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互聯網+新時代,在線作業正成為教育產業變革代表作

三年前,俞敏洪與時任YY副總裁、100教育負責人的劉豫軍在央視《對話》欄目中曾經有過一場爭論,爭論的焦點在於在線教育對於線下教育的替代性究竟有多強。

事實上,在線教育能否取代線下教育,一直是過去幾年間教育產業爭論的焦點,但即使是一度堅持純粹的線下教育不會消失的俞敏洪,也要承認如今來自線上教育的營收已經成為新東方業績的重要組成部分。

而在11月18日,中國教育學會第三十次教育年會在上海舉辦,在微論壇上,作為在線教育領域裡一個垂直新產品模式,一份關於國內中小學生的在線作業調查報告再度引發了業界關注。

特立獨行的在線教育產業,正走向爆發前夜

教育行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其不僅是民生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影響國家未來走向的重要產業,因此教育行業以政策和監管為導向,同時教育的本質又是一個長時間的開化過程,更加求穩,相較於其他在誕生初期就尋求快速擴張的互聯網+行業,互聯網+教育一向被視為是慢生意,在過去幾年間並沒有獲得資本市場足夠多的關注,始終處於厚積薄發的積累狀態。

其實,隨著近年來市場環境的改變,當創業公司不得不需要資本鼓起風口努力吹起的時候,具有長期成長性,並能夠抗經濟周期的教育行業市場潛力已經得到認可。

根據本次教育年會微論壇上在線作業平台一起作業的調查報告顯示,2017年在線教育市場規模達到1941.2億元,預計到2019年達2727.6億元,而前瞻產業研究院則認為,在線教育龐大市場規模的基礎是這一領域1.38億的總用戶。

另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政策開始引導教育產業走上風口,不久前,十九大上首提「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強調個性化教育的重要性,提出了全面實施因材施教保證教育公平、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保證教育質量和建設教育網路信息化保證教育平衡的三大目標。可以說,在政策與市場同步利好的基礎上,在線教育領域開始迎來自己的爆發前夜。

在線作業模式,為什麼能成為互聯網+教育代表作?

在線教育中,在線作業有別於在線課程、教學平台等服務模式,屬於通過將布置作業、寫作業、批改作業等整合到線上,為教師和學生搭建橋樑,提升教學效率和質量的工具型產品,教育是一件極其個人化的事情,因此教育類產品也是一種非標服務性質的商品。

對於在線作業平台來說,基於大數據智能技術,起到了減輕教師工作負擔、縮短家長陪同作業時長、滿足教學差異需求、提升學習興趣與效率等多種作用。例如,一起作業的數據報告顯示,2017年國內學生使用在線作業之前,做作業時間在2小時~3小時之間的佔比為15.4%,而使用了在線作業之後,這一區間佔比縮小至11.1%。在30分鐘以內完成作業的比例則從31.8%增加到46.7%。

在減輕了學生做作業壓力的同時,在線作業平台也減少了教師布置、檢查作業的工作負擔,提升了教師對作業的完成滿意度。在布置作業量總體不變的情況下,有45.1%的教師群體認為使用在線作業平檯布置和檢查作業減少了自己30分鐘的工作時間,更有16%的教師認為節省了30分鐘到1個小時的時間。

整體來看教師對作業完成的滿意度在使用了在線作業平台後也提升了37.9%。究其原因,正在於在線作業實現了及時反饋對錯,老師們的工作時間可以碎片化,因而更加高效。

此外,家長陪同孩子做作業的時間也得到了大幅度下降,耗時在30分鐘以內的用戶佔比從使用在線作業平台之前的27.4%提升到了32.2%。這大大緩解了不少家長頭疼於需要長時間陪孩子做作業的問題。事實上,有超過70%的家長認為孩子做作業的時間應該在1小時以內。

更重要的是,通過線上作業包含的豐富題庫題型和基於大數據的個性化方案,教師們針對不同的學生自身的特點、興趣度和狀態,可以布置出不同的作業,做到了因材施教。

正所謂,壞的教育用一種方法教50個學生,好的教育用50種方法教一個學生,個性化方案也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的動力和興趣,報告顯示,全國範圍內有超過40%的學生群體認為在線作業平台的有趣題型激發了自己的學習興趣,34.3%的學生認為自己的學習成績得到了提高。

