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頭空了——一點兒生死觀

1997年夏天,父母的卧室安裝了我家第一台空調,我還記得是「長嶺」牌的。我在地上鋪個涼席,蹭冷氣。

睡前一家三口在黑暗中聊天,不知怎麼說起曾祖母生前的事情——前一年家中經歷了曾祖母和外公外婆的兩場喪事,以至於現在記憶中的那一年還是漫天的紙錢和烈士陵園灑在地上揮發出來的白酒味。

父母的呼吸聲逐漸均勻,我在黑暗中瞪著眼睛怎麼都睡不著,空調的溫度也似乎定的有點低,凍得我發抖。我在想人生過得再精彩又怎樣,考上重點高中又怎樣,將來當官發財又怎樣,父母那麼愛你又怎樣,將來總有一天不都得沉入永遠的黑暗和寂靜,告別這個世界嗎。

由於此前還看過幾本閑書(比如在新華書店纏著父母非要買的一本《皇帝臨終前的悔恨》,書中還有部分少兒不宜的描寫),理論和現實上對於「死亡」並不陌生,不過把這件事情和自己結合在一起還是第一次。就像幾年之後發生的初次夢遺一模一樣,我早就知道這一天要來,卻並沒有預測到它來得這麼突然,留給我的完全是驚慌失措,不知如何應對。

後來不知道怎麼睡著了,次日太陽照常升起,那個念頭消失的更加突然,那種恐懼和無助的感覺彷彿從來沒有出現過。

年齡漸長,讀了幾篇佛經,知道了什麼叫「諸行無常」,知道了什麼叫「命在呼吸之間」,又讀到《百喻經》里講:「二鼠嚙藤」,說人生就像是你在懸崖邊攥住一根樹藤,下邊是萬丈深淵,上邊卻有一黑一白兩隻老鼠在輪番啃這根樹藤。黑老鼠就是黑夜,白老鼠就是白天,樹藤就是你的生命。

然後勸自己:你怕死,東周時期給周天子陪葬的人殉們就不怕?被豎刁他們囚禁待死的齊桓公就不怕?當了六十四年國家最高統治者的愛新覺羅弘曆就不怕?我朝太祖高皇帝糞土當年萬戶侯,到最後不也只是一句「叫醫生來……」嗎?他們都怕且無策,你怕個鳥!

我們這代人面對死亡是如此矛盾。從小接受的唯物主義教育告訴我,人死如燈滅,火化之後撒入江河湖海,節省耕地造福後人。可是,誰他媽能告訴我,《西遊記》里的生死簿是什麼回事?《聊齋》里的十殿閻王是怎麼回事?《聖鬥士星矢》里的不死鳥一輝是怎麼回事?外國科學家稱重靈魂21克是怎麼回事?那麼多因果報應輪迴轉世的故事又是怎麼回事?

所以我再也不相信生日那天吃的那碗面能讓你長壽了,我知道命運不會留給你足夠的時間一一告別。那些失去聯繫永不再見的人、那些丟在路上找不回來的物件,於我而言,都相當於逝去了。

然後我開始看各種書、各種電影,聽各種音樂乃至京劇崑曲,學吉他學日語學Photoshop學python,體驗新上市的電子產品,下載新鮮的軟體和應用,結識來自世界上不同地方的人們……

生命的長度我無法把握,只期望能藉此增加些它的厚度。

偶爾想想,其實那邊的世界也不會太無聊。那邊有玄奘、蘇軾、張廷玉、魯迅、鄧麗君嘛,沒能在今生交會的,說不定都可以再次遇到。

死亡是最大的平等,有它在前方,我們才知道如何珍惜生命。

更何況,坐在這盞檯燈下敲下這些東西的此刻,我已經足夠幸福。

===========

最後跟我一起讀一句詞:

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怎麼樣,是不是比之前更懂它在說什麼?


推薦閱讀:

被陳列的死亡:走進那些與屍體相關的博物館
為何一定要死在醫院?
一隻叫Amaya的小狗教我的那些事:陪伴、安慰和生命的意義
萬米高空飛機發動機爆炸 落地後卻發現一人消失
根宋佛教音樂:必死無疑

TAG:死亡 | 生命 | 人生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