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老年所做的一點準備~

在我還很年輕的時候,我所想像的老年應該是古怪、任性、自在的,正如Jenny Joseph在When I Am Old 中所說:

When I am an old woman I shall wear purple

With a red hat that doesnt go, and doesnt suit me,

And I shall spend my pension

on brandy and summer gloves

And satin sandals,

and say weve no money for butter.

I shall sit down on the pavement when I am tired,

And gobble up samples in shops and press alarm bells,

And run my stick along the public railings,

And make up for the sobriety of my youth.

I shall go out in my slippers in the rain

And pick the flowers in other peoples gardens,

And learn to spit.

You can wear terrible shirts and grow more fat,

And eat three pounds of sausages at a go,

Or only bread and pickle for a week,

And hoard pens and pencils and beer mats

and things in boxes.

But now we must have clothes that keep us dry,

And pay our rent and not swear in the street,

And set a good example for the children.

We will have friends to dinner and read the papers.

But maybe I ought to practise a little now?

So people who know me

are not too shocked and surprised,

When suddenly I am old

and start to wear purple!

然而,最近因為家人生病,經常出沒於醫院,接觸到各種老年人,看到了沒有家人陪伴、每天奮力和護工較勁的老爺爺,看到了虛弱得難以動彈、下身只蓋著紙尿褲而沒有穿褲子的老奶奶,看到枯槁得如一片秋葉、身上插滿管子、貌似只剩一口氣的老人……於是整個人都不太好了,覺得人生這段漫長的下坡路真是不好過,看到美貌(如果曾經擁有過的話……)、健康、尊嚴一點一點被生活剝奪,最後只剩下千瘡百孔的皮囊。相比懵懂的青春期,疲於奔命的中年,在老年這個階段,我們終於既擁有了認知,也擁有了時間,然而卻要面對更多的寂寞和不如意。雖然「老年」貌似還遙遠,年輕人往往不遠多想,但沒有一個不堪的老人是憑空蹦出來的,都是來自年輕時代的日積月累。所以,藉此機會,多想一步,提前準備。

*準備活動*

竊以為可以在年輕時所做的準備大概包括這些:

1、健康

What a cliche! 大家每天都在說健康很重要了。

只是覺得在具體操作方法上,與其關注運動量和體脂比,不如真正了解自己身體的特質,以及從細節處防微杜漸。

有的人基因超強大,可以有各種不良嗜好、可以一周7天每天連續工作16小時以上、可以在空調房裡喝10瓶冰鎮啤酒也照樣很健康,但這並不適用於所有人。相比健身教練和醫生,每個人和自己的身體相處的時間更長,應該更了解自己身體的真相。了解自己的體質,並以此為依據根據環境變化調整飲食、增減衣物,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避免不必要的疾病傷害,這些點滴小事最終會為老年的健康加分。隨著年齡的增長,可以有效避免一次感冒的意義也許會超過汗流浹背地跑10公里。

而如果到了三十幾歲,還分不清肚子疼是因為胃炎還是腸炎,頭疼是因為感冒還是神經痛,腿疼是因為肌肉拉傷還是風濕,那也是件令人遺憾的事。因為最終能夠更早體察到自己身體變化的人,可以為健康爭取到更多機會。

2、友誼

人生似乎是一場不斷丟失朋友的旅程。

二十幾歲真摯而得來容易的友誼到了三十幾歲已所剩無幾。隨著事業的忙碌,家庭生活的回歸,每個人能有心力經營的友誼已經不多了,更多的時候我們所謂的「朋友」只是被工作或利益關係拉扯在一起的人。當我們進入老年,不在工作,很多這種朋友也便疏遠了。

所以,與其退休之後勉為其難地和三觀不和的鄰居大媽八卦些沒營養的家長里短,不如從年輕時代開始,有意去維繫一些真誠而高質量的友誼。雖然理論上心意相通的朋友平時無須常常見面,關鍵時刻也能彼此扶持。但如果能夠見證彼此的每一次際遇變化與心靈成長,在交流中便有更多不言自明的默契,友誼的小船也就更加穩固。

交友勿有年齡之見。如果你已經80歲,你的朋友們也都是80多歲的人,大家除了玩「比比誰先死」的遊戲外,還有什麼樂趣呢?一個人20多歲開始形成對世界和人的基本看法,30多歲心智逐漸成熟。以這樣的年齡之上,溝通基本是沒有障礙的,只是彼此是否願意成為朋友的問題。而在漫長的職場生涯中,年齡和層級大多數時候保持著正相關關係。所以,這樣的思維定式往往會讓年齡成為友誼的障礙。如果可以摒棄這些想法,以開放的心態聆聽不同人的聲音,包容和而不同的觀點,也許可以收穫很不錯的忘年友誼。

在比自己年長的朋友那裡,你預先看到了自己的未來,做好了準備;而當你步入老年,又從年輕的朋友那裡汲取了關於這個社會更新鮮的信息,以及對生活的熱忱。你似乎是生活在自己的年紀,但因為擁有了不同年紀的朋友,你也時不時被代入他們的生活、他們的時代,於是你對生活的感悟可以不完全被自己的年齡所限,生命有了更多可塑性。

3、興趣

一個老年人每天應該干點啥呢?

