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一卷書」的「卷」是怎樣一個單位?


@李龍濤 的答案並不嚴謹完全。

「卷"最初是古代書籍的一種計量單位。

古籍的源流經過幾個階段,以甲骨為載體、以金石為載體、以簡牘為載體、以縑帛為載體和紙張為載體。

「卷」的來源與縑帛為載體息息相關。

春秋戰國簡牘書籍盛行的同時也出現了以縑帛(絲織品總稱)為載體的另一種書籍。縑帛質地輕軟 ,運筆流暢,舒捲由人,又可以根據需要尺寸進行裁剪,好處多多。但缺點也很明顯——價格過高,不方便改動。

在以紙張為載體的書籍全面推廣之前,竹帛始終並行。

劉向為孝成皇帝典書籍二十餘年,皆先書竹,改易刊定;可善寫者,以上素也。

——《太平御覽》卷六○六引《風俗通》

上面是漢代竹帛並用各取所長的例子。

短幅的帛書通常摺疊收藏,長幅的往往為了保存和取用方便就圍繞小木條,捲成一束,稱為「一卷」。

「卷」由此演變為書籍的計量單位。

現在我們能見得最常見的了除了原先家裡掛的舊式中堂,還有08奧運會的畫卷舞台。

在此之前應了解「冊」「牘」的概念,也就是說在漢代之前還沒有「卷」的稱法。

從商到漢代,專用的書寫材料是通過加工的竹片(簡)和木板(牘),作為當時最主要的形式、普遍的形式書籍是以簡牘為載體的。「冊」「典」二字出現於殷墟甲骨卜辭,商代已有簡冊,至今考古發現的簡冊實物最古的是1978年在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出土的戰國初期簡。

古人在使用簡牘書寫過程中發明了很多專用名詞。例如把單片的竹片叫「簡」,由許多簡編聯而成的物體叫做「冊」或「策」。把連簡成冊的絲繩叫做「編」,把單塊方狀木板叫做「版」,已寫字的版叫「牘」等等。

一部著作用簡很多,就每篇為一冊,每一冊圍繞最末一簡卷為一束,再在第一簡的前面加上「贅簡」,寫上篇名,以方便查閱。

因此,@李龍濤上所給嚴格說應當是冊或簡牘(著作成文寫在冊上,百字以下短文或書信寫在簡牘上)。


卷的來歷,可謂童叟皆知,古代書籍右起豎排,捲起收藏攤開閱讀。

過去說一卷書的頻率就跟今天說一捲紙差不多。

當初我主要是想問兩點:

一是為什麼古人要用「卷」這個單位?

二是「卷」這個單位到底多大?

其實我現在所知的,並不比兩年前提問時多多少,我只是把自己的一些粗淺的觀察分享出來。

一捲紙是多少紙,恐怕誰也說不清楚。所幸古人不像我們這麼隨意,一卷書還是有個大體區間的。古人為什麼要用「卷」,恐怕原因也在於此。限於排版技術,古代每部書的「總字數」也許不容易像今天這樣輕易得出,但不要緊,知道了卷數,你也會大概知道這部書有多少內容,需要多少時間看完。不像今天,書不分厚薄都是「本/冊」,你說你一個月看了五本書,沒準還不及我一本的閱讀量咧。

以下是一些正規古書里「卷」的規模。

イ、呂氏春秋,秦代奇書,「一字千金」的典故就來自這裡,筆者估算足本每卷約八千字

ロ、淮南子,成書於西漢,每卷六千多字

ハ、史記,52萬字,130篇,通常認為是130卷,則每卷四千字;可見古人有時會把一整部書里的「篇」與「卷」等同。手邊中華書局無注釋版書頁內標著740千字,看來標點多出了42%,加總後每卷五千七百字。

上邊呂氏春秋26卷、160篇,那麼問題來了,除了「卷」之外,古代的「篇」又是怎樣一個單位?其實很簡單,跟今天的「篇」一個意思,作者覺得一攤字碼完了就是一篇,長短隨心所欲。

假如我是司馬遷之後唯一擁有史記的人,那麼我把每兩篇合為一卷出版也可以,這樣每卷就是八千字;甚至每三篇合為一卷,每卷一萬二千字,這個規模與後邊的佛經比起來,也不算出格。可史記他就是130卷,這個數字僅僅取決於當時他恰好用了某種規格大小的書寫材料;我要穿越回去送他長度能容納雙倍文字量的上好絹紙,那麼今天的史記可能就會標註為65卷了。

