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28歲的他是日本最年輕的糖塑藝術家,5分鐘就讓千年手藝再次驚艷世人

手冢新理

飴細工匠人

小時候

校門口總有小販用粘稠的糖漿

製成各種栩栩如生的造型

每次經過都會看得目不轉睛

零碎的硬幣湊一起買糖吃

舔一舔,可以甜一下午

可不知道哪天,突然不愛了

就暫且說那天,突然長大了

可在日本,有個男生

越長大,越愛糖

當我還是個小學生的時候

我就決定靠手藝活下去

世界上有兩種糖

一種用來吃,比如這種

另外一種

更像僅供觀賞的藝術品

比如這種

可你想得到

下面這些也是糖么?

近乎透明的金魚

在空氣中自由遊盪

即將起跳的綠色青蛙

瞪著軲轆大的雙眼等待著獵物

俏皮靈動的小貓

讓身邊愛貓的友人

不禁想要撓撓它的下巴

如此逼真的「小糖人」

是靠雙手捏出來的

中國的糖人手藝

在日本被稱為「飴細工」

曾在江戶時代盛行過

剪刀和雙手,是唯二的工具

能將一塊不起眼的糖漿變活

幾百年過去,熟知這門技藝的工匠

全日本只剩20多位

出生於1989年的手冢新理

是其中最年輕的一個

手冢新理從未拜過師

現在授人以漁的技藝,全靠自學

隔了400年,「飴細工」被他接手

曾經他東湊西拼,齊全工具

利用暑假做了人生第一把小刀

這一年,他還是個小學生

父親做房地產,母親家庭主婦

身在完全與「匠」字隔離的環境里

忙於手作,廢寢忘食

連手冢本人都說

「從小開始,除了工具

我一點都不會想買其他東西

這是由天賦註定的行為」

從千葉縣當地初中畢業後

他去了木更津的一所技校

「這是不是我的未來」

在機械系待了一段時間後

手冢開始疑惑

「那是培訓工程師的地方

和手工匠人沒關係」

高二開始,學習開始變成無聊事

手冢每天在外面騎摩托車

時不時去練習空手道

可能是偶然靈光,或必然所趨

他突然覺得,「我可以去做做煙花」

煙花,轉瞬即逝

外人眼裡看來

這是個不讀書不上進的小孩

但手冢說

「我希望以匠人的敏感力和創造力

與世界連接

煙花製作,有著我需要的這些」

想,便去做

手冢在高三的時候

獲得了煙花製作的國家資質

期間找過很多相關兼職

四年級開始,大家紛紛開始求職

手冢還在努力,從專業技工到煙花師

而老師和同學都認為,他在犯傻

煙花易冷,好景不長

看不慣廉價煙花湧入市場的現狀

一年之後,手冢放棄了

「我想要堅持純粹的手工藝

除此之外,別無其它」

這一年,他21歲

有了技藝,能重現自然所有真實事物

誰都有過畢業後的迷茫期

手冢也是

當其他同學都找上光鮮工作時

他待業在家

但負能量很快消失,他讀書、研究

發誓一定要找到最想做的那件事

某一天,記憶復活

他想起小時候

常在夏天和父親路過糖果攤的情景

但現如今,市場下滑

之前做糖的人,都跑去做技工了

以往節日的歡悅也變淡了

「這是一個好機會

如果我全新投入

五年內可以改變這個行業」

他開始去糖果車間學習基礎

然後用廚房現有的食材嘗試製作

起初,他每天都會被90度的糖漿燙傷

雙手長滿水泡,也並不影響

加上網路、書本上的資料

他自行練習,無師自通

我不能吃它,因為它是偉大的傳統

製作飴細工,糖是主要成分

加熱成半凝固的糖漿

取出適量,開始捏出大致形狀

處理細節需要迅速

因為在糖漿冷卻後

表面會變得堅硬,難以改變

做好細節後

再調整形態

接著,吹風冷卻

再以火槍噴射

直至糖漿呈完全透明

等到糖漿冷卻

再用食用色素上色

最後放入膠袋,加入防潮珠

可經年保存

其實,傳統的飴細工並不透明

年輕的手冢為了作品更現代

創造出了彷彿琉璃的透明飴細工

2013年秋天

他在淺草中設立了一家店,Ashikusu

有12名員工,7名學徒

再加上兼職已是飴細工行內最大

這一年,他24歲

七年,從普通人變成無人不識

甚至獲邀出席紐約設計周

他將完全冷清的糖果行業

再度在世界上發力

然而,手冢並未滿足

他認為傳統工藝還有進步空間

現在的他,已是日本網紅

活動和電視節目都曾出席

「飴細工,就像江戶時代的街頭表演

直到現在和未來的時代

它始終是有吸引力的」


推薦閱讀:

排骨老師談進學:如何考早慶(2)早大學部篇&2016年留學生考學情況總結
2017春季日劇《貴族偵探》,有一種收視率叫做富士月九,大腕的盛宴讓推理成為配菜
新世紀魔女審判 —— 木嶋佳苗案(1)

TAG: | 日本 | 童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