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和一汽兩大汽車集團的合併傳聞是否屬實?如是,會對汽車行業有什麼影響?

東風汽車停牌 與一汽合併傳聞愈演愈烈--財經--人民網

如果合併屬實,對汽車行業會有什麼影響?會不會引起連鎖反應?國家對於合併又是出於哪些方面的考慮?


官網已經發澄清公告了,詳見http://www.dfmg.com.cn/Upload/23117070.pdf,所以,所以合併云云的新聞,可以退散了。

汽車市場是高度市場化的市場,這個體量的央企合併,必須是有一個共同的目標驅使才能完成,目前這個點還不清晰,我們看不到。有人拿南車和北車合併作比較,我覺得沒有什麼可比性,南北車在國內屬於國家資本壟斷性行業,為了走出去,減少互相間的惡性競爭,才有國家層面決策進行合併。

再說,即使合併成功,資源、利潤的再分配,兩個公司旗下不同品牌、平台車型如何平衡,均衡發展,都是大問題。國內自主品牌東風和一汽均不成氣候,被長安、奇瑞、吉利、長城等企業甩在身後,需要努力的還很多。一汽和東風各自合資企業的外方公司對此也不一定感冒,仔細想想,就感覺合併的阻力是非常大的,而且沒有好的理由。

我更傾向於這是由於最近一汽和東風一把手更換及股市波動引起的傳聞。


謝邀!


央企整合大棋局 誰是盛宴主角? - 無所不能 - 知乎專欄

貼一個專欄文章。

屬於非生活性領域,面向的主要是政府或大型企業,壟斷之後對老百姓幾乎沒有影響。比如高鐵和核電,面對的客戶都不是老百姓,社會阻力比較小,而且即便成為市場唯一也很難在與政府買家的博弈中佔得便宜。

------------------------------------

停牌的意思說的是核實,沒有明確說合併。因為這個消息帶來股票大漲,為了減少後期投資者的損失停牌。

目前看來兩家合併的可能性不大,即使合併也不會這麼草率。汽車行業不同於高鐵,高鐵是為了一心向外避免國外的惡性競爭才讓南北車合併。汽車行業市場化充分,就是要競爭,如果兩大央企合併了,其他小車廠怎麼活。

況且,你覺得一二汽高層,吉林湖北兩地領導會這麼甘願讓兩者合併么。


.

作為共和國的長子和次子,其動作的背後更多的是政治使命,非上層圈內人士極難用正常人思維分析到上面的意思。永遠無法料到今天誰成了博弈的犧牲品,明天誰又是某利益集團手中的談判籌碼。

雖然目前有新聞 東風否認與一汽合併傳聞 恢復股票交易,但注意聲明中並未排除可能性。

能夠傳出這樣的消息絕非空穴來風,我隨便揣測一下此流言的支撐點:

1.重型車業務是倆集團的強項,合併後強強聯手,擴大國際影響力。

2.旗下乘用車合資公司無重疊,同時能形成互補。大眾、豐田、馬自達,本田、日產、PSA、起亞,德法日韓就缺美帝了。

3.倆集團的自主品牌乘用車都是瀕臨倒閉的渣渣,曾經巨額投入,但都不盡如人意,車展上的都是些什麼破玩意。看看人家,長安、吉利、奇瑞、比亞迪都漸漸有了自己的技術儲備。希望整合後能集中資源推進自主品牌,這也是目前聖上的態度。【攜手李書福游瑞典、公車改革、參觀上汽榮威新能源等等】

當然將來若合併後也有很多問題,怎樣排序?人員變動?各業務整合還是獨自運營?這些問題值得深入研究,不過是上層的事情了。。。

也有可能是我想多了。。。吃著地溝油的命用不著操著中南海的心。

不知為何想起了菲亞特和克萊斯勒。。。。。。


謝邀,看到問題後,第一時間給東風的朋友打電話,答曰沒聽說。。。

改革開放以來,實踐證明,中國的汽車產業政策是失敗的,直到現在我們也沒有培養起有足夠競爭力的龍頭型企業。手機碼字我就不查資料了,本人曾經在發改部門呆過,對一些產業政策還熟悉點。我記得,多少年的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明確,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和汽車產業發展規劃,一是明確汽車總裝企業必須中方控股,二是對零部件企業沒有明確限制。這就導致了我們的汽車產業從根兒上基礎打的就不牢固,再加上壟斷國企的低效率不進取,以及改革開放以來的急功近利思維(初期的整車引進組裝),能好就怪了。