ニ、包括史記在內的二十四史,3213卷4000萬字,平均每卷一萬二千字

ホ、昭明文選,60卷60.8萬字,平均每卷一萬字

ヘ、全唐詩,900卷1500萬字,每卷一萬七千字

ト、有數據說白氏長慶集75卷不含標點的統計是每卷兩千九百字,我把手邊txt格式白氏長慶集(含標點和少量空格)打開看了一下,每卷五千九百字

チ、上座部核心經典阿含經中的雜阿含經,每卷一萬一千至一萬二千字(含標點)

リ、大乘佛教核心論典之一的大智度論,每卷一萬至一萬二千字(含標點)

ヌ、唯識宗佛教核心論典之一的瑜伽師地論,每卷七千五至一萬一千字(含標點。以上三部經論都是在M$ Word里細細估出的)

ル、宋朝司馬光的資治通鑒,294卷398萬字,平均每卷一萬三千五百字,看到數字我想這一定是猴子搬來的棒棒……不知何故網上都是含糊說通鑒有300+萬字卻無確數,我手邊的中華書局版四冊32開本只有原文,扉頁寫著字數3980千字,但這個版本添加標點了,若按史記42%的溢出率扣除下來居然不到300萬字了,可見通鑒的句子比史記長,扣得少

ヲ、四庫全書,79337卷9.97億字,每卷一萬二千五百字

ワ、古今圖書集成,收典籍一萬五千多卷,一億四千四百萬字,分裝成五百七十六函,合每卷九千六百字(或更少)

カ、新教徒的聖經(這個不是中國的古書),舊約929章706875字,新約260章224823字,合計66卷931698字,每卷一萬四千字

ヨ、全宋詩(這個不是古書),72冊3785卷4000萬字,每卷一萬又六百字

タ、另有一些我無意中看到的數據:

《荒政輯要》9卷,卷首1卷,82500字;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2卷,13171字;

《高僧傳初集》15卷,卷首1卷,156327字;

《維摩詰所說經注》8卷,85418字;

《莊子內篇注》4卷,66315字;

《大乘起信論直解》2卷,43029字;

《成唯識論述記》60卷,580776字;

《禹貢揭要》1卷,17766字;

《花間笑語》5卷,48240字;

《榕郡名勝輯要》3卷,47520字;

《唐陸宣公集》24卷,約18萬字;

《增訂願體集》4卷,卷首1卷,附經驗良方1卷,58464字;

《易成方》2卷,30720字;

《東京夢華錄》10卷,30000字;每卷三千字,是我所知的下限

《漢隸辨體》4卷,91476字;每卷兩萬三千字,是我所知的上限

《破邪論》2卷,24757字;

《文心雕龍》10卷,50000字;

根據以上粗疏的數據,可以大概看出古人的一卷大概在一萬字上下,七千五以下算少,一萬二千以上算厚道,區間內算正常。回應文首加粗部分提到的時間:通常一盞茶時間可泛讀一卷,一炷香時間可精讀一卷,300卷以上的精讀量就老老實實安排一年吧。

畸低的以史記為代表,如果按後代史書的規制來算,史記卷數至少砍一半;孟元老寫東京夢華錄大概用了高檔材料吧,所以比較精緻(瞎猜的),每卷三千字。

每卷超過兩萬的寥寥無幾,一定是寫高興了懶得翻頁。

佛經每卷字數比較標準【其實佛經不光字數標準,用語在同時代中最標準的。

以上數據有的包括標點。如果去掉標點,一萬字每卷的可能實際只有七千字。

說個大家都略熟悉的例子吧:老子五千言,德經一卷,道經一卷,加標點排版後就是七千言了,每卷三千五,雖然也很少,但比之兩千五一下多出來40%呢。

以上。


過去沒有紙張的時候都用竹簡~~用麻編成然後捲起來就叫一卷


你可以把它念成卷(三聲)啊,這是一個比較形象的計量單位吧。以前寫書都是寫在布上或者竹片上捲起來,那就是一卷啦。一卷書的內容應該是一個完整的章或節,至少是一個相對完整的片段吧。


清代葉德輝《書林清話》卷一解釋書稱「卷」時說:

