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扒光了看一看,當代經濟是咋回事?(上)

引言

一輪又一輪的金融危機,一輪又一輪的GDP上漲,一輪又一輪的資產膨脹,一輪又一輪的貧富差距劇增,一輪又一輪的失業浪潮與企業破產,一輪又一輪的政府貨幣刺激,一輪又一輪針對中產階級的財富洗劫……

當代經濟體系,到底是個什麼樣的模式?卻從來沒有人說清楚。

就跟新聞記者們總是想搞個大新聞一樣,我一直也想憋個大招,想給當代經濟做一個整體的素描,或者裝逼點兒說,想要給當代經濟建立一個簡潔的模型——嗯,聽起來好像民間科學家聲稱自己發現了什麼嶄新的物理理論……

但是,在這個對當代經濟的素描里,我並不想依靠這樣或那樣已有的經濟理論,而是依賴於與自己、與他人生活現實聯繫在一起的經驗和感覺——至少,我就是這樣來認知世界經濟、看待財經事件的。

借用我最喜歡的作家喬治-奧威爾的話來說:

「我之所以要寫這些東西,並不是要加工一部藝術品,而是因為我有謊言要揭露。但是,如果這不能同時也成為一次邏輯上的審美活動,我是不會寫的。」

(一)豐裕時代到來:我們就是上帝

人類的基本需求包括了水、食物、住所、能源、教育、醫療和自由等,而人類在最近60年來所獲得的巨大經濟成就,不僅足以傲視地球上除人類之外的所有生物,而且足以傲視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的整個人類歷史……

現代的世界富足到什麼地步呢?富足到80%以上的人,根本不用擔心食物問題!這其中包括了現在能夠讀到我微信公眾號文章的你。

當絕大部分人的基本需求都可以輕而易舉的得到滿足,這就是豐裕時代。

千萬不要小看這一成就,這意味著人類已經脫離了基本的生物生存層面——生物層面上看,所有的生物都是為了食物和延續後代而生存於這個地球上,但作為一個種群而言,從來沒有一種生物達到了整體上長久性食物豐裕這樣的目標,而逆天的人類,現在做到了。

在這樣一個豐裕時代,所謂的「經濟」呈現了很多我們所沒有想到過的新特點。

(二)商品不是商品,貨幣不是貨幣

在中國,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的人,應該都學過馬克思的商品價值理論(在這裡,我暫不深入討論商品和貨幣的起源及本質)。

馬克思將商品分為「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馬克思將貨幣也劃歸為商品,不過是承載「交換價值」的一類特殊商品),在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被大規模應用以前,人類進行商品生產和買賣的核心原因,是因為想要得到「使用價值」——如果用G(goods)來代表商品,M(Money)來代表貨幣的話,人類的商品和貨幣循環流程可以簡單總結為:

G—M—G

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古典時代人們獲得金錢的主要目的是購買商品來消費、使用、生產,想要得到的是使用價值,人們並不以得到金錢為最終目的(將服務也作為商品來看待)

這個GMG的古典時代,持續了多久呢?

5000年!按照我對於金融歷史的理解和劃分,這一模式從人類商品貿易誕生以來,在西方一直持續到1970年代,就世界範圍內來看,則一直持續到20世紀末期。

由於能源和機器的使用,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被大規模採用,再加上科技進步和人權進步,用了大概200多年的時間,人類很快就擺脫了最基本的生存問題(食物),1970年代以來,在西方主要國家解決了民眾的基本溫飽問題之後,商品的使用價值不再是大多數人孜孜以求的東西了,由此,人類商品和貨幣的循環模式也悄然發生了變遷。

人們不再追求使用價值,而是開始追求「交換價值」,這樣一來,貨幣在經濟體系中的作用被大大的提升,然後逐步變成了人類在經濟活動中的最終目標:

M—G—M

這是什麼意思呢?意思是說,在人們滿足了基本的生存需求(這是為什麼我首先強調「豐裕時代」的原因)的現代社會,人們獲得金錢的主要目的,並不一定是當下的購買商品消費和使用,而只是純粹的想要得到更多的金錢(為了滿足未來的不確定的某種慾望)。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絕大多數人的終極目標已經變成想要得到更多的金錢,那是不是一定要像古典時代一樣,絕大多數人自己需要投身生產活動呢?

