘿爾的描述,貢品少了,就出事了(最後神之國並沒有因為這件事完了,不過他們痛失本傑明)。

之前加文警告過,不能發生貢品短少這種事,少一顆也不行,問題不在於一顆,問題在於你們沒有乖乖聽話,加文要的是乖乖聽話,這點很重要。

對理查德來說,他知道貢品少了,要出事,他就是故意要「出事」的,他就是要讓某人被救世軍所殺,這樣以西結被激怒後,就會決定反抗。

他的第一人選卡蘿爾沒了,於是他開始思量第二人選,第二人選是他自己嗎?他這麼確定他自己被殺死,就會激怒以西結反抗救世軍?

從他告訴摩根的話來看,他本意是要犧牲他自己,但我們都知道,人是會說謊的,所以理查德說的是真話還是假話,還得從理查德其他時候的表現來驗證。

第一個時候,在他們要出發去交易前,理查德和摩根交談了一會,話題的開始是本傑明,理查德看著本傑明和他弟弟交談,感慨的說「那孩子小小年紀就得當爹」。

他和摩根談本傑明,想必他通過觀察已經理解摩根很關照本傑明,摩根問他你當過爹嗎?理查德回當過,感謝天,不過他那時可不小,完美的年紀,完美的時間,他有完美的家庭和完美的人生,他所求不多,得到的卻超出預期,他問摩根呢?摩根只有點頭沒回答。

然後理查德也點點頭,接著說很抱歉兩人之間有些不快,但他覺得摩根對殺戮的看法是錯的,摩根覺得能和救世軍和平共處的想法也是錯的,但他還是道歉,並說知道摩根是好人,但總有一天,摩根不能再這樣好下去,「等到那時,別為此自責」。

理查德這些話可以看出幾個確定的方向:

1、「等到那時」這句話暗示有壞事要發生,所以在這個事發生之前,他覺得他必須先跟摩根有個溝通就像是在事情發生之前做個暗示性的交代一樣。

2、就因為知道有事要發生,所以他跟摩根道歉,代表即將發生的事情,可能會導致摩根對他感到生氣,理查德因此而有些愧疚,於是先向摩根道歉,是因為他要犧牲自己,所以趁自己現在活著時跟摩根道歉?

3、「別為此自責」這句話,可能就更加表示,有事發生,會是殺人這種事,摩根不願意殺人,這點理查德當然清清楚楚,所以如果發生導致摩根殺人的事情,他希望摩根別自責。

這時回頭去看理查德談本傑明,他認為他在完美的時候當爹,而本傑明不是,太早承擔做為一個爸爸的責任了,而這樣的未來很辛苦。

簡言之,他認為本傑明這樣的人活著很辛苦,這時回過頭想想理查德說過為什麼犧牲卡蘿爾的理由,他覺得卡蘿爾獨自一人在野外遲早要死,因為太辛苦,即使卡蘿爾能力很強,但外面的危險太多,她一個人能存活多久?

而理查德後面提到自己有完美的家庭和人生,所求不多,不過得到的比預期多,顯示理查德的人生活到現在,他覺得他是得到的比失去的多,那他之前為什麼跟達里爾說「我們這種人已經失去太多」?

理查德的家人都死於喪屍,這點摩根清楚,之前理查德已經說過,可這時候理查德這番話,顯然他覺得即使災變後他家人都沒了,他的人生還是得到的比失去的多。

於是有木有感覺到,理查德有點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味道呢?

當然他感覺到摩根是好人,最大的感受在於上一次摩根出手救他,這點讓他滿滿的體會到。

第二個要觀察的,是凱蒂背包的暗示:

理查德挖了個洞預作為墳,挖的時候一旁他女兒的背包成了「墊土」品,被土埋在下面。

這就有一種味道,犧牲的不會是理查德自己,就如理查德後面跟摩根的描述,在逃跑時,因為他的不做為、乾等,他女兒死在他面前。

所以這個凱蒂背包,另一角度看,編劇暗喻著會是年輕小輩被犧牲,那這代表理查德一開始就決定犧牲本傑明嗎?不是這樣的。

理查德內心是複雜的,加文說過第一個殺他,理查德不可能這麼有把握認定死的不會是他,但他自己被殺的機率有多高,理查德心裡當然是有所盤算的。

第三個,理查德在交易現場的細節表現:

1、理查德這次的態度比前幾次平靜許多

在加文發現少顆瓜後,加文還沒說出來,只表示要他們手中的槍,這時神之國每個人都舉起槍指著對方,理查德沒舉槍,他只是把手放在腰邊,因為他的槍被沒收了,他沒有槍可以用。

不過理查德表現的很乖順,不同於前幾次,如果理查德打算犧牲自己,他為什麼不跟之前一樣繼續挑釁對方?當加文要他們交槍時,神之國的大夥除了理查德以外,都不理解原因,而理查德知道加文發現了少一顆瓜才要大家交槍。

理查德藏一顆瓜,為的就是要引起加文的憤怒,使加文殺人,導致以西結被激怒而反擊,所以在這樣的目的下,他如果要犧牲自己,那他就應該比上次更挑釁對方,讓加文立刻就想殺了他,這不就如願了嗎?可理查德卻顯得比上次平靜許多。

在雙方僵持一陣後,理查德是第一個說出退讓的人,他說「我們應該交槍,陛下」,如果理查德想犧牲自己,那他為什麼不繼續刺激對方?尤其是刺激那位傑瑞德,傑瑞德太容易被激怒了。

當傑瑞德說也許他該用棍子刺穿理查德的喉嚨時,理查德吭都不吭一聲,不像之前罵傑瑞德混球、littlenshit等等。

最後以西結同意交槍了,大家把槍交出後,加文告知以西結,少了一顆瓜,即使以西結說一個小時候補交,加文還是決定有人必須被犧牲,他表示之前雙方交談溝通過很多次了,所以這次要做個了結,現在。

加文的意思就是他這次要殺理查德,好讓以西結他們記住要乖乖聽話,按照要求辦事。

傑瑞德聽到「現在」這個字眼,開心得不得了,問了加文指的是現在嗎?加文說現在,傑瑞德立刻拿槍指向理查德,理查德的表情可看出他知道會發生這種狀況,理查德於是賭上自己對傑瑞德的理解,他說「動手吧!」。

理查德才說完,傑瑞德就開槍了,但竟然是朝本傑明的大腿開槍,為什麼傑瑞德選擇打本傑明?(打大腿表示並沒有要置本傑明於死,只是剛好打到大腿的大動脈導致大出血)。

一切出於這次會面的開始沒多久,本傑明對傑瑞德罵「你這獐頭鼠目的混蛋」,這句話激怒傑瑞德了,當然理查德也注意到了,所以傑瑞德在還沒殺理查德之前,先對本傑明打一槍出氣。

2、本傑明中槍了,理查德完全傻住,不知所措

加文發現傑瑞德沒有按照他的意思殺理查德後,罵了傑瑞德,要傑瑞德及其他人滾回車上,不準再說話,接著警告以西結以後按時送貨不能少一分,這時理查德傻住了。

當加文允許他們離開時,每個人手忙腳亂急著把本傑明抬上車,而理查德卻是傻在旁邊「什麼也不做」、「乾等」,正如他對摩根形容失去女兒那時的自己,他看著大夥把本傑明抬上車,直到摩根叫他上車啊!理查德才回神上車。

他們把本傑明帶到卡蘿爾的住處,理查德看到本傑明這樣,他臉上寫著愧疚與難過,本傑明因為失血過多還是死了,摩根忿忿地離開現場。

理查德的表現,顯示出他說話和他的真實反應是兩回事,之前他多次提到總會有犧牲這種話,可真的有人被犧牲了,他卻驚呆了,聽到本傑明死前說「傷害敵人就是傷害自己」,理查德表情更加愧疚與難過。

