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衰落和中國的崛起是不是都在加速?


從各項數據上看,如果拋開中國的話,美國實際上不僅沒有衰落,而且在急劇的拉開與其他國家的差距,包括日本與歐洲。

美國在國際政治事務上的窘迫並非其無力承擔全球責任,而是因為承擔全球責任的成本與收穫實在不成比例(全球富裕地區僅北美、西北歐、東亞等),而在冷戰期間由於蘇聯陣營承擔了一部份的國際責任,美國的全球責任支出要少得多,並且可以通過與蘇聯的交涉間接去影響另一半地球。

軍事實力上,即使在美國軍事裝備更新速度已經大大減緩的現在,美軍的裝備更新速度和生產數量仍是全球第一,並且遠遠甩出第3-10的總和——如果繼續不算中國的話~``也正是這個背景下,美軍嘗試將軍事戰略調整的干涉型戰爭並有把握同時在兩個中等規模的衝突中獲勝。

經濟上,美國自2008年危機以來仍算是全球最有投資價值和恢復速度最快的國家。值得注意的是,這一點即使把中國算上了也不會改變。

所以很明顯,美國的衰落只是由於中國發展的速度襯托得不如以前那麼耀眼,但真認為它處於衰落的話,那還是早了點。


都已經到三百贊了,沒有寫什麼乾貨,只是聊了聊感受就受到這麼多人的贊同,十分慚愧。

很多人羨慕美國大學生優哉游哉的生活(牛人哪裡都累,留美小本罵人之前先到國內頂尖大學轉轉再說),高中生的素質教育,其實這個問題很難講清楚。在大部分人的生活水平還趕不上發達國家的時候就追求歐美精英教育,除了包藏禍心我想不到更好的詞了。我是做信號處理理論的,如果有仁兄覺得我說的有不完整的地方,還請斧正。無論怎麼說,美國的超級大國地位還會持續,人才吸引能力還是很強,我輩人還需要有老一輩吃苦耐勞,甘於奉獻的精神。我堅信會有這樣的有志青年的,雖千萬人吾往矣。

------------------------------------------------------------------------------

別的領域不是很清楚,不敢妄言。前幾天剛剛開了一個會,談談感受。

會上的白人教授大多都白髮蒼蒼六十往上了,學術精神沒的說,已經是學界大牛了,還可以跟年輕後輩學生自由探討學術問題,有的老教授更是自己上陣解說自己的展板和給talk,很值得欽佩。

可是年輕人大多都是亞裔,中國人,印度人,伊朗人,美國白人基本沒有(三天的會沒見過超過十個),歐洲來的還都是白人(包括猶太人)。

可能現在大環境所致,美國的白人群體都是去矽谷搞創業,搞計算機了,真正想做學術的越來越少了。再過十年二十年,估計再參加這種會可能就都是亞裔的天下了。

不過美國如果可以留下這部分人,可能還會繼續牛逼很久,可是一旦局勢不穩定,大家都是有祖國的人,說走就走了,畢竟誰也不願意天天擔心吃槍子,挨歧視不是。慢慢看吧。

附:義務教育,高等教育的普及是個功在千秋的事業,我一直堅持一個觀點,每個人都應該有讀書,讀好書的機會,上層精英是無國界的,民族真正崛起還是要靠普羅大眾,一旦教育把持在精英手中那就萬劫不復了。


首先,個人認為這是一個錯誤的觀點,中國的崛起的確是在加速,但是我並沒有看到美國的衰弱。根據維基百科和社科院數據匯總換算出的《世界九國綜合國力評估表》。

表格中可以看出美國獨自處在世界的第一梯隊,我國算獨處於世界第二梯隊。 經濟方面:美元仍然是不可取代的世界性貨幣,在GDP總量上,按照理想的估計,我們能在2025年才能超過美國,至於人均GDP更是落後一大截。政治方面:美國仍然在全球處於主導地位,我國只是作為新興大國的角色出現在世界,發言權遠低於美國。軍事方面:這個就不談了,表格已經很清楚告訴了大家。 為什麼會有題主這樣的觀點存在,只是因為我們崛起了,在我們國家改革開放了近40年以後,我們終於可以直視這個曾經在我們嘴中的美帝國,甚至有了機會挑戰他,甚至感覺我們可以取而代之。 實事求是來說,美國在科研、教育、法律環境、國民的心態與形象包括意識形態的輸出優於我國,美國作為當今世界唯一的一個超級大國可以利用多種手段轉嫁經濟危機剪羊毛,剝削實際的各國的利益,而作為一個傳統移民大國美國每年大約接受近百萬移民(其中又有很大一部分人擁有一定的經濟實力,或者高學歷高技術人才,當然不包括我一些非法移民),這些移民每年都為美國社會注入了大量新鮮的血液,為美國能在世界處於主導地位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而我國現如今仍然是發展中國家,很多方面仍然需要深化改革,許多問題已經露出水面仍然沒有出現有效的解決方法,我們目前還沒有在下一次的科技革命中佔據頂峰。 舉一個不太恰當的例子在上個世紀,新興的資本主義強國不顧自身實力限制挑戰老牌資本主義強國英國而發動了兩次世界大戰,最後的結果大家應該都知道。我們現在的地位遠不如當時的德國,而現在的美國也絕不像當時的英國那樣外強中乾。 寫的比較亂,大家湊合看。PS:回答中的三張表格以及前言的29個漢字是複製這位答主的 @元好問 ,對您本人如造成不便我會第一時間刪除。 ———————— 民族復興,大國崛起,任重而道遠。勸諸君,莫著急!


看來還是這類問題關注度高啊,之前回復了那麼多專業的問題,也沒幾個贊。。。。

----------------------------------------------------------------------------------------

在美國待了七年, 回國三年的來回答一下。

前面有人講的很好,以前是差得太遠連影子都看不到,現在是慢慢能看到背影了,也能看到發達國家的某些不足了,所以顯得美國衰落中國崛起在加速,也就是說兩者越來越近了。

可能從某些方面講,我感覺我國是接近甚至超過的。支付寶啊,微信啊,這類的便利性就明顯超過美國,更加先進。 但是否說互聯網就比人家好呢,我感覺還差的很遠。真正看技術的軟體公司,還是大多在美國。

高鐵也處於先進水平,美國基礎設施陳舊是毫無疑問的,而且會繼續陳舊下去。但這些並不是真正有技術難度的。

作為一個實業,製造業,精密加工行業的從業人員,還是堅信真正的崛起還要看我國真正的高端製造業能否崛起。目前看,從激光器的這個行業看,國內在進步,但跟美國德國的技術,工業化程度的差距還是非常明顯的。以前是0,現在可以考個60分了,但是從0到60還比較容易,60再往上就不容易了啊,尤其國外都到了90分了。當然,好消息是國內有那麼多辛辛苦苦,任勞任怨的工程師,工作強度秒殺國外,就是希望要對人才有足夠的回報吧。

總之,還是認為只有當核心科技突破了,掌握了,不怕了,才能說中國崛起了。到那時候,其他國家是不是衰落,也沒人在意了。

在此之前的繁榮,還只是表面的繁榮啊。


本質上是蛋糕增大的速度,趕不上中國搶食蛋糕的速度!

現在中國崛起確實在加速,但美國衰弱並沒有顯著加速,甚至現在還暫時延緩了,真正加速衰弱的是歐日這些美國的小夥伴們!

大家想想近些年來看歐美日這些國家什麼時候總體過的最好?

差不多是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後期到本世紀初這十幾年吧,原因是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開始,中國經濟已經開始起步並穩步上升,而這時期中國需要大量機器等生產資料,但自己卻無力製造,而新世紀初,人民的生活水平也開始逐步提高了,對各種家電等消費品的需求也逐漸旺盛起來,然而自己國內的企業依然滿足不了需求!

這個時期,對歐美日來說屬於中國發展的紅利期,咱們搶食蛋糕的速度,還未趕上因咱們發展而帶來的蛋糕變大的速度!

其實中國追上來也是個緩慢的過程,照理說以西方國家的情況也不會一下子下滑多少,但有些國家以為,這種情況會永遠持續下去,中國不過是一個新興的傾銷市場,把那十幾年的好年景當成理所應當,於是為了現在就過上更好的日子,玩起了槓桿,貸款過好日子!於是有了零八年那場席捲西方國家的經濟危機!

而今中國這些年的基礎研究和積累已經到了出成績的時候,近年來高科技產品井噴式爆發,再加上趕上互聯網革命的大潮,還有一帶一路在世界範圍內搶市場,中國的崛起確實在加速!

而美國呢,暫時也找到了應對的辦法,一方面開始關門守住自己的市場,另一方面一邊加大對盟友的吸血力度,一邊再通過美元洗劫世界,以此來延緩衰弱!

但歐洲和日本就比較悲催了,又要面對中國在世界落圍的競爭,又要面對美國洗劫,要不怎麼法德都要搞歐盟統一。。。

再談談個人對一帶一路的認識,一帶一路上大多都是發展中國家,還是以本人經歷舉例吧,本人去年去了趟斯里蘭卡,講真跟中國比確實挺窮的,就街上跑的汽車,大多都是七、八十年代的德日車型,國內都很難看到那種,我這說的還是其首都,據我了解,很多都是直接進口的二手車,說實在的中國車確實做的不咋滴,但我覺得一台奇瑞QQ終究是比八十年代的鈴木要強吧,價格差不多還是新車,你選擇哪個?

我住的是希爾頓酒店,蓋的很好,設施也不錯,進屋一看,一台九十年代版的松下大屁股電視,那酒店至多不到十年,我就想液晶的大屏長虹也不會比松下大屁股貴吧,讓你選擇你又會選哪個?

在那些國家中國產品是真的很有競爭力,其實那些國家對產品的科技感甚至是品質,真沒那麼挑剔的!

只是歐美日著實在那裡深耕太久,咱們國家的企業大多崛起於這二、三十年,這些看來有限的精力也都投在了國內市場和利潤更高的歐美市場,現在國內逐漸飽和,歐美要麼也飽和要麼走向封閉,現在到了另闢新戰場之時。

一帶一路就是以基礎設施為引領,然後讓中國企業跟進去,以國家投資為先鋒開闢這個不同於歐美日新戰場!

斯里蘭卡是小、是窮,但一帶一路上這樣的國家有大幾十個,如果它們的需求都被激活,都向中國產品敞開,這是多麼大的市場!

以此為依託中國會有一個新的黃金十年、二十年!


有幾件事我們一定要明確:

第一,倒在半路上的超級大國不是超級大國,只會跌入萬丈深淵。這一點,蘇聯是前車之鑒。

第二,當唯一的世界霸主,好處太多了。就說美國吧,全世界的人才,招之即來;美聯儲割一輪草,全世界都得晃三晃。美國不會坐視自己的霸主地位被人搶走的。中國是唯一有潛力在未來單挑美國的國家。美國不可能坐視自己的好處就這麼喪失。

第三,二十一世紀什麼最重要?人才。全世界的人才在往哪裡跑?美國!美國去不成或者留不下的,才會考慮其他地方。只要這個狀況不扭轉,美國就不會從老大的位置上摔下來。不要被老外的幾句「I love China」迷惑了。近幾年中國旅居海外的優秀人才是有迴流的趨勢,但是還遠遠不夠,太不夠了。

第四,過於多元化會不會讓帝國分裂?這是美國唯一的軟肋。WASP這面白旗能打多久?亨廷頓早就提出過這個問題,但是提出解決之道的時候他遮遮掩掩,因為說多了政治不正確。我相信美國精英不是沒有深入思考過,更不可能沒有制定對應的策略。為什麼川總毫無從政經歷,就能當上總統?這真是全靠自我奮鬥嗎?值得深思啊。

綜上,一天沒有超過美國,我們就不能有一天鬆懈。在此之前,不能抱有一絲一毫自高自大的想法。否則,我們連日本的下場都遠遠不如。別管日本心裡究竟怎麼想的,表面上看,日本是徹底認美國當爹了,現在過得還不錯。可是你覺得美國會要一個十三億人口、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土地的兒子嗎?起碼要先把你肢解掉吧!

現在高層應該還是比較清醒的。可是真怕有一天被星辰大海給忽悠了。

以上。


一百年前,西奧多.羅斯福在《奮鬥不息》演講中曾評價過當時中國的衰敗。如今美國正在失去欣欣向榮的活力和激情,陷入思想和道德的沉淪。因此,答主嘗試改寫一段新《奮鬥不息》。

我們決不能扮演美國的角色,要是我們重蹈美國的覆轍,貪慕虛名,執意宣揚世界範圍內的民主自由,漸漸地腐敗墮落,對國內的事情毫無興趣,沉溺於《歷史終結》的幻象之中,忘掉了空談誤國、實幹興邦的高尚生活,整天忙於滿足我們肉體暫時的慾望,那麼,毫無疑問,總有一天我們會突然發現美國今天已經發生的這一事實:好大喜功、窮兵黷武、貪圖浮華虛名的民族在其它勤勞、勇敢民族的進攻面前是肯定要衰敗的。

原文:

我們決不能扮演中國的角色,要是我們重蹈中國的覆轍,自滿自足,貪圖自己疆域內的安寧享樂,漸漸地腐敗墮落,對國外的事情毫無興趣,沉溺於紙醉金迷之中,忘掉了奮發向上、苦幹冒險的高尚生活,整天忙於滿足我們肉體暫時的慾望,那麼,毫無疑問,總有一天我們會突然發現中國今天已經發生的這一事實:畏懼戰爭、閉關鎖國、貪圖安寧享樂的民族在其它好戰、愛冒險的民族的進攻面前是肯定要衰敗的。


破百贊了,偶爾玩一下知乎第一次這麼多贊感謝大家的支持。評論里有說詳細講講中國古代歷史中的反地緣政治戰略傳統,放在文末,有興趣直接滑到最後就好。

以下是正文———————————————————————————————

閻學通老師(清華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院長)在前幾年的文章里反覆強調,世界不是走向多極化而是兩極化。美國並非衰落太快,而是中國追趕得太快。去參加過的幾次學術會議,這一觀點也頻頻得到驗證。

如題主所言,國際關係領域的大國崛起和衰落本身都是比較性的。美國和除中國以外的所有國家都在拉開距離,而唯獨中國在瘋狂的縮小和美國的差距。所以你拿美國跟中國比,的確衰落在加速,跟其他國家比反而沒有衰落在上升。

中國崛起的速度是不是在加速,這個問題的對照國估計十有八九是美國。從我國每年的經濟增速來看,大致符合判斷,但新常態後調低增長率其實也反映了經濟降速,量向質變化的走向。

—————————————————————

下面是個人根據這一問題的一點引申看法:

1.中國的地緣政治以傳統陸權和海權觀念來看,是周遭環敵最差的。與美國得天獨厚的兩洋屏障相比極為明顯。但是,但是!!重點來了,中國歷史上有反地緣戰略傳統的存在(這個問題有老師在研究中),以及歷史上中國作為陸海複合型國家,深處世界島最得天獨厚的邊緣地帶,是最有潛力帶動世界島整體發展的國家。並且一旦中國強大,其實力的外溢反而會將周邊的小國構造成重要的地緣屏障,正如晚清之前的東亞朝貢體系一般。

當然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傳統的地緣政治觀念在發生變化,落後的地緣政治思維將束縛國家的戰略抉擇。而美國的思路很大程度上就還是舊有地緣政治觀念的反應,傅瑩在今年的瓦爾代會議就已經指出這一點。

而一帶一路的意義遠遠不僅僅是傳統地緣政治概念那麼膚淺,而是國際社會從進攻性現實主義的無政府狀態向防禦性現實主義狀態轉變的時代背景下的選擇(有興趣可以讀讀唐世平的國際政治的社會演化理論)—人類社會的物質生產能力已經遠遠大於人口增長的需求,而且隨著科學技術理論的發展,對人口的平衡和控制已經更加成熟,驅動國家不惜一切發動戰爭以及採取更具有攻擊性政策的根本邏輯已經發生改變。

中國以基礎設施為先,逐漸打通世界島的地理屏障,打造更為聯通的經濟發展體系,將會以一種更加深刻的方式改變國際政治中國家之間相互依賴的程度,這將推動國際合作的進一步深化。直白而言,就是共有利益的拓展。而這一思路是自由制度主義和建構主義共同碰撞的結果。但實現這一藍圖更需要現實主義的保駕護航:軍事實力的推動。所以中俄的戰略性關係以及中美關係的合理管控,將逐漸協調這一藍圖實現過程中的「公共產品」提供的問題。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將見證中國與美國共同以更加斗而不破的姿態維護世界和平和發展,解決國際問題。雖然特朗普的收縮似乎將美國轉向了「孤立主義」的老路,但脫離時代背景談主義必定是失敗的。美國作為脫胎於英國這一貿易立國的國家,是永遠不可能捨棄與世界島的重大關係。

所以中美的關係將會以更加「斗而不破」的方式分享彼此的利益和競爭關係,而並非單細胞思維的敵對。時代的主題已經在變化,一帶一路的意義在不斷的豐富和深化,在一帶一路艱難推進,完成其基礎設施網路基本完善的這一階段後,國際格局的變化將會非常有趣。尤其是美國的態度也會發生變化。估計這個時間點就在2025年之前。

