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廢,仁義出;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老子這種觀點是不是混淆了因果關係。或者說老子以其理想的社會標準構建學說,而忽視了社會發展的過程?


如果大道沒有荒廢,怎麼會需要仁義來救場呢?人人安居樂業,需要有人出來做好事么?

後面的同理,家庭和睦哪裡能顯出孝子來,人人都是孝子,根本不會凸顯出某個人,或者說人人都是做了自己該做的,並不需要彰顯多麼孝心。

有了昏君,才有所謂忠臣死諫啊,就像亂世出英雄一個道理。

—————————————————————

被點了贊那我就再補充一下好了

老子的思想裡面有兩個重點,道德經開篇就講了,有,無。

老子主張的是無為而治。

無為,不是不為,而是不刻意為,近乎天道,也就是自然法則。

老子思想是一種辯證的哲學思想。

比如天下皆以美之為美,斯惡矣。有無相生,高下相隨,音聲相和,等等。

———有事最近很忙————等會再寫————

治大國如烹小鮮,老子覺得呢,一切過多的,刻意的,都是多餘的,不符合道的,因為天地不仁,萬物芻狗。


這句話其實挺好理解的。《道德經》曰:道之在天下,猶川穀之於江海。在這裡,大道即江海,仁義即江海之水。川穀處上,大道處下。大道廢:即江海之水(亦即仁義)不再處下,而是處上。結果會是什麼呢?陸地山川河谷洪水泛濫。洪水泛濫即仁義由內而外,或由下而上,顯現出來的結果。

故大道未廢時,並非說仁義不存在,或沒有仁義。而是指,仁義隱於內,未顯現於外。那仁義為何會隱於內呢?答曰:人人皆有仁義,故其不彰或不顯

就如洪水為何會泛濫呢?因為水土流失過於嚴重。土不能蓄水。水就會泛濫於其上。洪水也一樣,地下不能蓄水,水就會泛濫於地上,形成洪水。

同理,智慧:宇宙萬物(包括各種生物如動物和人等)都有。只是隱於內而已。佛曰:眾生皆有佛性。也是一個意思。

智慧出,有大偽。偽,即人為。亦即有為。有為,因為它不自然,故具有方向性。這方向性,即趨利避害。趨利避害的結果便是失去平衡。失去平衡,就會得病。故生老病死便成為人類和宇宙萬物永恆的話題。

另外,提一下。這裡揭示的教育的本質:即學生本來就有智慧或知識,只是隱於內而已(佛曰:自性迷,迷即眾生。這裡眾生可理解為學生)。老師所要做的就是把學生的這些智慧給激發出來,這叫自性覺(自性覺,眾生即佛。這裡,佛可理解為老師)。

當然了,雖然每個人或物都有自性。但自性通常都是不顯於外的。有極少一部分顯於外,表現為興趣或天賦。故每個人得到的這部分天賦或興趣就很難一致。因材施教,也就顯得尤為必要了。

當然這屬於有為的部分。即偽。因為害大於利,故老子所反對。因此,保持平衡,把握好度,就顯得尤為必要了。


春秋戰國的時候,連年烽火,同時百家爭鳴;李世民開創盛世的同時,不管本人還是臣子,用了多少陰謀詭計;舜的父親瞽叟及繼母、異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扔對父親畢恭畢敬;清末八國聯軍侵犯中華,左宗棠,曾國藩,李鴻章等等一批忠臣要麼反抗,要麼圖強。

所以,老子的話不僅符合社會發展過程,還道明了社會發展的規律。


2017-04-05 雪漠 雪漠禪壇

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不該提倡仁義、智慧和忠孝嗎?

選自《老子的心事——雪煮&<道德經&>第一輯》

雪漠著,中國大百科出版社

?

什麼叫仁義?

仁者愛人,義者講義,兩者相合,我們便稱之為仁義。講義氣、講誠信、強調關愛別人,強調遵循社會規則,就叫「仁義」。人們拋棄大道時,世界才會提倡仁義道德。

其實,就算人背棄大道,大道也是不可能廢的,因為,大道本來就無處不在,誰想廢都廢不了。但人們可能會不按大道來做事。為什麼?因為,得道者越來越少,明白道的人越來越少,人心越來越不清凈,個人的東西越來越多。這時,不得道者、失道者就越來越多。如果有一天,純粹沒有得道者,只有失道者的時候,就是「大道廢」。

?