於是不難去想像他女兒在他面前被咬後,理查德的反應是什麼,可能就跟這次一樣傻在那邊,完全不知所措,人會不知所措,第一個原因是恐懼,第二個原因是愧疚,其他原因就因人因事而異。

從理查德現場的反應可看出,真的出事了,他是無法應付的。

第四個,理查德的計劃被摩根得知後,理查德的說詞漏洞百出

1、本應是他死,結果意外發生,於是把本傑明之死歸咎於全體人,都是大家不主動反擊的錯

在摩根發現少了一顆瓜是理查德乾的後,摩根前往找理查德,理查德一開始解釋本來死的該是他,但發生了意料之外的事,原因是「我們沒有做什麼去阻止他們」。

也就是理查德把本傑明的死,歸因於沒有先主動反抗救世軍,才會導致這個意外(但如果他沒偷藏瓜沒害他們遲到,會面後又怎麼會發生各種不愉快間接導致本傑明被殺呢?)。

2、述說自己的過去不做為,間接表明自己藏一顆瓜的舉動就是要擺脫過去的不做為,他現在開始要有所作為了

然後理查德述說自己的過去,大意是,他從來沒想過出頭管事,反正有其他聰明的領導人,所以他總是不做什麼,即使他總是聽到嬰兒哭聲,知道狀況不妙(表示父母可能死了,嬰兒沒人顧)。

後來一場戰鬥,起火了,他失去妻子,在三天沒食物沒睡覺的恐怖駭人逃命後,他失去了女兒,就在他面前,因為他什麼都沒做,他乾等。

理查德的這部分說詞,令人感覺到有些奇異,他失去了妻子,他失去了女兒,和他三天沒吃沒睡放在一起說,有一種等同感,好像他三天沒吃沒睡跟失去妻女是同樣的痛苦。

3、表明可以利用這件事達成反抗救世軍的目的,前提是要殺人,殺誰呢?

然後他又向摩根述說可以利用這件事,重點是他在講述這段的開頭時,他說「聽著就好」,也就是說摩根你啥也不用干,你聽我解釋就可以。

他的解釋是這樣的:「我們可以利用這事,我們可以向救世軍表明我們吸取了教訓,我們明白要做什麼,我們知道怎麼繼續下去……理查德看摩根表情沒變化他繼續說「他們要相信我們,我們必須得做點什麼使他們相信…等我們贏回他們的信任後,再殺了他們,一了百了」。

如何利用本傑明意外死亡這件事,理查德的說法是向加文表明因為本傑明的死,大家吸取了教訓,以後會乖乖聽話,但他加重說明必須得做點什麼使加文他們相信,這裡想像空間就大了,要做什麼挽回加文的信任呢?理查德沒有明說。

而後面的話,表示他覺得在利用這事情贏得加文的信任後,再殺了加文他們全部,一了百了,但仔細想想,以西結會同意滅了加文他們嗎?

接著他說「我們加入亞歷山大和山頂寨的同盟,一舉簽滅他們……但你得接受事實,摩根,你必須要殺戮,不然你還不如自殺」。

既然殺了加文等人,代表宣戰了,當然就是立刻與亞歷山大及山頂寨同盟,然後滅了救世軍全體,這就是理查德利用本傑明意外死亡後的計劃。

他並激化摩根,你如果不殺人不如自殺,這點可以看出理查德雖然通過觀察一個人可以了解人心,但他了解的還是不夠深,因為他沒有去了解這個人的過去經歷,理查德如果知道摩根過去殺了不少人,恐怕他就不敢這樣刺激他了。

理查德為什麼激化摩根去殺人?是要摩根殺死他嗎?不是的,理查德是在說服摩根,和救世軍和平相處不可能,最終還是會走到「你殺我我殺你」的境地,所以他希望如果發展到那種狀況,摩根就必須殺人,否則不如自殺。

4、表明自己要成為神之國的新領導人,可是以西結和神之國其他人同意嗎?

理查德看出摩根還是無法接受本傑明的死,他繼續解釋「總得有人死,我曾想成為那個人,但沒有成功……所以我要成為領導我們的軍隊去粉碎救世軍的人,摧毀他們…我」。

理查德這一段等於說明了,他前面提到先贏取加文信任後殺了加文他們,接著與亞歷山大及山頂寨同盟這部分,他根本不準備經過以西結同意,因為他決定自己成為神之國的新領導人,問題是,以西結會願意讓位嗎?

而他怎麼會萌生此意?因為他本來有可能會死,結果竟然沒死,死的是本傑明,這大概讓理查德覺得自己夠聰明,肯定也受到命運之神眷顧,因此自認為可以當領導人,尤其面對以西結採取上貢不反抗,理查德已經無法接受。

理查德接著說「我會和以西結說,我會告訴所有人我做的事,然後我會用餘生去彌補」,摩根表情依然沒變化,說實話無論摩根怎麼想,理查德最後的說詞,完全是大破綻啊!

理查德預備取得加文信任後滅了他們全部,接著由他做領導人帶領大家和其他社區結盟反抗尼根,別說以西結同不同意,神之國其他人會同意嗎?這非常奇怪,完全說服不了人啊!

第五個,被摩根掐住的理查德,其反抗摩根的舉動顯示他並不想死

於是跳到他們交易那一顆哈密瓜之前,準備要出門的時候(開頭片段),除了理查德和摩根以外,其他準備去交易的人,都有跟哈密瓜或盒子或車子有過接觸。

就是說其他人都有參與準備這顆瓜的過程,唯獨理查德和摩根沒有,他們就站在那裡看,這點很玄,劇組特地在開頭段放出他們準備好那一顆哈密瓜的過程,就像是一種暗示,這些人差點要為了這顆瓜付出慘痛的代價。

於是在交易這顆哈密瓜時,理查德拿著哈密瓜走向加文,接著就說出那套說詞,他之前告訴摩根的,先取得加文等人的信任,摩根這時走向前用棍子打了理查德,接著掐死了理查德。

過程中理查德極力反抗摩根掐住他的脖子,顯示理查德並不想死,以西結叫了摩根幾次要他停止,而為什麼神之國的人都不動?因為加文在摩根掐住理查德的時候就大聲說「別管他們!」,以西結國王沒出聲叫誰去阻止摩根,其他人也就不敢動,只能震驚恐懼地看著。

第六個,摩根殺了理查德後對以西結說出的話,顯示摩根眼中的理查德,賭自己是能活命的那一個

摩根殺了理查德,救世軍離去後,摩根向以西結表示,理查德之前就想為神之國死,他希望死的是自己,接著摩根停頓一會兒後說「他以為自己有的選,所以德偉恩才死了」。

摩根這最後一句話非常關鍵,他把本傑明說成德偉恩,這就是他如此憤慨的原因,摩根把本傑明當自己兒子一樣看待。

再來,這句「德偉恩才死了」,摩根用的是hadnto die(必須死),這起因於理查德之前說總有人得死,而這代表摩根認定本傑明被犧牲幾乎是被計劃好必須死的,只是機率高低的問題。

而第一句「他以為自己有的選」,這句話血淋淋說出摩根所認定的最重要理由。

在摩根的想法里,他認為理查德認定自己有的選(雖然理查德被加文視為第一個要殺的人,但他賭自己有機會活),也就是說理查德策動這個計劃,是基於認為自己有活命機會,是在這樣的基礎下去推動的,理查德認為自己可以從這個計劃的危險夾縫中存活下來,於是本傑明成了替死鬼。