2.美國的最大問題就是現行制度,被至高無上的憲法規定的制度,是一個徹頭徹尾利於搞砸一件事難於推動一件事的制度體系。任何一個全國性的法案將會在相當多的環節被斃掉。而中國的制度在全國管理上有強大的集中調整能力,並且管理層在自我約束以及整體把控上無論是經驗還是理論都更加完善。換句話說,中美都是世界上最大的兩艘大船,美國的這艘船更精美,更先進,但每次調整方向都將經歷層層審批,把控方向盤的人尤其之多。但中國雖然船破一點,但只有一個人掌舵,而掌舵這個人帶著全船的人隨時調整方向避免觸礁,甚至在不斷更新這條船的性能。

那麼按照現行趨勢來看,的確再過十年,兩艘船走在一個頻率幾乎沒有太大問題,但還是差那麼一點。


中國歷史上的反地緣政治戰略傳統,我也只是借花獻佛,簡單分享一下:

反地緣政治戰略傳統主要是兩部分 道義至上體現出的對待戰爭手段的審慎;以華變夷的文化軟實力轉變他者身份從而形成新的身份認同。

道義至上的戰略審慎是指歷朝歷代都有文人士大夫對君王發動戰爭的審慎性批判,反對濫用武力、反對過度領土擴張。例如漢武帝時期對漢武帝濫用武力造成民生凋敝、軍隊出征全軍覆沒的批判。強國的國家戰略中,武力的誘惑是極其強大的,而如何審慎的使用武力是歷代君王最重要的使命,而優秀的君王必然知道「有所為而有所不為」的道理,從而避免將國家拖入戰爭的深淵造成毀滅(反面例子:隋煬帝楊廣這個曾經幾乎能夠成為中國歷史上最偉大君王的男人是如何在對朝鮮半島用兵中葬送了帝國基業;正面例子:新中國建國之後的歷次大型戰爭)

以華變夷的戰略傳統是一種以中華文化的優越性,形成對外文化輸出的方式改變對象國的身份認同。比如歷史上反覆征服朝鮮半島與越南地區的戰爭行為收效極低,但在唐朝之後的朝貢體系中,這兩個國家以及琉球等其他穿漢室衣冠的小國紛紛成為中原王朝的戰略屏障。雖然這一種文化霸權主義,但在當時的國際社會中,這已經是一種非常溫和和和平的方式,利於地區的穩定和發展,並且促進了中原先進文化帶動,促進藩屬國經濟社會的發展。用當今的國際關係理論學派來看,我認為更貼近於建構主義。


美股剛出了財報,70%以上公司盈利超出預期。

美國主要的問題是分配問題。

大資本家通過全球化逃稅。

高薪收入者/高校/教育等有養老金的地方通過股市配置資產分享大資本家逃稅的收益。

中等收入者一方面工作機會減少,另一方面由於可以投入股市的錢有限,喝不著湯但是實實在在的被通脹,醫保打擊。

低收入者要求基本生活有保障。

這就是美國的現實了。

美國的前途如何。要看能不能給到處亂跑的資本套上籠頭。

中國體量大還在上升期,儘管分配問題也很嚴重,但是還能往上走。不過如果繼續這樣下去遲早也會出問題。。。


很多人對中國發展過於樂觀了。

就科技發展,以我親身體驗。

中國只願意投入已確定能有效果的事情,對未知的高新技術投入甚少,簡單來說就是只跟風,不敢開拓創新,新興半導體,人工智慧又開始落後了。只想等別人先試水,自己再以體量低成本競爭。這不會總是奏效的,最近的Boston Dynamics 機器人已經明顯反應出機器人技術的代差了

政府還好點,還是有幾個好項目,民間創投都是恨不得今年投錢明年就有產出。現在民間的錢大多投給了互聯網,製造業很少,更別說高端製造業了。國家錢也有限,無法支持這種廣撒網的研究。

真正的關鍵技術,只需要3-5年領先就能壟斷,如果技術積累足夠,比如美國比中國早5年進入第四次工業革命,現在幾十年的追趕可能都付諸東流。

如何引導民間資本可能是需要解決的大問題


從整體上來說,美國依然在進步。

而且人家體量巨大,微弱的進步對於別的國家來說簡直就是天文數字(對於中國來說沒和他們那麼明顯,但一樣厲害的不得了)

目前似乎還沒有現代大型強權國家徹底崩掉的情況出現(衰落是有,但他們本身就是舊殖民時代的,體系和今日完全不同,很難加以參考)。

不過就美國來說,其可能並非走的是強盛到衰落到崩掉的路線,估計未來很多國家也是一樣,不是緩慢崩掉,而是幾次突發事件然後迅速崩掉。

但無論如何,就美國的實力來說,其抗風險能力強於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政治上略微的不穩定在今日還是很微不足道的(儘管可能會擴大)。

中國的崛起當然也不是在加速,而是會逐漸放緩,但影響力繼續增大(要是他娘的這樣還加速,過不了幾年還不得征服銀河系?加速度哪有那麼容易)


謝邀

美國沒有衰落,但絕對在中國人心裡衰落了,這是因為美國以前在中國人心裡地位過高,現在逐漸回到應有的位置。很多人發現美國不再像以前那樣:制度完美,社會和諧。是因為其實以前的美國本就沒有這種屬性。

美國沒有衰落的主要原因是,美國的資本並沒有衰落,這點和日本、台灣、歐洲都是不同的。資本依舊是稀缺資源的今天,錢生錢非常容易,資本不衰落就是下蛋雞,窮不到哪去的。資本在手,美國就可以繼續吸世界血而活,世界不死美國不崩。

中國崛起這點似乎沒人否認,不提。但美國被中國人感覺衰落,自身崛起是重要因素之一。

美國就好比一個背影殺手,中國人對其幻想破滅,單純是因為中國人跑到了她旁邊看到了她的臉。中國再往前跑,她也就不會再更丑了。


記得9年前在牛津旁聽過一個世界知名經濟學家的講座,有一個中國留學生提了個問題,中國有沒有可能超越美國?老頭blabla講了一堆數據和理論,最後給了結論,perhaps~當時尚未學習經濟學的我嗤之以鼻,覺得這個問題還需要討論么?

雖然當時的背景只是,中國正在準備舉行08年奧運會,金融危機尚未爆發,只是歐洲頹勢已現。給個小費就會被誤解為日本人,中國銀行的信用卡每次都要教一下櫃員怎麼用,老師說他們這代人童年記憶中made in Japan就是好東西,made in China就是地攤貨。

一年以後,英鎊從15.9一度跌到9點多,印尼好友總是抱怨在路上會有人跟她說你好北京,伯明翰市中心最大的百貨商場店員會熟練的使用中國銀行信用卡而不是hsbc,老師跟我吐槽its unfair,all disaster but only China is booming。

那一刻,身為留學生,百感交集。

但等我回國開始接觸到金融市場,才能真正理解,這一次次的改革是多麼難,每一次都像走鋼絲一樣,不敢錯,不能錯,錯了就萬劫不復。

大致是剛入行沒幾年,那段時間加息降准,政策一天一個變化,大家都覺得瞠目結舌,連晨會上首席經濟學家都說,政府沒辦法了,他們已經亂了手腳,不知道自己在幹嘛。然而最後,那次的通脹,還是被壓下去了。

還記得有一次,我們正在路演,忽然手機就炸了鍋,國債回購利率尾盤突然飆升,一夜之間就沒錢了,連銀行間市場也一團糟,記憶中第一次聽到「錢荒」這個詞,從二級到一級全部鬼哭狼嚎,然而,我們也熬過去了。

再有就是更近的那次,當時市場剛剛下調,我在酒店裡給某位大佬發信息推薦公司,他只回了我一句話「股災來了,快跑」。當天股價從下跌5%回調至上漲5%,我還暗自得意大佬的誤判,可是接下來那一個月,簡直瞠目結舌、萬念俱灰,從一開始一天4、50個電話抱怨、吐槽、感慨,到最後「大奇蹟日」的前一天晚上,所有的群一片死寂,香港市場、匯率市場暴跌,雖然不是基金經理不直接做投資,卻也有一種世界末日的感覺,然而,也都過來了。

這倆年,更是每一步的改革都走在刀尖上,歐洲經濟在復甦,美國就業數據也持續好轉,美聯儲要加息,中國怎麼辦?房地產市場怎麼辦?就業怎麼辦?還好,歐美退出全球化的今天,我們開始做一帶一路。幾百年前,是英國開始了全球化的第一步,美國緊隨其後,現在也是英國第一個退出,美國緊隨其後。

所以,回頭來看這個問題,不在於數據,也無關乎模型,更不在於體制、政策,賭的,就是下一個輪迴的國運~

也所以,慶幸自己當年,頂著不少壓力回來了,恭逢盛世,何其有幸。


?除特殊標註外所有內容都為個人原創,若需轉載,請聯繫授權。

?若對金融分析、證券研究等方法論感興趣,歡迎關注我的專欄《孤獨的修行》,或者點擊投資和研究,都是孤獨的修行——證券賣方研究方法總結(一)


十九大開完,我們正處於並將長期出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不要瞎想,歇了歇了


做個comments:其實這個問題問的是綜合國力的二階導數的正負性,但很多人答的都是其一階導數的正負性。。。


是整個人類世界都在衰落,能保持穩定增漲的中國看起來就加速了,而美國可以繼續掠奪歐洲和日本來治癒自己,所以看起來吃相越來越難看。

只能感謝各位資本主義強國喜歡去工業化玩金融,把自己玩成這個樣子。


本文篇幅很長,都是乾巴巴的解說,我盡量寫得有趣一點。提前說一點:國家發展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而官方對國家發展的闡述至關重要。儘管這些闡述很可能寡淡無味,那其實是你沒有真正看懂。這些闡述裡面,有的會得到「通俗化解說」,也就是一隻肚子上有個紅五角星的兔子來給你講解,更多的是出現在政治書上,讓每個讀到的人昏昏欲睡。我這篇文章,力求在符合邏輯的前提下簡單易懂吧。

至少在2050年之前,中國的崛起和美國的衰落還是兩件沒有什麼關係的事情。即使美國加速衰落、中國加速崛起,也僅僅是歷史的偶然巧合。因此,把美國衰落和中國崛起放在一起比較是不恰當的。

龍牙老師當然會解釋原因的。

當然了,在當今這個全球化的世界上,停滯不前就是衰落,保持增長就是崛起。這只是個算術上的小把戲,並沒有什麼好分析的。

龍牙老師講的是背後的規律與決策,事關中國未來幾十年的大致趨勢

中國在改革開放以後一直堅決奉行的基本發展政策,解讀起來有一定難度,但是最基本的原則其實非常的簡單: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毛澤東軍事思想的一種延伸。說白了就是盡量避免直接衝突,規避矛盾,著重於發展自己實力,你也可以說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悶聲發大財」,就看你粉誰了。

在這個基礎上,事情就簡單多了:中國崛起是自己干出來的,美國衰落是自己作出來的,誰也怨不著誰。

最近剛剛召開了十九大。很多人熱衷於政治、軍事、經濟話題,卻從來不看人民日報、新聞聯播,從不關心政府和黨發表的正式公告,這是一種非常業餘的做法,簡稱政治學塔克西(taxi)派,計程車司機是學科帶頭人。十九大報告里用十分精鍊和到位的語言,詳細闡述了這個基本策略,並且預估了這個策略的有效時間,制定了詳細路線圖。

而這份「路線圖」,是不會輕易受到「民意」的左右的,是一定會長期堅持的,除非出現外星人入侵變異人崛起……

好吧,龍牙老師其實是來解讀十九大報告的。

民意這個東西其實是一把雙刃劍,絕對遵從民意的政府不一定就是好政府。民意容易煽動,也可以反過來挾持政府行為,一旦民意本身出了問題也會傷害到民眾本身,一個成熟的、穩健的政治體制不應該被民意挾持。歷史上的教訓數不勝數,現實的失敗也比比皆是,舉例子都懶得舉,看看台灣就行了。

中國不是這個樣子。

十九大報告總結、梳理、繼承了建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所有成就,重點是對2020年到2050年,30年間中國的發展道路進行了闡述和明確。在這個綱領性的文件裡面,實質上已經規定了中國崛起必將經歷的路子,指出了崛起途中可能的絆腳石,對於可能會遇到的問題也做了提前安排。在未來30年間,恐怕不管你是民族主義者、軍國主義分子、星辰大海派,還是藥丸黨、帶路黨、精各種人,你的言論頂天了算是一種喧囂、一種雜音,影響中國在這條路上前進的步伐恐怕是絕無可能的。

你是選擇站在主流這一邊,成就事業或者僅僅是平靜的活著,還是選擇hard模式一事無成,就看個人的抉擇吧。天下大勢浩浩蕩蕩,不為堯生,不為禹亡,更何況你呢?

站在風口豬都能飛,找不到風口,恐怕是浪費表情了。龍牙老師這就教你怎麼不做一個社會的邊緣人。

第一部分:2020年到2050年會發生什麼。

那麼十九大報告到底說了什麼呢?

對於未來30年,十九大報告只說了三件事:理論、路線、方略。這是一個從基礎到步驟方法的循序漸進的過程,我們也按照這個邏輯來講。

一、理論

官方理論講述就是:新時代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這個理論是一個複雜的體系,不是這篇文章可以闡述清楚的。我們只需要掌握一點最關鍵的地方:這個理論是用來解決什麼問題的?也就是說,中國當前的主要矛盾是什麼?

當前的表述是:中國目前面臨的主要問題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與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我們先來看看歷史,以前總結的主要矛盾是什麼。

1949年-1979年:建國至改革開放時期,主要矛盾是階級矛盾。在本時期的前期,這個矛盾判斷還是準確的,通過全面土改、城市資產階級改造以及文化大革命,徹底摧毀了舊中國限制社會發展的因素,使中國走上了工業化的軌道。並且利用中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的優勢,建立了一種效率不算高但是至少管用的工業化體制——計劃經濟體制。

這種矛盾判斷在後期已經不符合實際了,造成了城鄉二元體制、階級鬥爭擴大化、傳統文化破壞過深等等諸多問題,迫切需要新的改變。整個中國都呼喚著新的理論體系來解決新的矛盾。

1979年-2017年:改革開放階段,主要矛盾是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與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這個表述,明確指出了階級鬥爭已經告一段落,階級矛盾已經不是我國的主要矛盾,「人民群眾」已經成為我國主要組成部分,考慮人民群眾的需求迫在眉睫。而制約我國發展的主要因素是落後的社會生產力——缺乏資本、缺乏技術、缺乏大型裝備製造能力、缺乏管理能力、缺乏高素質勞動力、缺乏市場,這是我們要首先解決的問題。

基於這種矛盾判斷,我們實施了改革開放引進外資,接過了全球生產鏈的低端製造部分,培養了數以億計的產業工人(農民工隊伍),加入了WTO,全面實施了九年制義務教育,推出了初步的社會保障機制。同時隨著東歐劇變、蘇聯解體,我們徹底放棄了計劃經濟體制而是與以美國為首的市場經濟體系接軌。

同樣的,歷史總是在不斷前進:到了後期這種矛盾判斷同樣出現了問題,不再符合實際。社會發展不平衡加劇,貧富差距、地區差異明顯,低端製造業已經不能提供持續的發展動力。

另一方面,國家管理體系發展與經濟發展並不平衡,顯得滯後一些,表現就是政治體制改革滯後於經濟發展。

我們正處於這個時期。

所以,新的矛盾表述兩個方面都值得深究:

1、物質文化需求——美好生活需要。覆蓋面更廣泛、程度更深入。物質文化僅僅是兩個基本生活需要,「美好生活」不但涵蓋了這兩個方面,還有對於安全、民主、發展的含義在裡面,還有對於現有物質文化質量的提升。也就是說,有吃的穿的有基本文化生活還不夠,還要有安全保障,有民主需要,有充足的個人發展空間,還要吃的更好,穿的更好,文化生活更豐富。

人民的需要,已經從吃得飽、穿得暖、有電視劇看,變成了吃好吃的、穿漂亮的、電視劇電影都要比美國的好看,變成了吃飽穿暖樂樂呵呵去活著,不擔心安全問題,有一定的民主決策權,有發展前途,甚至像老外那樣去玩兒蹦極,玩兒跳傘,玩兒作死。

2、落後的社會生產力——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落後是全面的落後,我們僅僅是從落後農業國蛻變成了落後工業國,整個工業體系乃至於整個社會形態,都是被碾壓的全面落後。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我們已經不是全面落後了,我們有我們的拳頭產品,已經具有了一定的競爭力,不再是拿褲子換飛機的時代了。但是發展還不平衡不充分,沒有做到與西方發達國家平起平坐,至少也要做到不分伯仲各有千秋才符合中國人「超級大國強迫症」的民族個性嘛。

滿足人民的需要,就必須要不但能造褲子,還能造飛機。不但是世界第一工業國,還要是世界第一工業強國,還是第一文化大國,社會治安全球第一,人民解放軍至少要跟美軍平起平坐,社會保障充分,這樣小夥子小丫頭們才敢跑去作死,玩兒的就是心跳。

所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變成了「新時代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時代不一樣了。

二、路線

那麼,我們要怎麼走呢?

