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必有方 Vol.2 How Games Move Us —— 淺論遊戲情感設計

遊必有方

遊必有方是 indienova 與紐約大學遊戲設計項目的中國留學生合作推出的一檔遊戲播客節目,在這裡我們著重從設計的角度討論遊戲,以期在後現代的社會中得出並分享自己的設計理念,並給聽眾帶來啟發。

目前還處於試播階段,還請各位多多給出建議,讓這檔節目變得更好。

Vol.1: 遊必有方 Vol.1 《她的故事》及其敘事設計

How Games Move Us

Katherine Isbister 是加州大學的教授,曾經撰寫過 Better Game Characters by Design,她也是 NYU Game Innovation Lab 的創始人及主管,同時教授 Games and Players 課程,現就職於加州大學聖克魯茲分校。

其著作 How Games Move Us 深入淺出地探討了遊戲系統對於玩家情感的影響,並試圖從設計角度分析這種影響的根源,許多業內人士將其奉為敘事遊戲的設計圭臬。

本次節目以 Isbister 在 NYU 進行的關於本書的一次講座為主線,簡要梳理了講座內容,各位主播就講座內容談了談自己的理解與體會。

本期主播介紹

  • 延靜齋孫(Zed):清華大學數字娛樂設計輔修學位,紐約大學遊戲設計項目在讀碩士。
  • 萍(Erenyx):西南政法大學刑偵方向,紐約大學遊戲設計項目在讀碩士。
  • Ivy : 北京語言大學本科,紐約大學遊戲設計項目在讀碩士。

網易雲音樂:music.163.com/#

荔枝FM: lizhi.fm/1044721/254751

相關信息

書的第一章介紹了遊戲特有的兩種品質:選擇和心流——正是這兩種品質把遊戲與其他的媒介區分開來。通過介紹玩家角色、非玩家角色(NPCs)以及單人遊戲中的角色定製,你會了解遊戲開發者們是怎樣在這兩個特質的基礎上製作出了能夠喚起玩家情感的遊戲。

第二章則從單人遊戲轉移到社交遊戲,介紹了在開發社交遊戲時會用到的三個設計技巧——協同行動,角色扮演和社交場合。伴隨著具體的事例分析,你會了解這三個技巧是如何讓玩家角色和NPC之間產生情感的羈絆。

第三章則介紹了遊戲設計者們是如何通過身體動作增強了遊戲情感的表達。

第四章則著重介紹遠距離連接以及網路遊戲。

在這些章節中,不僅列舉了流行的「AAA」遊戲大作,也介紹了一些藝術遊戲和前衛的遊戲。希望這本書可以讓讀者們接觸到更多不同類型的遊戲及其體驗,從而對遊戲有寬廣的認識,有更多探索未知的可能性。希望這本書可以培養讀者們用批判的眼光去鑒別遊戲的能力,用書中介紹的分析方法去衡量那些號稱以塑造玩家情感為目標的遊戲是否真的做到了。也希望這本書可以為遊戲贏得更多的尊重。遊戲是一種具有創新意義的、強大的媒介,它發揮著和其他媒體一樣的作用——幫助我們了解自身以及探索人類的意義。

《遊戲情感設計》中文版:indienova.com/indie-gam

推薦閱讀:

[三觀不正] 油膩的反義詞?當然是少年感啊!
喜歡她,為什麼不讓她當女朋友

TAG:游戏 | 游戏设计 | 情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