從上古時代開始,人類世界就出現了很多得道者,比如黃帝時代,這就像釋迦牟尼時代有很多阿羅漢一樣。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得道者越來越少,人們不再遵循大道做事,才需要提倡仁義。所以,提倡仁義禮智信不但不代表社會的進步,反而說明了社會的混亂。只有在社會實在不像樣、不仁不義的時候,人們才會提倡仁義。流行仁義時,社會是不會提倡仁義的。你一定要明白這個東西。這就像人們之所以提倡學雷鋒,是因為社會需要雷鋒。如果大家都是雷鋒,社會就不提倡學雷鋒了。所以,老子這幾句話雖然很簡單,但意義很深,對我們的啟發也很大。

智慧出,有大偽

人一變得聰明,奸巧、偽詐就出現了。比如,《三十六計》中就充滿了陰謀詭計。為什麼出現陰謀詭計會是「智慧出」?因為,這裡的智慧不是佛家提倡的智慧,而是諸葛亮的智慧。佛教提倡的智慧是大道,諸葛亮的智慧是小術,看過《三國演義》的人就知道,諸葛亮有很多陰謀詭計。

有一句話是:「老不看《三國》,少不看《水滸》。」為什麼?因為,年輕人年少氣盛,老是想當俠客,一看《水滸》,就會「該出手時就出手,路見不平一聲吼」,對有些人來說,它其實是「一衝動時就出手」。有一年,電視上正在放《水滸傳》,全中國都在唱「該出手時就出手,轟轟烈烈闖九州」,結果社會非常混亂,我也遭遇過一些向我出手的混混。所以,「少不看《水滸》」是有道理的。過去的統治者也不讓老百姓看《水滸傳》,曾把它列為禁書。其原因,就是很多人看了這本書,就開始打架,甚至殺人。《水滸傳》里有很多胡亂殺人的所謂「英雄」,比如李逵和武松。李逵時不時就會掄起兩把斧頭,一路砍將過去,砍得血流成河,也不管壞人好人;武松更是這樣,「血濺鴛鴦樓」的故事大家看過沒有?武松被張都監欺騙陷害,後來逃出來,回到張都監府上報仇,不管男女老少、好人壞人,他全都殺掉了,見一個殺一個。多幾個這樣的人,社會怎麼能不亂呢?

?

那麼為什麼「老不看《三國》」呢?

因為,老人活了一輩子,該見的都見過了,自然有了經歷和閱歷,很是聰明,一看《三國演義》,陰謀詭計就更多了。除非是真正的得道者,聰明而無慾望,否則越老越狡猾,就變成老狐狸了,非常糟糕。心裡越多陰謀詭計,就越是遠離大道,所以,人老了之後,就要做減法,「戒之在得」,不要奪取,不要想得到,要想著如何減去一些東西,慢慢把該做的事做好,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把自己該乾的事情干好,不要貪得無厭。

這是「智慧出」,「有大偽」的意思是出現一些裝模作樣的人。「大偽」就是偽君子、假好人。

歷史上最有名的偽君子是王莽,王莽篡漢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王莽在西漢末年,是非常有名的聖賢,禮賢下士,對人非常好。他把家裡的錢和糧都拿出來送給別人,自己卻過著非常簡樸的生活,就像現在的大慈善家一樣。有一年,他的兒子做了壞事,他還逼著兒子自殺。當時,誰都以為王莽是忠臣,誰能想到,有一天他會托古改制、篡位自立,做了皇帝。於是人們就說,王莽是個偽君子。後來,綠林軍和赤眉軍造反,把王莽的新朝給滅了。

白居易在一首詩中寫道:「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禮賢下士時。若是當時便身死,千古忠佞有誰知。」周公在武王死後輔佐少年成王,被奸臣陷害他有心篡位,引起了別人的懷疑,後來真相大白,成王才知道周公是忠臣,如果周公在流言橫行時死了,就會留下千古罵名;而王莽輔佐西漢平帝,最初也表現得謙恭敦厚、禮賢下士,如果當時死掉,他就會被定格成一代聖賢。所以,很多事情其實說不清。

我們更要明白一種變化。也許剛開始王莽真的是好人,後來受到了誘惑;也許周公受過誘惑、動過不好的念頭,但善的一面佔了上風。什麼都有可能。人不是一成不變的,遇到新的際遇,人就可能產生變化。所以,我們在為人處事時,一定要注意心的變化。很多變化,是自己察覺不到的。這就是我老是提醒別人的原因。一定要注意,剛開始,信仰是真的,一切都是真的,但慢慢就變了,變了就不是信仰了。這時,就會出現一種不好的東西。我們要時時警覺、警惕自己的變化,一旦發現自己的貪婪、愚昧、仇恨增加,就一定要注意,馬上用智慧觀照它。

?