十九大報告的表述是: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強國而奮鬥。

1、目標

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強國。

聰明的同學已經看出點什麼了,這裡我不作死,寫這麼長也不容易啊。

比較十一屆三中全會的表述,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強國,多了和諧與美麗,這是一種完善與補充,強調了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永遠不變的是社會主義強國。

社會主義,相對的就是資本主義,這兩者有什麼區別毋庸多談。我的理解是,資本主義一切聽資本的,玩兒不轉了才想著收斂一點資本的囂張跋扈,社會主義聽社會的,資本只是其中一個角色,是天生受制約的。

強國,就僅僅是強國。強國的意思是任何一方面都不受欺負,在任何一個領域想要跟我對抗都必須要掂量掂量。

所以說,我們的目標是——沒有蛀牙

嗯嗯,真的是沒有蛀牙,像一口好牙齒一樣,既不參差不齊,又沒有病害。不是蘇聯那種嚴重病害的社會主義強國,也不是以前中國那樣只有部分領域冒尖的參差不齊,更不是印度那種要啥啥沒有、吃啥啥不剩。

2、方法

我們用什麼方法去達到這個目標呢?

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領導,這不用說,中國的領導力量是什麼,任何人都心知肚明。

團結,意思是不分民族、不分社會階層、不分貧富、不分別的小團體,動員一切可以動員的力量,只辦一件事情。

什麼事情呢?經濟建設,就是掙錢。除了掙錢改善生活,別的事情都可以暫緩,都不能耽誤掙錢。你民族矛盾是吧?我們調解調節,不能窩裡斗耽誤掙錢。你貧富矛盾是吧?有錢掙咱們先不鬥,蛋糕做大了才談得上怎麼分。

畢竟全國人民都喜愛,不管誰都最愛的,只有小錢錢,小錢錢,真心甜。咱們錢還真的不算多,別扯那沒用的,趕緊掙錢去,晚了不趕趟了。

3、具體措施

好的,方法有了,具體做哪些事情呢?

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

如何才能掙到錢,已經說得非常明確了:四項基本原則,改革開放。基本盤不動,該改的全都要改,深入改,抓緊改。

具體的路線描述分為兩個階段:

從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再奮鬥十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再奮鬥十五年,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鑒於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奮鬥路徑完全實現了,這次我選擇相信這個安排。

三、方略——十四個堅持

方略就是要具體怎麼做了,就是實實在在各方面要做的事情。

1、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

這是基本盤,是不能動也沒辦法動的基礎,動了,整個體系和整個成就都將不復存在。一旦動了,中國就是下一個蘇聯,就這樣。

這方面只有加強沒有削弱的可能性,包括前些年弱化的基層治理。基層黨組織將得到切實加強,這是毫無疑問的事情。

2、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人民,是一種數量最多的中國人。不是人民的中國人,要麼在監獄裡,要麼已經跑路了。以人民為中心,意思就是以絕大多數人的利益為中心,不會再有偏向一部分人的政策,不會再有拉一派打一派的事情。

個中意味,自行參悟吧。

3、堅持全面深化改革。

是全面的深化,淺水區要動,深水區更是要動的。以前諱莫如深的領域,肯定是要改革,不可能再拖。

哪些領域,諸公心裡也有數。

4、堅持新發展理念。

什麼是新發展理念?就是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

有個笑話,世界上鋼鐵產量最高的是中國(不含河北)、河北、河北唐山、河北唐山的瞞報產量、美國、德國、日本……

問題是這麼多鋼你賣不出去啊,白菜價都賣不上,還污染環境,高品質鋼你還造不出來儘是別人玩兒剩下的。

以後的理念是不會再支持這種行為了。

5、堅持人民當家作主

世界上有兩種民主:替人民作主,人民來作主。我國的民主將是人民來作主,跟美帝那些妖艷的賤貨是不一樣的。你就看看,美國人千辛萬苦選出一個川普來,你覺得他能幹成什麼事情呢?這當總統才多長時間,隔三差五就能找出不大不小的麻煩來,一會兒這一會兒那,你說他真能推動什麼事情?我看懸得很。

再這個德性,我看美國人民很快就要唱:美利堅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

6、堅持全面依法治國

這個很顯然是得到了進一步的強調——XX治國之類的說法,不管是戲說還是真事兒,都得讓位與依法治國。

7、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這是文化領域的措施。

8、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民生領域還是堅持按勞分配的原則——發展才有民生,不會搞歐萌那種亂撒錢式的民生保障。

9、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這是關於生態文明建設的安排。

10、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

總體國家安全觀,不僅僅是國防安全、戰略安全,還包括了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生產安全等等方面,是對於安全的全方位解決方案。

11、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

這是對於國防和軍隊建設的闡述,是未來中國國防安全和戰略安全的基石。

12、堅持一國兩制和推進祖國統一

彎彎港燦什麼的就省點力氣吧,真的,再不趕緊掙錢就不趕趟了。

13、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這是外交方面的闡述,是中國發揮國際作用、爭取國際空間的基本策略與動作。

14、堅持全面從嚴治黨

這是黨建方面的闡述。

第二部分:未來世界格局

從十九大報告可以看出,未來至少30年內,中國的崛起靠的不是搶美國人的蛋糕,而是自己的埋頭苦幹——中美全面對抗還遠遠沒有到來。

當然了,樹欲靜而風不止,中國不惹美國,不等於美國不惹中國。圍堵中國是美國的一項基本戰略,中國想獨善其身是不可能的,但是至少中國清醒的認識到至少30年內,跟美國全面對抗是得不償失的。

那麼美國真的要跟中國死磕,中國怎麼辦?

一是增強自身免疫力。十九大報告裡面隱含的意思就是如此:自己免疫力強了,病毒是進不來的。反之,自己渾身是毛病,人家搞你就容易多了。只要干好自己的事情,中國有那麼大的體量,國際社會也不是鐵板一塊,美國的圍堵是不可能成功的。

二是爭取國際話語權。十九大報告明說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表明中國不再一味的韜光養晦,而是積极參与國際事務,以合作共贏、命運相連的「王道」,對抗美國到處煽風點火從中漁利的「霸道」。帶小夥伴一起掙小錢錢,比一天到晚爭這個爭那個最終什麼好處都落美國手裡了要好得多。

縱觀這兩手準備,很顯然,中國並沒有將自己的崛起建立在美國的衰落上面的意思。這也很好的回答了題主的問題:中國崛起加速和美國衰落沒有關係,美國人倒血霉並不是中國人鬧的。實際上美國人肯定不會這麼想,他們倒血霉怎麼都要把鍋甩中國頭上,問題的關鍵是,甩鍋並不能救命,越是甩鍋越不直面問題,衰落得越快。

美國衰落沒有加速但是有加速的跡象;中國的崛起確實在加速但是真不是搶美國蛋糕來的

此處應該有日本的哭聲。日本的崛起,整個就是建立在遏制中國崛起基礎上的,二戰前就是,二戰後依舊是。昭和青年和精神昭和青年都稍安勿躁,你們一直都是別人手裡的槍而已。

第三部分:跟我有啥關係?

十九大闡述的未來30年趨勢、路線、措施,跟我們每個人都有極其重要的關係——是屌絲一輩子,還是迎娶白富美出任CEO走上人生巔峰,就看你看不看得出來這個關係了。

說實話,連基本的政治自覺和政治敏感性都沒有,還想迎娶白富美出任CEO走上人生巔峰,你是想多了。建議你搞個舒服點的枕頭,一夢過去就實現了。

下一步會怎麼樣,哪個公司CEO敢給你當啊?哪個白富美他爹那麼瞎啊?

1、不要押寶在社會劇烈變動上

不可能會有劇烈社會動蕩的,只有勤懇勞動、踏實創新是正路,抱著鍵盤揮斥方遒不會給你帶來什麼改觀的。

2、走別人的路走不通了,讓別人無路可走才行

繼續勞動密集型產業,繼續搞低端製造業,這條路已經走到了盡頭。繼續重複別人走過的路,恐怕還想崛起已經不怎麼可能了,不管是國家、企業還是個人——不升級絕對沒有出路。

工業高端化、農業現代化、服務精細化,是未來的大趨勢。

3、民族主義有所提倡但是別指望軍國主義化

民族主義表述明顯增多了,但是是有所克制和完全掌控的,軍國主義不是中國的前途,中國也不想重蹈德國、日本的覆轍。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鬥,我們可沒有說什麼制霸全球,要鬥倒這個鬥倒那個,拳打米國鬼畜腳踢俄國毛子,我們只是靜悄悄的、人畜無害的復興而已。

一是進一步強調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二是明確了中國共產黨的初心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

三是中國並不謀求全球霸權——我們只是個強國而已,又不是超級大國,至於為什麼你們看到我就都慫了,我也不知道啊!

所謂不戰而屈人之兵,就是這樣。

要核平這個洗地那個的,還是省省吧,何必抽這個瘋呢,沒人支持你的。

4、經濟發展有所調整

落後產能是真的要小心了!

市場飽和的、污染嚴重的、結構不合理的,還不跑路你是要留著過年嗎?身處這些產業內部的,還不跑路你是要陪著殉葬嗎?知識結構老化、技能單一的,你是要修鍊成仙嗎?

趕緊改吧。

舊產能不淘汰,資本就出不來,人才就出不來,新的經濟增長點就不可能出現。舊的經濟增長點已經不行了,國家明顯在千方百計擠出資本和人才來,新的更有活力的經濟增長點即將出現,真正的經濟復甦才會到來。

5、自信一點

把事業核心放在中國是明智的選擇——發展空間更大,發展機會更多,全球增長極在這裡。

21世紀前50年,在進步幅度方面,我不是說你美國,而是說在座的各位,都是辣雞。

再不上點乾貨,你們還真以為我只會種地只會拿黃科長賣萌了……

我還會拿我農場的汪二代賣萌!


美國是天選之國,怎麼會衰落呢?

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米帝人民有選票,能夠決定國家的未來,人民不會看著米帝衰落而置之不理的。中國嘛,就呵呵了,有一大批人盼著中國藥丸呢。

米帝人民有槍,自古槍杆子里出政權。如果米帝人民手裡的選票還不能阻止國家衰落,那也沒關係,還有後手,可以用手裡的槍捍衛美利堅的偉大。中國嘛,還是呵呵了,擺攤打氣球都會被抓的。

米帝的空氣是自由而甜美的,是無數人才嚮往的樂土。米帝可以靠此吸引全世界一流的人才,憑這,米帝也不可能衰落,只會引領世界潮流。中國嘛,也只能呵呵了,不重視人才,好多有錢人都移民呢,出國留學的都不回來呢。

靠著對人才的吸引,米帝人口結構是健康的,人口是持續增長的。中國嘛,更是呵呵了,計劃生育造成的勞動力短缺,人口老齡化,未來的人口負增長在後面等著呢。

米帝有一大幫高科技公司,比如因特爾、谷歌、微軟、非死不可、油管。這些公司在人工智慧等領域引領人類未來,人類現在已經無法戰勝谷歌阿爾法狗了。中國嘛,也只能呵呵了,中國公司也就是組裝公司,打打虛假廣告。

世界歸根結底是年輕人的。米帝的學生充滿活力,上課活躍,積極提問,創造力強。中國嘛,還是呵呵了,學生上課毫無生氣,只知道聽老師講,提不出自己的見解,人云亦云。

總之,說米帝衰落的就是無稽之談。米帝要擔心的不是中國,而是印度。印度在以上各個方面都是米帝潛在的競爭對手。


金融危機以來,如果拋開中國,美國跟歐洲日本俄羅斯的差距大幅拉開

金融危機受到最大衝擊是歐洲,然後是日本,俄羅斯因為油價和西方制裁也遭到巨大打擊。美國一方面因為互聯網革命,獨佔世界鰲頭,另外一方面因為頁岩氣能源革命,對沒有能源優勢的歐洲日本產生巨大衝擊力。

中國在08之後,互聯網革命跟上了美國,頁岩氣能源革命沒有跟上,但是新能源革命可是說是世界第一,無人可比。製造業和基礎設施發生大規模的升級,經濟體系大規模增長。

美國今天的焦慮其實就是中國快速追趕的一種迫切感。相對中國來說,美國確實壓力很大,可以說中國是一個比德國規模大十倍,比日本人口更多而且有巨大內部縱身,一個比蘇聯人口多5倍,更具創新精神,一個有巨大文明底蘊歷史和民族認同的國家。這個挑戰超過美國以往的任何對手。班農的研究就是很好的反映

從人口來講,從中國的地緣態勢來講,中國超過美國是應該必然的,我們這輩子應該看的到。中國人口是美國五倍,周邊的市場資源世界最大。中國要做的就是做好一帶一路,和周邊搞好穩定,擴大一個最大的市場和穩定器。和歐洲那些破碎國家和日本這些國家搞好關係,沒有和中國的地緣態勢衝突的更多經濟合作獲得技術。

說白了還是一個意識形態和國際體系治理問題,這個需要大師來管理,老大應該講很努力,但是還沒有到完全的國際力量和道義色彩


先說結論:美國沒有在衰落,是因為中國在加速追趕美國,所以讓國人有了美國在衰落了錯覺,中美兩個國家已經甩其他國家一大截了,而且現在越來越快……


短中期之內是跟你的題目相反的。2018年大概率美國繼續復甦中國繼續穩中有降。

中國主要是因為房地產下行周期開始。這次一二三四線城市聯動驅動的房地產繁榮周期已經透支了大部分居民加槓桿的能力,再加上整體政策上對炒房的抑制,中國房地產大概率進入一年以上的下行周期。

儘管現在房地產投資還行,因為庫存確實處在低點,但房屋新開工已經很依賴居民貸款,銷售上不去的話房地產企業有錢拿地但沒錢開工。

並且因為庫存低,整體的系統性風險也低了,央媽最大的矛盾在系統性風險,之前救市是因為房地產企業很多庫存,而且跟銀行政府千絲萬縷,如果賣不出去會有系統性風險。現在庫存都在老百姓手裡了,系統性風險降了很多。下行周期央媽再通過貨幣政策救市的可能性也降低了。

而且十九大也很明確了,社會矛盾在貧富差距,發展追求高質量,這些指向未來中國的經濟增速會降下來,而且中央對降速的耐受度提高,不會再做用基建和房地產泡沫去刺激經濟這種飲鴆止渴的事情。

總結一下,房地產大概率下行,周期超過一年,中國經濟會承壓。

對於美國來講,他依然是全球的火車頭。而且最近美國經濟復甦明顯超預期,他會持續的帶動歐洲和其他發達國家超預期復甦。

雖然他進入了加息縮表周期,但是都留了後手,稍有復甦跡象就會繼續刺激。而且短期看不到大幅回調的可能。

格局還是沒有變。中國還是發展中國家,美國還是火車頭。不要被前幾年兩位數的增長率沖昏了頭腦。


美國沒有在衰落,只是領先優勢不明顯了而已。

這是技術革命在全球擴散的必然趨勢。


【美國是不是成立了戰忽局???】

中國科技還有很落後的地方,且看美利堅拿個三十年前的薩德往韓國那麼一放,中國立馬緊張了,人家隨便拿出上個世紀的老古董你都沒有辦法,這差距得有多大?(謝評論區提醒,是三十年前的薩德,這玩意兒是87年開始造的,90年代初試驗成功但是不穩定。但這技術確實是上個世紀的,意思不變,中美差距客觀存在。我承認錯誤,也改正自己的說法,並感謝斧正的知友。秀優越的就省省吧。較真和賣弄可是兩碼事兒。)美利堅在全球遍布軍事基地,大概五六百個,中國顯然比不了,突破島鏈都費勁兒。中國這地理位置,哪有一個省心的鄰居?是朝鮮韓國省心還是越南菲律賓省心?毛熊還幫助他最好的顧客印度來膈應中國。各位斯坦們全是火藥桶,想和他們做買賣還得各種花心思。周圍全是想跟你作對的,更是比不得美國的天然優勢。中國能把大部分精力用於防守,美利堅卻能把觸手伸向全球。駐軍才是實力的宣告。(評論區有人覺得三十年前的薩德沒什麼大不了對吧。那了解過美國Mothball Fleet的數量么?感興趣的自己去搜美國封存了多少航母和護航航母,上百條大傢伙呢。美國在【二戰期間】建造大型艦隊航母27艘,輕型航母11艘、護航航母117艘,總計155艘。40年代,一年造50艘。美國的戰爭機器就是可怕到這種程度。送給英國很多,剩下的退役了,已封存。中國改造的瓦格良號遼寧艦也是老古董。但這些好東西改造一下還有很多能用的)

都醒醒,最近知乎被燈塔戰忽局入侵了是不是,一會兒是中國崛起了幹嘛不換國歌,一會兒是中國哪裡比美國強,一會兒是中國崛起美國衰弱。

心裡要有點逼數。

越接近美國,越深知它的可怕。

悶聲發大財,成大事當然要穩重。

事以密成,語以泄敗,別忘了韓非子的訓導。

戰略上經濟捆綁美國的路子沒錯。

說句不中聽的,還要多虧了恐怖主義替中國吸引炮火,也多虧了蘇聯跟美利堅爭高下,才讓中國爭取到和平發展的機會。

中國抓住了機遇,這很好。

但現在不是驕傲的時候。差的遠呢。

中國的綜合國力確實有了很大提升,國際影響力也上了一個台階,但仍然不被國際社會尊重,印度三哥沒事炸飛機玩,通電都沒解決,我們向來瞧不起,各種嘲諷阿三,但就他們那熊樣,都不害怕中國,上來就是一嘴巴子,中國好不容易拉扯起上合組織,又把重點放在南海,這下白挨打又騰不出手來懟回去。要不是看你有個五常否決權,亞非拉小國真心支持你的能有幾個,他們都是曾經的殖民地,思想上不需要解放,相反心裡十分認可宗主國,英法的影響力其實在中國之上。台灣省實質上歸中國,無可爭議,但灣灣的政黨心裡更認可美日,他們連「打狗也要看主人」這種話都說得出來,寧可給美日做狗,也不願意做堂堂正正的中國人。

祖上闊過,現在才剛吃得飽飯,那不叫崛起,這樣就知足了,豈不是辱沒祖上的名聲?