我們父輩這一代人有太多因為沒有興趣愛好,老年孤單寂寞不淡定的案例。八卦家長里短不是興趣愛好,那只是消磨時光。帶孩子也不是興趣愛好,因為這是一件不可持續的事情,而且孩子也是有獨立思想的人,並不能事事遂心。旅遊對有的老年人來說是興趣愛好,對另一些人來說,只是暫時生活在別處。

一個好的興趣愛好就是你發自內心好奇的、喜歡的、上癮的、能讓你開心的,即使沒有收穫金錢和讚美也願意堅持去做的事情。時間是最神奇的魔法,每一天在這上面的點滴積累最終會構築出屬於你自己的獨特財富,或是對物件的收藏,或是對技藝的領悟,或是對世界的認識,都是想起來讓你對這個世界充滿留戀的理由。

但願這個興趣愛好是一個可以適合老年人的興趣愛好。如果你年輕時喜歡極限運動,恐怕年紀大了還得另選其他項目。擁有一個好的興趣愛好,早點開始積累,再好不過。待到退休,當其他人沉浸在不再工作的空虛感中時,你只是在竊喜終於有更多時間投身不務正業的興趣愛好了。

最終,身體會辜負你,情感也可能會辜負你,但興趣通常不會。

4、心靈歸宿

興趣愛好可以解決心靈歸宿的問題嗎?有的人可以,大多數還是要單獨解決心靈歸宿的問題。

如何找到內心平靜,不再恐懼死亡呢?

宗教是一種簡便可行的解決方案。當我們的肉體消亡,我們總希望精神能夠永生,這樣好像我們還會以某種形式存在在什麼地方。宗教通常會傳遞這樣的理念。所以相信一種宗教,並不被這種信仰所辜負,是很幸福安定的狀態。我並不是在鼓吹宗教,實際上,我也是所謂的無神論者耶。無神論者自然有自己的煩惱。

好吧,作為一個無神論者,最後應該怎麼想呢?一種方法是回歸到最淳樸的自然規律中。以抽象的理論來證明抽象的理論,最終難免陷入虛無主義的循環中。接觸大自然,看到四季變化,萬物生長與凋零,河川奔流不息,認識到自己只是萬物循環中的一部分,逐漸接受自己的命運。既對可以感知世界的狀態心存感激,也不執著於這樣的狀態。不滯於物,不耽於時。

實際上,以一個老年人的身份死去,並沒有那麼恐懼。因為恐懼往往來自生的美好與死的不好之間的對比。而當身體已經衰老而疼痛,思維遲緩而斷續,生與死之間的狀態已然逐漸模糊,過渡可能比想像得要自然得多。

為什麼我沒說需要為老年準備一些錢的事兒呢?我猜想,在我們所生活的現代中國,大家都不缺乏對這件事的充分認識,所以就不廢話了。

*最後情境*

以上說的是為老年可以提前所做的準備。然而,總要有老到很不堪的那一天,到時候應該怎麼辦呢?分兩種情況討論:

1、當身體早於心智衰退

如果身體先不太好了的情況,這應該是更常見的情況。

即使身體不適,也盡量保持對自己的尊重、對生活的熱愛和對他人的體恤。有時候我們在國外看到一些老太太,顫顫巍巍拖著靜脈曲張的雙腿走路,卻依然保持妝容和笑容美好。即使不能因為年輕貌美、智慧超群、財富卓越而被人喜愛,至少也傳遞一下「我覺得我很好,雖然你可能看出來我不太好~」這樣自信而堅強的信息吧。

當被其他人照顧時,表現出平等的態度與適度的體恤。並沒有什麼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即使其他人是出於親緣、責任、金錢來給予照顧,他們同樣需要得到尊重。

畢竟沒有人喜歡長期和負能量爆棚的人共處,即使他們出於親緣、責任、金錢和你待在一起,內心也是焦灼的,這樣的互相折磨終會讓所有的情誼、溫暖,甚至是禮貌銷聲匿跡,只剩下冰冷的餘生而已。

當然,我這完全是站著說話不嫌腰疼。等到我病痛纏身,激素水平七上八下,心理各種扭曲的時候,我也不能承諾不會把尿壺砸在誰臉上哦……

2、當心智早於身體衰退

如果心智先不太好了的情況,那就是另一種活法了。

有朋友講起家裡老人得了阿爾茨海默症,又覺得待在家裡好苦悶,於是每天都會跑到家附近玩耍,晚上家裡人根據跟蹤器上的信息,開著車去尋找,每天如此。這是個苦澀而歡喜的故事。對於家人來說,艱辛而無處傾訴。對於老人自己來說,每天都是青春的無限循環或是不循環重啟。在那個世界裡,應該是幸福的吧。

(本文由本人原創,圖片來自網路,原載於公眾號【丸食堂】。如需轉載請聯繫作者。)

推薦閱讀:

為什麼老年人往往心理上非常懶惰, 拒絕嘗試新事物,哪怕這個新事物及其簡單而且能給生活帶來很大的方便?
中國的養老體系具體是怎樣的,現階段的主要問題可能是什麼?

TAG:老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