理查德有一幕表現沒提到,我補充說明一下:

理查德在請求卡蘿爾說服以西結反抗救世軍失敗後,回到那個他隱藏住的小屋,他進入後,拿起一個空的牛奶瓶,表情很悲傷,悲傷到後來他甚至有點啜泣,然後生氣把牛奶瓶往地上使勁一丟,接著他癱坐在地上表情很難受很無奈。

當時這一幕播出後,我說過還得看理查德後續劇情的交代,現在交代有了,根據理查德所述說的內容,他過去總是不做為,所以他現在決定改變了,他要開始有做為,這是他一直急著進行自己的計劃的原因。

他對於反抗救世軍這件事表現出急切達成的態度,而卡蘿爾不願幫忙,他內心遭到打擊,而有了這一幕反應。

我們一層層來思考,理查德準備這個小屋就是要反抗,而且他必然是在卡蘿爾來之前就醞釀反抗了。

人為什麼會有急切想反抗某人的時候?因為遭受某人的打擊,無法忍受,所以想要反抗,這是很基本的思維,於是在這個基礎上,把理查德帶入主詞,他為什麼想反抗,因為他遭受某人或某事打擊他無法忍受,所以想反抗。

先來講某人,某人是誰呢?尼根嗎?尼根殺了他們神之國的誰嗎?沒有,尼根殺了他的妻女家人嗎?也沒有,那他為什麼想反抗尼根?他根本沒接觸過尼根,以西結幾個月以前和救世軍達成協議,救世軍從來也沒碰神之國裡面的人一下。

除了他們和加文等人交易會面時,理查德或其他隊友在現場被打被言語欺壓這部分,所以尼根本人不是直接打擊理查德使他想反抗救世軍的主要原因。

那麼是因為某事嗎?不滿被迫向救世軍上貢這件事嗎?跟這件事當然是息息相關,理查德是負責和救世軍會面交易的一員,所以他希望能擺脫向救世軍上貢的命運,不難理解。

當然最直接的原因,莫過於他和傑瑞德之間的衝突一再上演,他非常不能忍受,而他對卡蘿爾和摩根的說詞,以及後來他選擇的藏瓜方案,兩者是有矛盾的,他向卡蘿爾和摩根的說詞其中一小部分是,哪天貢品少了,出事了,神之國就完了。

既然理查德擔心貢品少了會出事導致神之國完蛋,他為什麼在卡蘿爾不願幫忙後,轉而犧牲卡蘿爾的計劃也失敗後,變成選擇讓貢品少了引起雙方的憤怒而導致有人死去這樣的方案呢?這樣,神之國不就完了?

所以其實他心裡明白,神之國不會因為他們有一次貢品少了就完了,但有人會死會被犧牲,這是理查德百分百肯定的。

他就是要犧牲某個人,他要以此引發以西結對救世軍的反抗,所以他是要犧牲他自己?

回到小屋裡,理查德難過這一幕,這是他去求卡蘿爾幫忙後失敗的樣貌,他看著牛奶瓶難過,牛奶瓶對他有什麼重要性的回憶嗎?並沒有,那只是用來做燃燒瓶,並不是有什麼回憶的重要東西。

於是可以看出,請卡蘿爾幫忙說服這個方案失敗後,真的非常打擊他,他失望難受憤慨,於是他後來轉成要犧牲卡蘿爾,這兩者之間的關連性怎麼解讀?

回想一下他告訴達里爾的話,他說卡蘿爾膽子比他和達里爾都大,卡蘿爾很強大,理查德觀察出卡蘿爾很強大,如果卡蘿爾是弱女子,一個人活不下去,理查德選擇犧牲她,這勉強可以說服人。

可他明明知道卡蘿爾很強大,這樣的人不是更應該拉進團隊,讓團隊戰鬥力更強嗎?為了讓以西結反抗救世軍就犧牲一個能力強大的女人,理查德不覺得可惜?

可能就像是A請B幫忙,B不幫,A生氣了,對B的不幫他記在心裡,然後想一想靈機一動,乾脆犧牲B,這是一種既是報對方不幫忙的仇,又可以利用B達到自己目標的辦法。

所以小屋這一幕,傳達出理查德對自己計劃失敗的失落、難受與不滿,尤其是「不滿」這部分,是促使他轉而選擇犧牲卡蘿爾的原因之一。

說明:關於理查德還有核心部分未解說,玲姐會在值乎里的提問回答。

來說一下摩根了,按照前面所寫的第一二種分析法,摩根殺了理查德是完成了理查德想犧牲自己的願望,這點摩根的說詞也有,他對以西結說理查德早就想為神之國死了。

第三種分析法,我也保留核心部分不寫,我只說直觀的部分。

卡蘿爾因為對亞歷山大到底發生什麼事有所懷疑,找上摩根想了解狀況,想知道達里爾說的是真的嗎?大家都還好嗎?摩根要卡蘿爾去問達里爾。

接下來摩根很娓娓道來的說出這些卡蘿爾過去告訴他的,他讓卡蘿爾思考,你說你要一個人,你說你不要接觸人群你說你不要知道除了你之外的人們的事情,我都按照你吩咐,所以沒告訴你,現在你來問我,那你直接去亞歷山大看看啊!

摩根想讓卡蘿爾思考自己真的想離群索居嗎?自己真的能放下所有人嗎?這裡可以看出摩根的想法很清楚,他了解卡蘿爾的核心問題,但他不直說出來,他就用卡蘿爾說過的話去回答他,你說過你要這樣那樣,現在也完成了你當初想要的了,所以這確定是你要的嗎?

從卡蘿爾和摩根的對話,編劇就透露一件事,人的矛盾,人總說我要這樣那樣,可事實上做的時候卻跟說是不一樣的,正所謂說是一回事,做又是另一回事,因為心口不一,真實所想的跟嘴巴說的不一樣,真實所想的,從身體的生理以及心理反應誠實表現出來了,可嘴巴說的話卻不一樣,由此可知,摩根的思路是很清晰的。

本傑明來找摩根,告訴他五分鐘後出發,並念出摩根送給他的小本子上寫的「傷害敵人就是傷害自己」,本傑明想了一下說「無論如何都會受傷是吧!」,這話我把它用在這集解析的標題。

因為這話到本集末變成讓摩根醒悟的一部份,本傑明是單純的孩子,他看了這話,他認為反正就是敵我兩方都會受傷,確實是如此,摩根執著在於,他不要當那個出手傷害別人的人,一出手就等於傷害自己。

這話語意上非常繞口,為什麼傷害別人自己會受傷,因為人心裡的道德感會自我譴責,人很多時候不願意傷害人,在於腦子瞬間會丟出一句話,我這麼做將來會有報應,會被懲罰,會被報復,因此人就恐懼了。

摩根在德偉恩死後瘋了,狂殺,人或者喪屍他都殺,一直遇到棍師父才逐漸恢復正常,可棍師父的想法進入他腦子後他卻混淆了,無論如何,他遵循不殺生的理念出發點當然是好的。

摩根的表意識不知道自己為什麼一直堅持這個理念,一直到為了救卡蘿爾,他終於殺人,可他還是沒有領悟這個理念到底跟殺壞人為什麼會有衝突?