不覺得運動會上「中國台灣中國香港」的說法打臉么?崛起個毛。中國當年只是把日本轟出去,又沒還手,只能算打贏了,這口氣卻沒出。

毛子和印度還佔著中國的土地,什麼阿貓阿狗都敢來搶地皮。

不行,這真的不行。

中國曾是藍星主宰,尋常小國取得進步,或許可以說是崛起,但,中國不是,我們只是拿回應得的。

那麼多人在網上發表言論抨擊中國,醫療教育不行,還有人沒上學,還有人得了病只能等死,他們表面上嫌棄祖國,心裡卻有個聲音在說,為什麼我們不是第一?中國難道不應該樣樣比人強么?

海外中國人聚集地為什麼叫唐人街?

盛唐時期中國人在武力上虐遍蠻夷,想稱王都得讓天可汗任命,文化上又同化周邊文明,天下共主不過如此。

說什麼康乾盛世,還不是因為這個時期中國版圖得到了極大擴張,基本奠定了現在的國界線。

在中國人的認知里,什麼叫崛起?

天,下,第,一。

吊,打,全,球。

萬,國,來,朝。

第一還不算,得超出第二名十條街,得像大明朝鄭和下西洋那樣,論文明程度,其他國家就跟沒開化一樣,論國力更是碾壓,耀武揚威出去轉悠一圈,就跟巡視附屬國一樣。當初那些欺負人的美日英法,得跪下叫爸爸,台灣得求著王師接納他們。

這才叫崛起呢。

唯有回到王座上,君臨天下。

道阻且長。

穿過荊棘叢林。

向著星辰大海。

前進!

歡迎圍觀評論區。

很多人覺得薩德不牛逼,美國百艘航母也沒有戰鬥力,

說這話,你,不,心,虛,么?你,自,己,信,么?

有人說我講的中國崛起不符合現代文明,沒有普世精神,純屬封建主義。

別的我不想理會,這一條卻不得不澄清。

1993年,美國要求搜查中國貨輪「銀河號」,理由是情報分析該貨輪向伊朗運送化學武器原料。中國船員受困船上寧可挨餓,死也不肯吃美國的食物。中國無奈同意美國的無理要求,結果沒有搜查出任何化學原料。中國方面的代表沙祖康,接受採訪時,連說十七個窩囊。

想想看,你走在路上,上來個壯漢踹你一腳,說你偷東西,叫你當眾扒光衣服讓他檢查。你沒肌肉,打不過他,只好忍受這樣的屈辱。

1994年,美國小鷹號航母從日本出發,對中方使用徘徊者號電子干擾飛機,中方沒有電子戰經驗,突然檢測到上百架飛機,以為敵方空襲,山東江蘇等地進入一級戰備狀態,戰機連忙起飛進行攔截,可以說中方在這次電子戰中被美方耍得團團轉,雷達數量位置和反應能力以及戰略部署被美方瞧得是一清二楚。

還用我再多說么???

96年,中美軍演對峙,收復台灣不得已無限拖延。

99年,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被炸。三名中國記者當場身亡。

01年,中美南海撞機。81192,我已無法返航。

弱!國!無!外!交!

我們曾忍辱負重,為的就是有一天再也不受別人欺負,能夠昂首挺胸揚眉吐氣!

君子無罪,懷璧其罪。

你以為你乖一點帝國主義就不打你了么?

圖樣。

隔壁毛熊當家的普京曾被記者提問,

花錢搞國防是不是影響大伙兒的生活啊?

看看,這像不像該死的小清新的說辭:我不在乎大國崛起,我只在乎小民尊嚴。

丁仲禮國士無雙,為中國爭取碳排放權,該死的小清新背後捅刀子,要求去工業化,一個個走兩步就喘,離了wifi生不如死,有本事自己滾去深山老林啊!

沒有大國崛起,談何小民尊嚴!

你長得這麼好吃,戰鬥力又渣,是等著別人撕碎你么???

俄羅斯長者和記者講了一個小故事:

軍官父親問兒子:「我的劍上哪了你看見了么?」

兒子說,「我說了你可別生氣,我跟隔壁那哥們換了塊手錶。」

父親說:「啊,真是塊好表,

不過,

等歹徒打上門了,

殺了我,又殺了你媽,還侮辱了你的姐姐,

這時候你出來了,

說:

『先生現在是莫斯科時間12點半』?」


個人觀點

中國崛起的主要矛盾是大量農業人口需要解放到工業、服務業和科研生產中去。並且現在已經變成了物質文化需求與不充分不平衡發展的矛盾。

美國衰落的主要矛盾是不充分不平衡發展得已經快沒救了,以及整個政治體制百年未變不適應世界發展的矛盾。

老祖宗說過,何為為政之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美國的衰落在加速,是因為美國改革成本過大,政治成本過高。說句不好聽的,需要流血才能解決問題

所以民主制度的優勢是什麼,就是可以不流血地進行改革。

為什麼我們說美國是假民主,那就是因為明明改革迫在眉睫,但幾任總統都只能做微調,不能大刀闊斧。大刀闊斧的總統都已經被一槍爆頭。

這種白色恐怖蔓延的國家,怎麼有臉說自己是民主?


中國崛起是因為趕上了人口紅利,又加上了國家戰略的催化劑作用。

但是,現在的中國和30年前的日本有著極為相似的發展態勢:過高的房價(和泡沫),龐大的製造業(以新幹線為代表的Made in Japan工業製成品席捲全球),GDP高增速以及人民財富普遍增加(30年前日本人有錢人幾乎包攬了歐美各類奢侈品)等等。

但是日本還是沒能撼動美國的經濟地位(政治軍事就更不用說了)。

而美國之所以能橫行世界100多年,站在了世界的頂端。不是因為美國人有多聰明有多勤奮,而是他們能夠通過各種手段從別國掠奪資源,向外轉移危機,通過移民政策不斷製造「人口紅利」。

日本為什麼失敗了?1 在世界上沒有政治軍事話語權。2人口紅利消失帶來的老齡化問題。3 沒有健全的工業體系。

那麼現在中國是怎麼做的呢?1 結束韜光養晦一門心思搞經濟,開啟大國復興戰略,重返國際政治軍事舞台。 開啟一帶一路,走一條避開美國的「陸權」之路。2 放開二胎,未來完全放開生育。 3 建國以來一直堅持的完整工業體系戰略已經證明了其歷史正確性(美國現在已經開始「倒車」了)

拭目以待吧!


不講美國,單單講一下自己國家

知乎上很多人可能畢業太久了,沒有關注到這幾年教育產業的變化

自2012年伊始,東部長三角珠三角,從一些老牌經濟較發達城市開始,逐漸對教育業進行產業化、私有化、職業化的改革。

首先,大量公立普通中學裁減編製,內部推行小班制度,從原先四五十人一個班的編製縮減到二十到三十人,一部分中低層次的學校要麼停招、要麼被一些中高層次的學校進行合併。總的來說,這部分是極大減少了公立普通中學的學生容量,那麼少掉編製的生源要怎麼辦?

在那年有幸接待了省廳組織的採風團,採訪其中一位領導,得到的答覆是接下來要大規模發展私立教育。

有心的人應該注意到,我們的教育層次是上游以公立學校為主體,下游以私立民辦為主體,兩者相互補充。裁減公立學校容量後緊隨其後的就是接下來,

中考分流:以我所在的城市為例,原先,每年公立初中選擇升學的畢業生最少75%都可以進入普高學習,接著在教育職業化方針下強制分流。原先我們普高線到最好高中的錄取分數分差在120分左右,分流後要求每年升入職業高中的初中畢業生比例要逐漸提高至50%,於是接下來普重的分差逐年縮短,現在分差在80分左右。

大量成績較差的學生除了大部分按照預想進入了職業高中,相當比例通過繳納高昂學費進入了各個私立普高。

大家應該知道。除了上海等少部分發達城市中,有一些針對高收入人群提供精英教育的學校以外,中國大部分私立學校更多情況下是成績差、管理混亂、問題學生的代名詞。

各種職業高中、專科院校,沒有成熟的職業教育體系,很多情況下除了公共課老師受過專業師範教育外,其他的專業課老師,更多是請一些曾經的從業人員和對應相關專業的畢業生進行教導。以普遍在各大職業院校開展的旅遊管理學科為例,除了語文英語有專業老師教外,專業老師主要以轉業過來的旅遊業從業者比如導遊領隊與旅遊管理專業畢業的老師進行教學活動。這部分師源就很泛濫,轉業而來的人中,可能是個好導遊,但不一定是個好老師,大量青年教師缺乏經驗。一些管理較好且薪水較高的私立學校還能留得住好老師,但是兩者缺其一都會造成人員頻繁更替。

然後由於生源的特點,學校管理不嚴就容易出大事故,管理過嚴更像是監獄。再加上,雖然現在的學校不像民國的學校那樣由教師教授管理自治,但是現在即使是公立學校的校領導都有極大的自主權利,更不用說私立學校的管理層權利,朝令夕改,拍拍屁股想主意,管理的學校教出的學生更是容易出現危險人格。

但總而言之,這部分是步子邁的太大不考慮國情,且沒有推出後續管理條例和重點要求。的確,我們現在的確是缺乏高級技術人才,但以我們現在的職業化教育水平很難穩定的提供優質高量的技術人才。同樣以旅遊管理為例,教出來的學生雖然通過考試畢業,但是最終能否走上從業崗位還是要看其是否可以考出國家導遊證,其對行業的知識更多還是要在進入崗位後學習,也就是說,在學校幾年學習的知識,本不需要這麼多時間,除了為私立學校繳納高昂學費變相提供稅收外,沒有更多意義。

可以理解做出這些決定的領導的想法,德國荷蘭這些歐洲國家的職業培訓制度的確值得我們學習。但是由於我們的制度很多情況下都是外行領導內行,即使是內行也不會見得有好的解決方案,只能說缺乏制約,基層權利行使的隨心所欲。而且這幾年更高層的眼光在更重要的角度上,無暇顧及,顯得有些混亂。

相對的,我覺得要推動職業化培訓進程,更應該去完善證書考級制度。需求技工單位通過職業等級進行招收,學生可以根據自己需求找老師或者培訓機構甚至是自學,進行考試。民間教育機構也可以像現在培訓班一樣進行開設和發展,化整為零,也沒有這麼多門檻。政府為了方便管理可以像建設產業園區一樣建設場地,強制或者非強制吸引相關產業機構入駐,統一管理。

但,這些年反而縮減了證書種類和要求。同樣以旅遊管理為例,在以前持有國家導遊證只能帶國內旅遊團,境外旅遊需要領隊證,而現在只要一本國家導遊證,在旅行社同意的情況下,可以帶領所有類型的旅行團。

真的希望一些高層政府機構組建智庫進行政策分析評判,決定權在領導沒有問題,但是在決定前要讓他們看清楚利弊。之前的股市熔斷機制、低價團的泛濫、限號限行政策、樓市管理……能上位的確說明有出彩的地方,但不見得都有腦子!


有些朋友全盤否決教育產業化私有化,雖然個人看法不同,還是想在分析一下

這裡引用 愛問-貓貓的回答 侵刪

一、誰提出了「 教育產業化」

  我們知道「教育產業化」並非國粹,而是泊來品。數十年前,美國斯坦福大學開闢了學校工業園,使教學活動、科研成果與工業園的發展雙向互動,彼此推進,最終形成了世界一流的技術和知識密集型工業開發區,這就是「矽谷」。對這一成功的案例,有人提出了「教育產業化」這一概念。之後,美國的麻省理工學院、哈佛大學和英國的劍橋大學等,也在20世紀80年代開始了「教育產業化」的嘗試,開闢了一些既有社會效益,也有經濟效益的研究項目,如新型材料的運用、製造業的技術革新、人工智慧的研究和發展、生物化學的廣泛應用等。從中我們可以看出,所謂的「教育產業化」是指「教學科研成果與生產相結合,從而儘快的轉化成為生產力」的一種成功嘗試。

  而傳入我國的背景是在亞洲金融風暴之後,面對國內持續經濟消費低迷、通貨緊縮狀況,亞洲開發銀行湯敏博士在1999年2月19日的《經濟消息報》中提出,若3年內使我國高校的招生量增加一倍,達到年招生量200萬人的水平,並一律實行全額收費,學費每年1萬元,其它費用4~5千元,高校可每年多收學費200億元,在校消費約為40億元,再用我國的產出乘數來匡算,這240億元可拉動1000億元的投資與最終消費。

  以上兩條信息至少說明兩點,其一、國際名校在推行教育產業化的進程中,絕沒有動搖學校傳播知識、追求學問的神聖地位,更不是構築其商業地位。而我們許多地方、許多學校的教育產業化似乎恰恰相反,幾乎已將產業化等同於「商業化」。而教育具有的公共屬性和公益性,才應當是教育的本質屬性。 其二、招生擴大化並不能增長國民生產總值,它只不過是把老百姓手中的錢轉移到了某些人的手裡而已。湯是一個高高在上的「金領」,根本不了解我國的國情,他的主意簡直就是一個「餿」主意。

  二、我國教育與各國教育消費的比較

  據資料顯示:在所有發達國家中,德國對本國和外國的大學生一律免費就讀。英國在1998年才開始試行收費辦法,在此之前一直是免收學費;法國只收取少量的註冊費;只有美國和日本實行適當收費的辦法。具體費用水平是:公立大學大約每年3000美元左右,私立大學標準較高,日本約需5-6千美元,美國的私立大學每年約需2-3萬美元。

  看來,我國的大學正是把眼光瞄準了美國和日本私立大學的收費標準,恨不得一步到位,向這個標準看齊。可是,他們忘記了一個十分重要的區別:美、日兩國的人均GDP 是中國大陸的幾十倍,而大學學費不過是其中的5%-10%,一般的家庭都可以承受。

  在發展中國家中,與中國大陸經濟發展水平相近,同樣是人口大國的印度,就值得我們借鑒。在最著名的尼赫魯大學,每學期只需交108盧比學費和260盧比的住宿費(兩項合計只相當於人民幣70元左右)。

  再看學費與人均收入之比,更令人瞠目結舌。我國2002年城市和農村的人均收入分別為:7703元、2476元。也就是說,城鎮居民人均收入的全部只夠勉強維持一個大學生一年的學費;而農村則需要3個人的純收入才供養得起一個大學生。而且必須有一個前提:全家人一年到頭不吃不喝。

  去年聯合國人權調查員托馬謝夫斯基對我國的教育作了近半個月的考察。她表示,中國幾乎屬於世界上對公共教育投入最少的國家之一。中國每年的教育投入只佔其國內生產總值的百分之二,遠遠低於聯合國建議的百分之六的標準。她說,中國政府只承擔了學校開支的53%,其餘的費用則轉嫁到學生頭上。即使托馬謝夫斯基對我國教育投入的數據偏低,(據教育部長周濟講,我國近幾年裡教育投入從佔國內生產總值的2.55%,增加到3.41%,教育經費投入將佔到GDP的4%。)我們也不指望靠教育產業化來拯救中國的教育。教育是什麼?教育是對個人對社會都有益的一種帶有公益性的事業。政府應該發揮積極的作用,不應該主要由市場來解決。

  三、 教育產業化就是教育民辦化?民辦化就是貴族化?

  傅文說「要提高中國的教育水平,就要改革中國的辦學、招生、考證制度,這恰恰不能停止教育產業化的進程。相反,必須把教育的產業化進行到底:教育部門不僅要還學校自主招生、自主聘教、自主授課、自主定價的權利,更重要的是,還要解除對民間辦學的諸多限制,把『鼓勵民間辦學』作為教育的基本國策。」 傅文其實並不新鮮,《南方周末》(2004-01-15)載文就曾談到一模一樣的觀點:「中國的教育問題,與其說是產業化造成的,不如說是產業化不徹底造成的。要真正地、長遠地提高中國的教育水平,就必須鼓勵民間辦學」傅文在這裡給我們開出了拯救教育的良方,那就是教育民辦化,教育產業化就是教育民辦化。姑且不說傅文的天真,考察一下國外發達國家美日諸國,又有那一個國家是完全民辦化了的?我國解放前也是國家辦學為主,教會及其他私立機構為輔。不知傅是天外來客還是什麼?如此不知國情和世情還奢談什麼教育!

