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可能電死人,為何「老師」還是選擇接通「學生」身上的電極?

當坐著一艘船發生了嚴重傾斜,一邊大腦在說趕緊跳海逃生,一邊廣播里傳來權威的聲音則待在原地,不要試圖逃生。

想必大多數人都會選擇反抗船長的命令,畢竟保命要緊,危難關頭管它說什麼。

而選擇乖乖聽話在那裡坐以待斃者,最終與船一起沉沒的場景,恐怕只會出現在電影里。

然而,就在三年前上演過這樣殘忍的一幕,不少完全服從命令的乘客就此喪失了最後逃生的機會。

當時有一艘叫「歲月號」的韓國客輪正載著四百多名高中生前往濟州島旅遊。

它在航行過程中卻因錯誤操作而受到嚴重的撞擊並搖晃,傾斜度已經超過了45度以上。

危機關頭,已經有不少船隻、直升機火速趕往現場準備好進行施救。

但奇怪的是,幾乎看不到人從「歲月號」跳船逃生。即便準備得再好也回天無術了。

後來,一段由倖存著拍攝的現場視頻記錄,廣播里正循環地播放船長的指示,全部返回船艙,不要輕舉妄動

大多數人選擇了服從指令而安靜地呆在船艙內不動。反倒是一些反抗船長命令的學生卻因此獲救倖存。

「歲月號」船長被判處無期徒刑

毫無疑問,造成事故的船長以及錯誤指示要負極大的責任。

但災難之後,遇難者的家長及媒體卻不禁引發拷問:該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

繼續絕對服從權威的指導,還是要適時進行反抗,按照自己的判斷行事?

圖為磁暴步兵楊永信

其實,不光只是學生,服從權威的現象無處不在,恐怕大多數人都自願陷入其中而不願改變。

像平常生活中,我們一聽到某某專家的言論就深信不疑,紛紛廣而告知,付諸於行動。

又或者是某些家長聽說了那些所謂的」好學校「就不加以考證,甚至不顧自己孩子的安危,紛紛將其送入虎口。

不管情願與否,人們對於一些權威的東西,總是懶得前去質疑或挑戰。

尤其是從眾心理之下,更是會無條件地服從

這一現象也引起了一眾心理學家的注意。早在19世紀初,就有人開始以服從為研究為主題來進行各種實驗,為的是揭開人類這種自古以來服從傾向的奧秘。

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是一位叫米爾格萊姆心理學家主導的電擊服從實驗

上個世紀60年代,有一則徵人啟示刊登在報紙上,大意是招募500名參與記憶研究實驗的測試者。

每位參與者都可獲得4.5美元(相當於現在的20美元)的報酬。很多人看到之後都紛紛報名前往參加。

研究人員將參與者帶到了耶魯大學裡的實驗中心,其中裡面有兩個房間是用來實驗。

他告訴參與者,這是一項關於懲罰與學習方面的研究,需要一人扮演學生和一人扮演老師。

實驗的操作也很簡單,老師要大聲讀一組詞,學生要快速記憶並進行複述。

一旦學生出錯的話,老師就要用電擊對其進行懲罰。電壓強度從15V到450V依次遞增

而實驗中,誰當學生,誰當老師,則由抽籤決定!

確定所扮演的角色之後,研究人員會將兩位參與者帶進了兩個相鄰的房間。

學生獨自一人在一個房間,他被研究人員綁上椅子上,並雙手接上電擊。

而老師和研究人員則在另一個房間,老師坐在正有30個電擊按鈕的控制器和。

一切準備就緒之後,實驗正式開始!

按照規則,老師大聲地念出紙上寫著的詞語,稍作片刻學生就得完整地複述出來。

起初對方都能答對,但沒一會兒就開始出現了錯誤。

當第一次出現錯誤時,老師也服從指令按下第一個15V的電擊按鈕,學生接受電擊的學生好像也並沒有多大反應。

估計大多數人會有跟他一樣的想法,區區15v電擊懲罰不算什麼,只不過是對學生錯誤小小的懲罰罷了。

然而,學生出現的錯誤越來越多,老師不得不服從命令每次按下了比之前增加了15V的電擊強度。

隨著電擊的強度越來越高,學生的電擊反應也越來越強烈,從短暫的小抽搐逐漸變成了全身大抽搐。

在電擊作用下,學生也被折磨得歇斯底里大聲地喊著要出去,退出實驗。

老師似乎也感受到學生的痛苦,開始頻繁地轉頭看向研究人員示意是否要終止實驗。

但研究人員對此無動於衷,面無表情地下達指令:這是該項實驗要求,電擊並不會對人的身體產生影響的。

老師面臨兩難的境地:是繼續服從指令,無視學生的痛苦進行電擊,還是反抗研究人員的命令,終止這場實驗呢?