他的不殺生,或多或少在他潛意識裡,是一種對於自己之前殺太多後的反省與贖罪,所以他奉行這個理念,但表意識不了解。

摩根的思路很清晰,可是看自己的事情卻不清楚?所謂旁觀者清,當局者迷,就在本傑明送給摩根一個禮物時,這是一幅畫,是黑色天鵝絨畫布材質,上面畫著的是鬥牛士和牛,這幅畫是編劇暗示給觀眾的,第一個摩根想法的突破點,當然這不是說摩根想法已經變了,只是一種置入性暗示,讓觀眾知道摩根之後會改變。

鬥牛士是做什麼,不用解說,不過這個鬥牛士圖畫上畫了一個大大的圓,然後有斜線穿過這個圓,就像是表達不支持鬥牛士鬥牛的行為,所以直觀看,這是符合摩根的思考,不殺生,鬥牛士不OK。

可是編劇的暗示,就像是一種反向操作,本傑明送這幅畫給摩根,變成一種矛盾,既然他不殺生,那乾脆連畫都不必送了,何必讓摩根看著一幅鬥牛士鬥牛,然後上面畫個大圓叉呢?

當然本傑明送畫是很單純的,就剛好找到這幅畫罷了,只是編劇藉由單純的送畫舉動,以及畫作本身來讓觀眾深入思考罷了,那畫作天天對著摩根,就像是告訴摩根,你未來會走向避無可避,用一個大圓叉是無法否定的。

接著他們要出發去和救世軍會面,摩根和理查德德進行了一段談話,這段我之前分析理查德時說過,直接跳過。

在他們出發前,管家傑瑞正在吃東西,以西結要傑瑞把餡餅放下,但傑瑞問真要這樣嗎?看傑瑞很想吃,以西結最後還是讓他帶著吃。

這一段表現出以西結對屬下的寬容,以西結看到傑瑞懇求的表情就答應了,以西結的個性有些過於溫順,所以每每有爭端發生,以西結不太能第一時間阻止場面的壞發展。

大家都上車後,摩根第二次問本傑明,那女孩是誰?第一次是之前本傑明送畫那時問的,本傑明不好意思沒說,本傑明可能交女友了,而摩根很想知道,摩根對本傑明就像對自己兒子一樣關心。

接著後面劇情就發生本傑明被傑瑞德射殺,他們帶本傑明到卡蘿爾住處治療,最終因出血太多而死去,摩根在本傑明還活著時,聽到本傑明說「傷害敵人…就是傷害自己」,摩根後退了幾步,呈現出一種枉然的表情,就像說,自己深信的理念,怎麼變成一個孩子死了。

之後摩根離開房子,他走到外頭大街上,走到了他們剛剛被擋住去路的地方,摩根呈現出又要再次瘋癲的現象。

他甚至走到那個挖好的墳墓前,摩根拿起刀子想割手腕自殺,但最終還是沒做到,第三季他說過,好人會死,壞人也會死,只有懦弱的人活下來(不敢自殺),這集里他體現了這點。

過去第三季時,摩根瘋狂使用的字眼,又開始在他腦子閃現,清醒(CLEAR)、聽著就好(JUSTnLISTEN),摩根崩潰地大叫不不不!我知道、我知道,夠了!不~~~他生氣的踢了路邊的盒子,結果一顆瓜跑出來了,這顆瓜把摩根拉回了現實,真的讓摩根瞬間清醒了。

這就像本意要搗亂(使事態往壞發展)卻意外做成對的事(讓一個差點要瘋掉的人回到正常狀態)。

摩根看著這顆瓜,知道它原本在剛剛那個盒子里,他想到早上的畫面,理查德叫喚本傑明舉槍時,他那時往理查德的方向看,離理查德不遠的後方就是這個盒子,摩根突然像是懂了什麼。

他越想越明白,就是理查德搞的鬼,把一排推車擋在那裡,趁機藏了一顆瓜,導致他們遲到,之後間接導致本傑明被射殺而死。

摩根帶著那盒子怒氣沖沖地去找理查德,理查德做了一番解釋,摩根回到自己房裡思考理查德說的一切,他的背後就是那幅鬥牛士,摩根的改變開始了,接著摩根注意到以西結安撫本傑明的弟弟。

第二天他們去交易那顆瓜,到了現場,摩根問理查德,你告訴以西結了嗎?因為理查德一番解釋里,提到自己會告訴以西結他做了什麼,不過理查德回答摩根「現在不行,我們回去再說」。

以西結聽到他倆談話問什麼事情?理查德說「最好我們回去再說,陛下」,以西結看到摩根表情很不悅,他說「現在就說」,不過正好加文等人來了,他們的談話因而結束。

摩根走過去看到地上兩根棍子,一根他的一根本傑明的,摩根很感慨,加文一到現場,問那孩子呢?大家沒說話,於是加文看出來了,他說孩子死了,接著加文怒罵傑瑞德「在我殺了你之前快滾,你多說一句,多瞟一眼,我就地殺了你」,傑瑞德不情不願還是只能離開。

加文說的話,顯現出他還是有善良人性的,他本來就沒有要對孩子動手,他是要傑瑞德殺理查德,不是殺本傑明,事情變成這樣,他非常生氣,立刻把傑瑞德趕回去車上等。

接著交易進行,理查德把那顆哈密瓜拿給加文,一邊說出他昨天告訴摩根的台詞(要使加文相信他們已經吸取教訓),但理查德才說了開頭,摩根竟然立刻上前用棍子揍了理查德兩次,理查德倒下躺在地上,接著摩根乾脆雙手掐住理查德的脖子,直到把理查德掐死了為止才放手。

摩根在掐死理查德後告訴現場人,一切都是理查德搞的鬼,說理查德為了挑起救世軍和神之國之間的爭端。

然後摩根猛然起身站在加文面前,加文有點嚇一跳的身體略往後,畢竟看到摩根掐死摩根自己的隊友,那種決絕是會讓人害怕的。

摩根向加文說明,殺了理查德是為了向加文展示「我們吸取教訓了,我們知道該做什麼,我們知道該怎麼繼續下去」,說到這句時,摩根的淚水從眼尾沿著皮膚滑下來了,加文回,很好,下周同一時間,摩根說,我們明白,然後加文離去。

摩根掐住理查德,第三季的摩根也試圖掐住過瑞克,編劇這裡不讓摩根以棍子打死理查德,而是用掐死,也是再次體現摩根處於瘋狂和正常的邊緣。

這裡摩根的轉變很大,非常驚人,不但殺人,還是殺自己人,而且利用被自己殺死的隊友,來取得加文的信任,摩根怎麼突然變這麼狠?這不像是變成瘋子的做法,而是彷佛更有心機,所以摩根並不是變成第三季那樣的瘋子。

摩根仔細思考所有的事情,理查德、本傑明,對摩根的第一個大震撼,是本傑明死前說的話,傷害敵人就是傷害自己,這話重重地壓在摩根的胸口上。

這簡直是「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摩根奉行不殺生的理念,可最終他所在乎的人卻被自己人害死,誰是那個伯仁,本傑明。

於是想想理查德說的話,他說本傑明會死都是因為神之國不反抗,如果以西結答應反抗救世軍,理查德就不會想出這種犧牲人命來促使以西結反抗的計劃。

可為什麼摩根不幹脆殺光加文等人報仇,畢竟如果不是救世軍的惡霸行為,他們根本連上貢都不必要,哪會發生後來這些事,因為摩根這次真的清醒了,他想得更遠,他不能害了神之國其他人,目前反抗勢力還沒有準備好。

在本集里摩根和理查德的兩次談話中,第一次采談話理查德暗示摩根,他不可能一直做好人,到了那時(得做壞人的時候)別自責。

後來摩根在本傑明死後發現理查德藏瓜,兩人第二次談話,理查德告訴摩根必須殺戮……不然你還不如自殺,理查德講這話的時候,摩根轉頭盯著理查德看,像是又理解了什麼。

接著理查德話鋒一轉變成要做領導人,那時摩根略微點了點頭,理查德又承諾會告訴所有人他做的事,說之後他會用餘生去彌補。

摩根整個晚上思考著,他看了看以西結安撫本傑明的弟弟,摩根其實在等待理查德是否有把事情告訴以西結,因為摩根思考後的決定,就是要以這件事來決定他要怎麼看待理查德這個人。