若上頭真抽風搞合併,我認為是重大失誤。汽車產業和高鐵不同,高鐵是我們掌握了核心技術有競爭力和初步定價權,整合後形成的規模效應有助於參與全球競爭。本人深度接觸過世界500強的國企,外企,民營企業,負責任的說,在競爭中,國企怕外企,外企怕民營!!!所以,要我說,宏觀上,不止不該合併,還要鼓勵比亞迪,吉利等民企收購一汽二氣東風,要鼓勵小米,華為這些懂規則有創新意識的企業參與到汽車產業中來,國企全面退出。在具體抓手上,一是因為我們錯過了內燃機這個階段,所以鼓勵新能源汽車,站在新起點實現新跨越;二是導向上鼓勵汽車零部件型企業發展。

最後多說一句,就連武器裝備和軍工航天都算上,我十分不看好國企!因為他們的高層,注意力都在政治上的進步,而不是企業利益的最大化!破解當前經濟的困局,必須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只要不是槍支彈藥,像什麼煉油化工,全面向民企和外企開放,國有資本全面退出。只要在中國的土地上建廠,只要槍杆子在x手機,你怕個毛!


2015.6.17更新

首先感謝徐平董事長。

在建一老闆出事之前,一直主抓的項目,目前終於落成了。

之前這個項目只有建一老闆一個人在全力推進,後來大家也都知道了,建一老闆在廉政上出了點問題,這個項目就擱淺了,大家都以為集團放棄了。

徐平董事長來了以後,繼續抓住這個項目,終於促成了。給了我們又一次機會。

謝邀。@劉堯

想了一下要不要回答這個題,要怎麼回答這個題,最終回答如下。

目前並沒有收到有關合併的任何消息,其實一般內部知道這樣消息的時間通常晚於外面。

由於目前沒有合併的信息,正常運行,所以對國內汽車行業沒什麼影響。


那些說不合併的,長篇大論分析來分析去,真逗。建議大家留名看打臉。

金融板塊的消息一直很靈通,一汽系股票已經漲停,懂什麼意思嗎?很快就要正式公布了。

後面還有很多企業合併,工科汪們找工作最好往這裡面跑吧,未來中國市場是私營寡頭,國資巨無霸,跨國外企的天下!


謝邀。

至少從東風這邊兒,沒聽說。


難道是想效仿中國南車,中國北車?意義何在?目的何在?一汽合併二汽,改名三汽?我覺得謠傳可能性較大


一汽黑心,東風腦殘。 我這話不是隨便說的,看看這兩家毀了多少車就知道,無論從研發,還是營銷都完全看不出一個現代汽車企業的樣子。 一汽是怎麼運作馬自達的? 一直在換湯,葯都成渣了。奧迪呢? 先加長再加價,帶壞所有小朋友~ 連路虎跟保時捷都有加長版了!全世界都知道中國男人平均身高170左右,平均腿長都有1米5啊!紅旗品牌還在,魂魄不曉得去哪了。我年少時候它是奧迪100的車身,克萊斯勒的發動機,後來是皇冠的古裝版,今年上海車展上那個紅旗SUV大家都看到了。一汽自主弄出什麼來了? 森雅是大發的,威志呢?我在天津坐過,根本看不出是21世紀的產品。 再說東風,著名的標緻307三廂,假308,莫名其妙的408。 假207,所謂的凱旋,跟人比百米加速的C4L(能在營銷上把自己拉低到BYD這種檔次還真不容易)。還有反覆拉皮的愛麗舍——雪鐵龍ZX的設計師要是看到會飛過來殺人么?要不是有天籟和CRV這兩款車撐著,東風還剩什麼? 風神系列? 那外形設計,給設計師發工資了么? 他們根本不是在發展汽車產業,他們就只是在賣汽車而已,一味迎合中國老百姓不太成熟的汽車消費觀念,隨意修改國外已經很好的外形設計,生產出來那些看瞎人眼的車型當新車賣,賺一筆是一筆。動力總成自己沒能力搞,於是用老外的十幾年不變。 這樣的車企真是浪費了中國這麼好的汽車市場。 合併不合併的,都是玩資本遊戲,對普通老百姓沒有一丁點好處,中國的汽車產業發展到這麼畸形,他們兩家功不可沒。 我就是這麼黑他們,知乎上要是有這兩家的粉絲就在此得罪了。