當然不是——眾所周知,你也可以投身金融市場,這就是所謂的「投資理財」。

接下來,我把M和G分開來講。

(三)實體這麼小,虛擬那麼大

G,一方面可以理解為商品和服務,另一方面就可以理解為經濟構成。在古典社會,G非常簡單,就是商品與服務——但進入工業社會,特別是1970年代以來,G在很大程度上分成了兩類:一類是和古典社會完全一樣的真實的商品和服務,第二類,則是包括了股票、期貨乃至各種各樣雲里來霧裡去以錢換錢的金融資產。

對應到現實世界,正是當代社會的經濟系統的兩個部分。第一類可以理解為GDP所統計的內容——很多人將其稱之為「實體經濟(Real Economy)」;第二類,就是金融資產交易類的所謂虛擬經濟(Fictitious Economy),或叫貨幣經濟(Monetary Economy)。

什麼叫實體經濟?實體經濟是指那些在生產過程中實現了物質轉換和價值轉換的經濟活動。最典型的,你建一個工廠,生產鞋帽,你必定要將相應的勞力、房產、各種原材料和能源,轉換為別人願意購買的商品,你賺到的錢,來自物質轉換和價值增殖。

什麼是虛擬經濟(Fictitious Economy)?虛擬經濟是指不從事實際生產、不參與價值轉換和價值創造而直接「以錢生錢」為目的的所有經濟活動,其投資回報純粹來自資產價格本身之上升或下跌。比方房屋產權的買來賣去,股票、國債、公司債、期貨、期權以及直接針對各國鈔票的外匯買賣……此外還包括博彩業、藝術收藏等產業。

當代人類社會的經濟活動總量,可以用公式表示如下:

經濟 = 實體經濟(商品和服務貿易)+ 虛擬經濟(金融資產交易)

2014年,用GDP來計算全球的實體經濟,其總額大概是77.3萬億美元;然而,虛擬經濟的總額卻大到普通人難以想像。根據國際清算銀行(BIS)、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各國央行和金融機構的數據統計:金融衍生品未平倉合約名義價值2012年底為633萬億美元;股票市場有70萬億美元,債券市場約60萬億美元(僅美國國債就有18萬億美元),房地產市場217萬億美元……

如果採用GDP的統計方式(按交易量計算),計算這些金融資產的交易量,那麼虛擬經濟的數據令人側目——目前的股票和債券市場,每日交易額各自約2萬億美元;黃金等貴金屬市場每日交易額1萬億美元以上;石油、銅、糧食等大宗商品每日全球交易量約2萬億美元;全球每天外匯交易量高達5萬億美元以上;除此之外的金融衍生品(如CDS、利率期貨等)交易額每日不低於7萬億美元,還有房地產的交易額……

按照每年250個交易日計算,全球每年金融資產交易量很可能超過5000萬億美元!

以原油為例。2013年,人類生產和消費的原油總量為330億桶——也就是說,實際經濟的石油交易量約330億桶;那你猜猜僅CME(芝加哥期貨交易所)和ICE(倫敦洲際交易所)的石油期貨一年交易總量有多少?

答案是:3520億桶!

這樣一來,我們就可以刻畫出當前世界經濟體系最簡潔的框架。

當然,我們也可以畫出1970年代以前,人類經濟的簡單框架——1970年,人類實體經濟的規模大約在5.5萬億美元,而虛擬經濟總量則不超過5000億美元。

這,才是過去與現在的根本區別。

(四)證券化與虛擬經濟膨脹

對比1970年代到現在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對比的圖表,你肯定感到很好奇——為什麼在過去的40年里,人類的虛擬經濟如此狂飆突進?