在摩根的思考里,如果理查德在第二天交易前就把他做的事情告訴以西結,那麼他就相信理查德是想犧牲自己,只是意外發生,本傑明成了倒楣鬼。

如果理查德在第二天交易前沒有告訴以西結那天他做了什麼,摩根就認定理查德是要以這個計劃犧牲某人,但賭自己能活,導致本傑明被犧牲,至於理查德說要利用本傑明的死來取得加文的信任這件事,摩根就更不能信任。

因為摩根認為理查德的這句話「我們必須得做點什麼使他們相信」,這句話是別有用心,理查德可能在交易現場會做出什麼,以取得加文對他對神之國的信任,最終理查德沒向以西結坦承,所以摩根選擇了第二個認定。

加文離去後,在摩根和以西結交談里,摩根不小心把本傑明說成德偉恩,以西結聽得出摩根的精神狀況不好,他要摩根一起回去,不要一個人在外面,但摩根堅持不要,以西結等人只好自己回去。

摩根獨自一人用刀終結了理查德後,把他埋在那個預備挖好的洞里,挖土的時候,摩根發現了凱蒂背包,摩根拿起來看了看後丟到土上,然後凱蒂背包被摩根挖的土逐漸埋住。

摩根當然不知道這是誰的背包,編劇運用摩根的不知情舉動,顯示出再次掩埋住背包,彷佛有「可以真正安息了」的味道。

之後摩根殺了路上的一個個行屍,再去找卡蘿爾,卡蘿爾看到摩根身上都是血,問他怎麼了?摩根說自己殺了理查德,掐死他,因為理查德害死了本傑明,卡蘿爾沒說話。

這裡很明確,摩根講出了他殺理查德的原因,他並不認同理查德單純為了神之國犧牲自己,摩根用nHe』s the one gotnBenjamin killed.。

之前理查德用了兩次the one,第一次說自己是tried to be the one…(成為犧牲者),第二次是 I』ll be thenone lead…(成為領導者),第一次用try to be,第二次用will be,那種意境感受,摩根最終下結論,他是害死本傑明的那個人。

摩根問卡蘿爾想知道亞歷山大發生什麼嗎?卡蘿爾點點頭說想,摩根把發生的事情都告訴卡蘿爾,格倫、亞伯拉罕死了,現在亞歷山大為救世軍做事等,不過瑞克正準備反抗,卡蘿爾悲從中來。

摩根表示卡蘿爾都知道了,那他要走了,他要自己一人把救世軍們一個個都殺了,卡蘿爾走過去要摩根別走,卡蘿爾說你可以走,也可以不走,卡蘿爾用以西結說過的話來開導摩根。

最後摩根接受了這個提議,待在卡蘿爾的屋子,卡蘿爾則是前往神之國,告訴以西結必須準備反抗。

摩根選擇向卡蘿爾說出亞歷山大發生什麼,因為他從理查德身上看到了矛盾這個東西在人身上的存在。

摩根也體認到自己的矛盾,從以前數次說自己該死,可是想自殺卻下不了手,包括這次本傑明死後也是,摩根拿刀自殺又是下不了手。

因此他可以理解卡蘿爾說想逃離人群,想自己一個人,但其實又想關心那些人的矛盾心情。

摩根的領悟,終究還是起因於他把本傑明當自己兒子一般看待,卡蘿爾差點被殺,那時摩根就殺人了,但他還是沒領悟,人總是在自己覺得很重要的人死去,才會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

摩根因而審視了原先的想法,傷害敵人就是傷害自己,這個理念是單向觀,就是說只考慮自己個人的應對,但不把自己以外的人考慮進來,如果以雙向觀來看待,那就是無論如何都會受傷,本傑明說過的。

於是,這個理念無法適用於雙向,我們不傷害敵人,可敵人傷害我們怎辦?

摩根對理查德痛下殺手,體現了「人不傷我,我不傷人」,他把自己跟其他人考慮進來,形成了雙向觀,別人不傷我,我就不傷人,但誰傷害我,我會視情況反擊,因為要保護自己,就是自衛的概念。

摩根殺了理查德,事實上摩根沒有說出他真正殺死理查德的另一個要因,以遠因來說,這個人是個禍害,他還會再害死別人,所以現在殺了他。

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摩根的部分寫完了,要看核心分析關注玲姐扣扣或知乎。

再說說卡蘿爾,後面會說以西結。

本集的開始是卡蘿爾睡覺睡到驚醒,她心裡不安,對於亞歷山大發生什麼事,真的是達里爾說的那樣嗎?那耶穌帶他們來神之國做什麼?

於是第二天她前往神之國找摩根,這裡劇情描繪了她前往的過程,他殺了一些途中遭遇的行屍,比較特別的是他使用了一個寫著ONEnWAY的立牌當武器,這個ONE WAY,編劇要說什麼?

從卡蘿爾的矛盾心情來看,暗示著不管你是選走,還是不走,最終你還是只有一個方向,因為你放不下你的隊友們,你放不下你關心的人。

卡蘿爾到了神之國和摩根談話後,摩根的話讓她不知道要怎麼回答,是啊!她知道自己說過想一個人,不想管其他人,可她心裡卻擔心著,矛盾啊!摩根要她回亞歷山大看看,可她覺得自己並沒想好這事,於是她默默離去。

在以西結他們送本傑明來到卡蘿爾住處之前,卡蘿爾正在播種,她要種石榴,關於石榴,這是她和以西結之間的聯繫物,以西結用了石榴說了很有哲理的話,之前的集數里玲姐分析過了,我貼在下面。

以西結說「苦皮包甜果,是挺矛盾的,但這也是天意」,編劇借用這話向觀眾暗示,矛盾也是天意,不必刻意擺脫自己的矛盾。

這表示卡蘿爾接受了以西結的說法,慢慢在接受自己的矛盾,以西結對卡蘿爾的影響越來越大。

本傑明死後,摩根找上卡蘿爾,告訴她亞歷山大發生了什麼,卡蘿爾知道後,當然管定了,怎麼可能眼睜睜看隊友繼續受殘害,格倫、亞伯拉罕、史賓塞、奧利薇亞都死了。

卡蘿爾也理解摩根現在有自己的矛盾,畢竟他殺了理查德,而他本來是支持不殺生的,所以卡蘿爾用以西結的話去開導摩根,你可以走,也可以不走,摩根接受了。

之後卡蘿爾去了神之國,告訴以西結她會住在這裡,並且要反抗,以西結說,是的,但不是今天,以西結示意卡蘿爾一起過去,他走過去本傑明的弟弟身邊繼續進行種植,卡蘿爾放下包包,往他們的方向走去,然後待在他們身邊,就像陪著一起。

顯然卡蘿爾覺得以西結的話開解了她的心,對以西結自然有進一步的感受,就看後續劇情怎麼寫她和以西結了。

卡蘿爾的矛盾怎麼來?之前分析過,這裡總結一下,卡蘿爾自從燒死兩個人開始,殺人越殺越多,殺人對她來說是有壓力的,雖然她一開始不覺得,只認為自己是做該做的事,隨著越殺越多壓力越大,她受不了,想離群索居,她也做到了。

可是離群索居後,發現自己還是關心隊友們,很矛盾,怎麼辦,以西結的話給了她慢慢的釋懷,並且她在獨居的這些日子裡,壓力也減輕了不少,現在知道隊友被欺負後,當然一定要回歸幫忙。

