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錢送孩子受罪?英國貴族後代們的夢魘

在英國,寄宿學校Boarding School有著悠久的歷史,從七世紀起就有記載。最典型的寄宿學校是一種部分或全體學生在一起學習、居住的公學,以男子公學為主

不少男孩子七八歲就被送進去開始集體生活,從一年級讀到十二年級,孩子們在寄宿學校里度過了童年和青春期

提到寄宿學校,我們總會想到皇室、精英、貴族,去念書的孩子最後都會去牛津劍橋這樣世界頂級的大學。

不少英國名人畢業於寄宿學校,例如畢業於伊頓公學的威廉王子和哈里王子、抖森、奧斯卡影帝小雀斑以及畢業於哈羅公學的卷福。

英國前首相卡梅倫和倫敦前市長鮑里斯也畢業於伊頓公學。

寄宿學校實行的精英教育,在英國教育制度佔有崇高的地位,可以說,公學教育是為社會精英階層服務的機構。

一所私立公學一年的學費大概是兩萬五千英鎊(約合21萬5千人民幣),在每個家庭平均年收入兩萬七千英鎊的英國,這是一個不菲的數字。

但數年間,不斷有曾經的公學學生站出來,揭露崇尚精英教育寄宿學校背後黑暗的一面。光鮮背後,是性侵、霸凌、情感教育缺乏所引起的一系列男孩成長過程中,需要面對的創傷與焦慮

一代又一代的男孩,在小小的年紀被父母送進私立公學。許多孩子家就住在學校附近,但仍然被父母送到寄宿學校,人們將這樣的行為稱之為『Privileged abandonment 特權遺棄』

家世良好,擁有權力和金錢的家庭,保持著將年幼孩子送給集體寄宿學校養育的傳統。

心理學家Joy Schaverien博士將公學畢業學生所經歷的一系列心理問題,稱為『寄宿學校綜合症Boarding School Syndrome』

在最需要父母的愛與關心的年紀,卻被送去集體生活,這樣的缺失,導致了許多孩子成年後承受的長期情感表現障礙,這不僅僅影響到了他們自己,也影響到了他們的家人、兒女甚至整個社會。

在Schaverien博士的案例研究里,一位匿名接受採訪和治療的63歲男性說:「我永遠記得13歲時第一天被媽媽送到寄宿學校的場景。我穿著整齊的套裝、戴著絲絨帽,被媽媽交給了校長。我這輩子都不會忘記被『遺棄』那一刻的感覺。」

自此,他開始了長達6年的寄宿生活,每年只有暑假和聖誕時才能見到家人。

「第一晚,我就被嚇壞了。熄燈後,一位修道士到我們的宿舍查房,每個男孩子,都被他拎起來,沒有原因的用皮鞭抽打。每一晚,都會來一輪,漸漸我開始習慣,後來麻木了。打人是不需要理由的。」

「晚上睡覺,想媽媽的時候,我和隔壁床的男孩都不敢大聲哭出來。所以我們用枕頭捂住腦袋,悄悄地把頭埋在床墊上啜泣。如果同寢室的小組長發現了,他就會彙報給舍監,那樣我們就慘了,皮鞭棍子一起上,打到我們不再哭為止。」

直到20世紀末,英國的公立和寄宿學校才判定體罰非法,不得在教育學生里使用。

不能夠隨便表露情感、不可以哭、不可以搗蛋、不可以做一切違抗命令和準則的事情,一旦違規,就會遭到學校的懲罰。

Schaverien博士說:「當一個人覺得ta的情緒無處排解,又被告知不可以排解時,抑鬱如期而至。」

她繼續補充道:「過早的脫離父母和家庭生活,讓孩子喪失了成長中關鍵的一環,那就是父母和孩子之間不斷地碰撞、妥協、平衡,孩子學會如何長大,而父母學會如何撫養。這樣的良性互動,在寄宿學校中是找不到的。」

在寄宿學校里,孩子必須適應這個系統,不允許犯錯、不允許撒嬌,喪失了親密關係的需求,長大後對情感的表達與接受存在著障礙,因為他們從小就沒有被情感教育過。

一切都是制式的、固定的、冷酷的。學校的大人們都告訴你:「不要哭,不準哭,這樣是正常的。」

除了體罰,性侵事件在寄宿學校屢有發生。1990年,位於蘇格蘭高地,查爾斯王儲曾經就讀的Gordonstoun學校,一位名叫Derek Jones的英文老師,曾經侵犯了許多初中學生

他把學生帶回宿舍,下了葯,將孩子脫光後拍照並性侵。雖然他被警方逮捕,但迫於校方的壓力下,沒有被判入獄,而只是被永久開除。這樣的例子並不少見,而許多案子最後都不了了之。

在寄宿生活中,男孩們的一舉一動都被監督。一切都有著既定的準則和時間表。學校的權威高於一切,在還沒有形成完整價值觀和自我的年紀,孩子們只能乖乖聽話。

服從,是寄宿學校的準則之一。許多大人相信,這樣的制度下出來的孩子,能夠成為標準的英國紳士。

許多寄宿學校里的孩子來自社會的上層階級,是名副其實的精英後代。英國的內閣里,大部分官員都是寄宿公學出身。

在這樣的環境下,孩子們早早地就知道名號和權威意味著什麼,這也是把他們送進寄宿學校的家長樂意看到的教育:只跟相同階級有權有錢有名號的孩子玩和競爭,即儘可能的只追求卓越和成就

在Schaverien博士的研究里,總結出了幾百個寄宿學校綜合症案例的特點:否認痛苦、拒絕求助、信任危機、自我認知低下、被認可的需求、控制狂、強迫症、焦慮。

最重要的是,不知道如何表達情感和愛,無論是對親人還是愛人,如果可以,甚至會『關掉』自己的情緒

過去幾十年,寄宿學校的入學率逐年下降,從1981年的12萬人,到2013年的66776人。毫無疑問,公學教育所提供的環境和師資一定是頂尖的。

但父母將年幼的孩子們像待打磨的社會零件一樣扔進『工廠』里,直接剝奪他們『當孩子』的權利,這樣的教育,需要打上一個問號。

一位匿名的受訪者在研究報告里說到:「我的心裡有一堵牆,除了自己,這輩子都不會再相信另外一個成年人。」


推薦閱讀:

彈丸之國冰島,因為鱈魚跟大英帝國幹了三仗,都贏了
舊影瑣憶·1959倫敦不羈夜
2014 年 6 月 12 日,倫敦計程車集會反 Uber 的活動會造成什麼影響?
優分享 | 英國游,哪些才是買了不後悔的精品
照著這個標準,吃遍全世界的下午茶都不怕。

TAG:伊顿公学 | 英国 | 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