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言、規劃、模型,命運】?——淺議【事物的空無性、不可知性】

南 無 阿 彌 陀 佛

前段時間在一個哲學公眾號里看到一篇文章,其裡面圍繞【預言、規劃、模型,命運】的主題以對話的形式展開了相關的探討( 一名16歲少女向哲學前輩們求問人生的真相和意義(一) )。

作為一個業餘的哲學愛好者,我也剛好有(過)一些自以為相關的思考,並且對這方面有所興趣,進而想分享一下自己的一些相關想法。此前,在那篇文章下的留言里我曾談及了三點自己的想法:

【1】因果律(/性)即是同一律(/性);

【2】既定的但非因果性決定的未來(舉例來說,類似於畫好的漫畫或拍好的電影);

【3】什麼才是「知」(比如,就像文中有提到過的「猜的算不算」預知呢)?

——這篇文章也會以此為引而展開分析說明。關於這三點,之前的留言里有簡略地解釋到:

【1】 談及拉普拉斯妖、推演預知未來,我想就很容易牽扯到因果決定論或說機械決定論了。個人以為,如果決定論是因果性的決定,那麼其實在決定或說被決定的東西里是沒有「發生」這種東西的,因為是因果決定導致一個東西或者一件事的發生,那麼一定是相應的因已經完全具足了的情況下,而這個情況下這些因與其共同的果是同一的。由此可以說,每一個因與其果是同一的。…… 比如,以一套拼裝好的玩具為果,那麼其因就是其散開的各零件、以及相應的拼裝組合,而兩因相合的話則就與其果等價了… 進而不難推知,一個因就是其自身相應的果了,或者說其實因果性(地產生)是一個錯覺了。——而這種情況下,要(因果性地)推測未來,只能是等價於等待未來發生,從而也無所謂推測了。

【2】 未來只要某種程度上可推測或知道,那麼未來就是一定程度上是既定的了。前面談及了因果性決定的既定,但既定是否也可以是非因果性的,而僅僅是既有的呢?——那樣的世界對於我們就好比一部拍好的電影或畫好的漫畫對於其其中的角色?——這種情況下,那既有的未來的情況似乎是可以直接「塞給」相對過去狀態下的「角色」的,但這好像也就談不上真正的推測了,其所知也似乎缺乏理性依據,那麼還算是知么?——由此而引發第三點所要提及的問題:

【3】 n什麼才是「知」呢?比如,我們以為我們知道些什麼呢?……乃至,我們真的能確知什麼嗎?

……

以上述三點為引,在此篇中,我打算大致分為

因果性非因果性/既有性知」與可知性&不可知性

三部分來再談談自己的一些相關想法,其中或有互相穿插之處、有所補充展開之處。——

一、因果性

【1】

  • l n事物如果是被產生的,那麼時間性存在,從而事物是隨時生滅的。

  • l n基於事物是被產生的這個說法,而再說:使產生的為因所產生的為果

  • l n——因而基於事物是被產生的這個前提,意味著有著,在這裡稱之為,因果鏈的東西。

事物(這裡泛指一切,如無特殊說明或前綴修飾,則此點下同)如果是被產生(/創造/導致發生)那麼就意味著說事物是由不存在(或說被產生前)到存在(被產生出來)的——這樣的前後差異性,即是我所理解的並且在這裡所說的時間流逝性或說時間性

這也意味著,如果時間性存在,那麼事物是隨時生滅的

——因為有這一時間狀態與那一時間狀態的差別,所以在這一時間狀態的事物與在那一時間狀態的事物是不同的;

並且如果那一時間狀態相對於這一時間狀態是較後而有的,那麼:

——在這一時間狀態的事物在那一時間狀態就是覆滅而不存在或說不復存在的,那一時間狀態於這一時間狀態而言則是新產生的。

因而說,如果時間性存在,那麼事物是隨時生滅的。

所以,事物如果是被產生的,那麼時間性存在,從而事物是隨時生滅的。

另外,在此文中,基於事物是被產生的這個說法,而再說:使產生的為因所產生的為果

——因而基於事物是被產生的這個前提,意味著有著,在這裡稱之為,因果鏈的東西。

【2】

  • l n因果鏈如果是有開端的,始因只能是從無中產生的也就意味著無中生有。

因果鏈如果是有開端的,則意味著存在一個始因(也就是因果鏈的開端),也即意味著這個始因是沒有由別的東西而產生的,但根據事物都是被產生的這個前提,始因又是被產生的,從而只能是從無中產生的也就意味著無中生有