  教育產業化,也就是把教育當作產業來辦。鼓勵社會辦學,這聽起來似乎是不錯的,至少這樣能引起競爭,增加入學機會,提高教學質量,但產業化的教育成本不也都分攤到學生的身上了嗎?一些私立學校越修越豪華,豪華就是身份的標誌。所謂教育產業化就是教育貴族化。如果考重點中學差幾分,沒關係,一萬元一分,幾萬元保證孩子入學。可是中國普通老百姓一年能收入多少?我在上文已引用有關數據,這裡不再贅述。從幼兒園的贊助費開始到大學畢業,一個孩子的教育費用是否和父母收入相當?我知道很多父母為了那些林林總總的費用在孩子畢業後債還沒還清,包括我在內。我就是教育產業化的受害者。我的女兒讀了一所非常普通的大學的服裝藝術系,每年的學雜費和其他費用就兩萬多。如今才讀了兩年多,我已負債纍纍。我還是所謂的中學高級教師。我不知道今後怎麼辦?教育在中國,越來越變成一種奢侈品。我們的「百年大計、教育為本」表現在哪裡?難道只讓有幸出身在富裕家庭的孩子才可以享受優質教育?只是打著「受優質的教育,可以成為白領、公務員」的旗號就可以肆無忌憚的巧取豪奪百姓的血汗錢?這種從一個極端到另一個極端的改革究竟有多大好處?到底是受益人多還是受害人多?教育產業化的畸形發展會帶來什影響?

以上斜體是網友貓貓的回答

其實我個人不完全否定教育產業化私有化,但至少不應該全盤產業化、私有化。改革開放的今天的確造成了財富的兩極分化,現有的教育體系很難滿足個別地方少部分人對於精英化、貴族化教育的需求,但是我國仍然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們還遠沒有達到美國近乎100%十二年義務教育的普及率,只有脫盲才能脫貧,我們還有數千萬的貧困人口。而全盤產業化後的私立教育,費用更是會讓大多數家庭難以承擔。

粗暴的分流普高生源和職業學校生源,裁剪學費較低需要財政補貼的公立學校名額,過於想當然。還有許多朋友提到的少子化問題,我還是沒有以絕對數量為主,更多還是看比例。每年的升學考試人數和高中錄取人數,各地教育局都會公布,這個還是比較好看的,還有很明顯的學校數量及規模的增減。

還有說到的偏題的問題。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科學技術的發展和壯大離不開科研人員和技術工人。而這些都離不開教育,所以,個人認為,只有發展成熟教育,才能有一天可以不用靠著巨大的體量才能去對抗那個龐然大物!


合理探討都不行,非要舉報我。

怪不得關於美國的政治話題這麼火,因為回答點別的就要被封口唄。人家計程車司機還天天指點江山笑談中南海,咋一到網上就沒有bbbbb的權利了,這年頭不給鍵盤俠活路了。


我寫這篇文章是為了警醒大家。美國這個國家,一直是一副懶洋洋的樣子,但是在歷次遇到國家危機的時候都爆發出了驚人的戰鬥力。這驚人戰鬥力的背後,是其強大的項目管理能力,這才是其高效的根源,我國的大部分行業最欠缺的就是這種能力。更大的問題是,中國人仰仗著人多不在乎這個事情,這是很可怕的。人口紅利馬上就要結束,死抱著「能力不夠時間來湊」,走上日韓的道路,前面就是萬丈深淵。


就我這兩年在美國公司工作所見,美國人一般是用著最好的東西,和諧的工作環境,極低的工作壓力,先進靈活的工作制度。

然後呢,你以為美國人就這樣驕奢淫逸地墮落下去了是嗎?

並沒有。

人家8小時能幹出我們16個小時都干不出來的活兒。(詳見展開)

恕我直言,中國人需要頻繁的加班,不是因為中國人多麼的吃苦耐勞,而是因為效率低下。有人建議我貼出生產力對比,我找到了一篇16年的論文:中美行業結構及勞動生產率差異比較研究,對比的是13年的生產率水平。(嚇死我了差點裝逼失敗,有人有比較新的數據也可以告訴我)

改革開放取得成績才多少年,有些人就驕傲了,這應該引起我們的警惕。美國人在如此體量的前提下,在全國低端工業大部分搬遷的前提下,還保持著2—3%的經濟增速。同樣是美國人,二戰珍珠港被偷襲,還日本兩顆原子彈,二戰後肢解世界第二蘇聯,冷戰後成功阻擊了藍星上除了中國以外所有國家的崛起。

有人說「美國成功就是原始資本積累的早,導致現在全世界的頂尖人才嚮往好的物質生活都為他們所用罷了。」這種論調就相當於「王思聰成功就因為王思聰有一個成功的爹。」且不說這種言論是對是錯,持有這種想法的人沒有明白兩個基本事實:

1. 因為運氣而取得的成績也是一個人的成績。

2. 以公平為前提討論成功,沒有任何意義,因為世界就是不公平的。

中國也是憑藉各種「運氣」才能發展到今天這個地步:如果沒有冷戰古巴危機,中國不可能阻擊印度;如果沒有蘇聯衰弱美帝傷心,中國不可能阻擊越南;沒有蘇聯解體,沒有改革開放,沒有美帝閹割日本,你我根本就沒有機會在這裡討論「美國的衰落和中國的崛起是不是都在加速?」這個問題。中國今天能在東亞立於不敗之地,是因為東亞現在一個能打的都沒有。怎麼美帝耍流氓就是耍流氓,我兔耍流氓就「讀書人的事情不叫偷」了呢?此外跟美國同樣身處美洲,同樣不是主戰場的那些國家,為什麼沒有抓住一二戰這樣的機遇呢?這還能單純的用運氣去解釋嗎?

了解你的對手,尊重你的對手。更重要的是,認識你自己。

----展開內容----

展開1:人家8小時能幹出我們16個小時都干不出來的活兒。

這塊兒爭議最大,我們就展開這塊來談。我是一名軟體測試,我們公司主要盈利點是自己的網路產品。以前在發布新版本的時候,我們的主要測試方法是用手點case,搞過黑盒測試的人都知道,這是一個非常沒有技術含量的事情,社會上隨便拽一個人都能幹,為了減輕開銷,建立了中國office——也就是我們來干這個事情。但是美國QA並沒有解散,他們用了將近一年的時間,利用Selenium,Java等,寫了自己的測試引擎A,再利用Jenkins(可以理解為監控工具),JIRA(項目跟蹤工具),GitHub(代碼管理)與各地office的伺服器,組建了一個24小時自動測試平台。一個大的Job可以跑兩千多條case,而一個Job只需要3-4個小時。後來我們發現沒有可以分析保存數據的平台(Jenkins會自動刪舊記錄),美國QA又做了一個分析平台B,用以記錄分析結果。這所有的東西形成一個自動測試系統C,全球哪個office都可以用,哪個項目都可以用,隨時可用,可以實現多Job並行。

兩千多條case是什麼概念?平均一條case手工點要半個小時,也就是1人1000多個小時,10人100多個小時的工作量,這個工作量被壓縮成了三個小時。為了避免平台抽風,我們一個相同的大Job至少要跑三遍。單就一個大Job來說,在完全不用任何人力的前提下,這個平台每天都完成了一個10人Team一個多禮拜的工作量。而我們每天有大小十多個Job在平台上跑。

從這個事情裡邊我們能學到美國人的精神是什麼?

1. 有現成的東西絕不自己另搞,而是想辦法兼容——Selenium,Jenkins,JIRA等。

2. 能夠自動化的東西絕對要自動化——利用知識創造機器取代低廉人力,而不是單純地使用資本僱傭低廉人力。現在很多人覺得搞項目(包括創業)就是比砸錢,這個想法很危險。

3. 統合一切(1,2以及資金人力等),取得行業領先——測試引擎A,分析平台B都是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其中A已經更新到第二代,而B已經準備作為產品打包對外出售了。

關於展開1的後續:

從我寫出這個例子以來,評論區就這個例子進行各種討論,其中出現了一些問題,我來解答一下。

(1)例子中提到的工具中國人也在用,答主不要做井底之蛙/美分/跪舔狗。

答:我並沒有說中國人沒在用這些工具,我的重點不是美國人用了中國人沒用,用JIRA追蹤項目,用GitHub保存代碼都是很正常的事情。這個例子的重點是,美國人把我們這些常用工具和自己的程序結合了起來,做成一套自己的自動測試系統C,這個行為需要對每個工具有深入的理解,紮實的編程基本功,軟體設計思想。你若說這也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呵呵。。。你開心就好。。。

(2)自動化測試我們的大公司也在搞,答主要多向大公司學習,不要做井底之蛙/美分/跪舔狗。

答:首先我不知道你所謂的大公司是自己的公司還是看了別人的評論人云亦云我有一個朋友系列,但是就公司規模上來說,我的公司不是巨型企業。我們公司全球僱員700人,其中400人是行政銷售性質的,剩下300個人當中還有相當一部分support engineer,整個QA部門算上我這樣的雜魚也不過50來個人,而寫出上述系統的QA engineer team只有5-6個人,全是USQA的人,我這樣的菜狗只有使用和頂禮膜拜的份兒。我曾經供職的公司本社就有7000人,十多個事業部,抱歉,有可能是我供職時間過短,或者項目有差異,我沒有看到成熟的自動化測試方案,測試就是自己設計測試用例,跑黑白盒。我並不認為自動化測試這件事情跟公司規模有必然聯繫,當然,可能跟公司是不是外包公司有很大聯繫。

(3)自動化測試沒有什麼了不起,答主不要做井底之蛙/美分/跪舔狗。

答:。。。

(4)答主舉的例子是田忌賽馬,我國在其他一些領域完爆美帝,答主不要做井底之蛙/美分/跪舔狗。

答:。。。我是不是要重新貼一下上面那個論文中美行業結構及勞動生產率差異比較研究,看完這個論文我覺得我那句「人家8小時能幹出我們16個小時都干不出來的活兒。」是說輕了。。。

展開2:評論區有人問中國青年跟美國青年的差距在哪裡?

我認為不能單純的說哪邊比哪邊強,但是就我現在所觀察到以下幾點問題:

1. 美國人認為中國人是威脅,而且是很大的威脅,我們是崛起的力量,勢必與美國產生摩擦。但是同時,我們中一些人居然認為美國已經不對中國的前進構成威脅了。美國近期波動很大,但是這個國家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仍然有能力,仍然會尋找機會阻擊中國。美國這個國家在二戰之後有一條隱藏的基本國策:拉攏世界第三到第十,搞死世界第二,攪渾除北美洲之外所有大洲的經濟,政治。(來自局座)

2. 對於勤能補拙的態度,我們國家的年輕人太注重勤奮而忽略了成功的其他要素(比如上文中利用工具的重要性)。

3. 急功近利的社會風氣,看似與2無關,實則相輔相成。

這兩點無限期待續,寫來寫去也寫不好,但是2、3主要針對普通人,我認為我國青年科研人員素質比較高,很佩服。(受到了《輝煌中國》的洗腦)

-------說明-------

評論區有些人吐槽美利堅民族,我把所有的美利堅民族換成了美國人。如果單純為了玩笑或者想要提醒我更正而吐槽這一點,我覺得沒什麼。但是如果對我這段文字不認同而找不到可以攻擊的地方而瘋狂攻擊這點,我覺得你有點可悲。

----我也要吐槽----

國際政治,尤其是中國與其他國家對比的問題下一定會出現論戰。我上一個回答國際政治的問題是洞朗地區中印會不會開戰,我的分析結果是不能,打起來太傷身,影響一帶一路得不償失,於是遭到了炮轟,說我不夠愛國。知乎作為有志青年的聚集地,很能反應青年人的整體想法。雖然我也是青年人,但是我認為,如果大部分青年人抱有「老子國家世界第一,別的國家都是垃圾」這樣的想法是很危險的:比如印度和韓國(你們還說沒有印度/韓國青年,你們看看評論區,口亨),這種國家永遠不可能進入世界第一梯隊。中國有沒有超越美國的地方,肯定有,比如支付寶,電子支付領域我們全球領先。即使是世界第一也有不如世界第二的地方,何況我們還不是世界第一,不可盲目自負。


我是一個老學生,我不懂別的,我只懂一點我教授給我看的學術研究論文的數據。

2010年,美國工作的醫生有4分之1都是外國移民。這些技術移民給美國提供了豐富的技術資源(消息來源,福布斯網,作者Nicole Fisher)。

2011年,超過2千中國人投資50-100萬美金,以求獲得美國綠卡,數量是2010年的一倍。往往這麼做的人的資產評估,都是以幾千萬上億計算。給美國的經濟注入了活力。

從1976年-2006年,中國派出超過1百萬留學生去發達國家學習,回國人數是百分之三十(Dawson,2010)。

同樣2006年,超過十萬的中國人在澳大利亞,紐西蘭,美國,加拿大等發達國家尋求永久居民身份(Lam, 2010)。

2007年的調查,超過百分之九十二的擁有博士學位的2002的中國畢業生都留在美國(Cheung Xv, 2015)。

2017年,由於我也是美國留學生,我最少認識30個中國在美國攻讀博士學位的人,這幾年裡,只有一個博士畢業後回國。

這種資金/技術/知識的從中國到美國的外流,使得我無法相信美國在加速衰弱,和中國的加速崛起。但是我同時注意到:中國媒體對美國的負面新聞加大宣傳力度。也許給很多並無英文閱讀習慣的人一個強烈的印象,美國正在加速墮落/衰弱。或者外網的新聞鏈接被關閉,使得很多懂英文的人也看不了。

此外,如果這個一個國家加速崛起,他的精英層和財富層卻在加速移民,離開這個國家,這代表什麼呢? 不懂。希望下面的人回答我吧。

為了避免被討厭聽到實話的人侮辱和罵,請讓我加上:我愛中國,只是我更愛事實

Reference:

Cheung, A., Xu, L. 2015. To return or not to reture. 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

Dawson, Kelly Chung. 2010. "Chinese Brain Drain of West Continues". China Daily, June 18.

Lam, Willy. 2010. "Chinas Brain Drain Dilemma:Elite Immigration." China Brief 10 (16).

由於評論區回答踴躍,我設置了評論顯示。有些沒有過的原因是:

1 沒有給數據出處,我覺得是一個壞習慣。例子1:反對+沒有幫助,最新數據是8成博士生回國。(典型自己意淫)

2 混淆概念,認為中國留學生回國就等於美國加速衰弱的標誌的。中國美國國際留學生=科技人才? 例2:不贊同,我身邊全是海歸,如何解釋 ?(海歸都等於人才?)

3人身攻擊類型。例3:美國好,你滾回美國(哎。。。)

請大家克服罵人和主觀的習慣,文明交流,要用數據的一定要寫出處,才能比較愉快的聊。

補充說明:特別感謝法國留學人員 @喂蜀黍 的認真負責 評論。他的觀點認為留學歸國人數的增長說明了我國發展的速度(他寫的原文如下:根據我找到的數據,選擇回國的人數已經大幅增加了,從06年的30%回國,到16年的80%回國。(第二個數據出自教育部白皮書),他的評論結合了自己的個人觀察,很有意思,請詳看評論區。

2:感謝知友 @jinning li 提供的數據

美聯社近日對2007年至2016年間中國人進行海外投資移民的情況進行了梳理,並列出了過去十年發給中國投資簽證數最多的五個國家:美國、加拿大、葡萄牙、匈牙利、澳大利亞。

在這份數據中,排在首位的是美國,通過著名的EB-5項目累計向中國人發放了43,448張綠卡;以華人數量著稱的加拿大則通過投資債券計劃簽發了35,278張綠卡給中國人;「歐洲四國」之一的葡萄牙則用「黃金簽證」項目招來了7,875名投資者,而在有類似項目的匈牙利和澳大利亞,這一數字分別是6,405與4,640張

她的觀點是,中國這幾年流入美國熱錢(只統計投資移民財富)240億,所以美國還是在不斷吸收全世界的資金和人才(她的另一個數據列舉了中國名牌高校赴美人數)。這些數字非常可怕。我們每年都在流失大量人才。所以美國並沒有衰弱(她沒有討論中國是否加速崛起)

感謝她的貢獻,請對她結論有興趣討論的朋友直接和她聯繫。謝謝


我領導是某省會城市某區發改委的一個處長,今年十月份到北大參加幹部培訓,回來跟我們說,現在中國不是要扼制美國的霸權,而是要想盡一切辦法防止美國霸權過早衰落。


看到有很多人列數據說話,其實我只想說數據遠沒有你們想得那麼簡單,一個國家的狀況也遠不是幾項數據就能概括得了的,我記得學經濟學課的時候,老師特意提醒過我們,每一種數據都有它的優點和缺點。

單純以數據來評價,是不是太刻板了一些?更何況美國人特別擅長於玩數字遊戲。

我記得我還沒出國的時候,就接觸過一個例子,統計美國不同族裔家庭的平均收入,歷史有點久遠我就不去花時間考證了。當時給出的結果是華裔很高,我記得是5W多美元,非洲裔和其他好像都沒有這麼高,和美國本土白人家庭差不多。(好像還高一點?)很多學者依次得出很多種不同的結論,說華裔地位高云云。

實際上呢,統計裡面沒有區分家庭工作的人數,美國傳統家庭一般是一個人工作的,而華裔家庭基本上都是兩個人工作的,結果數字都被算到了一個家庭裡面,得出結論華裔的工作收入遠高於少數族群……這顯然是荒謬的,或許統計這個數據本身根本不是為了比較族裔工作收入水平地位,但是引用者或有心或無心地就用了這些數據,最後還不是自欺欺人。

美國的非農就業數據從16年開始就挺好看的,然而這其中有沒有類似的文字遊戲我就不清楚了,我記得當年我關注的時候,我倒是注意到這個數據會隨著月份而大幅上下波動,那是個時候美聯儲一直聲稱要加息,這個數據也就跟著上下浮動,不知道這裡面是怎麼樣的因果關係。