不過回歸的卡蘿爾,身邊多了一個很重要的朋友,以西結,卡蘿爾可能慢慢會變成以西結領導神之國的重要幫助。

補充一段理查德和摩根卡蘿爾的對話分析:

理查德找卡蘿爾幫忙勸說以西結時,他先告訴卡蘿爾和摩根關於救世軍的問題,提到不能繼續和救世軍維持這樣的關係下去,早晚會出事,神之國就完了。(講眼前難題)

然後提到自己目睹家人死去,現在必須有所作為,否則會失去更多人,甚至失去一切,摩根問他要他們倆做什麼,理查德表示希望卡蘿爾勸說以西結反抗。(再講不解決這個難題會失去更多)

他繼續說明,他知道救世軍的人數很多,他猜比神之國的人還多很多,不過出其不意是神之國唯一的希望,趁著還有優勢要現在就行動。(當時神之國的優勢是什麼呢?這點理查德沒有說明。

他又說他估計那種暴力什麼的,卡蘿爾沒有經歷過,卡蘿爾回答「你錯了」,摩根補充說「你大錯特錯,她可能是這屋子裡最強的戰士」。(這裡顯出理查德雖觀察力不錯,但不是屬於深度觀察者)

聽到這樣理查德很高興說「那就是時候反抗了」,這時卡蘿爾嚴肅地抬頭看他,卡蘿爾說「不,我不想參與這事」,理查德表示卡蘿爾不用戰鬥,只要勸說以西結帶領神之國反抗即可。

卡蘿爾表示理查德沒懂她的意思,她不想要任何人來這裡,卡蘿爾並說「你們的死活與我沒有任何關係,我只是想一個人待著」。

這裡可以看出理查德沒有看出卡蘿爾正困擾於殺人所帶來的壓力與自我譴責的痛苦,當然,要能看出這點太難了,能看出卡蘿爾有異樣就算很不錯了。

可惜理查德沒看出卡蘿爾對殺人這件事的異樣態度,理查德高興的說正是時候反抗(開殺),卡蘿爾當然非常不悅,所以才會說出你們死活跟我無關這樣的話來。

理查德看向摩根,摩根表示會死很多人,理查德對摩根說他殺過人,摩根表示自己是為了救人才殺人,理查德生氣回「有什麼該死的區別,我們殺他們也是為了自救」。

理查德越來越生氣,而且很激動,摩根大聲說「只是你不知道能不能成功」,理查德憤怒回「總有一天你會選擇殺人的,摩根,因為早晚會到那一步的,何不現在做出選擇?在你失去你關心的人之前」。

對於摩根說「你不知道能不能成功」這件事,理查德沒回復,所以他對於出其不意主動攻擊能不能成功,他是不確定的,那他為何急著現在反擊?

摩根表示現在是和平,所以不想去改變它,「也許我們可以促進和平」。

聽到這樣理查德氣呼呼大吼「不是與這些人!當他們反咬一口的時候,他們一定會!你們的雙手將沾滿鮮血,但也許你倆早就習慣了」,理查德生氣離去。

最後理查德的大吼言語可以聽出他真的很生氣,他說不是與這些人!這憤怒透露出他非常受不了會面時的救世軍等人,尤其是傑瑞德。

於是這裡可以看出理查德整個思維的矛盾點,他先說目前難題,這個難題是一個未知數,就是說也許這樣也許那樣,神之國就完了,可他說的狀況,目前只發生了某人冒犯了救世軍他們這件事,就是他和傑瑞德起了衝突。

然後他加強說要解決這個難題,否則神之國會失去更多,可是這個難題,其實他不要觸怒傑瑞德,是可以維持和平的。

接下來他提到神之國雖然人比救世軍少很多,可是出其不意是唯一希望,趁神之國現在有優勢,有什麼優勢,他並沒有解釋。

卡蘿爾不願意後,理查德越來越生氣,摩根問他你不知道能不能成功,他只說摩根你早晚會選擇殺人,所以出其不意的攻擊救世軍能成功嗎?理查德並沒有很確定的答案。

最後他怒氣表達不能與這些人維持和平,他這麼生氣,就可確定理查德和加文等人的不愉快,他實在憤慨。

總結,他要大家去打一場不確定的仗,而且明知道對方人數比自己人多,優勢在哪他也沒講出來,出其不意是唯一希望?如何出其不意?尤其他和卡蘿爾及摩根的這場談話,是在耶穌來結盟之前。所以理查德為什麼這麼急著反抗?

核心分析:理查德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在開始說之前先說一下潛意識和表意識:

潛意識,是指那些在正常情況下根本不能變為意識的東西,比如,內心深處被壓抑而無從意識到的慾望。(維基百科),表意識當然指的是人可以意識到的東西,並且表現在言行舉止上。

關於潛意識就要提到佛洛伊德的「冰山理論」。他說,人的意識組成像一座冰山,露出水面的只是一小部分(意識),僅不到10%,其餘絕大部份隱藏在水下不易察覺,但仍對人產生著深遠影響(潛意識),包含無法察覺的感受,情緒等等。

所以潛意識,指的是人的表意識底下的活動,而表意識是不清楚的、無從意識到的,但潛意識會觸發人的情緒、行為、態度,當然也觸發人的表意識,現在開始說理查德到底怎麼回事。

喪屍末日發生,理查德自述,妻女連續死去,因為自己的不做為,他表意識很自責,但他的潛意識裡的罪惡感一直在升高,不過表意識是不清楚的、無從意識到的。

潛意識壓抑著罪惡感一段時間,可是潛意識裡的罪惡感越來越升高,越來越壓抑不住,觸發他的情緒越來越浮躁,卻無處發泄,因為逃亡的路上遭遇太多恐怖(理查德自己形容不少),當然他的表意識並不理解他自己為什麼浮躁起來。

後來加入了神之國,終於開始有了安定的生活,卻又發生了以西結與救世軍達成協議,以後要向救世軍上貢這樣的狀況,於是,情緒浮躁的理查德,慢慢在與救世軍的數次交易中,對救世軍這種惡霸組織他越來越不滿。

潛意識裡的罪惡感越來越升高,導致他整個人心情更加浮躁,每每在與救世軍的會面交易中,就必須忍受救世軍的無理態度與行為,然後一次又一次把物資送給救世軍,憑什麼要白白給他們?

一直到第七季第二集的那次小豬交易(和傑瑞德肢體衝突),是導致理查德開始狗急跳牆的最大主因,理查德浮躁心情下的不滿形成反抗意識,他決定立刻反抗救世軍。

他潛意識的罪惡感高漲無處宣洩,情緒已經不好,然後受到救世軍這樣蠻橫的對待,使他在那次交易到達無法忍受的臨界點,所以他變成把不滿情緒發泄在對抗救世軍這件事上。

理查德表意識的自我認知是,過去妻女死亡,他不做為,他乾等,所以他很自責,於是他決定現在他要有所作為,就是反抗救世軍,對抗這惡霸集團。

剛剛為什麼說小豬交易那次,是導致理查德開始狗急跳牆的最大主因,因為在耶穌帶瑞克等人去見以西結時,理查德和耶穌的交談顯示出,他不滿救世軍很久了。

耶穌說他從沒見理查德笑過,這顯示理查德對救世軍的不滿壓抑已久(他籌備那個隱藏小屋一段時間),一直到小豬交易那次,他完全無法忍受了,所以他開始著手計劃可以立即反抗的行動。

但他最大的阻礙,是以西結不願意對抗救世軍,所以他才找上卡蘿爾勸說,只是卡蘿爾不願意,他非常生氣難受,狗急跳牆的他,對於自己想執行的計劃受阻,他會對阻礙他的人事物感到不滿,所以他才會轉變成犧牲卡蘿爾這樣的計劃,反正卡蘿爾是新人,以西結又欣賞她。