不難看出,在線作業平台藉助互聯網大數據、高效率和先進技術等特點,幫助教育過程中教師、學生和家長這三方參與者的不同需求——在減輕教師工作、家長陪同和學生學習的時間與壓力基礎上,更加高質量的完成教學任務,提高學生成績。

更重要的是,具備了趣味化、情景化和個性化特點的線上作業平台功能,還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動力。要知道,教育的意義,絕不不僅僅在於學生有個好成績,而是學生各項能力得到全面培養發展,包括認知能力、合作能力、創新能力和職業能力等等。而一個簡單的道理是,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全面素質能力的培養絕非傳統線下應試教育所能兼顧,反而是諸如在線作業平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之後,方能抵達的成功彼岸。

可以說,數據或技術都只是手段,在線作業平台最終要回歸到教育的最樸素理想——因材施教和有教無類。事實上,根據數據報告顯示,有70%的教師、90%的家長和95%的學生對在線作業平台持積極態度,後者毋庸置疑正在成為互聯網+教育的典型案例。

是挑戰也是機遇,三四線城市正成在線作業藍海市場

其實,在線作業模式在國外早有先例,2014年,Google就上線了線上作業平台Google Classroom服務,而微軟也在同年推出了推出OneNote教育平台。但在國內,在線作業領域仍然屬於藍海市場,有著較大的上升空間。

有趣的是,數據顯示在線作業平台在三四線城市的用戶群體中最受歡迎。其中,學生整體對在線作業平台的喜好度高達95.2%,三四線城市滿意度要高於一二線城市,達到95.8%;教師使用在線作業平台後,對作業的滿意度提升了37.9%,同樣是三四線城市滿意度要高於一二線城市。

對於完成教學目標來說,學生和教師比較認可在線作業平台對於提升成績的作用。其中,34.4%的學生認為使用在線作業能夠提升自己的成績,三四線城市中這一比例高達39.6;教師用戶中,有27.6%的教師認為在線作業平台能提升學生的成績,三四線城市中這一比例高達31.4%。在我看來,這對於在線作業企業來說既是挑戰也是機遇。

究其原因,或許在於和北上廣深這樣的超一線城市不同,我國三四線城市互聯網技術不夠普及,甚至連新媒體硬體設備的使用也僅限於某些課目老師播放PPT,這些此前並未享受到線上學習高效、趣味等特點的學生群體,在使用了在線作業平台之後獲得的收益進步反而更大。

這背後的一層深意是,在線作業實際上在推動教育公平與均衡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視的積極作用。眾所周知,由於師資、學校等資源分配的不均衡,不同地區之間的教育公平問題始終受到人們關注。

而根據一起作業的數據顯示,在提升成績方面三四線城市學生使用在線作業平台的收益率比一線城市高出超20%,比二線城市高出10%。也就是說,線上作業平台補足了三四線及以下城市地區教育系統的不足之處,讓不同地區的學生群體重新站在了相同的起跑線上。

更重要的是,三四線城市缺乏相應的線上教育基礎不僅是在線作業行業發展的痛點局限,也為之提供了機遇——能否讓互聯網產品技術普及開來,真正意義以上成為我國00後、05後這一代互聯網時代原住民的教育工具,決定了在線作業模式在我國教育領域的成長高度。

總的來看,先進生產力對落後生產關係的改造是必然趨勢,這在任何一個行業都無法避免,藉助成熟的互聯網技術改善傳統教育模式下學生、教師和家長的痛點,讓教育在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快樂中完成對後者能力素質的全面培養已經勢在必行。

正如莫言所說,「教育的本質並非簡單的分數、學歷,甚至是知識,而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在線作業模式正在成為教育產業變革的代表作,行業未來更加值得期待。


推薦閱讀:

【乾貨來襲,快伸出雙爪接好了!】論給導師寫郵件的正確姿勢
教師一直在把相同的東西一遍遍地講,他們是怎麼保持講解的熱情的?
人工智慧與下一代:雨果獎得主分享「科學教育」體會
有時候,我們並不需要接受現實
李嘉誠:讓孩子走出「溫室」(鑒讀)

TAG: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