我國的情況么,只要不是故意以偏概全混淆視聽,我覺得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我就不多說了。我認為美國是在衰落的,加不加速我不清楚,我只想提一點就是衰落的程度。從100到95是衰落,從100到60也是衰落,美國究竟會衰落到什麼程度,我認為真的不好說,恐怕只有拉普拉斯妖有可能知道。

具體為什麼嘛……呃,說真的這個問題超出了大部分知乎用戶的水平。我也只能說說自己這幾年的觀察,有時間慢慢更新吧。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個人的命運常常如此,歷史的進程也常常如此。


天下之事,無非人事。哪個國家更能有效的組織起足夠數量的人,即政治實踐的效果更好,哪個國家最終就能領先。

人的活動有組織有紀律,就會產生經濟,而經濟的發展,就會帶來科學與技術的發展。

歐美的領先,在於資本主義制度能夠更有效的組織起來人,所以得到更高的生產力和經濟,長久以來就能得到先進的科技。所以我們講了很久的解放生產力,即通過政治的方式更有效的組織人的生產活動。

眼下美國的政治組織能力仍然是十分強大,但領先中國的程度遠沒有其科技領先的程度更大,所以短期內中美的差距還會進一步縮小。

長期來說,中國的成敗主要取決於改革的成敗,改革做得好,就可以有更好的組織效率,就可以追上。倘若中途崩殂那就另說了。

當然,比起來美國更有可能中途崩殂。

長遠來看,我覺得人類可能會迎來大歐亞大陸時代。


2008年美國引發的金融海嘯,標誌著一件後世歷史將會評價為極之重要的事件:由美國主導,中國參與的全球化全面結束,世界經濟體系分裂為兩大制式:歐美版全球化丶中國版全球化。

站在全球的角度,表面上中國的增長不是特別的快,GDP比他長得快的國家多的是;美國也不是長得特別慢,莫講話衰落,真正長的最快的是中亞和非洲諸國,衰落最快的是西歐和南美。可是大家會發覺,那增長快的地區,受惠的是中國版全球化,衰落的西歐日本是歐美版,而最終影響到中國和美國。另外,有兩個大國比較特別,就是俄羅斯和印度。

俄羅斯本該被歐洲拖落水,再加上美國的有意打壓,幸而趕快靠向中國體制,最近的例子是中俄聯合推出俄羅斯盧布和中國人民幣金融業務建立PVP(支付對支付)支付系統,不通過美元而相互結算。中國外匯交易系統(CFETS)還計劃在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基礎上為人民幣與其他外幣業務啟動類似PVP系統。其意義在於,建立廣闊的不依賴美元的新儲備貨幣區。朝著中國與俄羅斯及「新絲綢之路」上其他夥伴國的雙邊貿易使用本幣直接結算邁出的最新一步。

印度則基於眾所周知的原因,寧願靠向美日而拒絕加入一帶一路,加上自身的各種問題,似乎將會與繁榮失諸交臂。

安利一下筆者有關地緣政治的專欄文章:脫苦海的文摘【地緣政治】

專欄短網址:http://blog.tokuhon.org

相關問題:

脫苦海:2017年世界綜合國力排名是怎樣的?

脫苦海:如何看待部分西方媒體稱「中國在非洲搞新殖民主義」?

脫苦海:中國現在能不能做到類似大東亞共榮圈的「大中華共榮」?

脫苦海:怎樣評價 馬克龍:將歐盟建成一個與美國、中國競爭的強大經濟體?

脫苦海:如果當年在敦巴頓橡樹園會議上,英美蘇最後不同意將中國列為四大國之一,中國還會成為常任理事國嗎?


我對這個問題沒有很明確的看法,我也說不清楚是不是

但是我很清楚,這個答案下很多人說的東西完全不對。

本文旨在反駁假新聞和編造的各類假數據,僅此而已。

最常見的一條,便是美國不斷吸收中國的高等人才,尤其是理工科碩士博士。

然而這條是徹頭徹尾的謠言,事實上碩士博士回國比例反而最高。

然而,鑒於完整、完美的資料並不好查,所以本文中,我將使用全球留學生數據代表美國留學生,以所有碩士博士,代表理工科碩士博士。

考慮到我國是美國最大的留學生來源國,美國也是最受中國留學生歡迎的國家,我認為用全球數據體現美國數據不會過於偏離事實。

類似的,因為理工科是留學生人數最多的方向,我認為用所有數據反應理工科情況,也勉強能夠接受。

綜上,我認為用全球留學生出、歸國人數統計,來說明美國的情況,應該不會太偏離實際。因為本文旨在定性分析,而不是定量。所以雖然程度會有出入,但是總的結論應該不會被改變。

那麼統計數據如何呢?

從1976年-2006年,中國派出超過1百萬留學生去發達國家學習,回國人數是百分之三十

而根據教育部的《2016年度我國出國留學人員情況統計

78年-2016年 各類出國留學人員累計達458.66萬人。其中136.25萬人正在國外進行相關階段的學習和研究;322.41萬人已完成學業;265.11萬人在完成學業後選擇回國發展,占已完成學業群體的82.23%。

也就是說,歸國的留學生,從06年的30%已經上升到了16年的80%

時間跨度太長?沒關係

再結合 《中國留學回國就業藍皮書2016

2016年我國出國留學人員總數為54.45萬人,較2012年增長14.49萬人,增幅為36.26%。

2016年留學回國人員總數為43.25萬人,較2012年增長15.96萬人,增幅為58.48%。

出國的留學生中:有30%攻讀本科,35%是攻讀博碩。

而回國的留學生中:81.45%的留學回國就業人員具有碩士研究生學歷,11.09%為博士研究生學歷。

經過簡單的計算,易得:

2016年,只有19萬人出國攻讀博碩。卻有35萬碩士,4.79萬博士回國。

當然了,16年回國的碩士和博士更多的應該在13年出國,也應該有相當大部分人高中畢業後,為了本科出國,一路讀到了碩士或者博士。但是考慮到留學生人數逐年都在上升,攻讀本科留學生的比例也在不斷提高,以及兩倍的巨大差距。這個出、回國的比例應該不會過於偏離實際情況,足以說明問題。

這說明,有越來越多已經工作的碩士、博士生,正在辭去在歐美的工作,放棄移民而是選擇回國發展。

而不是很多人說的「高端人才正在不斷逃離」

而這點也非常符合我個人在法國的體會。

同樣,這裡是用我個人在法國的體會去嘗試猜測美國留學生的總體情況,所以以下文字既無法標準其客觀性,也無法保證其普適性。

我只是想分享一下個人的體會而已。

因為高中就學了法語,所以我大部分高中同學都在法國,從一本到三本都有。同時我現在所在的學校和國內C9有兩年的交換項目,所以也有很多來交換的碩士生,同時研究所也有類似的博士交換項目。

就我個人的體會,來法國越早,對法國感覺越好。

已經留法十多年的移民二代(小學五年級赴法)完全沒有回國的想法,甚至不想回鄉探親。

赴法七八年的學長(語言+本碩博)偶爾會懷念國內的食物和春節的氛圍,聖誕始終不如春節痛快。仍然在糾結是移民還是回國。

赴法四五年的學生(例如我)認為雖然國內有諸多不便,總的來說國內已經比法國好了,並且決定至多在法國工作三到五年。

剛到法國的交換生認為:「幸虧我只交換兩年」,以及「去年太SB了居然要來法國」

同時,我觀察到了兩個非常有趣的現象:

1、學校越好的,越認為法國不是一個好地方。

例如:三本的同學願意移民,二本的有些猶豫,一本的同學則全部選擇回國,C9的交換生在慶幸只用帶兩年。(雖然他們兩年到期必須回國)

我能夠自由選擇的同學大部分都是一本以上,沒有人願意移民法國,底線是至多在法國工作三至五年。

2、對同一個學校的來說,美國優於法國。

(選取的是北航、北交、浙大和清華同學)

再重申一遍,前半段數據均來自教育部,後半段是我個人體驗,可能和各位的感受大有出入,沒有任何普適性,只是單純的想要分享一下。

所有「TG的數據你也信?」「教育部的東西你都聽?」和「你自己朋友lowB而已,我留學的朋友怎麼不這樣」的言論均會被 刪除+拉黑。


題主,你是不是每天都看今日頭條?


中國的崛起導致美國衰落並且都在加速。

發展是和自己比,崛起是與別人比(閻學通)

當中國崛起,相對來說美國自然衰落。

你們說美國現狀及未來還會好,那是美國在發展。

不只美國,世界大部分國家都是今年比去年好。

去年你賺1萬,今年掙1萬零200(2%)那是你發展了。

別人去年掙6000,今年掙6400(6.7%),雖然總數不如你,但是,如果未來10年基本上都是這樣,相對來說,他就在崛起,你就是在衰落。

中國發展是越來越慢,但崛起越來越快。發展由原來百分之十幾到現在百分之六點幾,但隨著總量增加,與美國絕對差距的距離減小越來越快,就叫:加速。

說美國衰落不是因為中國在政治、軍事上威脅到美國地位。

而是因為中國的產業升級和全球領導力的增強導致美國等發達國家轉移國內矛盾和債務的路被堵漸漸死。

單單說美國

https://m.wallstreetcn.com/articles/288613

全文對美國債務有很詳細的說明(有APP廣告和安裝鏈接。)

美國政府負債22.8萬億。

2016年凈運營成本1萬億美元。

就是說,2016年美國政府的支出比收入高1萬億美元。

為什麼?

民主國家的通病,福利能上不能下,民選政府,誰動選民的福利誰下台,當選更不可能。

減少政府債務的兩個途徑:開源、節流。

節流從政治制度上被堵死。

唯一的辦法是開源,增加收入。

原來發達國家增長收入兩個方法:

戰爭掠奪和經濟掠奪。

現在戰爭掠奪成本越來越高,搶來的還不如軍費高。

只有經濟掠奪一條路。

(發行美元其實是一把雙刃劍,是以美國政府信用為擔保,美國只能超發美元稀釋,不能翻臉不認。那樣等於與全世界決裂。

而發行美債是有利息的,22.8萬億國債,利息2%,每年利息就是4560億美元)

原來美國等發達國家彌補這個虧空是很輕易的,因為美國佔領了科技和製造業的高端。

隨便賣賣技術、標準、產品、服務就夠了。

22個發達國家共9億人(美國3億)佔全世界的百分之十幾的高福利、高生活水平是靠剝削全世界其他80%的人實現的。

中國的崛起一點點的堵死了這條路。

中國沒有甘於處在製造鏈的低端,而是霸住低端後穩步的向中高端蠶食。

由於中國的體量和生產力,造成中國掌握了什麼,什麼就價格便宜量又足。

如果原來只有美國人掌握,絕對是又好又貴,只要中國人掌握了,價格不變只是直接從美元換算成人民幣來計價。

中國的行為總結出一句:走西方的路,讓西方無路可走。

現在惡果已經初現,歐豬五國:葡萄牙、義大利、希臘、愛爾蘭、西班牙(首字母PIGGS)這幾個已經承擔不起高福利發生債務危機。

以希臘為例:每天工作4小時、每周工作4天,然後哀鳴:工作太辛苦了。

掙不到錢發福利怎麼辦?

簡單:改革福利政策,提高勞動時間多掙錢少花錢,這麼容易的事誰能做到?民主社會誰敢動人民的福利,讓人民多勞動誰就別想上台,上了台也給你辦下去!

其他方法:不外乎吃老本、搶劫……借錢。

歐洲國家老本吃了上百年早就吃完了。

搶劫:這幾個國家還沒那實力。

那就來最簡單的:借錢。

然後政府就發債,債越來越多,沒人買就提高利息,最後利息高到還不起。

就去找歐盟,借錢。

歐盟考慮到如果希臘垮了歐元區整個倒霉。

借了100塊,簽字要希臘政府改革,增加勞動時間,提高勞動效率改革福利。

希臘滿口答應也簽字。

三年後該還錢了一看,希臘一點沒改。

希臘和歐盟說(主要是德國)你再借我150,我還了前面的100,50我留著慢慢改。

歐盟又借了150,然後3年後,希臘說你得借我200。

德國說你先把錢還了,希臘特別講究:錢是我借的,但是人民花的。

全民公投,讓人民選擇還不還!

全體希臘人公投,99%的人選擇「不還」。

民主的勝利!

現在西方整體的問題就是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利益需求與國家掙錢速度的矛盾!

隨著中國帶領第三世界國家逐步產業升級,掌握高科技技術的加快。

發達國家日子越來越不好過。

原來他們把產品高價賣給世界,掙錢回國養活那些沒有被欺辱過的人民。

現在,同樣的產品比如原來100。

中國和他都是100,只不過他們的是100美元(歐元)中國的是100人民幣。

擱你你買哪個?

現在中國還沒掌握的主要是半導體集成電路、發動機、變速箱還有試驗儀器儀錶設備等等。

隨著中國經濟實力和科研投入的加強,掌握這些也只是時間問題。

西方整體衰落不可避免。

美國相對來說會好一點,體量大人口多高科技技術多,但是,衰落之勢也是越來越明顯。

川普上台就是典型的象徵。

川普上台後主要是要重建製造業:鋼鐵、玻璃、汽車等等。

因為金融業不產生利潤,只是利潤分配。

中國股災,20000個千萬級賬戶灰飛煙滅,2000億沒了,對當事人滅頂之災,對中國經濟幾乎沒影響,只是數字沒了罷了。

如果20000個千萬級企業倒閉,整個社會動蕩完全不可想像!

所以,美國在衰落,而且是加速衰落。

如果不改革,美國社會撕裂會越來越嚴重,人人抱怨卻無計可施。

槍擊案只會越來越多,越來越嚴重,而且是美國主流社會的人去殺同樣主流社會的人。

不再是外來恐怖分子和恐怖主義的表演!


侵刪。其實共和國70年來都在飛速成長。近40年奉行韜光養晦戰略,這相當於主動用籠子把自己關在裡邊。

隨著國力的增強,身軀越來越高大強壯,原來的籠子已經快被撐爆了,衝破的瞬間必然引發劇烈反彈。這是最近幾年會反彈強勁的原因。

從長遠的看,更趨向於會隨國力增長,一步一步對等地崛起擴大影響力。這也是理應選擇的道路,過度消耗國力卻得不到足夠回報的事,咱們不幹。除非內部崩潰,美國也很難如期待的那般加速衰退。


是的,

特朗普:「我今天早上看新聞,所有人都在問:『他會在聖誕節前簽署嗎?』於是我就打電話給樓下說:『做好準備,我們現在就簽」。 《減稅與就業法》簽字後即時生效。

美國不愧是資本家天堂,華爾街商人川普上台後假公濟私,打著減稅幌子給自己家族企業增收,光明正大的貪污。羊毛出在羊身上,國家稅收少了,用在老百姓身上的福利也就少了,貧富差距會越來越大,美國工農階級被壓迫遲早要發出最後的吼聲,美國的衰落不可避免。


2015-2017年中,美國國家財富增長9.3萬億美元,中國國家財富增長2.2萬億美元。。。2010年以後財富增長速度就沒跑贏過美國。。。

Source:Credit Suisse 2017 Report, Nov 2017


以下不是事實請反駁:

1. 移民的數量和中國對美投資的金額不會騙人。中國人口增速很緩慢,但中國每年放棄國籍,移民美國的政商精英和高學歷人才(尤其是理工科博士,計算機碩士這種各國爭奪中的人才,文科商科的本碩當然毫無疑問也是人才,但不在討論範圍,cpa這種美國特供也不做討論)的數量增速迅猛,從中國轉移到美國的財產數量及其增幅更是逐年增加,中國企業在美國的海外投資連年暴增。

2. 股指不會騙人,而且它就在那裡你隨時可以查,也最難洗地。中國市場,上證指數年年見黃金底,日日吹低吸好時機,實則從2012年到2017年頂著物價的飛速上揚,硬是不動如山,還是頑強地堅守著3300點,更別提和金融危機前的5000點相比了,反觀美國市場,無論是代表大企業的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標準普爾,代表科技企業的納斯達克,還是代表中小企業的羅素2000,不管人民日報財經版什麼看法,早就已經是2012年的200%-250%,金融危機時期的400%了,比金融危機前的最高點也翻了近一倍。

(你覺得我說的誇張?你自己看是不是每一天都在吹,每一天。下周一開盤你再看還有新的,隨你選新浪搜狐騰訊人民都一樣。)

3. 中美官方公布的gdp數據,大概也不會騙人。中國從13%,14%的gdp增速到今天的保8,保7,保6,你別告訴我你不知道對於中國這樣經濟驅動的國家低於4-5%增速意味著什麼,美國則是從1%到2%到現在的3.3%,預期還在往上調,考慮到美國gdp總量是中國的166%(18.6:11.2),按照這個趨勢,你gdp的增量都要被趕上了還吹什麼追趕?

所以,

你是覺得達官貴人,學者人才,中大企業傻了,不選擇加速崛起,生他養他成就他的故鄉,跑去一個加速衰落的外邦生活和投資。

還是覺得資本傻了,不紛紛湧入一個加速崛起的國家的金融市場,購買廉價的中油中車中鐵建,紛紛擠進一個加速衰落的金融市場,去炒市盈率300的亞馬遜。

還是乾脆覺得經濟規律傻了,一個加速崛起的國家的經濟增幅年年下調,一個加速衰落的國家經濟越漲越迅速?