用簡單的文字示意圖表示:

罪惡感 →觸發→ 浮躁的情緒n→導致→ 與救世軍的會面一次次衝突越來越不滿、不能忍受 →導致→ 狗急跳牆的幼稚表現,急著要立刻反抗救世軍(本性顯現)

而當一個人開始狗急跳牆,就是他的本性越顯現的時候,潛意識裡壓抑住而表意識沒有意識到的東西,也更容易從言行舉止的細節里表現出來。

在說服卡蘿爾和摩根的談話里,理查德的自我認知出現矛盾,也與事實有矛盾,他的說法是要為了神之國好,但他的其他言行與神之國現狀,顯示他急切著要反抗,並不是基於神之國迫在眉睫的危險,而是他自身與救世軍互動的不愉快,尤其是傑瑞德完全惹怒他n---

1、表示持續上貢下去遲早出事

(但目前處於和平狀態,除了他與傑瑞德有不愉快互動)

2、表示雖然人數比對方少很多,可是立刻出其不意攻打對方是唯一希望(沒有事實基礎來支持這個論點,尤其人數跟救世軍比少很多)

3、表示要趁現在有優勢馬上反抗

(沒有事實基礎來證明有哪些優勢)

4、非常急著要馬上反擊,生氣說無法與那些人維持和平

(事實部分是他在交易時無法與對方和平相處)

還有一件事,當以西結不願意與瑞克同盟後,理查德和瑞克有過對話,理查德說要跟瑞克走,但瑞克表示他加入,人數還是不足,等於他的加入無法贏。

這顯示理查德急於反抗救世軍,為了神之國不是主因,他說要加入瑞克,就等於是他自己和瑞克團隊的事了,神之國就不涉入了,他的主因還是在於他忍受不了加文和傑瑞德那些人,所以他想滅了他們全部。

理查德請求卡蘿爾幫忙,卡蘿爾不幫了,他到達隱藏小屋裡一人癱坐在地上,既生氣又難受,之後他想了新辦法,犧牲卡蘿爾,但達里爾不同意,並指出要是卡蘿爾死了就殺了理查德,理查德於是放棄犧牲卡蘿爾這個計劃。

他告訴達里爾,卡蘿爾很強大,不過一人在外遲早也是死,為了神之國為了大家,必須犧牲她,也就是為了幫助大家,有人犧牲是在所難免。

但注意,在達里爾不願意後,兩人爭執並且互拿武器指著對方後,理查德堅持要執行計劃,達里爾表示卡蘿爾無論什麼狀況死了,他就要殺了理查德,聽到這樣,理查德才放棄了犧牲卡蘿爾的計劃。

然後他向達里爾說,他願意為神之國而死,達里爾回那你怎麼不去死?

這裡,達里爾是不願意理查德犧牲卡蘿爾,但沒有指出理查德是個不會犧牲自己的人,理查德為什麼要在放棄計劃後,說自己願意為神之國而死?

因為理查德知道,達里爾看出他根本不想死,只是想完成計劃,所以犧牲別人,因此他替自己做出解釋,說他可以為神之國而死,達里爾知道那是屁話,說來騙人的,達里爾才說那你怎麼不去死?

從這裡不難發現他的矛盾,他潛意識的罪惡感觸發他的表意識展現在對救世軍的不滿上,他決心要反抗救世軍,他想要大家和他一起做正確的事。

以西結不同意,他找了卡蘿爾勸說,卡蘿爾不願意,他就乾脆犧牲卡蘿爾,而且還臨時找上達里爾,當時達里爾才剛到神之國沒多久,最後計劃終止於卡蘿爾如果死了我就殺了你。(他想救大家的計劃,是先死其他人,別人不願意,說他硬幹就殺他,他就放棄了)

就因為理查德的狗急跳牆,一個他表意識所不知道(或者說他表意識不認同),而是存在潛意識裡的東西,我們可以看出來了,就是他怕死,他不想死,可是妻女死了他自責,潛意識有罪惡感,於是他決定有所作為反抗救世軍,但這個計劃真正說起來,不包含犧牲他自己。

也就是說他因為潛意識罪惡感,情緒不佳,後來被救世軍觸怒後決心反抗的這行為,他給自己的定義是,他為了大家好,為了神之國好。

犧牲卡蘿爾的計劃不成,狗急跳牆的他可不願意停止,於是,理查德執行他下一個計劃,藏瓜計劃。

理查德從上一次的交易所發生的情況,他得出了心得,若再出事,自己是救世軍的第一個箭靶(加文指定第一個殺他),而摩根是第二個箭靶,本傑明是第三個箭靶,因為這兩人都得罪了傑瑞德,而傑瑞德是衝動份子,隨時反擊。

於是,他自知自己是第一個箭靶的情況下,交易時他盡量表現乖乖的,他認為自己真成第一的話,摩根會在危險時刻救他(除了摩根上次幫了他,摩根曾為了救卡蘿爾殺人),再加上本傑明也會幫忙。

再來,就因為他知道本傑明可能會是第三個箭靶(如果他躲過了,摩根是第一個,本傑明是第二個),所以早上出發前的談話,理查德主要是讓摩根更憐惜本傑明,一個小孩年紀輕輕就要負起做爹的責任,令人同情。

如果本傑明倒楣成了箭靶,摩根會出手救他,早餐談話到最後,理查德暗示摩根時候到了別自責(引導摩根為了救人或自救動手殺人)。

結果交易時,原本按照他預想的,槍口對向他,不過理查德設想接下來是摩根會出手救他,但傑瑞德動作太快,馬上朝本傑明開槍,所以理查德一時間傻住了,這完全跟他設想不一樣。

後來既然本傑明死了,這個計劃也得收尾了,但理查德沒想到摩根發現了他做的事,所以他趕快跟摩根解釋,解釋完後,立刻說可以利用這事,先取回加文等人的信任,然後再殺光他們,他再次引導摩根殺人。

因為他就等著摩根把仇恨發泄在加文等人身上,就是說理查德想引導摩根做出殺對方的舉動,這樣就可以升高戰事

不必再等以西結同不同意了。

而摩根看穿了理查德就是在利用他升高戰事,但摩根不願意錯怪好人,所以他以理查德在第二天交易前有無告訴以西結來做最後的判斷,結果理查德沒說,摩根才狠下心殺了理查德,因為摩根知道他還會再利用別人干出蠢事。

至於理查德表示自己要成為領導人這事,基於他這個第一箭靶躲掉了,他覺得自己受到上天眷顧,這是天意,所以他適合當領導人,既然以西結不戰,他可以在戰事升高後帶隊殺敵,當然他的想法沒成真,摩根殺了他。

理查德死後,摩根告訴以西結等人「他之前就想為我們而死了,他希望死的是自己」。

摩根怎麼知道理查德之前就想為神之國而死?理查德從沒對他說過,理查德對達里爾說過想為神之國而死,但達里爾根本沒告訴摩根,所以摩根是自己看出理查德早就想為神之國死?

