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智商社會生存指南

在過年放假前的最後一個工作日,我遇到兩件無語的事。

先是我在看完《市場營銷原理》第五章之後分享了一張思維導圖的到朋友圈,除了有蠻多人點贊之外,竟然有人私信我說,如果下次再發這樣的知識分享,讓我記得私發他一份,因為他可能會錯過。

第二個事兒呢,是我們7分鐘樂讀會的seven分享了一個QQ年底發實景紅包的消息。感慨於巨頭公司紅包大戰的花式玩法我就此消息發了朋友圈,並提到了杭州的紅包發放點是在西湖文化廣場。然後就有好幾個人都在問上海在哪兒,北京在哪兒搶紅包,我回復說自己去查一下,但還有人繼續問我說去哪查呀?我只能回復說「百度」。

這一天的兩個事兒,暴露了一個並不算新奇的現象:在我們身邊放棄思考的伸手黨真的是越來越多了。剛好,我這兩天在看大前研一先生的《低智商社會》。當大前先生哀嘆「在日本,放棄使用大腦的人,也就是不進行思考的人,正在以驚人的速度增加」,我就在想:你並不是孤單。

前幾天,看到有人整理總結了2016年的微信熱點,我粗略掃了一眼,其中大概有80%以上的事件,都是名人的緋聞和無聊的網路段子,對我們整個社會來講幾乎沒有正向的引導意義。而剩下那些可能對社會起到警示作用的話題,大部分也是得益於吃瓜群眾們listen half (聽一半),understand quarter (理解四分之一),think zero(零思考),然後react double(做出雙倍反應)

關於低智商社會的負面影響,大前先生在他的書中寫了很多,但是我想以大部分人的心智水平,根本不關心什麼「經濟低迷、發展滯緩」的國家興亡話題,我們來聊聊對匹夫們造成的個體影響。

首先,最切膚之痛的問題就是個人財富的被剝削。很多人都在抱怨為什麼工作多麼辛苦但賺的錢卻不多,為什麼房價那麼貴,為什麼有錢人越來越有錢窮人越來越窮?然後把矛頭指向公司的福利待遇問題、國家政策問題、國際金融問題,但就是沒有思考在這個問題上,自己該背負多大的責任?

且不說,賺錢的能力,就說理財的能力,大部分窮人都在借錢給富人賺更多窮人的錢,這個邏輯稍微了解一下資金的使用效率和周轉邏輯就會明白。而在花錢的時候,都在購買社會邀請他們擁有的東西,而不是他自己需要的東西。

其次,很多人放棄思考的人始終處於一種被愚弄的狀態。你見過小孩子打群架嗎?一撥小孩子,各站一邊,因為一個自己都說不清楚的原因憤怒不已,然後扭打在一起。結束之後都覺得自己特光榮特牛逼特man。

在現在的網路社會上,就能時常見識小孩群架的風範,比如說羅一笑事件、郭德綱曹雲金事件,眼看著他們站這隊站那隊,眼看著他們慷慨解囊,也眼看著他們義憤填膺,到頭來除了搭在裡面的時間和精力之外,一無所獲。

有所獲的人是誰?是那些主導了事件的人,是那些添油加醋的媒體們,他們賺取了眼球,賣出了廣告。在互聯網上集中收割愚民的注意力再變賣給病急亂投醫的商家——這一模式基本上是互聯網創業上半場最普遍模式的商業模式,也是最廉價的形式。

財富被剝削,注意力被收割的結果就是始終屬於被支配的階級,並且逐漸被邊緣化,關於這一點,幾個月前我曾經寫過一篇關於人工智慧的文章,在未來98%的人都不過是陪太子讀書的NPC罷了,不過,在這個過程當中,人工智慧只是加速這一過程的輔助道具而已。感興趣的話去看那篇文章。

其實,我在閱讀過程中,一直在想其實我自己好像也沒有被這個時代所倖免。當我越來越習慣跳過邏輯分析直接要答案的時候,當我習慣情緒化地去評判的時候,當我越來越不喜歡讀長文章的時候……

當我們習慣於某種思維模式的時候是難易自知的。

但是絕大多數人並不會認為這種程度的損失並不嚴重,或者說,妥協是更加輕鬆愉快的選擇。所以有越來越多的人淪為了大前先生所說「卡拉OK資本主義」,放棄思考的能力和權力,「什麼都不想」、愉快地K歌就夠了。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崇尚尋找生活中的「小確幸」,這個概念很美,對於壓力過大的都市人來說確實是不錯的自我安慰方式,但是一旦沉溺於此,就容易止步不前,自我滿足。

當我看完這本書之後給自己的要求是:避免情緒化的決策,多思考少評價。

推薦閱讀:

不管誰對誰錯,都別再拿羅一笑炒作了
蒼井空出嫁了 但是她的聲明裡寫著——「我不配」
「freestyle」是個什麼梗?
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是如何成網紅的?
如何評價「我有一壺酒,足以慰風塵」萬人續作?

TAG:网络热点 | 热点预测 | 个人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