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參觀美術館?

約翰·艾迪瑪《如何參觀美術館》

最近這本書挺火的。是一位資深策展人為普通觀眾寫的一本美術館參觀指導手冊。他以多年行走世界各地美術館的經驗,從32個不同的角度,提出參觀美術館的不同方法,腦洞清奇,既有趣又有用。幫助你探索參觀美術館的新途徑。

這篇讀書筆記供大家參考,附加一些我自己的看展小tips。

我為什麼要去美術館

書里把我們想去參觀美術館的動機分為四種:

1、如果你是為了獲取知識,甚至是只想在社交網路上裝x。那麼你就是一位探索者;

2、如果單純出於興趣,出於對藝術的熱愛,那麼你就是一位充電者;

3、如果是已經有所設想,就奔著某幅心愛的作品去的,那麼你就是一位尋覓者;

4、如果是為了陪伴他人,那你就是一名輔助者。

弄清楚參觀動機之後再動身,會讓你的參觀更加輕鬆、高效。

我覺得在這裡可以補充出第五種角色,就是逃避者。

我就是典型的逃避者,喜歡在美術館裡發獃,睡覺。因為感覺只要進入這個涼涼爽爽的白盒子里我就可以卸下心裡的所有煩惱。

如何去欣賞一幅畫

這個話題非常大,我們可以從構圖、色彩、流派或是歷史背景這幾個方向去欣賞作品。可是這對於真的普通觀眾來說一樣具有難度。

書中更簡單,教我們怎樣去欣賞肖像畫和風景畫。

「幾乎在每個美術館,你都會看到肖像畫。欣賞肖像畫要特別留意畫中人的眉毛和眼睛。

至於風景畫,因為畫布上呈現出來的景色幾乎都經過了理想化的處理,甚至完全出自想像,所以藝術家想讓你看到什麼樣的風景,這才是關鍵。風景畫所承載的是其所屬時代的理想典範,你要用自己的眼睛,去重新發掘和解讀其中的細節和理想。

優秀的風景畫家首要的創作意圖是表達藝術,而非描摹現實。仔細觀察,某些細節會告訴你,畫家正和你的雙眼和大腦在玩一個遊戲。試著去理解浪漫派、印象派、現代主義這些不同派別的不同視角和觀點,點燃你心中的小火花,他們都是某種精神狀態的反照。」

如何應對某些可能會引起「反胃」的當代藝術

這一部分書里是這樣說的「美術館裡面可不全是美的或是積極向上的展品。當你吃完美味的早餐,心情愉快地去逛美術館,結果劈面遇見一幅栩栩如生、一覽無餘的巨幅女性下體,你會不會覺得辣眼睛?一轉眼看見一幅泡在藝術家尿液里的十字架照片;接著你又在一堆色情圖片組成的拼貼畫面前看見了用大象糞便做成的黑色聖母瑪利亞像;忽然你又聞到了一股怪味,四處看看,發現這味道來自一個玻璃展櫃里腐爛的牛頭。頓時,你整個人都不好了。」

這一部分其實不是特別適合我們,因為這樣勁爆的展覽一般是沒辦法在中國展出的,國外的展覽想進入中國都有著嚴格的審查制度和數量限制。普通觀眾可以查詢到展覽信息的都是主流大展,而中國類似這樣的行為藝術家們,哪怕辦展覽,展訊也僅在小圈子裡流動,普通人無從得知。

「既然無法避免在美術館裡看到這些令人震驚的形象,那麼乾脆不要壓抑它們在你心裡產生的複雜感覺,如果想笑就笑出來,倒吸一口氣,憤怒或者大叫也行,誰說欣賞藝術一定得保持安靜和鎮定呢?把震驚的情緒內化,是理解藝術作品關鍵的第一步。接下來,再試著接受這些感受,重新去讀解說詞,再找找線索,藝術家如此刺激你,是否為了表達某個重要的觀點?最初的震驚過去之後,一個很有價值的想法或信息就會浮現。不用點有爭議的方式,還真沒法有效地表達出來。在美術館裡,感到不舒服通常是個好徵兆,這預示著你已經快要走出你的舒適區了,生活中很多激動人心的事情,常常在此刻發生。」

如何應對美術館裡的熊孩子

這一章同樣不太適應於國情,我國美育可能還沒有真正走進千家萬戶,被家長有意識帶著去參觀美術館的孩子一般都很乖,或者就是去臨摹作品的。

我們有時候會在很多新聞上看到熊孩子損壞藝術品或藝術系學生的畢業設計,在藝博會或者畢業設計展這樣有點類似於博覽會形式的展覽中可能有這種現象,但是美術館的熊孩子真的還好,我經常看到被老師領著臨摹大家作品的小孩子,安安靜靜的盤腿坐在畫前,就像小天使一樣。

「但實際上,世界上最棒的導覽員就在你身邊——那就是孩子。他們是提問題的專家,並且非常善於從不同角度看待事物,而這兩點,是藝術批評最需要的關鍵技能。所以,當你面對畢加索等抽象派畫家筆下那些讓你感到困惑的作品時,不妨問問孩子覺得這些藝術家畫的是什麼,他們很可能會為你提供嶄新的見解和欣賞角度。」

