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從不列顛尼亞到英格蘭

封面是英國傳說的亞瑟王12圓桌騎士,本文銜接自——35,查士丁尼大帝。

東方世界的舞台已然進入略穩定的南北朝,而在西方,東羅馬和蠻族橫行的西歐同樣也基本達到了一個穩態。東羅馬皇帝查士丁尼,我們提到這哥們的時候更多的還是他留給世界的兩個瑰寶——《查士丁尼法典》、聖索菲亞大教堂,到時候我會寫一個文章專門講一下這個教堂的結構。只不過查士丁尼大帝本人最希望的只有建功立業、恢復羅馬帝國的榮光,除了這個一切的一切在他眼裡都是個副產品。

可是541年,一場源自尼羅河的大瘟疫,幾乎摧毀了查士丁尼全部的積累,再強大的雄心,在那個時代在病毒的面前也不值一提,有時候這或許也是天數吧。

到了550年,東羅馬早年和波斯的和約破產,大將軍貝利薩留進行了最後一次征戰,東羅馬就再也沒能力發動對外戰爭了。後來東方一個叫做「阿瓦爾人」的奇怪民族到達了拜占庭面見查士丁尼,說希望能夠和東羅馬結為聯盟。

史書上也沒有記載過東羅馬到底給了啥回應,只知道這個民族長的怪怪的,大餅臉塌鼻子。很可能,大帝也想不到這個東方來的神秘民族最後給歐洲帶來了那麼大的改變。晚年的大帝面對被戰爭掏空的國家,醉心於神學研究,和貝利薩留貌合神離,他越來越不信任這位戰功赫赫的功臣。

565年,查士丁尼和貝利薩留同時去世,這個東西如果開一下腦洞的話也是細思極恐,即位的查士丁尼二世在查看國庫的時候驚呼竟然可以空成這個樣子,而查士丁尼一死,好不容易被收回來的義大利就出問題了。

查士丁尼強行收回了東哥特人佔領的義大利,其他的日耳曼小兄弟肯定是極其不滿的,我們韜光養晦幾百年可不是被你這一下打回到解放前的,要說這個歷史也是太巧合——

就在查士丁尼死的565年,日耳曼的倫巴第部,王子阿爾博因繼承這個部落的首領,568年,正是在前面說的那個亞洲來的阿瓦爾人的幫助下,阿爾博因領導倫巴第打敗了另外一個日耳曼部落「日皮德部」,然後就像當年的匈奴一樣,這哥們把日皮德首領的頭骨當了酒杯,這下多瑙河沿岸的日耳曼人紛紛表示您絕對是我們日耳曼人的老大,倫巴第萬歲,不知道比當年的哥特高到哪裡去了。

圖 歐洲人假想的阿瓦爾人。

強大如倫巴第,有大哥阿瓦爾人加持,甚至另外一個強大的日耳曼部落——薩克森都表示支持他,568年倫巴第立刻開始了入侵義大利的戰爭,蠻族軍隊滾滾翻閱阿爾卑斯山,569年米蘭被攻陷,3年後義大利的帕維亞也被佔領,結果沒多久他們老大阿爾博因就被刺殺了,本來就無組織無紀律的日耳曼蠻族群龍無首,他們就開始按照自己原來大酋長的模式,設置了一個個公爵領地進行管理,其實比起當年仍然尊重羅馬元老院並採取羅馬統治的東哥特王國,這個倫巴第讓西歐的「中世紀化」進一步加深,所以很多時候史學界認為這個時候,歐洲的「中世紀」才是正式開始的。

而東羅馬明顯更不太平,他根本就沒工夫去管這個義大利,因為阿瓦爾人強行查手歐洲事務,日耳曼人的步調進一步被打亂,甚至曾經十分邊緣的東歐土著——斯拉夫人也開始向四面八方進入到了東羅馬的地盤,如果熟悉近代政治的也知道,如今的巴爾幹半島已然是以塞爾維亞為代表的眾多斯拉夫人的地盤。