六親不和,有孝慈

父不慈、子不孝、兄弟不友愛時,人們就開始提倡孝悌規範。人們遵循大道的時候,家庭肯定是和睦的,六親肯定是和的。要是社會缺少了孝子的德行,人們都不孝敬父母了,社會就會提倡孝慈。所以,提倡孝慈,說明天下人已經不孝了。當然,孝慈是兒女要孝順父母、父母也要慈愛子女,但很少有人專門提倡慈,卻有人專門提倡孝。這就是因為母親大多疼愛子女,「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愛子女是父母的天性,所以,即使不提倡,父母都會愛子女。佛教也提倡孝慈,認為所有眾生都是父母,提倡「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是超越了家庭的慈愛,把所有眾生都當成自己的家人,有一顆母親對孩子、孩子對母親般的心。也就是不要給自己的慈悲加上條件,無條件地憐憫受苦的人。

國家昏亂,有忠臣

「昏」主要指沒有智慧,「亂」主要是國家的秩序很混亂。國家安定時,有些人看起來是忠臣,實際上不一定是忠臣;天下大亂、內憂外患一起爆發時,才知道誰忠誰奸。所謂「國難顯忠臣,路遙知馬力」,就是這個意思。齊桓公身邊除了前面說到的易牙之外,還有公子啟方和豎刁。他們看起來很像忠臣,一個父親死了也不奔喪,一個不惜自宮服侍齊桓公。但是,齊桓公卧病在床的時候,害死他的正是易牙和豎刁等人。

如果齊桓公聽了管仲的,把易牙等人趕走,再也不召回的話,他可能就不會在病中被餓死;正因為他沒聽管仲的話,他才有了這樣的結局。

歷史上有這樣的說法,「文死諫,武死戰」,文官一般都死在給皇帝提意見上,武官一般都死在戰場上。為什麼文官會死在提建議上面?因為,如果皇帝堅決不聽,忠臣又堅持己見的話,皇帝就有可能把他殺掉。皇帝一殺他,他就成忠臣了。所以,忠臣的背後往往有一個昏君。比如紂王和比干,比干在死諫之前說過一句話:「主過不諫非忠也,畏死不言非勇也,過則諫不用則死,忠之至也。」君王有了過失一定要提意見,如果皇帝怎麼都不用,就只能以死盡忠了。這就是「死諫」。你一定要注意。因為有昏君,才會出現忠臣。

?

所以,魏徵曾經告訴李世民,我不願當忠臣,我一當忠臣就說明你是昏君,我希望你不是昏君,我也不是忠臣,我只管做一個直臣。所謂的直臣,就是正直的臣子,有什麼說什麼。魏徵也的確是這麼做的,他經常批評李世民,李世民特別欣賞他,也特別怕他。據說,李世民特別喜歡一隻小鳥,有一天就在逗它,逗了一會兒,看到魏徵過來,就馬上把小鳥藏進袖子里,怕魏徵看見會提意見。結果,魏徵說了很久,等他走了之後,小鳥都悶死了。但李世民沒有怪魏徵,他反而一直誇獎魏徵,說魏徵是他的鏡子,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有魏徵在,李世民很少做一些不好的事情,哪怕做了不好的事情,魏徵一提醒,他也會改過來。所以,魏徵成了直臣,李世民也成了明君。

君主賢明有直臣,君主昏庸出忠臣,而忠臣的結局,一般都是死亡,很少有例外的,除非他遇到了很好的皇帝。


題主看過老子嗎?還是僅僅看了幾篇而已?