美術館,慢下來

「不慌不忙是欣賞藝術的關鍵。只要肯花時間去欣賞,藝術的意義通常都會逐漸顯現出來。但遺憾的是,對於一件作品應該看多久,美術館卻鮮有提示。因此我們進入美術館之後,總是腳步匆匆,什麼都想看,結果卻什麼都沒細看,還把自己累個半死。

其實,你應該果斷地做出選擇,花時間真正去了解某幾幅作品。把美術館看作一份菜單,而不是待辦清單。要知道,慢慢悠悠的美食家,為了表示對大廚的尊重,用餐時間基本上和大廚做菜的時間一樣長。走馬觀花的參觀者,面對藝術家花了幾個月甚至好幾年的時間創作出來的作品,難道不應該看得久一點嗎?如果擔心患上「美術館腿」,可以自帶馬扎,邊看邊休息。」

拍照就是藝術的再創造

總有人藝術品已經淪為了拍照的陪襯,就像我之前發微博說,京滬兩大美術館,木木和余德耀,所有小姑娘都喜歡去這兩個美術館拍照。可這並不是別人所想的那樣,為了發朋友圈而裝x,拍照才是親近藝術、參與藝術的一種方式。

當然,拍照時候要注意畫旁邊有沒有禁止拍照的標識,一是為了保護珍貴藝術品,由於照相機的閃光燈會嚴重損害到畫家的展覽品。二是尊重畫家的知識版權,或者是藏家要求禁止拍照。拍照後的照片流通後會對藝術家的利益產生損失,另外,藝術家的名譽權也容易遭到侵犯。

作者建議我們不要拍藝術品本身,而是拍你對藝術品的感受。比如,你可以把某些屬於你的東西或者同伴一起拍進去;當你的愛人站在她最喜歡的畫作前沉思時,拍下她的背影;當你的孩子站在畢加索的作品旁邊露出和畫中人一樣的表情時,抓拍下來;或者,讓你的朋友假裝和一件雕塑作品聊天,然後拍張照。藝術家創作了藝術品,現在你也可以發揮創意,用攝影的方式進行你的再創作。

書里一些關於看展的金句

1. 因為展品的啟發作用,美術館可以是一個聊天會友、暢談人生的好地方。

2. 希望參觀能收穫滿滿,那就應該重新思考一下美術館餐廳的意義。

3. 藝術家創作了藝術品,現在你也發揮創意,用攝影的方式進行你的再創作吧!拍照是親近藝術、參與藝術的一種方式。但不要拍藝術品本身,而是拍你對藝術品的感受。

4. 聽一場交響樂要四十分鐘,看一部電影要兩個小時,但一件藝術品應該看多久,美術館卻讓你自己決定。花時間去真正了解某幾幅作品,把美術館看作一份菜單,而不是待辦清單。

5. 美術館裡有時的確會顯得過於安靜。在音樂的輔助下,可以表達出藝術的情感,藝術的主題或戲劇性的一面,甚至對此進一步升華。

6.警衛為你提供的,常常是美術館最欠缺的東西: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和一段有關藝術的深入交流。

7.初看感覺平平,卻回味無窮,漸漸令人驚嘆的作品,從長遠看會為我們帶來更大的收穫。

8.如果你第一眼看到某件作品時就很討厭它,不礙事。再多看一會兒。好的藝術需要一點時間去感受。

去哪看展覽

最近全北京的藝術愛好者和網紅應該都去佩斯畫廊去看一個叫做」花舞森林與未來遊樂園「的展覽。這個現象級展覽的票價是比較貴的,但是我依然很安利,哪怕你對藝術一點興趣都不感都能讓你覺得值回票價。

很多朋友剛認識我的時候都會問我一個問題,去哪裡知道展覽訊息?一般除了」豆瓣同城|格瓦拉「之外我推薦大家關注一些門戶網站|雜誌|電視台都會有專門做藝術的公眾號,只要辦大展這些公眾號都會提前半年發出通知,很方便我們購買半價早鳥票。

還有一個小訣竅,就是我上次在直播中說的,多關注蘇富比、佳士得、保利、瀚海、一類一線拍賣行每年的春拍秋拍預展。這個展訊是豆瓣或者格瓦拉上查不到的,拍賣公司辦預展貨真價實都是大名家作品而且不收門票,只不過預展時間一般很短,通常只有三四天。

最後,美術館於我,是一個像桃花源、像伊甸園、像香格里拉一樣的地方。希望你們也可以愛上那裡~

參考文獻:《如何參觀美術館》 【荷】約翰?艾迪瑪

歡迎關注我個人微信公眾號:南妹妹(nanmeimei2016),聊聊藝術,有時候也寫寫少女心事。我在那裡等著你來找我玩。

推薦閱讀:

至淡則虛無,人至濃則艷俗。|中國畫壇兩巨匠:周春芽篇
猴年封箱 | 康石石在西湖畔,幾句話說給咱們「藝術生」
寒門再難出貴子?我呸!
我花了三年來了解的聖像藝術,讓你用一個小時也能看懂!
利用機器人和3D列印,建築師創造了植物般精巧華麗的雕塑藝術

TAG:艺术 | 艺术品 | 艺术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