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記過去意味著重蹈覆轍

終於,用了三個月的時間,我才全部讀完丘吉爾的五卷本《第一次世界大戰回憶錄》。

每天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寫作之中,只能抽出偶爾的間隙來看書,特別是每晚臨睡前的十幾分鐘,我都沉浸在丘吉爾描述的腥風血雨之中,從浩瀚的大西洋到寒冷的俄羅斯荒野,從累累白骨的法國戰壕到屍山血海的加里波利灘頭……全部進入我深深的夢境之中。

五卷厚厚的圖書,詳盡地記載了作者親歷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丘吉爾憑藉此書以及更為著名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這也是罕見的政治家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紀錄。

但仔細閱讀丘吉爾的文字就會發現頒發此獎給他並不為過——他的回憶錄既是紀錄真實歷史的作品,也是充滿個人觀念的史詩般的文學作品。

丘吉爾的五卷本《第一次世界大戰回憶錄》絕非簡單的歷史著作,也不是羅列事實或者為了說明某個歷史問題論證某個歷史觀點,而是充滿了作者本人的感情——對於大不列顛榮耀的熱愛,以及對於戰爭全過程的深刻反思。

在許多段落都可以看到作者優美的文字,以詩歌般的語言長篇大論,無論宏觀的歷史還是微觀的個人感受,這與通常意義上的歷史著作截然不同。

我們看到的歷史著作大多是平靜的敘述性的語言,而丘吉爾則以政治家對公眾演講般的激情,使用了大量充滿個人感情色彩的描述性語句,尤其是那些被形容詞充斥的段落,看似更像是一部小說而非紀實——即便他述說的確實是歷史

當然,歷史學家應該是客觀公正的——但毫無疑問丘吉爾是主觀的,至於他是否公正誰也不敢下定論。從嚴格意義上來說,丘吉爾的五卷本《第一次世界大戰回憶錄》並不符合歷史著作的規範,因為他過於個人化與主觀化了,過分地歌頌了英國的榮耀,使得無法真正客觀地評價戰爭。

但既然是回憶錄,作為親歷戰爭的政治家,身為大戰期間英國海軍大臣的丘吉爾,也具有比一般歷史學家更豐富的資料與第一手的體驗。更與一般歷史著作不同的是,丘吉爾的著作里充滿了他個人的戰略觀點,經常會站在敵方的立場去規劃一個完全有利於德國的戰爭方案。

他對於俄國的崩潰也嘆息不已——顯然他是布爾什維克堅決的敵人,近乎瘋狂地仇視布爾什維克,包括對於穆斯林文明的土耳其的仇恨,嘆息為什麼巴爾幹國家為何沒有合力消滅土耳其帝國並將其從地球上徹底抹去。

他也為歐洲各國古老的皇室而嘆息,無論是德皇的霍亨索倫家族還是奧皇的哈布斯堡家族抑或沙皇的羅曼諾夫家族,在丘吉爾眼中都是值得永遠存續下去的,真正並非這些帝王們的過錯,而最終古老的帝國們卻陷入崩潰,最悲慘的莫過於沙皇全家的被殺。

公允地來說,第一次世界大戰從來都沒有正義的一方,包括丘吉爾為之歌功頌德的不列顛帝國,也不過是為了維護其歐洲均勢戰略以及龐大的海外殖民地,最終也同樣貪婪地捲入了對戰利品的分贓大會。即便是最早承受戰爭之苦的塞爾維亞也不是什麼善類,丘吉爾本人也對塞爾維亞青年暗殺奧地利斐迪南大公的行為深惡痛絕。

是誰發動了戰爭?究竟是德皇威廉二世?還是茜茜公主的老公約瑟夫皇帝?抑或薩拉熱窩街頭那幾顆卑鄙的子彈?

也許都是,也許都不是,誰都難以給出一個確切的答案,一切都像巨大的多米諾骨牌,轉眼之間將整個世界拖入戰爭。

丘吉爾還舉出了許多以往與我們熟知的歷史相反的觀點,比如導致戰爭爆發的薩拉熱窩事件——塞爾維亞的確不是好貨,是塞爾維亞情報部門策划了刺殺事件,而奧地利斐迪南大公也從來不是戰爭狂人,相反他一直反對武力吞併塞爾維亞,之所以要來參加波斯尼亞的閱兵式是為了他深愛著的妻子——他娶了並非皇室出生的女子為妻,導致皇帝的竭力反對,迫使他放棄了他和妻子所生子女的繼承權。

他的妻子也不能得到皇室待遇,不能參加正式的皇室活動,他只有帶著妻子去波斯尼亞檢閱軍事演習,這樣可以使妻子獲得與他同等的榮耀——這個為愛而堅持的男人,最終死在妻子的懷中,他臨死前對妻子說:「親愛的索菲!親愛的索菲!不要死,請活下去,為了我們的孩子!」

但他深愛的人也與他一起死去了。然而,死亡的瞬間一心想著妻子與孩子的斐迪南並不想到,接下來的四年間將會有數以千萬的無辜人們跟隨自己而死去。

這就是歷史。

人類,從誕生的那一刻,便遵循著人性與自然以及社會的規律。

我們從茹毛飲血的原始人,進化到古中國與古地中海的文明,再經過羅馬帝國的崩潰變為歐洲封建的中世紀,以及截然不同的龐大東方帝國的盛衰周期率,先後不同地邁入近代文明的巨大力量之中,在二十世紀遭受兩次悲慘的人類互相大屠殺之後,成為我們當下所生活的這個現代後工業文明社會,並日益趨向於全球化,同時也已被大眾傳媒所操縱。

桑塔亞那說過:「忘記過去意味著重蹈覆轍。

為什麼數百年前的災禍會以特別的方式重演?為什麼我們一次又一次地忘記歷史的教訓?為什麼在公元後二十一世紀還要重複公元前二十一世紀的悲劇?

我們的今天就是由過去累積而成,所有的現代史都是古代史的自然延伸,對於下一分鐘而言這一分鐘就是歷史。

(本文寫於2008年)


推薦閱讀:

想喝40度以下的原裝威士忌有可能嗎?
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的各國外交和戰後的各國外交有什麼不同?
一戰時,如果義大利沒有叛變到協約國集團,對戰局有何影響?
現代PLA穿越到一戰會如何?
沒有德國的一戰二戰,廣大的殖民地和第三世界能獨立么?

TAG:历史 | 第一次世界大战 | 丘吉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