我們先看下面這幅圖——我用美元的廣義貨幣增長速度和總量作為人類1970年代以來貨幣和信用擴張的一個代表。

從1960年代末期開始,西方開始進入豐裕社會,實體經濟再也容納不下持續增加的貨幣供應,為了解決滯漲問題,金融創新被大肆鼓勵——儘管說公開的股票交易17世紀初就已經在荷蘭出現,但虛擬經濟在整個經濟結構中反客為主卻要從1970年代的美國算起。

華爾街有句名言:「如果你有一個穩定的現金流,就將它證券化。」正是通過將實體經濟的各個行業和實體財富形式證券化,虛擬經濟的規模開始象吹氣球一樣不斷膨脹。

以房地產的資產證券化為例,來說明一下美國資產證券化的興起。

1972年,美國發明可轉手的房屋貸款抵押證券,但整個1970年代其規模較小,從1981年開始,RMBS(Residential Mortgage Backed Securities,住宅房貸擔保證券)大量發行,並且有兩家新加入的GSE(Government Support Enterprise,政府支持企業),即Freddie Mac和Fannie mae為抵押貸款提供擔保。

1982年,RMBS發行額首次超過500億美元,到了2003年僅機構擔保的RMBS總額就增加到2.13萬億美元之多,還有1萬億美元的非機構擔保債券,到了2006年更是增長到5.6萬億美元之巨。在RMBS出現後,還有CMBS(商業地產貸款擔保證券)和REITs(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等等以房地產為標的的資產證券化產品相繼出現。

房地產證券化只是實體經濟證券化的一個例子而已,其他如ABS(資產支持證券)、CDO(債務擔保證券)也在1970年代以來蓬勃發展,到2006年底兩者相加也有近3萬億美元。

不僅實體經濟被證券化,一些能產生現金流的金融資產標的,更是被以多種多樣的方式二次、三次證券化。例如,美國金融機構創造了可變利率存款單、可變利率抵押契約、可變利率貸款等,其最初用來應對1971年之後利率市場化的趨勢,但最終卻形成了有關利率的可供大額金融交易的債權債務工具;金融機構又開發出金融期貨、期權、互換等大批金融衍生品,一開始都是作為金融對沖工具而出現,但隨後不久,這些金融衍生品到了後來本身又成為了炒作的對象,可用來吸納大量美元藏身其中;其他的,還包括了信用違約互換、遠期利率合約、利率互換、利率期貨、貨幣期貨、貨幣互換等等金融工具,最終都變成了可供交易的金融資產。

這些「金融創新」產品迅速在美國金融市場流行之後,很快就擴展到歐洲、日本等地,然後變成了一個世界性的交易品種,然後每天都有數萬億美元資金在其中進進出出,目的僅僅是為了從金融資產的漲跌之間獲利。

在不斷的金融創新和政策監管的放鬆之下,美國的金融市場迅速繁榮膨脹,吸引了大量的美元投入其中,1970年代以來增發的美元再也不必流通到市面上去購買商品和服務(正是不斷增發的美元在1970年代引起西方國家滯脹),金融市場變成了美元最重要的蓄水池——既然大家的錢都用於炒作金融資產,同樣的貨幣發行量,通貨膨脹率不見了蹤影。

政府當然樂見其成,監管機構也不斷放鬆監管法規。到1990年代後期,虛擬經濟的規模就已經超越實體經濟。

實際上,由中央銀行們所增發的貨幣從未消失,只不過他們不再去購買實體經濟中的商品和服務,他們進入了虛擬經濟體系,進入了金融市場,正是從1990年代後期開始,從股市到房地產,全球的金融市場都開始了一波波瀾壯闊的大牛市——在2001年的科技股泡沫破裂之後,房地產接力這一場泡沫,直到2008年金融危機發生……

下表是美國自1971年-2001年間叫得出名的金融創新列表。

中國也並不例外,只是相比美國要晚上30年而已。大約從2005年起,中國也基本進入豐裕社會,中國央行所擴張的信用已經只有很少一部分進入到了實體經濟,而是進入了股市和房地產市場,由此在2007年創出了全球最昂貴的股市泡沫(雖然在2007年底和2015年兩次破滅),更創出迄今讓全世界都瞠目結舌的房地產泡沫……

(五)供需是個偽命題:此市場非彼市場

有人問了,虛擬經濟和實體經濟運行的邏輯有區別么?