恕我直言,

Yosemite?

人能不能要點嗶臉?

------

等了好幾天,除了各種扣帽子,關於財產出逃,企業海外投資加速,市場對比,gdp增量變化對比,竟無一人反駁。

看來我錯怪你們了,什麼星辰大海,其實一個個心中還是很有數的么。

------

果不其然,周一抄底良機如約而至。

雖然仍舊在跌,但你準備好抄底了么。

利益相關:a股沒開過戶,美股蘋果公司,通用動力長期持股,曾長期持股阿里巴巴。


美國離衰落還很遠,但上升的步伐確實慢了。

全世界最優秀的人已經被美國吸光了,但現在美國又填不上自己的人才缺口,同時大量移民名額被以前大赦的非法移民的親屬擠占,使得很多優秀的人很難留下來。

所謂優秀的人,不僅僅是搞科研的和寫代碼的。一個優秀的人是一個有道德的,尊重他人的,勤於工作的,負責任的人。這樣的人才是合格的公民。這樣的人做什麼工作都會很出色,這樣的人也不大可能落到長期吃福利的地步。

美國以清教徒建國,後來長期吸引歐洲的基督徒移民美國。還曾接受逃離共產主義的俄國人,躲避土耳其人屠殺的亞美尼亞人,以及二戰時逃離德國的猶太人。長期以來的開放移民政策使得大量歐洲的優秀人口移民美國。也許歐盟今天這個屌樣子跟之前優質人口移民美國不無關係。目前歐洲人口已經被榨乾,現在即便想移民美國的歐洲人也不願意走那個痛苦的移民流程。非常願意移民美國的大多是第三世界國家的人,這些人不惜以非法方式移民美國。現在美國主要的人口增長也來源於此類移民極其後代。美國移民政策越緊,越是會嚇跑第一世界的人,最終只有第三世界的人通過各種方法留在美國

長此以往,人口素質急劇下降,美國靠著積攢的底子仍能保住世界第一的地位,但不再是曾經那個山顛之城了


縱觀古今,中國所有朝代從百廢待興中走出來以後,只要不自己作死、犯大錯誤,幾乎都能經歷上百年的休養生息和穩步發展,進入所謂的盛事。雖然中國在建國之後經歷了諸多坎坷,終究在上世界八十年代末趕上了百年難得一遇的國際環境,抓住了良好的機遇,走上了穩步發展的道路。

當然,我們偉大的民族沒有浪費這個良好的機遇。我們讓全世界見識到了中國速度,我們用讓全世界人民驚嘆的速度快速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是真正說到崛起真的還有漫長的道路要走。

僅僅只是追溯到我們爺爺奶奶一輩,他們應該都經歷過那種物質生活極度匱乏的時代,那個時候的中國幾乎和世界主流的發達國家差了一個時代,百廢待興。在這種背景下,改革開放打開國門,藉助時代最前沿的科技來推動一個幾乎落後一個時代的國家發展,無異於冷兵器時代的軍隊配備上了現代火炮,取得飛速的發展是情理之中。戰後的日本在六七十年代不也同樣用驚人的速度發展,直到邁進發達國家的行列。

從農耕文明到蒸汽文明,電氣文明,再到如今的信息文明,每一次生產力的更新迭代都不可避免地進行一次國家和民族強弱勢力的洗牌。所以,所有的大國如今都在不斷的探索布局,尋求下一輪新的生產力革命,以謀求佔得先機。這也從側面說明,在如今的時代背景下,生產力的發展在沒有革命性的力量推動的情況下,很難完成對強國的超越。西方發達國家兩百多年的工業化的沉澱,對於改革開放不過四十年、真正意義上穩定發展不過三十年的中國來說,很難完成全面超越。一些重要領域能夠處在世界尖端,那真的是我們的科學家們一代一代人用生命和熱血,用常人無法想像的付出換回來的。

但是如今我們也並不是一帆風順的,也遇到了很多艱難:面臨著人口老齡化、環境污染、貧富差距加大、留守兒童的教育、階層固化等諸多問題。尤其如今,人口紅利的消失正在倒逼我們進入下一輪創新驅動、科技驅動的發展道路,而今我們依然在處在這種變革的陣痛期。人們處在社會快速變化的不穩定的迷茫之中,中產階級的焦慮情緒日益瀰漫;年輕人在浮躁的享樂主義物質化生活中茫然迷失,本應是社會中最有活力的群體卻禁錮在這些迷失中失去了熱情和活力。

除此以外,在教育上,一方面農村63%的孩子沒上過一天高中;另一方面,大學教育滯後,跟不上時代發展的問題亟待解決。然而,支撐國家在未來依然能夠以高速不斷發展並邁進發達國家行列的核心動力就是持續的大量的高素質人才。對比韓國80年代100%農村孩子至少上過高中,大量的相對高素質勞動力支撐了韓國後續的經濟發展,同時減少了低素質帶來的犯罪率,從而使韓國越過中等收入陷阱,進入發達國家行列,我們更應該清醒地認識到祖國面臨的挑戰。

對於美國而言,衰落可能更多以意義上是指的對於全球的絕對控制力的下降。無論是在經濟水平、科技水平、創新能力、文化輸出等綜合國力上,美國依然遠遠領先於全世界其他國家。當然,任何一種文明發展到成熟期,都會進入成熟期的溫柔陷阱。歷史最有意思的地方就是,任何歷史現象都會沿著既定發展規律一點點被印證,美國也不例外。

政治制度上沒有不斷進化改革的動力、國家機器越來越多地被擁有財富最多的那部分人影響和控制、社會階層固化社會財富的分配固化、基礎設施建設沒有動因去更新改進、階層停止流動帶來的社會不穩定和矛盾尖銳日益突出等等。但是,如前所說,在成熟期的發展不可能像上升期的中國那樣快速,讓人感到那麼迅速的變化,畢竟已經有那麼大的體量和規模。

就像嬰兒時期身體的發育變化尤為明顯,發育成熟的後期變化就慢慢變小,轉而變為心智的慢慢成熟。

所以美國的發展可能已經慢慢偏離我們直觀可感受的經濟發展、物質發展方向;文化內核的精神力量、文明的意識形態的雕琢可能已經慢慢成為發展的主體。

就像其他孩子還在長身體的時候,美國的身體已經發育成熟,轉而變為心智的逐漸成熟。直到下一次突然出現某種食物,能夠煥發第二春,讓美國重新發育身體。或者被其他孩子佔得先機,吃下長得比美國更高大,轉而進入成熟期。

任何一種事物的發展,包括文明,都像一個人體的發育一樣。從嬰幼兒到青春期,從外在的發展進化轉向內在的精神力量的繼續沉澱。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當經濟基礎慢慢趨於穩定的時候,內核的文明力量的慢慢聚集就會變成主要的進化方向。在每一個初期階段中,可能會有一些多方向多力量的博弈,經歷震蕩,但最終會慢慢統一,經歷快速發展成熟發展直到趨於穩定,最後慢慢消逝。

不要盲目過於自信,也要正視客觀事實,不妄自菲薄。

冷靜地看待事物的發展,任何現象一定遵循特定的發展規律出現,也會有它在發展過程中出現的理由。尋找規律,看清規律。然後,才不會一葉障目。


美國是不是在加速衰退我不知道,美國人口和股市反正是沒有衰退。

據美國人口普查局統計,2000年到2001年期間,外來移民數量的凈值達120萬,2000年到2005年間,外來移民數量的每年凈值均保持在90萬左右。2008年到2009年經濟危機時期,這一數字下降到72.5萬。2009年中期,隨著美國逐步擺脫經濟危機,外來移民數量開始再次上升。平均而言,從2001以來,每年大約凈有88.4萬外國人移民美國。人口普查局這樣形容"美國每8秒鐘就有一名新生兒出世,而每26秒就有一名新移民踏上美國領域。"而非法進入美國的移民還未被統計在內。

美國是唯一人口仍在增長、甚至是較為快速增長的世界主要經濟體。除了良好的生育率,持續增加的移民人數也功不可沒。

據統計,世界上現在約有1.5億人表示想要移民美國,其中中國人數達2200萬,居"美國夢"人數的榜首。

股市方面截止11月1日收盤,美國三大股指均創歷史新高,標普500指數收漲2.43點,漲幅0.09%,報2575.26點;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收漲28.50點,漲幅0.12%,報23377.24點;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收漲28.71點,漲幅0.43%,報6727.67點。

至於中國是不是在加速崛起?那答案當然是肯定的啊!是毋庸置疑的。每天從新聞聯播上就可以看到啊!


我反對一點,那就是引用錯誤的數據,或者對數據進行錯誤的解讀,通過這樣的方式支持自己的觀點

既然答主 @壯士請收下我的贊 這麼希望大家來反駁他,那我就來說說他這個答案中的問題。下圖為他的答案。

我們一條一條來看。

1.1高級人才移民。

不論其數據是不是正確的,但這個數據並不能質疑中國正在快速崛起。

這就像個例和概率的區別。移民人數再多,也只是個例。對其觀點起到支持作用的數據,應該是全體中國國民中希望移民美國的人的比例。畢竟,美國依然是全球最強國家,有很多人希望移民是很正常的。更何況中國有14億弱的人口。

如果這個比例數據在增加,那麼數據才能支持這位答主的觀點。如果越來越低的比例,那麼這位答主的觀點就站不住腳了。但是,這個數據答主並沒有提供,反而是用了移民絕對值。

與這位答主所期望的恰恰相反的是,由於移民美國的門檻較高,答主所列舉的移民絕對值數據恰恰說明,中國確實在快速發展,中國的實力確實在快速增長,所以有越來越多的人能夠有機會、有實力移民美國

而我希望提出的數據是,統計數據顯示,越來越高比例的留學生,願意回到中國而不是留在美國。單從這個比例上看,反而是中國經濟對於留學生的吸引力越來越高。

1.2在美投資額。拋開像賈躍亭這樣的具有詐騙性質的轉移國內財富的行為,去全球第一大強國投資,同樣恰恰同樣說明中國企業實力越來越強,有能力去美國市場與全球玩家一爭高下。既然能去賺錢,以前沒實力,現在有實力了,為什麼不去呢?

1.3至於資本流出,誰能跟美帝比呀?知道特朗普為什麼減稅么,一個重要目的就是吸引資本迴流美國。換句話說,資本的流動,動機非常複雜,只看到流向就下結論,太武斷。

所以,這位答主的第一條非但不能支持其觀點,反而證明了中國在快速崛起。

2.股市表現。又要令這位答主失望了。根據經濟學家的研究,經濟發展形勢跟股市表現,呈現了反相關關係。中國經濟快速增長將導致股市疲軟

股市走低,恰恰說明中國經濟快速發展,資金在實體經濟中可以獲得的收益,遠高於股市。

因此,這位答主的第二個論點不成立。

3.GDP增長率。且不說中美兩國GDP統計口徑並不一樣,單說增長率,只看了兩個季度的表現就急於下結論,是不是有點欽定的感覺?

即便只看這兩個季度,是不是也得看看中國的表現呢?中國今年前三個季度的GDP增速都比去年強你為什麼不說呢?

剛剛 美國誕生首位任內GDP增速不曾達到3%的總統 - 華爾街見聞

而且14年美國3季度GDP還破5呢,要這麼說,美國17年較13年還減速了呢。

即便按照增速上漲後的水平計算,中國目前每年GDP依然要高於美國,這難道不是「快速崛起」么?

另外,既然是崛起和衰落,那麼看GDP的時候只看數量不看質量么?

1-3季度,中國第一產業佔比6.95%,第二產業40.13%,第三產業52.92%

美國2016年第一產業佔比0.8%,第二產業18.91%,第三產業80.23%。如果按照這個比例乘一下,美國國民實際財富也不見得比中國多多少。畢竟,服務業也算作GDP,但是算不到硬實力里。

最後,講真,我不太理解這位答主所謂「中國這樣的經濟驅動的國家」。

最後依然強調一點,我所想討論的,並不是中國是不是加快崛起,或者美國加快衰落。各位持有什麼樣的觀點都可以,但是請拿出有效的論據來支撐自己的觀點。


精美比精日還厲害,佩服佩服

美股推高300%但是GDP增長23%,恰好說明qe效果不好脫實入虛。預備加息(並不敢真加息,因為加不加都是死,預備立憲而不立憲是最好的)導致的美股吸引全球遊資那是擼羊毛為接盤準備的。君不見互聯網泡沫怎麼炸的?

人口更逗了,老年白人佔75%,青年60%,未成年不足40%,而這些人里低端勞動力和帶錢移民綜合一下孰輕孰重你們心裡沒點b數?不含任何歧視的說(因為有色人種移民的貧瘠連帶教育和觀念等等也是全球分工超剝削導致的),雖然有色人種推高了生育率,但低端製造業空心化,高端製造業機器人化的未來,消費能力和剝削價值雙沒有的人口是負擔還是紅利?鐵鏽帶都被拋棄了,還輪得上老墨?

紅脖子都比你看的明白,你比紅脖子還愛美國?怕不是信了希拉里那一套,靠移民拉票吧?


我認為中國加速崛起和美國加速衰落真的正在發生,但不能從數據上找證據,數據反映的東西太淺顯。比如說影響力,中國對第三世界、第二世界一些國家的影響力顯然在快速增大,甚至對第一世界也是如此(比如說貿易方面),這就不是數字能反映的,尤其在政治和意識形態方面。

中國取代美國的方式是獨特的,既不會像一戰前德國對英國的挑戰,以慘烈的戰爭收尾,也不會像英美友好交接那樣心平氣和。

中國的方式,是真正的和平崛起,就像現在這樣,解決自己的問題,全面改善民生,在美國建立的國際秩序內,按照西方的方式,一步步點亮每一棵科技樹,掌控每一條產業鏈,讓亞非拉一部分國家實現初步工業化以成為我們的成熟市場以及有力的盟友,對外堅決維護自己的利益,和美國斗而不破。我們這就是用最擅長的方法競爭,他們軍事強就強吧,我們又不想打仗,我們只需要保持讓他們覺得打起來很困難的軍力就行。用高昂的代價維持過剩的軍備,在這場不流血的競賽中,未必是加分項,何況我們的國際貿易還得益於世界警察保駕護航。

美國或者西方世界的衰落過程則是這樣的:中國的每一項進步乃至領先,對他們都是打擊,都會影響到他們獲取壟斷性的超額利潤,都會喪失一部分中產階級,民生逐漸惡化,國家逐漸失去競爭力,民眾對民主體制普遍強烈質疑,社會陷入嚴重的分裂和內鬥乃至內戰,拉美化成為一種可能的路徑。這些不必等到中國在每一項上都領先,也不必等到美國在金融上被中國趕超,因為金融和華爾街解決不了民生問題,他們繼續賺取暴利還可能成為民眾憤怒的靶子。不要以為美元霸權僅僅是一種權力,它也是一種巨大的責任,濫用美元這種武器是在傷害全世界而不僅僅是中國,只能讓美國失去信用,把全世界推到中國這一邊。總之,美國衰敗的主要外因是中國崛起,但直接原因還是來自內部,民主體制糟糕的治理能力和決策能力會加速這一衰敗過程。

這一過程需要幾十年的時間,但特朗普上台,槍擊案頻發,已經表明這一進程開始了。而且我相信,中國取代美國地位,會發生在中國人均GDP超過美國之前,如果中國人均GDP達到美國水平,那GDP總量早就超過目前所有發達國家總和了。

當然,中國取代美國,並不表明中國就進入了共產主義,天下大同了,解決不了的問題仍然會很多,社會公平,貧富差距,腐敗問題,階層固化,經濟周期,等等等等,都會長期存在,只不過西方世界到時要比我們爛得多。我們的體制也不完美,有危險的結構性矛盾,興衰交替已是我們歷史規律。

關於GDP再嘮叨兩句。購買力平價的事就不說了,大家應該都知道。還有,GDP計算標準不一,美國中國俄羅斯印度日本台灣,統計口徑沒有相同的。中國GDP有注水,美國的GDP就不水?美國GDP要計入自有住房租金(住自己的房子要把不存在的租金算到GDP里),要計入政府部門服務價值,中國要算這兩項GDP得多出多少?還有,GDP是反映國家總體經濟實力的,人均一下看似有些道理,卻不能用來反映這個國家的人均經濟實力,也不能從另一方面反映國家總體經濟實力,所以人均GDP這東西很具有欺騙性。


中國是不是進入新一輪大躍進運動?同是東亞民族文化,日本幾十年就進入發達國家行列,亞洲四小龍基本也是用四十年時間(韓國50年代剛打完內戰,新加坡60年代獨立)進入發達國家地區行列,中國成立七十年還離發達國家一截距離,結果很多人眼裡就目空一切了


黨國有了基建狂魔的稱號,能造國產航母啦,有先進的無人機,艦船下餃子一般

然後就有人飄飄然了,還真以為自己是宇宙第一帝國

看看美帝Boston Dynamic 新發布的機器人 Atlas m.weibo.cn/5390221645/4175009759444758

@Boston Dynamics, Whats new Atlas? 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

特斯拉推出卡車到底代表了什麼?