也許在大多數人看來,這根本就不是什麼選擇題。

身為老師的參與者一開始就不該為了一個所謂的實驗做出如此不人道的行為,對無辜的人反覆施加電擊。

就算開始施加電擊,正常人也該在150V左右收手了。畢竟450V電擊會直接使人失去意識,嚴重的甚至會引發心臟病發直至死亡。

估計只有近乎病態的虐待狂才按完所有按鈕。

殊不知,這場實驗最後還是61%-65%,接近三分之二的人遵照權威的命令行事按完了最後一個按鈕。

而他們大多都是性情溫和,奉公守法,家庭美滿,且沒有不良嗜好的普通人。

幾乎所有的人對這一結果感到不可思議。

而那三分之二的人在按下最高電擊按鈕之後,也覺得自己就像是個殺人兇手,抱著頭既痛苦又無奈,無法接受自己剛剛所做的一切。

但僅在下一分鐘,研究人員宣布實驗停止。明明早已休克在另一房間的學生竟神采奕奕地走了進來。

原來他剛剛的一切反應都是在演戲,被測試的人也只有老師一個。而之前的抽籤也只是做做樣子而已,那些撕心裂肺地尖叫也只是之前錄好的。

這時,身為老師的參與者才意識到這根本就不是研究記憶的研究,而是研究在服從權威

而選擇一直服從的人則成了那個只會聽命於別人的木偶罷了。

儘管這一結果早在米爾格拉姆的意料之中,但他並沒有料到服從比例竟然會有這麼高。

這也驗證了他多年來的一個猜想。

納粹大屠殺

原來上個世紀60年代,就流行以「權威型人格」來解釋納粹的暴行。

也就是說,他們將過往的種種行徑歸咎在自己所形成的人格特質上。

他們認為天生做事嚴謹的德國人,特別容易形成了特別服從命令的人格。

一旦接受命令之後,不管對任何人做任何事,都是會照做不誤。

在審判過程中,許多被告就圍繞著「我不是真正的兇手」。

這樣的論點來進行辯護,認為「事實上,我只是單純地服從命令」,並試圖以此借口來減輕自己的罪行。

但作為社會心理學家的米爾格萊姆就一直覺得這種解釋很是牽強。

他認為所謂的「權威」情境下,即使是命令人們進行違背道德的破壞行為,他們還是會照樣服從。

於是,他設計上述看似荒誕的實驗。

他還親自用電極、30個按鈕、黑色束帶組裝成電椅,並設計電擊器,架設音響設備等。

但這令人震驚且沮喪的結果還是很難讓人接受,包括米爾格拉姆

為了能有更多的被試者反抗權威的命令,他還將兩個房間變成一個房間,並讓被試者拉著對方的手,放在金屬面板上給予電擊。

但居然還是有30%的人服從命令。他們竟然真的會抓起對方的手,試圖將它放在電擊板上。

他立馬將這些實驗過程、結果集結成一份報告,並在裡面毫不留情地指出,只要所處環境需要,任何正常人都可能成為殺人兇手。

當這份報告公開發表後,一下子震驚了世界。人們難以相信正常人居然會為了服從所謂的權威、竟無視他人的痛苦而痛下毒手。

無不例外,他們也似乎堅信那些會施加電擊的絕對不會是自己。

一時之間,爭議與批評如排山倒海之勢襲來,許多人將它視為是心理學上最重大,最駭人的騙局。

同時,不少人指出在米爾格拉姆設計的實驗情境中,被試者沒有時間反思自己當下的行為,這與現實情況大大不符。

也有人譴責他的實驗一開始就違背了研究倫理,欺騙受試者在先,甚至對某些人造成了心理創傷。

但更多的學者在看過實驗結果表示不可思議之後,有的模擬他的實驗進行研究,有的則追蹤參與過實驗反抗者和服從者的心理,情境變化等。

這竟也讓他們發現了更難以揣測的情況,即使是反抗命令的人也並非純是出於惻隱之心。

而服從者在經過這次實驗之後反思自己的服從傾向。他們在此後的人生中都對任何事都保持著一種懷疑的心態行事。

迄今為止,仍然有心理學在重複這一服從實驗。

他們絞盡腦汁地剖析其被試者的心理及實驗背後的意義,卻怎麼也不能給它下個定論。

就像是一出荒誕的戲劇,永遠有不同的解法。但不能否認的是,米爾格拉姆的實驗結果也真切地說明了服從權威的可怕之處。

圖為豫章書院(堪稱現代版的集中營)

而在現實生活中,人們該害怕的是這一拒絕服從權威的態度和思維方式正日益消失。

平日里,我們在做選擇的時候,總是會因為惰性直接到網上搜索或者聽信他人的言論就匆忙下判斷,而不去反覆去論證其言論是否科學。

另一方面,如今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家庭的教育里,似乎都滲透著服從的因子。

父母和老師總會不自覺地誘導、暗示、壓迫孩子服從自己的意志。

也許開頭那群聽話的孩子在平日里可能會更受家長和老師歡迎。

據說是某學校用來體罰不聽話學生的龍鞭

而稍為有點逆反心理,有自己獨立見解和創新意識的學生則受到壓抑和批評。

他們甚至在反抗之後還會被盲目地送到所謂的「好學校」進行治療,最後釀成悲劇。

儘管這只是少數人的行為,不能一棍子打死一船人,但卻也不得不引發我們對服從權威的深思。

*參考資料

韓國媒體反思:「服從長輩」文化加重沉船悲劇

王楠,單棣斌,許存,岳婷. 解讀「平庸之惡」——從米爾格拉姆實驗分析人的服從行為[J]. 科教導刊(上旬刊),2017,(03):144-145.

Milgram experiment.Wikipedia

Lauren Slater, the greatest psychological experiment of the 20th century

Milgram Experiment - Will People Do Anything If Ordered?


推薦閱讀:

芬蘭幼兒教育--全球No.1
逼你舉報的人 才是真惡人
五一到拉卜楞寺和郎木寺,感覺寺廟裡喇嘛年齡好小好小,他們都不上學嗎?這輩子就做喇嘛?

TAG:电击 | 教育 | 服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