老子的思想在我看來,是先進了幾千年的,老子所構造的宇宙觀進而產生的人生觀是當今社會中的大部分人都理解不了的。

題主的觀點是《老子》新讀者常犯的錯誤。「大道廢,才能凸顯仁義」這種邏輯是經過深度思考得出的結論,是對兩者關係的深度解讀,類似於此的在老子中還有很多。所以老子對「仁人」的看法和儒家大相徑庭,對很多人來說是「荒謬」的,更多的人可以接受的是儒家中對「仁」的推崇。儒家學說的側重點和老子的側重點很不一樣,但具體不一樣在哪我是不敢說的,太宏大了。

關於老子是否忽略社會發展規律,我認為這是有一定道理的。老子構造的世界太宏大了,和我們所處的世界完全不是一個量級的,是烏托邦中的烏托邦。《老子》這本書的特點就決定了這些。老子很少用具體事例來論證其自己的觀點,整本書都是他自己的想法和主張堆砌而成的,這點不同於《論語》。論語中包含很多對話內容,是有理有據的,這一點體現得最得當應該是在顏回那一篇,都是講得顏回生平的優秀品質,很有說服力。《老子》這種類似格言類的文章往往會因為論據不足而被社會拋棄(就像現在的雞湯),而老子這麼多年來經久不衰,這足以說明這本書中所包含的道理的真理性以及對人的啟發性。《老子》微言大義,雖然只有幾千字,確實一座精神文明的寶庫,隨意汲取。老子的思想在幾千年前就這麼先進,實在是不可想像。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對於我們來說,從老子那裡能學到一瓢就已經受用一生了。


意思就是多難興邦。。。

比如李廣這貨在漢朝騎兵質量普遍劣勢於匈奴的情況下特喜歡帶領小股騎兵孤,軍深入,投機取巧玩空城計,失敗被俘又裝死逃生。這人膽量固然大也非常機智,但是說白了正是那句「智慧出,有大為」。

話說回來這一觀點倒是和彼得原理類似李廣本來就不是個帥才就只能用作帶頭衝鋒見縫插針。給他加官進爵反而害人害己。

大道廢仁義出性質一樣,比如天津那爆炸各種感動中國,這類救災鼓勵本身就應該以金錢去表現,在新聞中對這種事情歌功頌德實在是令人反感。

《呂氏春秋·當務》講有人告發自己父親偷羊,官府要處死他父親他又要替父受刑,別要殺他他又說我這樣正直誠實的人不能殺。。孔子說這種信義不如沒有。。

這個人把自己父親告到官府而不是直接帶父親去偷羊的人家裡請罪,完全就是在沽名釣譽。這和父親敗壞了國家兒子復興了國家一樣沒有什麼值得稱讚的。自古父債子償。正是因為前代的君主「智慧出」,這一代的君主才「有大為」,不過是欠債還錢天經地義罷了。

莊子借盜跖之口批判孔子「直躬證父,尾生溺死,信之患也」朱熹評價尾生「曲意徇物,掠美市恩」。說的都是這碼子事。

。。見害思仁,見盜思義,見衰思興。慈孝所以是美名是因為大多數人不慈孝。忠所以是美德是因為多數人不忠。

有過才有怨,所以以德報怨。無過則為冤,以直報冤。

評事議人,其難不在於言必據實,行必順理;而在於「解百冤之結,消無妄之災」。

鬼谷子曰:「人之不善而能矯之者難矣。說之不行,言之不從者,其辯之不明也;既明而不行者,持之不固也;既固而不行者,未中其心之所善也。辯之明之,持之固之,又中其人之所善,其言神而珍,白而分,能入於人之心,如此而說不行者,天下未嘗聞也。此之謂善說。」

固曰「圖難於易,為大於細。」

人與人概念差別萬千,言語角度,陳陳相因,歧路亡羊。或雞同鴨講。此辯之不明也。這叫方向不對,知識越多越反動。所以要圖難於易。換個角度和方式去溝通。

角度講順了對方對成功率欠缺把握,這種時候要找到重點一針見血說中人心事。指出對方疏漏和錯誤的節點。此謂之為大於細。你要從基本原理講述是不會有人感興趣看的。


第一句說仁義,顧及仁義而會有刺客,拜關公的袍哥,青幫……,大道廢,說的就是這個廢,第二句六親不和,這個好說,比如爭遺產,不是搶著去服侍嗎,邦家昏亂,有忠臣,那就多的是,史可法……而這些忠臣又力挽狂瀾嗎?故需要的是能臣,而不是只忠卻無力之臣,來挽回局面,看似親密,不如各有所養,老有所依,互相幫助卻不結盟,這個早就有例子了


階級社會本來就聰明人圈地給傻子看的,我們活在傻子社會


雪漠:大道之用

2017-04-25 雪漠 雪漠禪壇

大道之用

節選《老子的心事——雪煮&<道德經&>第一輯》雪漠著

10:04

大道之用

來自雪漠禪壇

?