這種科技碾壓,頓時讓人感受到我們與大洋彼岸的燈塔國的差距和九十年代差不多。我們這幾年在科技領域也出現了井噴態勢,感覺我們與美帝的差距瞬間縮小,但看到atlas這個東西,這種感覺就像當年F22升天一樣。

機器人atlas 是靠技術資本人才堆起來的,展現的是機械系統、控制系統、計算機技術、新材料等領域的頂尖技術。黨國少有大疆這樣走技術路線的企業,更是缺少燈塔國那樣的經濟環境。最重要的是我們缺乏相關領域的人才,假如我們有第一流的師資,有頂尖的實驗室,有長期的經費支持,這些頂尖人才的培養也得十年以上,更何況我們現在還沒有這些條件而且還有技術代差。路漫漫兮

隨著人工智慧的繼續發展,黨國的人力優勢很快就會消失

二十年後,黨國將面領嚴重的老齡化,國家命運有被計生委搞死的危險,今天的日本就是明天的黨國。五十年後,黨國將面臨嚴重的人口衰退,未富先衰啊。不是我悲觀,現實就是這樣嚴峻。

當然美國內部也是有問題的,最大的風險來自於不可逆轉的黑化和拉丁化。

——————-————-評論區總有人喜歡撕————————

1. 我的態度就是,不要盲目自大,正視自己的問題,當然也不要妄自菲薄,努力去干。

2.評論區有多位知友說道BYD的電動車,BYD做的不錯,沒問題。特斯拉做的電動卡車是無人的,不是說這個有多高科技,而是說這個將會對物流行業帶來很大的變化,人工智慧將會被更廣泛應用。

3.關於人力需求

智能化,只是對低端人力的需求下降,高端人力依然是有數量優勢的。

農業時代農民的重要性很大,農民數量在國家競爭中就很重要。到了工業時代,農民的重要性顯著下降,工人的重要性增加,但依然需要大量的工人。同樣,科技時代不需要那麼多低端人才,但依然需要要大量高端人才,人的數量優勢在國家競爭中依然重要。

4.人口衰減

有人依然在質疑人口衰減,我們幾十年的生育率都低於生育更替水平的2.1.人口衰減是大勢。更何況現在很多人不想生。

5.關於atlas,不要上來就開撕,請你們先看一下專業相關的知友的回答

如何看待 Boston Dynamic 2017.11.16 新發布的機器人 Atlas 視頻?


除非是外星人入侵,然後用我們不可想像的外星科技碾壓了全地球,要不然,美國會出問題,大概率是出在其內部。


居然政治敏感了,小管家是讓我自我篩查么。


今天從深圳高交會打醬油回來,說幾句拋磚引玉吧:

1. 這個會在深圳主辦的科技類會展里規格是最高的,但是大量的參會廠商還是以組裝已實現的技術包裝成新產品的形式來出售自己的商品,眼前一亮的突破技術少之又少。

2. 阿里展示的掃描模特建模後直接展示自己試穿衣物效果的應用,用的是xbox360捆綁售賣的kinect來實現對人物建模(順便還進行了面部十級美化)。這方面最新的技術是iPhoneX的前置鏡頭組,目前國內廠商技術上尚無跟進(順便吐槽一下這個技術目前實現的水平基本是在衣服上p個頭,粗製濫造啊..)

3. 大量的全景攝像頭廠商....問題是用的都是開源的圖片拼接演算法...硬體外形真的是濃烈的華強北風格,產品嚴重同質化,缺乏對設計和易用性的投入。

4. 區域性發展嚴重不平衡,一線城市賣科技產品,內陸省份展台賣大棗和牛肉乾,且這個趨勢短時間不會有任何改善(財政上沒有相關規劃)。

5. 1號館裡有好幾個安防攝像頭實時分析頭像並與公安通緝令進行比對,用的UI真的是好像美劇Person of Interest疑犯追蹤里的同款軟體啊...另外這些軟體由於攝像頭精度問題,只能保持不到95%的正確識別率(我覺得離應用差很遠)。

6. 用兩個照片列舉一下中國特色的有效崛起思路(制定次世代行業標準+國際範圍內的礦權):

一直保持對美國發展的觀察,有兩個粗淺的看法:

  1. 白人人口比例跌下50%,文化熔爐面臨主體文化困局,更加容易產生話語權大小=音量大小的情況。
  2. 美元霸權和文化燈塔相對於過去五十年,影響力弱化了很多,且有持續弱化的趨勢。

這兩點都是過去美國國內相對安定和社會繁榮的基石,長期來看矛盾的激化可能會日趨嚴重。


經常有人說,美國只是相對中國衰弱了,但在世界還是全面領先的,這種說法的問題在於,它假設了全球國家處在一個平等競爭狀態,然後美國競爭力遠勝其他國家。可事實是:美國歐洲與日本,本來就不是競爭關係,而是主僕關係;而美國與其它國家,則是奴隸主與奴隸的關係。

這麼說吧,既然是這麼一個關係,那就要明白,美國與其他國家,只有剝削與被剝削的關係,不存在競爭關係,唯一存在競爭關係的,就是中美兩國。

所以,整個世界的大舞台上,雖然看似選手眾多,但實際上能在政治上獨立、自己掌控自己命運的國家,也就寥寥二三。

忘記那些炮灰型國家吧,世界舞台上的選手,其實就是中美,再就是半個俄羅斯,它的選擇,能左右中美競爭的局勢。

中美的角力,看起來特別複雜,要分析起來無從著手,但按唯物主義辯證法,從內到外分析,還是有跡可循的。

首先能影響國家命運的,一定是政治制度。

政治制度解決幾個核心問題:

1、所有關鍵崗位的選人問題;

2、制定國家戰略方向的問題(也包括政府自身的定位問題、以及對國家發展導向的定位問題);

3、制定國家短期的戰術發展問題;

4、不斷解決國家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既有弊病問題。

想想這幾個問題,中國比較美國,真是毫無懸念的勝出。比如說選人問題,美國人還在糾結選票的時候,中國的選人制度,已經進化到了美國難以想像的先進程度。

參見:

【解局】中共高層怎樣選人用人?這些細節有意味_十九大|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_中國網

如果真的關心國際政治,建議以上文章好好讀一下,這太牛了,絕對是中國的核心競爭力,美國看了都沒用,根本學不來。

就是說,沒有這個政治體制的基礎,好的東西,也只能瞪大眼看,學都學不來。

再說美國的競選總統體制,要制定長期發展戰略,就是笑話。

有一句最近流行的話說的很好,大概意思就是:當他們在政治上彼此打拳擊,中國一直再做接力跑。

第三點、第四點就不細說了,看看美國的槍支泛濫問題、濫吸大麻問題、種族對立問題、政治現金問題,哪個比中國反腐更難?

沒有好的領導層、沒有國家凝聚力、沒有好的執行團隊,做什麼,都是一鍋粥的敷衍了事。

為什麼美國的政治制度如此問題重重,卻一直被認為是完美的?

第一是美國牢牢掌控著全球範圍的話語權,美國發聲,就是世界主流的聲音和意見,直到現在,出現鬆動;

第二是大家都是這一套制度,沒有更好的制度出現來證明自己,以至於一直矮子裡面挑將軍。

再說幾個相關問題,第一是現任政府在統一思想這個問題上,可以打滿分。

沒有管理過公司的人,很難理解:

公司決策層的意見,傳導到下面,會出現極度誇張的變形,而往往在管理層階段,一般公司的決策就會出現分歧,這大目標往下一級分解,就成了各部門災難性的不協調的小目標,然後所謂戰略到戰術這個過程,就成了亂麻。

沒有統一思想,所謂公司,就是只有割據沒有合力。

想想毛澤東同志1936年首到延安,就開始著手解決思想不統一的問題,明確黨風黨建,延安整風之後,整個黨和軍隊的戰鬥力,提升了多少倍,才有了解放戰爭的勢如破竹,以及在朝鮮戰場的一往無前。

中國軍隊的鐵軍意志力,正得意於政委體系、支隊建在連上、政治學習這一套前所未有的偉大發明之上。

最近我與我的患者閑聊,發現所有政府及事業單位編製的人(患者),都被更嚴格的紀律約束,並需要抽出大量時間學習領導發言,做學習筆記。

這是毛時代的光榮傳統,也看得到現在國家、政府的凝聚力正在恢復並創下新高,對比美國的群魔亂舞,不得不令人感慨。

毛澤東同志在1957年的蘇聯會議上說過這麼一句話:

現在我感覺到國際形勢到了一個新的轉折點。世界上現在有兩股風:東風,西風。中國有句成語: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我認為目前形勢的特點是東風壓倒西風,也就是說,社會主義的力量對於帝國主義的力量佔了壓倒的優勢。

統一思想有多重要?

1、每一件決策的關鍵事項能快速的、決絕的推進下去,不論有任何阻力,在這國家改革中,至關重要;

2、每個關鍵崗位的人,能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自己主動解決遇到的問題,而不是做樣子給領導看;

3、每個人都全力以赴,絕不含糊。

不然當年為什麼憑藉小米加步槍,能打贏朝鮮戰爭?

一寫起來太多了...先到這裡。

總而言之,不論從內部管理層、還是外部環境看,中國的崛起和美國的衰落,都在加速。


美國是衰落了,還是僅僅把拳頭收回去回回血蓄力ing?

中國能接下美國留下的勢力空白嗎?沒有美國的軍力,你能穩穩接住嗎?


美國衰落個鳥啊,從經濟上來說,以世界第一的經濟體量維持3%以上的高速增長(美國經濟問題核心在於分配而非增長,這方面中國其實比美國還差),而中國的gdp增長率是在下降的,美國的gdp總量現在也接近中國的一倍,所以中國要保證gdp增長率達到美國的兩倍才能談追上美國。

其實真正有問題的是日本和老歐洲。日本是老齡化,歐洲更慘,老齡化,國家多而散亂,還特么有種族矛盾。


特朗普向習近平夫婦展示的外孫女歌唱視頻來啦!

說中文不新鮮。

會唱中文歌,還會背三字經,背古詩的應該沒幾位吧。

我還能說什麼....


咱們的發展要是寄希望於美國的衰落,那就太沒有意思了。

只想著他在倒退,我在進步,這才能超過他,那也真無趣。

只有他在進步,我也在進步,只不過因為選擇了正確的道路,做出了正確的抉擇,加上「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進步的稍微快上一些,只有這樣的超越發展才有意思,才對得起一百多年前奮不顧身,勇於犧牲的革命先烈們,才對得起幾十年來奉獻一切,努力工作,報效祖國的勞動人民。

我們講「歡迎世界各國搭中國發展的便車」,又講「人類命運共同體」,高層很顯然沒有將中國的發展寄希望於「世界大亂」,而是在現有體制之下對世界形勢不合理的地方進行補充與更改。

美國衰落了,中國就會發展起來了?不見得吧?失去了美國龐大的市場,每年那麼多出口該怎麼辦?沒有了美國的軍隊,商路,航道該由誰維持?持有的巨額外匯儲備,美國國債該怎麼辦?

現在的世界早已不是二戰結束之後,老牌帝國主義國家英國法國衰落之後,美國與蘇聯可以乘勢而起的時代了。

現在是全球化的時代,是人類歷史上全球化最為廣泛的時代,地球上每一個人都主動或是被迫的捲入其中,難以分開。沒有一個國家可以在國際劇變面前獨善其身。

我們的事業要立足於我們自己,「打鐵還需自身硬」,而不能立足於別人怎樣怎樣。

只要還有這樣的想法,其實是不自信的表現。認為我們的道路是錯誤的,決策是錯誤的,制度是錯誤的,甚至文化是錯誤的,由此可以看出,我們的希望是渺茫的。但還是想要超越,那就只能寄希望於對手的倒霉了。


好好學物理,速度是相對的(拍肩)


針對一些觀點,我有些意見。我的觀點應該還不夠作為駁的,只是陳述而已。

討論焦點:1.人才外流,2.GDP增速減緩。

首先,人才外流是事實,全世界都有外流到歐美髮達國家的,畢竟福利和工作條件確實好。留在國內的,必須接受薪酬福利不夠卻還要累死累活的生活。但是,目前國內的情況是,高學歷高技術的人才也是井噴式出現。大概是五年前,本科還有一席用武之地,現在,遍地都是碩士,學校里不少博士以上都要帶課(沒有數據,只是了解到的)。工程上,30歲左右的工程負責人也越來越多。在中國高技術人才年輕化的時候,歐美國家現狀是人才老齡化。我的理解,是國內的薪酬待遇較差和人才飽和導致的人才外流。國內現在都在做大工程,越來越往難度更高的地方去,工作也越臟越累。我敢說是做不來才走的。

關於GDP放緩,今年可能也會有6.5左右,依然是主要經濟體里最快的。底子薄發展起來的,當然有增速超過中國的,但是主要經濟體內,要想達到5以上真不容易。中國增速放緩,有一個原因是環保抓緊了。由於關停了很多中小企業,導致這部分外流了,恰逢此時,美國重新振作,資本很適合流到那裡,大企業會跟風參與,在特總統任期內美國的增速應該明顯增長的。可是國內卻不會雪崩下來。增速放緩有一個原因是要著陸,要消耗過度的產能,給狂奔的經濟降溫,想方設法解決或者至少緩解已經很高的基尼係數。經濟增長已經不是首要任務,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才是首要任務。


這句話一半對一半錯。

中國確實在崛起,但是美國並沒有在衰落。

中國在逐漸趕上美國,但是差距仍然很大。如果保持現在兩國各自的發展速度,大概再需30年大概能差不多追上。也就是建國100年時候,基本達到發達國家水平。大大就是這麼計劃的。

但是前提是這三十年一切順利,發展不能中斷。如果中斷的話,一可能是內部出問題,二可能是美國使絆子。第一條最重要,只要內部不亂,外部還是能應付的。所有這一切都非常考驗領導層的智慧。

其他答案說的移民問題並不直接與本題有關。特別是富人移民,他們考慮的不是中國崛起不崛起,而且自己資產的穩定性。中國雖然發展很快,但是中國經濟和政治都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所以資金放在美國更放心。但是賺錢還是要在中國賺錢的。


局部衰落,局部崛起。

整體看,美國體制有自身修復的優勢。

整體看,中國確實追趕的勢頭比較猛烈。

全局而言,中國沒有做好全盤接收的準備,而美國也暫不能做徹底收縮的打算。舉個不恰當的例子,你和我干仗,為地下一堆黃金,他們攝於你我長期累積的王霸之氣,流著口水在側圍觀。你我不會真傻乎乎打生打死吧,搞得奄奄一息,他們先竊走黃金,再上來給你我補刀?想得美,是吧。你我最好的策略,是先誘使立場不堅定的己方成員誤判形勢,不安定苗子露頭就滅。再裝一次,誘使還有賊心的己方鼴鼠露出狼子野心,你幫我殺,我幫你滅。接下來,這四個王八蛋的家產咱得先分了吧,找人繼承得有過程吧,最重要的,廢墟之上,需要建設吧。好了,明白沒?

強拆隊的活兒,我們能幹么?不能,我們是善良的民族,我們長於建設。這活兒吧,反正你美名聲已經大大的壞了,還得歸你美不是。

各司其職,各安其位。為了世界和平。

踏踏實實的,任勞任怨的,為世界和平盡自己的一份力量。

不要動不動就想搞個大新聞,那樣很不好。

※日有所思,晝有所夢

太初元胎生陰陽,陰陽交泰育萬物。

孤陰不生,孤陽不長。相互威脅脅迫,所以構成彼此前進動力。舉世皆敵有什麼了不起的,又不是沒試過。若是英雄已無敵,舉世皆鼠輩耳,只好唯我獨尊,一桶漿糊已成,那才是最可怕的。圍三闕一,常有大敵在側,才不會止步不前。

※扯

中美關係,似也可納入我中傳統的樸素自然科學體系中進行推演。不是玄學,再做聲明。經某些特殊領域實證,這玩意兒,對,就是周易,用於預測推測,比概率統計學命中率更高。誰知道呢,我還沒做完。目前用到一點點皮毛,挺滿意的。

※不可或缺意識流

無性繁殖是可以的,庸俗婚姻經濟學,是要隨科技進步所以生產力進步而觸發生產關係變革而引爆前所未有之巨變而破產的,快則數百年後吧。所以,爾等男娃,還不速速自宮!我嘛,早已經自甘墮落,主動投靠我家母系強權,遂成走狗。

邏輯門電路開閉,可生三種邏輯形式「與或非」,遇到量子計算,卻有四種,開閉和閉開,是兩種。

因科技發展已告別超聲速時代,轉而依託電子為載體,並以光速運行。特備註,望周知。


中國的崛起是自己干出來的。

美帝的崛起是干別人干出來的。

請仔細區分二者質的區別,中國要超越美國,始終也要干別人,只不過是文斗還是武鬥的區別。


決定國家實力的是戰爭能力而非GDP,中國的武器裝備是不落後的,但拿著武器的人是否有一戰的勇氣呢


美國快速拉開了N-1個國家的經濟差距 怎麼會是衰落?

所以,這個問題的答案當然是 NO


推薦閱讀:

如果國人真的開始大範圍停止購買日貨,會引發什麼後果?
假如中國真的對日本採取經濟制裁,斷絕交易,誰會更受傷呢?
如何評價 2016 年 12 月 4 日義大利公投結果?
製作一幅統一的世界地圖,為什麼成了一個「可笑的大夢想」?
奧匈帝國和塞爾維亞的區域性紛爭為什麼會演變成世界大戰?

TAG:經濟 | 國際關係 | 國際政治 | 地緣政治 | 國際局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