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諧者吾擊之——利用市場錯誤「笑傲股林」(一)

本文首發本人微信公眾平台:【非常雜談】

前言:

武俠小說《崑崙》中梁蕭最強的武功是【諧之道】,《滄海》中的周流六虛功由諧之道演變而來。《滄海》中提到,梁蕭的後人梁思禽憑著橫空出世的周流六虛功,以一人之力力挫東島九大高手的圍攻之後裂石成紋,寫下【有不諧者吾擊之】七個大字,一戰成名。

在鳳歌的描述中,【不諧】是任何武功的最大破綻,而任何武功都並非完美,看透敵人的【不諧】,從而一擊斃命。有點類似《笑傲江湖》中「獨孤九劍,有進無退!招招都是進攻,攻敵之不得不守,自己當然不用守了。」一劍在手,破進天下武學,其精髓在於利用敵人的【錯誤】

在股市中也是這樣,善於發現市場的【錯誤】並利用,也是一種很有效的投資理念。


本文總共【3100】字,需要閱讀時間【6】分鐘

「01」

仔細想想,自接觸股市以來,直到現在我最關注的都是市場上那些出現連續漲停,特別是一字漲停的股票,也許是因為剛接觸股市時嘗到了甜頭。

我接觸股市的時間點比較好,正好是【2008】年股災中,滬指從【6124】點一路俯衝至【1664】點時,我一直在啃著各種股票類的書。那些基礎知識那些當然不能滿足我,那些看了就去看什麼波浪理論啊,日本蠟燭圖,江恩理論等等,總之能看的全看了。戶早都開好了,等到書啃的差不多了,我認為自己牛逼的不行,急著大展拳腳之時,滬指也跌到【1664】點開始反彈。

待滬指反彈至2000點之後,我根據波浪理論,自己畫了半天,認為1664已經是中國A股牢不可破的底部,第一浪正式啟動,這是買股的好機會啊!於是果斷開始買股,那時候是2008年底。後來才知道什麼狗屁理論,我只不過是傻人有傻運,瞎貓裝上死耗子罷了。

開了戶一直沒買股其實是忙著打dota,之所以後來又買股也是因為正好失戀了,痛定思痛,很中二的想著發達一筆,讓前任後悔去。一旦想開始買股,就會找到無數種買入的理由,無論橫看豎看倒著看市場都是極好的,我當時就是這種情況。所以並不是我入市點選的好,只是我沉迷遊戲和失戀的時間恰到好處而已。

買了之後當然是漲多跌少,因為大盤好嘛,那時候的絕大部分的個股是跟著大盤的。

中間倒騰來倒騰去,還覺得自己買什麼什麼就漲,不漲等一陣子也漲了,真股神也,其實最後一算還不如買一個拿著不動賺的多。

「02」

今天要說的是一隻真正讓當時的我為之「瘋狂」的股票,它叫【ST華龍】。(600242中昌數據舊名)

2009年2月,ST華龍在連續4漲停後於2月16日停盤,4月3日復盤,當時的具體消息忘了,反正肯定跟資產重組有關。

600242,舊名ST華龍

那個時候的概念遠不如現在這麼多,市場上最明確、最利好的概念就是資產重組,特別是停盤後出了資產重組消息再復盤,基本上是一字漲停沒跑,ST華龍在復盤後也開始連續的一字漲停。

我當時想著這最少得有個五六個漲停板吧,而且ST股一天漲停也只有5%,所以可能會更多,我如果在前五個板能買到它,那豈不是天天漲停?