(

如果始因是本來存在,且無中生有不成立(如果是無中生有則同上,在下文會有對「無中生有」進行的分析),那麼在所有事物的整體的始因中理應包含了所有事物的所有組成,否則就是無中生有。

而如果在始因中具備了所有事物所有組成,那麼始因應該就意味著所有事物才是。因為

——

比如一套未拼裝好的玩具,一般認為其與拼裝好後的該套玩具的組成是一致的;

但我前面所說的所有組成,包括了組合形式以及組合狀態;

而一套未拼裝好的玩具顯然不具有該套玩具拼裝好後的組合形式以及組合形態;

所以未拼裝好的玩具和拼裝好的玩具的組成不是完全一樣的。

而如果未拼裝好的玩具有了相應的組合方式和組合狀態,則就是拼裝好的玩具了。

以此而說明,如果始因具有了所有事物的所有組成,則意味著始因就是所有事物

——另外,以此也可以說明因與相應的果該是同一的關係,因果律即是同一律。

又因為始因本來存在,所以所有事物本來存在,或說是恆住的/既有的。

【3】

  • l n因果鏈如果是沒有開端的則事物的因是無,也就意味著無中生有。

因果鏈如果是沒有開端的也就意味著事物在終究上沒有一個使產生,進而意味著如果事物存在,則要麼事物的使產生是無,要麼事物是本來就有的而不是被產生的。

但這裡的前提是事物是被產生的所以這裡得出的結論是,如果因果鏈是沒有開端的,那麼事物終究上的使產生是無,也就是由無所產生,也就是無中生有。

或者說,因果鏈意味著有因是果之得以確立的所在——

如果使一個東西得以確立的依據總是有待確立的,則這個東西本應不能被確立,從而說這個東西是缺乏確立依據的——而如果在此情形下這個東西仍然確立,則這個東西的確立依據就只能是無;

從而可以說,如果因果鏈沒有開端,則無論找到多少、哪個因,所找到的其本身都是有待確立的,從而本應無法確立任何事物,從而事物缺乏確立的依據——而如果在此情形下事物仍然確立,則事物的確立依據就只能是無;

也即意味著,如果因果鏈沒有開端,則事物的因是無,也就意味著無中生有。

【4】

  • l n無中生有的話,因果性何以可能?

  • l n無中生有又何以可能?

  • l n如果生有了,則意味著有【能生()】,又怎麼是無?

  • l n所以,無中生有何以可能?——無中生有不可能——

綜上,則事物如果是被產生的,則意味著因果鏈存在;而因果鏈(因果鏈要麼有開端要麼沒有開端)不論有沒有開端,都意味著事物終究上由無所產生,也就是意味著無中生有。

然而如果是無中生有,因果性還何以可能?(所以,如之前所論述的,因果性其實是同一性了。而其與產生性其實是不能共存的——產生性而意味著的從無到有,其實在【1】裡面就有提及了,後面的論述只是為了使表達更豐滿、使結論更直觀了;至於產生性而意味著的無中生有性是何以與因果性或說其實是同一性不能共存的,接著就有說了,簡單地說,無不是有、有不是無——)

無中生有又何以可能?

如果生有了,則意味著有【能生(有)】,又怎麼是無?

所以,無中生有何以可能?——無中生有不可能——所以如果事物是被產生的(而意味著無中生有),事物的存在不可能。

所以要麼事物的存在不可能,要麼事物不是被產生的,而是本來就在那的,或說是恆住的/既有的。

……

——小結:…是謂事物的因果性空無性。

二、非因果性/既有性

如果事物是恆住的或說既有的,則時間性就是假象

——打比方來說,就像一部電影或者一部漫畫里的時間性對於觀眾、讀者而言並不是真的,

而是在「當下」,其具有的所謂的有時間跨度的事件(類似於電影、漫畫中,前後展開的既有的一幀幀、一頁頁的內容)都存在了。

又,因為事物是既有的而不是生滅的,所以可以說事物同存在於一個世界中——從而事物之間任意兩兩同在,從而意味著事物之間任意兩兩關聯,也即事物間互相關聯,也即事物間普遍關聯。

一個事物(的全部)該包含著其身上所帶著的關聯以及該關聯所意味著的影響,而事物因同存在於一個世界而普遍關聯則意味著一個事物所包含的全部關聯所意味的影響包括著其它全部事物的與該事物同在

之所以說是影響,是因為顯然能區分出這樣兩者:

有其它事物與其同在的某事物、沒有其它事物與其同在的該某事物,

——因而這兩者不同,所以有影響

——此點也可以作為對「事物普遍關聯」里的「關聯」的含義進行的部分解釋

——從而可以解釋何以說事物間普遍關聯意味著這樣的影響

所以任一事物(的全部)都該意味著一切所有事物——從而事物間無分別。

所以事物該是一個整體:這個整體沒有缺少任何存在的東西,在其中也不該有任何的分別

補充一個論證:

用A來表示任一事物(或任意事物),非A表示A以外的全體。

所以A與非A的整體即為全體事物或說世界。

因為A與非A同存於世,所以說A與非A同在 / A是有非A與其同在的A

所以A(在)意味著A(在)也意味著非A(在),

所以A意味著全體事物,所以任一(或任意)事物都意味著全體事物,

所以事物間不該有分別,

所以全體事物該是一個整體,其中沒有任何缺少、也沒有任何分別。

一個可能顯得更為有趣的表述是:

我是誰?……n…………………………………你(/他/她/它/非我…)是誰?

我在這個世界上,這世界上有你。…… ……你在這個世界上,這世界上有我。

我在的世界上有你。
…… ……………………你在的世界上有我。

我在有你的世界上。
…… ……………………你在有我的世界上。

我不在沒有你的世界上。
…… ………………你不在沒有我的世界上。

沒有你的世界上,我不在。
…… ……………沒有我的世界上,你不在。

沒有你的世界上,沒有我。
…… ……………沒有我的世界上,沒有你。

沒有你,沒有我。
………… …………………沒有我,沒有你。

有我,有你。
………… ………………………有你,有我。

我---->你。
……………………………………你---->我。

—— 「」n<=======================> 「你(/他/她/它/非我…)

因為事物間沒有分別,所以不該(再)有我們原來認為認知到而認為分別的任何事物的的存在得以確立,

所以所能認知而意味著認為分別存在的任何事物其實都不該存在,而該是假象、幻象,乃至說有認知(認知意味著起碼有認知者與被認知者的區別)都是假象、幻象——或說,其存在是不能得以確立的。

……

——小結:…是謂事物的非因果性/既有性空無性。

……

綜合以上的「一」、「二」,有偈曰:

萬法空而無所得,離住趨真如

萬法若緣起,事物皆生滅。

緣起若有始,始因無處生;

緣起若無始,何異始於無?

無中何生有?生則有能生。

無中何生有?緣起萬法空。

萬法若恆住,當下即全有;

既同存於世,事物普關聯;

一與多相即,無缺無分別;

相即兩相泯,所相即非相;

自在無所得,離住趨真如。

又,《圓覺經》有云:

於是普賢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願為此會諸菩薩眾,及為末世一切眾生修大乘者,聞此圓覺清凈境界。云何修行?世尊,若彼眾生,知如幻者,身心亦幻。云何以幻還修於幻?若諸幻性,一切盡滅,則無有心,誰為修行。云何復說修行如幻,若諸眾生本不修行,於生死中常居幻化,曾不了知如幻境界,令妄想心云何解脫,願為末世一切眾生作何方便,漸次修習,令諸眾生永離諸幻。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爾時世尊告普賢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修習菩薩如幻三昧方便,漸次令諸眾生得離諸幻,汝今諦聽,當為汝說。時普賢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善男子,一切眾生,種種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猶如空花從空而有,幻花雖滅,空性不壞。眾生幻心,還依幻滅,諸幻盡滅,覺心不動,依幻說覺,亦名為幻。若說有覺,猶未離幻,說無覺者,亦復如是。是故,幻滅名為不動。善男子,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應當遠離一切幻化虛妄境界,由堅執持遠離心故。心如幻者,亦復遠離,遠離為幻,亦復遠離。離遠離幻,亦復遠離。得無所離,即除諸幻。譬如鑽火,兩木相因,火出木盡,灰飛煙滅,以幻修幻,亦復如是,諸幻雖盡,不入斷滅。善男子,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離諸幻。

……

那麼就這樣了么?我會問我自己。

如果以此論述的空無性,引出不可知性或說無所謂可知性,似乎是水到渠成般很自然流暢的事情。

可是我對前面的推論的依據好像還是有所堅信的,那麼那些依據是否也該空無的呢?如果是,那我對其的堅信不就與所推論的結論相矛盾么?

該依據又是否有什麼有待探究的地方呢?