東羅馬遭受的斯拉夫移民潮我們按下不表,阿瓦爾人的由來也暫且不表,這個是下一章要說到南北朝時候提到的。

西歐本來面對著勃起的東羅馬,內心也都做好繼續表面稱臣的打算了,沒想到阿瓦爾人的大移民給他們帶來了和羅馬的進一步切斷,甚至本來都進入國家狀態的法蘭克王國,也按照日耳曼習慣法,在開國君主克洛維死後,國土被兒子們瓜分,以「巴黎國」為代表的日耳曼邦國都是在分裂中活在阿瓦爾人的壓力下。

而這個時候,早就有一波日耳曼人不願意在大陸上混了,因為在北海對面有一個曾經屬於羅馬帝國的「不列顛尼亞」已經向他們伸出了勾引的手。

在410年羅馬軍隊撤走不列顛之後,曾經被羅馬統治的土著布列吞人可就真實翻身農奴把歌唱了,這個是很久之前就說過的了,我們來回顧一下——

大不列顛的早期居民,都是從大陸移民過去的凱爾特人,只不過隨著南歐的羅馬和北歐的日耳曼人瘋狂的入侵,凱爾特人除了這倆小島,大陸的地盤全部丟失,而在這裡主要是生活在愛爾蘭島的,使用蓋爾凱爾特語(Guelic)的「蓋爾人」,而剩下基本就是使用布列吞凱爾特語(Brythonic)的布列吞人,而這個時候,不列顛島的西部山區還有一些當年被凱爾特人趕走的的土著,布列吞人叫他們「威爾士」(Welsh)也就是「異族人」的意思,而不列顛島的北部生活著一種被稱作皮克特人(picts)的神奇族群,現在對這個族群到底是什麼玩意也是眾說紛紜,但是一般通過對皮克特人的一些地名分析,還是認為他們是布列吞人的一部分的可能性比較大。

圖 這個時候的不列顛和不列顛周邊。

羅馬從克勞狄入侵此島到因為匈人入侵而撤軍,將近400年的時間也給這個落後的邊陲島嶼帶來了不少先進文化,也因為上面的布列吞人,羅馬就叫這地方「不列顛尼亞」了(-ia是表示地名的後綴),為了防止皮克特人和蓋爾人對南部的入侵,羅馬還在這上面修了哈德良長城和安東尼長城。

  • 不過後來羅馬人前腳撤軍,愛爾蘭的蓋爾人就進入了不列顛島北部的皮克特人地區,自稱「Skots」,這也就是後來「蘇格蘭」(Skotland)的來源了,蓋爾人和皮克特人混合形成的蘇格蘭人,逐漸成為了剛剛解放的布列吞人最大的一個威脅了。

蘇格蘭人從北邊不斷騷擾布列吞人,布列吞人羅馬時代就打不過他們,他們突然想到,這大陸對面不是有一群把羅馬都打的很慘的存在么?所以,很可能是作為傭兵這個身份,虎狼一樣的四個日耳曼部落——盎格魯人(Angles)、薩克森人(Saxon)、弗里斯然人(Frision)、朱特人(Jutes)就愉快的跑到了不列顛尼亞。

圖 羅馬滅亡的前夜,英國這個孤島也被日耳曼人進入。

蘇格蘭人和皮克特人是毫無懸念的被壓制了,但是你不列顛連蘇格蘭都打不過,還能打過這4位日耳曼大哥么,這個時期幾乎和羅馬帝國的迴光返照處於同一階段,在英國的傳說中,一個叫做亞瑟王的凱爾特首領,率領著12個圓桌騎士,開始抵抗「野蠻的」薩克森人的入侵,一個相當於我們南北朝時期的事情,竟成了英國的史詩。

不過這個亞瑟王傳說里穿幫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無論是說作為不列顛王的亞瑟擊敗了12次薩克森人入侵,還是什麼親征法蘭西,甚至還有什麼教皇出面,這些在歷史上都是可能性極低的,那個時候還沒有法蘭西王國不說,基督教也沒正式傳入不列顛,整個島嶼也算是歐洲較為落後的地區了。更別說亞瑟王一直被描述成一個金髮碧眼的形象,這形象明明是凱爾特人的死敵日耳曼人啊,凱爾特大部分不是紅髮的喵?