當然那時候再傻也知道,這種股票遊資和散戶都是搶籌的,不知道多少單子集合競價時就掛在漲停板上,每天也只有一些零零散散的單子賣,散戶基本上是買不進去的。

但是我不服啊,看著它每天漲停我難受。當時的股市集合競價時間好像是9點25到9點30之間,並且是不能提前掛單的,提前掛單會被軟體認為是廢單,於是我就在集合競價剛開始的時候掛漲停價去買,結果也買不到。

就在幾天掛單都買不到的過程中,居然讓我琢磨出了一個辦法。

老股民可能知道,當時市場上,無論股票因為什麼原因,只要是【連續3日漲幅偏離值累計達20%】,ST股則是【連續3日漲幅偏離值累計達10%】,這隻股票就會在早上9點30停盤一小時,到10點30再開盤。

解釋一下這個【偏離值】,大概意思就是假如這三天大盤跌了5%,而你的股票卻漲了15%,偏離值就達到了20%。當時也不懂,以為是只要連續三天漲20%或者跌20%以上就要停盤。

總之ST華龍會在4月9日的早上停盤一小時,這個停盤一小時最最關鍵的地方,是它直接跳過了集合競價環節,到10點30開盤的那一瞬間才能進行掛單操作。

關鍵的時候到了,4月9號一大早我就跑去學校門口的網吧,打開下單軟體,等著10點30分的到來。

基本上到了10點28分左右我開始下單,以提前計算好的漲停價委託買入,填完單子再去【當日委託】中查看,當時這種未開盤就填入的單子會被系統標記為【廢單】,因為我每次填的單都用完了賬戶內的資金,所以我必須將這個【廢單】進行撤銷,才能再次下單委買。

於是我用著打dota操作地卜師的手速在不斷的下單-撤單-繼續下單。

對當時的我來說,歷史性的時刻到了,ST華龍,我買到了!

原理就是10點30分開盤,不管是機構,還是散戶,想買到都得用我這種辦法。因為不能提前掛單,10點30分之前填的單子會被系統判定為廢單,只有10點30,這隻票進入到開盤的時候,你填的單子才能被系統接收到。

我們知道,股票交易有兩個優先原則:

價格優先和時間優先。

買入的時候價格高的先成交,價格一樣的話,你委託的單子最早被申報到證券交易所,那隻要有符合價格的人賣出,肯定是你的單子先成交。

具體說到ST華龍這隻股票,想買的人當然都會填漲停價買入,所以價格上大家都一樣,那就完全看時間了,當時機器軟體下單這種事還沒被廣泛應用,所以我靠著單身20年的手速,居然在一字板上搶到了籌碼。

買到之後就一直一字漲停肯定不考慮賣,沒記錯的話應該是一波賺了50%左右。

後來靠這個10點30分瘋狂下單方法,搶到了不少的一字板,當然也有手速不夠或者運氣不好搶不到的時候。

但是我大學期間的炒股到最後還是虧了,為什麼呢?因為這種機會太少了,平時空著倉難受,瞎買瞎倒騰,再遇上行情不好,自然虧回去了。具體經歷以前寫過,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翻翻:駱非語:普通人不適合買股票嗎?

「03」

世界經濟史是一部基於假象和謊言的連續劇。要獲得財富,做法就是認清其假象,投入其中,然後在假象被公眾認識之前退出遊戲。——索羅斯

索羅斯

上述經歷過,我在10點30買股明顯就是利用了當時證券市場不成熟的【漏洞】,放在玩遊戲中,可以叫【卡BUG】。其實再成熟的市場都會存在著漏洞,也許並不是一直存在,只是特殊行情下會顯現,這時候就要你做到「有不諧者吾擊之」,抓住市場漏洞,在它被糾正之前好好享用。

索羅斯對投資現實的前提假設是:「市場總是錯的。」

而許多人不知道的是,信奉「價值投資」巴菲特也對「市場總是正確的」這句話不屑一顧。針對有效市場假說,巴菲特回應說:「如果市場總是有效的,我會變成一個拿著錫罐子的街頭流浪漢。」

