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愛好者猝死,那對於跑步,假如沒教練指導,會一樣危險嗎?

  • 勇氣每日通訊20161022

最近,在上海一家高端健身機構,一位健身愛好者舉重過程中,因重量太大超過極限負荷導致當場昏厥,隨即死亡。此事在健身圈引起軒然大波,許多從業者紛紛在朋友圈、微博轉發這條新聞,同時發表自己的建議。

在網路問答社區知乎上,這一問題下已經有220條回答,其中被頂到一樓的答案,已經獲得6600贊同數。這些行業從業者的建議多數是從批判健身房角度出發。

「這個時候健身房怎麼不說,我們就是租賃器械,辦我們的會員,只是讓你用,不包教?」

「本質上講,國內的健身房行業,根本就沒有把自己視為『培訓』。」

此類悲劇的出現,無疑是因為健身房職責缺失,造成會員因不想接受私教,而養成拒絕教練幫助的不良習慣,從而導致風險不可控。但也可以換個角度,會員是否該通過教練先掌握基礎的健身知識後,再開展更高階的訓練呢?

這個道理同樣適用於跑步。

而且,因為「跑步是最簡單的運動」的觀念早已深植於大眾內心,也就是說相對於健身行業,跑步的人群根本沒有尋找教練的意識,甚至不知道居然還有跑步教練的存在。所以,討論「如果跑步中沒有教練指導,會有同樣的危險嗎?」這個問題,意義或許更大。

首先要明確跑步是危險的活動嗎?是嗎?

學術界早有共識,適度的運動對健康毫無疑問是有好處的。

「A famous 2014 study led by Duck-chul Lee that followed 55,000 adults for more than 15 years concluded that even modest amounts of running, around 50 minutes a week total, causes a 30 percent drop in all-cause mortality risk and an average increase of three years in lifespan.」

但所有問題的核心都集中在「適度」兩字,就像從未接受過教練指導的初級健身愛好者,他們根本無法判斷什麼重量才是自己的極限,絕大多數的跑者也不知道適度的跑步訓練是什麼樣。

根據個人不同的狀況判斷什麼是「適度」,這是教練的最基本職責。如果可以給出隨著你訓練進行,與你身體與精神狀態相匹配的適度的跑步訓練,減低傷病風險、提高訓練效率、實現比賽目標,只是附帶起到的作用。

「Many elite athletes rely on coaches to keep them from doing stupid things, like responding to symptoms of overtraining by training harder.「

幫助跑者跑的更快只是向教練求助其中一個作用,另外一個是舒緩跑者的情緒,從精神上幫助跑者變得更加強大。

「Any one of the above-mentioned benefits—confidence building, stress alleviation, stupid mistake avoidance, accountability, and fresh ideas—could make the partnership worthwhile.」

許多跑者特別依賴教練的原因之一,還是教練的督促作用。

「Via emails, texts, and occasional phone calls, Shay helped me train harder and smarter than I ever had. I loved not having to plan my training: I could turn off my brain and just do the work.」

如果你從來不向教練求助,而且不注意觀察自己的身體狀態,一味地蠻幹,很可能超越「適度」的界限。像前面引述資料中說的,即便是精英運動員也很可能對過度訓練的信號置若罔聞,遑論對跑步訓練知識一知半解的普通跑者,空有一腔熱情則更容易出現不好的後果。

過度訓練綜合征不過是超出「適度」界限相對輕微的結果,因為無法對自己的承受能力做出正確判斷,特別是在極限距離的馬拉松比賽環境下,跑者很容易超出負荷,出現極端危險的概率大幅度增加,這也是為什麼馬拉松比賽中會出現猝死案例的原因,且猝死位置多數是在距離比賽終點很近的位置。

「據2015年統計顯示,近兩年內,已經有8個人永遠地倒在半馬終點線前不遠處。」

這只是半程馬拉松的死亡案例數目,還不包括幾次全程馬拉松中猝死事故。

沒有教練指導,無法判斷什麼是適度的訓練,如果以參加極限距離的馬拉松比賽為目標,出現危險的概率將大大增加。也就是說,如果沒有教練指導你跑步,你真的可能出現生命危險!

其實,無論有否教練,最終達到的目的都是實現時刻保持警醒,對自己的身體狀態做到心裡有數的狀態。

  • 《勇氣每日通訊》精選閱讀

第一期:槽點與亮點齊飛,里約奧運會註解這個時代的金牌觀

第二期:美國跑步熱潮衰退,千禧一代的跑步逆流

第三期:48小時!傅園慧憑洪荒之力席捲全球媒體,她重新定義了偶像的意義!

第四期:數字全讀解中國馬拉松多火爆,深度分析《2016中國體育消費生態報告》上篇

第五期:數字全讀解中國馬拉松多火爆,深度分析《2016中國體育消費生態報告》下篇

第六期:化脂肪為力量,你是天下最強:一枚胖紙的「洪荒之力」

第七期:Kilian Jornet成功登頂珠峰的可能性有多大?

第八期:跑團的終極模式是什麼?

第九期:完賽獎牌那麼漂亮,有用嗎?

第十期:跑步倫理學之重新審視跑者與自然的關係

第十一期:你為什麼不知道,剛剛參加的那場馬拉松的冠軍是誰?

第十二期:為什麼霞慕尼能成為戶外運動聖地?

第十三期:沒有獎牌你還會跑馬拉松嗎?

第十四期:珠峰受挫,Kilian Jornet「生命巔峰」計劃再次推遲

第十五期:來自蹭跑者的聲音(上篇)

第十六期:來自蹭跑者的聲音(下篇)

第十七期:PM2.5多少我們才可以放心去跑步?

第十八期:「四大跑鞋」起源考據:是什麼給你躋身「四大」的自信?

第十九期:是曇花一現的極簡主義跑鞋已死?還是極簡主義精神長存?

推薦閱讀:

光腳跑步真的比穿跑鞋更健康嗎?
長期不跑步的人如何開始跑步
人生中最大的樂趣,就是做別人說你做不到的事情
TOP X | 壓縮衣為什麼一夜之間就火了
2017年1月2日廈門馬拉松小貼士匯總

TAG:健身 | 马拉松 | 跑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