所以面對不列顛最後被盎格魯-薩克森佔領的這個事實,百戰百勝的亞瑟王,終於被安上了一個被自己的養子——圓桌騎士莫德雷德背叛,然後同歸於盡的結局。

至此,這個不列顛尼亞,也因為盎格魯-薩克森人的到來,有了一個嶄新的名字——「英格蘭」,也就是盎格魯人的地盤的意思,至於為啥不叫薩克森,一般認為薩克森的基本盤其實還是在歐洲大陸上,正忙著和法蘭克兄弟以及阿瓦爾人撕來撕去呢。

大約在查士丁尼大帝去世,倫巴第人入侵義大利的時候,不列顛就建立了這樣的七個國家——

圖 英國七大王國時期,我們來看一下,盎格魯人控制的有——諾森布里亞王國、麥西亞王國、東盎格魯這三個地盤,薩克森人控制的是埃薩克森、蘇薩克森、威薩克森這三個國家,其實這也就是音譯問題,本來的意思就是Wessex(西薩克森)、Essex(東薩克森)和Sussex(南薩克森),還有一個就是朱特人的肯特王國(Kent),有人說那個弗里斯然人哪裡去了,嗯,他們回老家了,也就是現在的荷蘭弗里斯蘭(Friesland)省,直到現在,荷蘭語也是和英語最為接近的語言之一。

四個日耳曼部的入侵導致布列吞人一點一點的被趕走或屠殺,曾經因他們得名的「不列顛」島很快要容不下他們了,他們最後只能躲在那個,前面說的被稱作「威爾士(異族土地)」的西部山區苟活,而還有一批布列吞人進入對岸的一個半島,這也就是現在法國的布列塔尼半島( Brittany,當然這地還有個外號叫「小不列顛」。),也就是說除了愛爾蘭、威爾士還有北部的蘇格蘭還有這個半島,凱爾特人幾乎沒有生存空間了,曾經一直在英國通用的凱爾特語言,也就僅剩下這三個地區。

而廣闊的不列顛除了Thames(泰晤士)、Avon(埃文)、Dover(多佛)、London(倫敦)這些現在也搞不明白什麼意思的凱爾特語地名之外,只剩下蠻族日耳曼的廣泛統治,這個時候的語言,一個日耳曼語方言「古英語」就這樣流傳在了這裡。

不列顛這七個國家自然是誰也不服誰的,這幾個兄弟到底會以一個怎麼樣的道路走下去,最終讓偏遠的英倫島成為歐洲一股強大的實力。而法蘭克作為歐洲大陸最強大的一個日耳曼國家,確實在不斷的羅馬化、基督教化的,隨著東羅馬勢力離開西歐,最早皈依天主教的法蘭克,儼然成為了「羅馬」的代言人,這片土地上也即將出現一個雄主來確定西歐的格局。

而東羅馬即將在匈人入侵後接受它下一次巨大的考驗,那就是阿瓦爾人的主力的入侵,這個可憐的帝國能夠再這樣的情況下挺了1000年,也真是怪不容易的。

當然歐洲這一次次史詩般的變革,都是源自東方阿爾泰山旁,一個小部落「突厥」的崛起,這個曾經作為鮮卑的奴隸的族群,是如何觸動了一次新的連鎖的?

鮮卑人建立的北魏,和漢人的南朝一直在對壘,基本盤立於中原的他們,和自己北方的游牧同胞越來越遠,鮮卑人建立的柔然汗國終於和北魏爆發了曠日持久的戰爭,而這一切也就越來越接近這一次變革的根源了。

我們在下一章再談。


推薦閱讀:

【番外】雲圖 | 文明的原罪與個體意識的覺醒
18.漢水、漢中、漢族
14.春秋鼎盛
戰爭歷史中有哪些聽起來輕描淡寫但讀過之後感到十分難過的句子?
大國危機之五:移民危機

TAG:历史 | 地理 | 文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