市場如果永遠是對的,那就不會產生價格波動,因為所有價格都符合市場。如果股價永遠符合基本面,那當一個公司基本面不發生變化之時,它的股價就不應該產生任何波動。

而在實際的市場中,價格永遠都是圍繞基本面但偏離基本面的,漲的時候往往會超漲,跌的時候會跌的過頭。而精明的投資者,善於發現市場的錯誤,在臨界點上給予致命一擊。

我們都知道巴菲特的投資理念是「價值投資」,通過實際調研和詳細的數據分析和種種我們不知道也無法複製的方式加上他的個人眼光,透徹的看到一個企業未來的價值。假如巴菲特現在面對100家企業作為投資標的,他就會利用所能掌控的全部信息,去從中選出那些十年後相比現在規模可能擴大最多的公司作為投資對象。

而索羅斯的投資理念確實發現市場上存在著的重大錯誤,並予以痛擊。這個投資方式與巴菲特大相徑庭,卻是井水不犯河水,相互之間並無矛盾。

巴菲特注重的是未來,索羅斯看重的是以前。

90年代初,英鎊匯率被人為固定在一個較高水平,引發國際貨幣投機者的攻擊。

在1992年春季,英國加入歐洲匯率機制的一年半之後,這一體系下的固定匯率形勢出現了嚴重問題,雖然以積極樂觀的形象示人,但英國財政部門內部意識到,英鎊匯率對比德國馬克有「錯誤定價」的情況。

當時的財政部低級官員Jonathan Portes在報告中寫道:

1992年5月,眼前的問題已經很明顯,從國內角度看,結合疲弱的需求,利率的適度水平遠低於維持英鎊在歐洲貨幣機制下的必要水準。

而且更加明顯的是,英鎊匯率已經被明確高估,即便陷入深度衰退,英國依然有著龐大的經常賬赤字。

我們認為,本質問題在於,我們以一個錯誤的定價加入了歐洲匯率機制,英鎊被高估,這也意味著我們陷入了結構性經常賬赤字。

英鎊匯價過高,英國政府對此心知肚明,市場也深知這一點,因此匯價處在兌馬克指定區間的下沿位置。

確保英鎊不至於跌落的動因是英國政府的保證,政府承諾維持英鎊匯率,而且市場也相信這一點。只要人人都相信英國當局會在2.95馬克附近買入英鎊,那麼當前局勢就能繼續維持。

信心十足但是只投入很小頭寸,這麼做是沒有道理的——喬治·索羅斯

索羅斯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他和他的團隊鎖定了英鎊匯率被人為固定在一個較高水平是一個重大的錯誤,準備做空英鎊,從而獲取巨大收益。索羅斯的助理給予這次計劃的投入標準是公司的【全部資金】

「你瘋了嗎?」索羅斯瞪大眼睛看著他「當然要投入從任何地方能夠找到的全部資金!」

結果我們都知道了,索羅斯大獲全勝,具體過程這裡不再贅述,有興趣朋友可以看下:索羅斯狙擊英鎊

那麼準確預見一個公司的未來和發現過往市場的錯誤,哪個更容易呢?對我來說是後者,因為我不具備巴菲特那樣的資源和背景,只能靠個人感覺而沒辦法深入調查每一家公司。而索羅斯的「發現市場錯誤」,我卻從中嘗到過甜頭,所以一直信奉不已。

未完待續

下一篇會給大家講講我還利用過哪些市場「錯誤」嘗到過甜頭,並列舉個股實例。

如果還想獲得股市中的「乾貨」,請關注我的微信公眾平台:【非常雜談】

也可以關注我的知乎專欄:

非常論股

關於A股日內交易(T+0)的一切

哪怕賠上身家,也要談談這個亂市

想抓到十年翻十倍的牛股?那就別去買「茅台」

帶你脫掉【市盈率】的外衣——市盈率之終極解析

當我們談論股票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天才在左,賭徒在右——股票交易與可怕的賭徒謬論

推薦閱讀:

逆向投資:矽谷大帝彼得·蒂爾的創投大法
為什麼阿里巴巴股權讓日本軟銀跟雅虎分別佔36.7%,24%,自己及合伙人才10%?
炒股票跟賭博有什麼區別?
知乎股票類的 真高手 有幾個?

TAG:金融 | 投资 | 股票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