……

三、與可知性&不可知性

……我決定審視一下前面的論述的依據。

我以為,我前面提及的論述我是儘可能地使其趨於邏輯性的。而這所謂的邏輯性,在我這的理解中是指同一性:

我以為,

l 不同有意味著起碼有兩者(否則:如何不同?哪來的什麼跟什麼不同?),兩者意味著不同(兩者意味著有「這、那」之別);無者則無所謂不同與否,否則就還是有者;所以一者不是不同——把這個不是不同稱之為同一,也即一者/自身同一

——是為同一律/

——基於此而說:AA、不是非A(非A: A以外的全體;不是:非,A是非非A)

所以有,一個事物要麼是屬於A、要麼是屬於非A,不可能兩者皆是,也不可能兩者皆非。

……

——是為這裡所說的邏輯。

從而以趨於確保論述的邏輯性為根據,來趨於確保論述中的推論或說論證的真具有相應的必然性。

雖然,我也以為,如【A是A】中,是有兩個A的,這樣嚴格而言是意味著這兩者不同一的。但我認為其只是作為一個方便的表述,應該是可以的,尤其是,其的「真」是很直觀的,作為同一性的表述應基本上是最優的選擇了。畢竟,嚴格而言,同一性應該是無法被表述的,因為在【…是…】里,總是要有兩者的(但並不因此就意味著說如【A不是A】即是合理的,因為【A不是A】相當於【A 是 非A】,一樣的【…是…】)。

——當然,還是無可否認的是,這也說明,論述中的邏輯的同一性,是一種人為關聯對應起來的(偽)「同一性」了。

但也如上所解釋的,我以為那在論述中是可以接受的、沒問題的,起碼曾經是那麼以為的;而也以為,如果要做的更徹底一些而去否定那樣的同一性,那該要趨於棄絕言語思維才是了——我對此是不那麼以為然的,起碼曾經如此。

我以為,【A是A】所表述的同一性,其「真」是如此直觀,還是可以用來去糾正很多論述中違背或說更加偏離「同一性」或說邏輯性的地方的。

——我想,這主要還是因為我較為安於【A是A】所展現出來於我的認知中的直觀性。

直到……

直到我開始思考著或許:

從任何的所謂已知中,我們都可以發起追問,從而可以引出未知(而困惑由未知與求知相結合而有)、乃至困惑——

我們有的(一些)以為自己對一些東西有所確知,可能只是一個假象而已——

關於此點,我打算就我自己所經歷過的一段思考相對簡單地(簡略為約原寫下的篇幅的1/12到1/6)分享一下來作為舉例說明:

這一段思考是關於數理邏輯里【蘊含(/蘊涵)】這個概念的。這個概念的意思可以表述為【若A,則B】是指A蘊含B,同樣意思的表述有【如果A,那麼B】、【當A,則B】、【僅當B,(才)A】…等等…——而其中,我以為如【僅當B,(才)A】並沒有給出【蘊含】這個概念可以給出的直觀的感覺(那種直觀的感覺就好比「大圓包小圓」)——或起碼可以說,其直觀性並不如【當A,則B】,儘管其在意思上或說邏輯上是等價於A蘊含B的。——這讓我感到困惑,為了解決這困惑,我作出了一些思考,可歸結為對以下這6個問題的思考——

1. n命題的真假情況:何謂其真假?(我關於此的觀點可參考前面的關於邏輯性與同一性的論述。)

2. n【蘊含】在儘可能直觀的意義下,意味著什麼?——如何儘可能地直觀而全面地理解【蘊含】?

3. n【蘊含】是「形式上的蘊含」,這意味著前後兩個看起來沒什麼關係的命題之間是可以存在著蘊含和被蘊含的關係的,比如【如果中國的首都是北京,那麼1+1=2】。而跟這有所相關的還有一類「奇特」的例子:假命題蘊含任意命題,換言之,可以基於假命題而推出任何命題……——這都是何以可能的?(據我所知,後者在數理邏輯中用到了一個「包含於」的「演算法」,即A對應的描述蘊含B對應的描述的話,那麼A對應的對象(/集合)包含於B對應的對象(/集合)——而假命題的描述對應的對象是空集,空集(被定義為)是任何集合的子集,也即包含於任何命題所對應的集合,從而假命題蘊含任意命題。——但這並沒能完全解決我的困惑,這涉及到了我對前兩個問題的思考、以及接下來提出的問題。

4. n關於命題,相應的描述與相應的對象是如何對應起來的?(比如「車」這個概念與各種各樣的「實際的」車是如何對應起來的?)——乃至說,那樣的對應關係的存在揭示著一種描述與對象之間的同一性,如此,又是如何得以有【描述 - 對象】之間的區分的?