德是道的載體,這是中國文化中非常重要的內容。為什麼?因為,真正的德必須能夠體現道。這跟有些人的看法不太一樣。但中國文化最本源的追求確實是這樣的。中國人所說的、真正的德行,就源於智慧的境界。中國從很早的時候開始,就在追求一種智慧的境界,統治者也在追求一種智慧的治國境界,追求一種很高的個人修養。皇帝選皇后時,也要求皇后是母儀天下的,這個「母儀」之中,就有一種道德的味道。這是第一。

第二,道是一種存在,雖然難以把握、很難證到,但它是一種客觀的存在。就算你主觀地否定它,它同樣存在。它不是主觀唯心主義的產物,不是想像出來的。

第三,道有四種象:相、物、精、信。「惚兮恍兮,其中有相;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就是這個意思。「相」是顯現性的存在,世界上有各種各樣的「相」,比如,大至山河湖海,小至蛆蟲螞蟻,無不體現道的存在。這就是「相」。「物」是本體性的存在,也就是肯定宇宙中某種客觀法則的存在,而道便是這種法則的表現。它是必然存在的。「精」,西方哲學有「意志」的說法,「精」跟「意志」非常相似,其中既有情感、精神的成分,也有意識的成分,這也是道的特點。如果沒有精神和情感的成分,道對人類是沒有用的。「信」是一種規律,像科學一樣嚴謹,它有規律性、程序性、有序性、全息性的特點。

?

如果用手機來比喻的話,手機就像道的「物」,手機的各種品牌、樣式、功能很像道的「相」,手機裡面的各種程序非常像道的「精」,手機里所有的信息非常像道的「信」。老子所說的「信」,有信息的成分。因為,老子也知道宇宙是一個整體的信息場,而道展示著這個信息場的全息。

為什麼遠古時代的老子會知道這一點呢?因為,當你修到一定程度,破除了執著時,你就會發現自己在一個巨大信息場中,這個「網路」通向你想通向的任何所在。這就是道的全息性。所以,修道者達成究竟時,其境界就和所有達成究竟者是一樣的。它有一種全息性的特點。

佛教的《華嚴經》就專門講了這個信息場。它說,在某個地方,有一個如來,有某個佛國。如果破了佛教的名相,將如來和佛國用信息場代替的話,那麼《華嚴經》的意思就是:宇宙是個信息場,無數的信息作用於無數的人類,每個人的細胞都承載了他的全息,同樣,每個人都承載了整個宇宙的全息。這跟中國文化的「天人合一」非常相似。

所以,道的四象還有另一種說法:客觀存在性、表現性、精神性和全息性。

?

第四,道的重要作用在於認識萬物,修道者如果不認識萬物、不了解社會、不了解世界、和世界格格不入,他就沒有得道。一定要注意,跟社會格格不入的人沒有得道。得道之後,他就是和光同塵的,他會像一滴水進入大海那樣,進入他所在的任何世界。

釋迦牟尼懂得那個時代所有的規則、規律,但他又有超越性的東西,他汲取了當時九十六種外道——包括婆羅門教及所有合理的思想——的營養,所以他創立的佛教符合那個時代所有的人類,這就是普世性。但他在這之外,還賦予了佛教一種超越性,這源於他進入的那個超越的智慧境界。他的超越是池塘中長出蓮花,而不是在空中修建樓閣。

所以,我們允許一個人發表意見,我自己也喜歡發表意見,但我之所以要發表意見,是因為我必須發表意見,而不是看不慣這個世界。我發表的意見,能夠改變聽了這些意見後願意改變的人。當他嚮往道,追求道,最後得道的時候,他就改變了。

換句話說,道的作用在於認識世界,並且儘可能地順應世界,慢慢地影響並教化世界,而不是戰勝世界。這就是大而化之。它的教化甚至不是有意的教化,而是一種自然而然發生的改變。也就是「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朴。」這就像你不用專門教魚兒游泳,魚兒既然在水中,不用學習游泳也自然懂得游泳。這就是自然融於世界。


推薦閱讀:

大方諸宮服日月芒法·新年賀歲篇·道家吐納
孔子在道教神仙體系中的地位是怎樣的?
神有人性嗎?神有罪,吾當戮之:由哪吒之死談起
神仙可學論(四) 近道七者仙可期
道教神仙排名大全,張天師比閻王排名高!

TAG:哲學 | 社會學 | 道教 | 邏輯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