有,當然有!豈止是有區別,甚至根本就是相反的邏輯模式。

通常意義上所說的西方經濟學理論中,不管是古典經濟學還是現代經濟學,不管是凱恩斯學派還是貨幣主義學派,不管是制度學派還是奧地利學派,包括馬克思那一套蹩腳的剩餘價值理論,我將他們統統稱之為「實體經濟學」。

為什麼這麼說?

首先,以上所有的經濟學都假定人都是為了使用價值而獲取商品和服務,所以對消費者來說存在著邊際效用遞減理論,對於生產者來說,也存在著邊際成本下降理論(具體見下圖)。

邊際效用遞減理論不適用金融資產

邊際成本遞減理論不適用金融資產

但是,進入豐裕社會之後,人們首要目標變成了獲取貨幣,而虛擬經濟中的金融資產,因為購買和出售都只是賬戶數字變遷,從購買者(消費者)的角度看,並沒有什麼邊際效用遞減原則,而是越多越好,與資產規模的比例相關,誰也不會嫌賬戶上的錢太多;從供應者(生產者)的角度來看,金融資產一旦被設計出來,就可以批量化生產,也並沒有什麼邊際成本遞延原則。

更重要的是,無論是實體經濟中的商品和服務或是虛擬經濟中的金融資產,大家關注的都是商品(資產)的指示標誌——價格的變動。然而,虛擬經濟中資產價格的運行邏輯與實體經濟中商品價格的運行邏輯卻完全相反。

實體經濟裡面商品和服務價格基本符合價格上漲需求減少,價格下跌需求增多的特點,但虛擬經濟卻是價格上漲引發進一步的上漲,直到不斷突破大眾心理預期,價格超出資金供給能力,價格開始出現突然性崩潰;接下來,價格下跌引發進一步的價格下跌,直到遠遠跌破大眾的心理預期,跌破基本成本,然後出現大反彈(具體見下面的兩幅圖)。

換句話說,實體經濟中的價格規律是負反饋,而虛擬經濟中的價格規律是正反饋。

實體經濟中周而復始的價格負反饋規律

虛擬經濟中周而復始的價格正反饋規律

說到底,實體經濟中關於價格的「市場規律」和「經濟規律」,與虛擬經濟中關於價格的「市場規律」和「經濟規律」,根本就是兩碼事!

換句話說,所有那些針對傳統實體經濟的一系列經濟理論都已經無法支撐和解釋當前的經濟形勢——此市場非彼市場,此規律非彼規律!

政府和央行,倘若真的想要「挽救經濟」,想要起到所謂的「順應市場規律」,新時代之下,裝模作樣的關注通貨膨脹遠遠不夠,更要關注一輪又一輪的資產價格膨脹和崩潰!

(上半部分完,下半部分初步擬好的目錄在下面,你們就等著我繼續憋大招吧)

(六)債務,是這個社會最骯髒的秘密

(七)信貸增長,貧富差距擴大的元兇

(八)負利率,真要突破人類文明極限?

(九)解槓桿時代:當印鈔變得無能為力。

(十)匯率與跨國資本流動,哪裡是避風港?

(十一)未來,時刻都要系著安全帶


推薦閱讀:

大國組局「鬥地主」,WTO或將被邊緣化
關於美聯儲加息、縮表的8個問題,夠你看到年底了
有什麼東西在外國是一次性的,在中國卻被反覆使用?
大家可以談談自己所知道的關於技術分析裡面的缺口理論?
貨幣互換是什麼?

TAG:经济 | 模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