如果是這樣,摩根沒有必要這麼生氣,理查德有犧牲自己的想法,這是一般人做不到的!摩根生氣是,他理解到理查德只是想利用別人完成他的計劃。

而理查德已被他殺死,所以摩根讓死去的理查德有個體面的原因,也是為自己殺了理查德找個理由,也不想讓大家太難受。

總結理查德其個性本質:

怕死(不做為)、幼稚不成熟(易記恨)、腦子靈活(想法多變)。

理查德潛意識無法壓制罪惡感,觸發情緒不佳,屢次被救世軍惡劣對待,他的不滿升高,表意識決定開始做一個有做為的人,可是他怕死的本性,再加上不成熟展露出來,他跟傑瑞德之間就像兩個小孩衝突一般,很幼稚。

他為了想辦法讓神之國和救世軍之間形成對抗關係,他腦子辦法動得快,而他輕易的就選擇犧牲別人的計劃,因為他給自己的理由是他要救神之國,所以有人犧牲是無可避免。

狗急跳牆的他,大膽的執行了藏瓜計劃,知道自己是第一箭靶,但他就賭隊友會救他,只為了升高雙方之間的戰事,不斷慫恿摩根殺人,說簡單的,潛意識的罪惡感壓制不住,觸發理查德情緒逐漸浮躁,被救世軍惡霸無理對待後,發展成各種幼稚的行徑,因為怕死,變成一次次惹事拖人下水,但表意識的自我認知卻說自己是在有所作為成大事。

////////////////// 2017/3/19 晚上10點30 更新 //////////////////

來說一些關於摩根的細節,編劇在一開頭就用一個小劇情來暗示摩根能洞悉他所了解的人,其內心真正的想法,當摩根在教本傑明的弟弟學慣用棍時,他說「你剛來找我的時候,說想打敗你哥哥,你真想這樣嗎?」。

本傑明的弟弟說「是啊!」,摩根斬釘截鐵回「不,你想跟你哥哥一樣,對嗎?」,本傑明的弟弟才坦承回答「是的」,編劇在這裡就說明了摩根可以看出人的心口不一,所以他後面看出了理查德的心口不一。

當然本傑明的弟弟是一種好勝心,嘴上說要打敗哥哥,其實只是想跟哥哥一樣。

摩根之後對本傑明弟弟說「檢查你的步法,如果步法錯---」,本傑明弟弟介面說「一切皆錯」,摩根轉過頭看著他回回「是啊」,摩根很高興本傑明弟弟把重點銘記於心。

這是暗示後面理查德所做的事,一旦方法錯就一切都錯了,當然摩根只是和本傑明弟弟講合氣道步法,只是編劇應用這個小情節來暗示後面摩根對於理查德所做之事的看法,也可以說這一段情節,就是在暗喻後面摩根為什麼殺了理查德。

討論一下關於摩根的怕死,摩根說過懦弱的人活下來,指的是他不敢自殺,所以活下來,他怕死是指無法自殺,摩根為什麼這樣,其實跟亞伯拉罕當初自殺下不了手是類似的。

亞伯拉罕無法接受自己沒保護好妻兒,覺得這樣的自己應該死去,所以他選擇自殺,可最後卻下不了手,亞伯拉罕的的榮譽心很重,這樣的死法對他來說太難接受。

最後尼根點兵點將點到他,亞伯拉罕抬頭挺胸,怎麼這時候他又不怕死了?因為替同伴擋死,這就是他要的死法,他覺得他死得其所,軍人希望自己死在戰場上,而不是自殺。

至於摩根,摩根因為沒保護好兒子,使得兒子被喪屍妻子咬了,他崩潰了,摩根的情緒控管跟亞伯拉罕比起來,當然就是失控了,他覺得自己該死,最後同樣也下不了手自殺,不過他發瘋了。

摩根變成瘋狂殺手後,殺喪屍也殺人,其實摩根殺殺殺,就像在等著出現一個可以把他殺掉的人或喪屍,把他幹掉,這樣他就能死得其所。

這也是為何他第三季遇見瑞克,竟叫瑞克殺了他的原因,他覺得自己活著沒做好一個丈夫該做的,該死,但他又無法自殺,就像跟亞伯拉罕一樣,摩根想死在與敵人的殺戮中。

只是後來他遇到合氣道棍師父,改變了想法,這次本傑明死去對他再次衝擊,他又想自殺,還是下不了手,但這次摩根沒有瘋,不過他正準備著把救世軍一個個殺掉。

另外,在卡蘿爾從神之國離去和本傑明交談時,編劇也做了卡蘿爾必須回歸的原因鋪墊,當本傑明表示他今天可以不去交易,他希望送卡蘿爾回小屋,學學卡蘿爾怎麼殺行屍的,可是卡蘿爾說不要,要本傑明去參與交易。

如果本傑明沒去,他就不會死了,這是指卡蘿爾的遠離人群,也等於少救了一條人命,未來卡蘿爾會覺悟到,他不能躲起來一人生活,她有強大的能力,她可以幫助更多人,這才是她贖罪的方式、釋懷的方式。

最後來寫以西結,以西結不想跟救世軍打起來,因為和平維持不易,他看著社區里大家平和的狀態,有人享受著親情,有人享受著友情,他不想打破。

突然神之國的成員之一,娜比拉來找他,表示遇到小問題,但它一周之內就可能變成一個大問題。

就是他的皇家花園的植物大多生了象鼻蟲,必須把它們全部剪了燒掉,不然會蔓延到院子里的主要農作物上,他知道皇家花園對以西結很重要,很抱歉會變成這樣的狀況。

以西結說該怎麼辦就怎麼辦吧!娜比拉說,「陛下,美妙之處就在,你可以把它們拔了剪了,你可以把它們燒了扔掉,但如果您想的話,它們還會長回來的。

這裡的暗喻,皇家花園的植物生了象鼻蟲,就像神之國被救世軍壓迫必須不斷上貢。

如果繼續這麼下去,神之國遲早會完全被救世軍掌控,把皇家花園的植物燒掉,美妙之處在於它們還會長回來,這是暗示為了反抗救世軍所進行的殺戮行為,意義不是殺戮本身,而是這麼做的目的,是為了去除禍害(象鼻蟲=救世軍),保護更多人。

雖然對抗救世軍,可能會導致自己人有傷亡(皇家花園裡的植物被燒掉),但它們還會長回來的意思是,和平的精神會再回來,對抗救世軍只是暫時的必要之惡,清除危害後,一切就回歸平靜,和平就會再回來,不清除禍害,未來可能會導致神之國,走到完全被救世軍掌控的地步,那就不是和平了,是被奴役。

這裡還有第二層暗示,皇家花園的植物象徵的正是神之國里,比一般子民更接近國王的人,皇家花園的植物生了象鼻蟲,代表神之國里,接近國王的人里,有人走偏了。

把生了象鼻蟲的植物燒了,赤裸裸就是國王人馬之走偏的人被滅了,當然看到本集後面就知道是指理查德被摩根所殺。

劇情到中後,本傑明死了,它們準備去交易一顆瓜之前,以西結看著娜比拉等人清除皇家花園的植物,以西結的表情,顯示他深思著關於對抗救世軍這件事,他慢慢在轉變想法。

本集最後卡蘿爾來找以西結,卡蘿爾說要準備反抗,以西結告訴她「是的,但不在今天」,說明以西結確實改變了想法,但即使要反抗救世軍,不是今天,不是立刻,不是馬上,而是要經過詳細計劃。

接著以西結邀卡蘿爾一同來種植時,顯示以西結的淡定不躁進,本傑明死了他當然生氣,但這時要回頭去想加文跟以西結說過,用球棒砸頭這件事,以西結是否之前就見識過救世軍的狠毒,才會不願意反抗?


推薦閱讀:

《心理罪之城市之光》:是什麼照亮了一座城市的光
這個對老媽頻繁「嫌棄」的兒子竟然如此可愛
綉春刀:另一種意義的侯亮平
已經跨過「萬事開頭難」的追光,還能繼續「偏向虎山行」嗎?
年底再泰囧一次,賀歲解壓第一選擇《這就是命》!!

TAG:美剧 | 行尸走肉美剧 | 影视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