卷子因於竹帛之帛。竹謂簡,帛謂紙也。《墨子》云:「以其所行,書於竹帛。」《漢書·東方朔傳》:「箸於竹帛。」王充《論衡》:「短書俗記,竹帛胤(俗本作亂。)文,非儒者所見,眾多非一。」是竹帛本漢時通用物矣。帛之為書,便於舒捲,故一書謂之幾卷。凡古書,以一篇作一卷。(《漢書·藝文志》有稱若干篇者,竹也。有稱若干卷者,帛也。)如《六經》漢人注本,皆小題在上,大題在下。(如《易》首《乾卦》。《書》《堯典》在上,《虞書》在下。《詩》《關雎訓詁傳》在上,詩名在下,皆是。)果為通連,則當大題在上,小題在下矣。卷之心必轉以圓輥,兩頭稍長出於卷,餘出如車軸然。《隋書·經籍志》云:「煬帝即位,秘閣之書分為三品:上品紅琉璃軸,中品紺琉璃軸,下品漆軸。」《舊唐書·經籍志》:「集賢院御書,經庫皆鈿白牙軸,黃縹帶,紅牙籤;史庫鈿青牙軸,縹帶,綠牙籤;子庫雕紫檀軸,紫帶,碧牙籤;集庫綠牙軸,朱帶,白牙籤。」蓋隋唐間簡冊已亡,存者止捲軸,故一書又謂之幾軸。(韓愈詩:「鄴侯家多書,插架三萬軸。一一懸牙籤,新若手未觸。」三萬軸即三萬卷也。)其卷長短隨其紙料,亦便於雜鈔。吾嘗謂《呂氏春秋》每卷月令十二紀後,雜入他文四五篇,其義絕不可曉。後始悟所書月令後有餘幅,故以他文接鈔。迨改為刻本,遂仍其舊。又悟大小二《戴記》之分析,初本無所去取。特兄弟分執數卷,習之日久,各自為學。而小戴先列學官,大戴遂微。然觀大戴三十九篇中,又雜出《曾子》十篇,益信古人鈔書,取便誦習。自卷並為本,此義益無可考見矣。

也就是說,書稱卷,是和當時的書寫載體有直接關係的。寫在帛上,「便於舒捲,故一書謂之幾卷」。因為帛上能夠寫的內容有限,所以往往「以一篇作一卷」。簡單來說,就是一卷帛上面往往只夠寫一本書的一部分,一個章節,這叫一卷。葉德輝說,有的時候為了湊夠長度,會加一些不太相關的內容進來(這個問題就比較複雜,這裡不講)。

卷的形式是什麼樣的?「卷之心必轉以圓輥,兩頭稍長出於卷,餘出如車軸然。」上面已經有朋友給了圖了。通過葉德輝的引文可以看出皇家藏書是很精美的。

因為早期書籍十分珍貴,占體積也比較大,也是散裝的(好幾卷才一本),古人看書、抄書,也不一定看全本,經常只看其中的某幾卷,皇帝此書也很多時候只賜一本書的某幾卷(具體例子一下想不起來了,但是不少)。

宋代以後隨著造紙術、印刷術的發展,紙本書逐漸取代了其他形式。這個過程是很緩慢的,宋代以前已經開始,這裡不是重點不講,重要的是因為過程緩慢,所以原來的形式在書寫載體改變的情況下依然被延續了下來,即使紙質書已經是一本一本的了,裡面分章節依然是卷一、卷二……

一卷書多少字?這個是不一定的,不能取平均數,早期卷的長度因為內容不同(公文性質、經文性質等等)長度也有變化。特別是紙質書的卷更加混亂,有長有短,能確定的是同一本書各卷長度是大致相同的。

卷和篇、章之類相關概念的關係?紙質書流行以後,卷和篇、章之類概念在使用上幾乎沒有什麼區別了,但也有例外,第一應始終記得紙質書不是一下流行起來的!第二是總有人喜歡復古。在紙質書流行以前形成的材料中,他們是有區別的。卷是單純形式上的,與內容關係不太大,所以可能幾篇、幾章為一卷,或者幾卷為一章,都有可能。冊和卷早期類似,紙質書流行後,冊很多時候變成和本類似的概念了。

概念上的混淆,很多時候是把歷時性的變化放在共時平面進行考察了,葉德輝說「自卷並為本,此義益無可考見矣。」可見變化在什麼時候發生、怎麼發生,其實很多古人也不太清楚。


謝邀。

話說第一次在知乎被邀請回答 真是誠惶誠恐

提到古籍大家腦海裡第一反應一定是線裝書 然而在線裝書之前 中國古代書籍的裝訂形式其實先後經歷了很多階段

竹簡典冊

卷子

經折裝(也叫旋風葉)

蝴蝶裝

包背裝

?

私以為題主說的一卷書可以有兩種理解

1.唐代以前的書籍大多為卷子裝 很類似於今天的畫卷那種形式 故可稱之為一卷書

2.就是先面答主們認為的卷次 一本書往往有很多卷次

以上。

如有疑問歡迎留言討論(≧?≦)


推薦閱讀:

整理:傳播學教程定義匯總
如果可以實現你的三個願望,你該如何描述它?
在描述婚前要求買房買車等現象時為什麼要用「現實」這個詞?
為什麼密度要定義為質量除以體積而不是體積除以質量?

TAG:定義 | 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