5. n描述即對象、對象即描述嗎?——若是如此,何以有時描述增多了,對象所涵括的範圍卻減少了呢?比如紅車少於車。——因為描述的疊加還要涉及「交集還是並集」的「運算」嗎?——是車、並且是紅色的(交集),是車、或者是紅色的(東西)(並集)。

6. n而互不蘊含的描述之間何以可能有交集的?——比如,紅色這個描述所對應的對象是如何得以與車這個描述所對應的對象有交集的?(我之所以要尋求邏輯性的理由或原因,可參考我前面的論述中提及的「因果性即同一性」的相關。)

……(這個思考在那時到這算是暫時卡住了,因為思考到了那第6個問題的時候,感覺涉及的東西就比較根本因而複雜了——下文的分析中或許可見一斑,就一時寫不下去了,只是放在了心裡。)

由此,我想到,在一些簡單的邏輯命題里,比如【如果是紅色的車,那麼是車】,我對紅色和車的難以認知的問題,在別的情況下也是會有的。乃至,比如【A是A】中,「A」是何以可能的?——比如,A那樣的三畫是何以得以那樣的交接而形成「A」的?——乃至平面的三畫、空間中的二維平面是何以可能的?——乃至各維度是何以可能的?

……再回想一下,在生活中的大多數事情,其實我們或說起碼我自己是並不知道清楚的,比如為什麼吃飯、活著、睡覺、學習、希望、喜怒哀樂、善以待人……但還是似乎有些麻木或茫然地由著它們發生,甚至主動參與進去。但是如

Xx是什麼?

Xx又如何?不xx又如何?--追問後果

為什麼xx?為什麼不xx?--追問前因

追問些什麼又是為了什麼?

……

這6樣問題總可以被循環地提出來的……

……而即便這些種種問題都可以邏輯性地逐一拆解還原出其直觀的「同一性」,【…是…】所意味著有的不同一的兩者的困境,在表述中似乎還是無法繞過——又或者,那些問題拆解還原到最後,意味著的是言語思維的消解了,從而相應的在表述中的困境也就隨之消解了吧?或許吧……

……

l n蘇格拉底有說:「I know nothing except the fact of mynignorance.我唯一知道的是我的無知這個事實。

l n按照佛法的觀點,無明(簡單通俗來說就是不明白真理)是眾生處於輪迴的根本緣由,而關於輪迴,佛陀釋迦牟尼有說:「……,一切世界,始終生滅,前後有無,聚散起止,念念相續,循環往複,種種取捨,皆是輪迴,……

——

此時,想起這些話來,似乎有些感覺別樣的應景了。

又,「哲學(英語:Philosophy,源於希臘語:Φιλοσοφ?α),按照詞源有「熱愛智慧」的意思。」

也許,智慧意味著對困惑煩惱的消除,而哲學(乃至說人的存在)正是意味著永遠的困惑,所以才是熱愛智慧,而不是達到智慧本身了。

但又突然想到,( 基於(邏輯的)同一性,從而 ) 對一個問題的解答似乎應該是包含於乃至等價於對該問題的完整闡釋或說了解中的。

簡略而言,比如,(假如問)蘇格拉底會死么?——蘇格拉底是什麼?(假如說)是一個人——人是什麼?——(假如說)人是必然會死的(東西)——所以蘇格拉底是一個必然會死的(東西)——所以蘇格拉底會死。

——

在對問題的了解的過程中,問題就在逐漸消解。

而如果了解了,問題還是問題么?

而如果不了解,那又是對什麼產生疑問呢?

——因此而有所覺得:疑惑似乎從未曾真正清楚的生起,但也模糊地存在著而不得真正的消散。

——又或者,正是因為【疑惑】的這樣的不明不白,才是【疑惑】得以「永恆」的本質。

——畢竟,沒有生起過的,又怎麼會消散呢?

……

——以此,淺議【事物的空無性、不可知性】,

如果能因此而得以略作引思,那也是極好的了…

(完)

南 無 阿 彌 陀 佛


推薦閱讀:

一念之間真的是偶然嗎?
哲學村的變遷
【認真想】《圖利的貓》——哲學家們的思想實驗

TAG:哲学 | 逻辑 | 佛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