合併難度太大,不過各自注入資產是可能的,畢竟四大國有車企就剩一汽和東風沒整體上市了(東風在香港是集團上市)。一汽是承諾明年完成整體上市的。一汽相關上市公司可以關注下。


中國汽車行業第一大搓逼和第二大搓逼,合併成世界汽車史上最大的撮逼


謝邀@劉堯不過是原來的一汽boss去了東風,現在的東風boss來一汽而已。

這種事情想想也就知道不靠譜的,當初帶著東風這個品牌跑到十堰去開闢了二汽,好不容易各自為戰並且還過的下去為何要合併?更何況各自體系管理啊平台啊技術什麼的沒法互相取長補短,都是靠合資賺錢同時自主有被長城長安奇瑞吉利等一頓虐…所以合併了也不過是規模更大za而已並不會更好。

有人可能會說南車北車優酷土豆58和趕集等,對了還有滴滴和快滴,但是大家好好看看以上這些例子,都是各自領域的第一和第二,彼此競爭只會兩敗俱傷不如握手言和共同壟斷市場,同時即使是走出國門競爭力也會更大。

這時候問題來了,一汽和東風是第一和第二么?合併了能壟斷了汽車市場共享市場么?既然答案是否定的你還覺得他們要合併么?


之前剛好看到一篇文章

據李春榮透露,竺延風執掌東風後,視察的「第一站」,就是東風乘用車公司。徐平在一汽走馬上任後,也在近日率隊到東風乘用車公司交流。

「東風、一汽雙方在自主交流上會有後續動作。」李春榮稱,現在不便透露項目內容,但請業內拭目以待。

不知道是什麼合作,國際車企都開始合併了,為何國內不行?優化資源,去年我就在想一汽和上汽合併的事,雖然那時異想天開,但是確實有這種可能和需要。


最大的好處在於也僅在於:可以減少一個副部級領導


二汽長大的孩子。

(°ー°〃)我爹是二汽某廠職業副總師(我在我的家庭信息表上看的……並不知道是什麼)平常爸媽也會在家裡談一些各個廠子的事情,至少從現在來看,我爸的廠子效益還是很好的……動不動去談個售後賠償就是上千萬的,不過有的廠子效益確實不行。我真的沒聽說要有合併什麼的(°ー°〃)我還是把這個問題發給我爹好了,看看他有什麼看法。

————————————

更新我爹說的:

目前不會合併,合併過大一般會產生壟斷。

合併目的是與外國企業競爭,掌握話語權。


我只想問… 研發中心會在哪個城市?

帝都汽車行業可跳槽選擇太少… 希望多給帝都點選擇


建議參照南北車合併的消息,個人認為如果屬實對國內沒什麼影響,應該是想進軍國際市場,這個真的是瞎猜的。


奇瑞江淮都合併不了,更不要說一汽二汽這種企業了。


推薦閱讀:

警察到底有什麼用,110報警後有什麼用?
給你講個笑話:我是做行政的
檢察官和警察有什麼本質上的區別?
萬能的公安派出所?人民需要萬管局嗎?
派出所不驗傷怎麼辦?

TAG:行政 | 汽車行業 | 東風汽車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