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25 暴跌之後,出路何在?

經歷了上周的連續下跌之後,很多投資者都寄希望於本周一,期待指數能止跌回升。結果周一讓這些投資者大失所望,不僅沒出現任何止跌跡象,反而繼續下行,跌停的個股數量接近百家。

自此,A股用七個交易日的時間,抹掉了從春季前後開始的這波「春季行情」歷時僅三個月的大部分漲幅。

雖然從指數下跌的幅度上和前面三輪股災沒有可比性,但是由於維穩力度的存在和權重股的護盤,實際上小盤股和之前熱門題材等局部的殺跌慘烈程度並不比股災相差太遠。

好在這一波春季行情的結束點位,我們之前有過比較合理的預期,離場的比較早。後來下跌開啟之後,我特意強調了回調和破位下行兩種下跌形式的區別,並把這把下跌按照前期特徵預判為破位下行,一直管著手,沒有貿然抄底,才躲過這一劫。

之前寫到破位下行的時候,有小夥伴問破位下行之後的三浪下跌具體是怎麼回事,剛好近期的行情和這個問題也密切相關,我簡單說一下。

春季行情啟動之前的那波下跌就是比較典型的一個三浪式下跌,

1階段指數上行無力開始出現下跌,

2階段前期猶豫沒有出手的資金,看到下跌動了抄底的心思,短期需求量大過拋售的供應量,出現了一波反彈。

3階段之前猶豫沒有賣出的拋盤藉機繼續拋售,抄底被埋的資金也加入到拋售行列,短期供應量再次壓過需求量,直接砸到底部。

之後指數開始在低位做底,為下一波回升做準備。

一般情況下,3階段的下探在幅度上至少等於1階段的下行,甚至會大於1階段的下行。

這次下跌基本也是同理,只不過是幅度放大了很多。

我昨天在投資脈搏上簡單說一下後面的操作規劃,

我們的主要目標是3階段出來之後,指數在低位做底之後再進場抄底,為下一波回升做準備。

次要目標是參與一下2階段的反彈,但是要看2階段出現的時間和力度,機會穩妥再上,不穩妥的話,可以適當放棄。因為下行趨勢比較兇悍的情況下,第一波抄底的資金損失太嚴重,會導致反彈乏力,反彈幅度太小,沒有充分的獲利空間。

目前最好的反彈情況,可能就是回頭去試探前期暴跌過程中留下的這個低開缺口。

昨天維穩軍團的主力,金融指數已經逼近了日線級別MA888均線,如果短期金融指數不跌破1075的話,2階段的反彈可能即將出現,但是是否值得出手抄底參與一下的話,還要看盤面具體情況。

最終的中期下跌終點,有可能要到前期低點的那個下影線附近,甚至是上證指數的日線級別MA888均線所在位置,才能真正的築底回升。

同時,按照現在的市場氣氛、政策推動、以及資金面情況來看,即使見底之後,也不會馬上是下一波牛市的起點。大概率會是指數在一個下降通道的下沿回升到上沿的過程。估計熊市到這裡僅僅是剛走完一半。

對比上一輪牛熊轉換,我們目前所在的位置,比較有可能的是處於A點或者B點這樣的位置。

中期有機會,但是長期的機會還離得很遙遠,真正的行情需要長期的蓄勢,不是現在著急就能解決的問題。

這個階段里,即使要出現大幅度的回升,也不太可能是齊漲共跌的局面。

如果指數逐步結束下行,並築底成功的話,下一波中期行情,也就是從下降通道的下沿回歸上沿的過程中,機會比較大的應該是次新股和某個主題板塊。

次新股由於沒有套牢盤,歷史包袱很輕,加上盤面比較小,市場里的遊資緩過氣來可能繼續扎堆次新股的炒作。

從周線級別來看,次新股的下降通道比較明顯,等次新股指數跌到下降通道下沿之後,可以試探性進場,看次新股指數是否向通道上沿回歸。

至於主題板塊,混改久拖不決,XX新區概念股又成為「千年大計」(中計的計),這兩個板塊能成為下一階段主題的可能性不大,主題板塊的出現還依賴政策下一步的政策,這個暫時確定不下來,只能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來判斷。

————————————

最近很多投資者都很困惑,為什麼銀監會也高喊「金融去槓桿」,而銀監會去槓桿為什麼股市躺槍。其實,銀行的很多資金違規流入股市,銀監會去槓桿就導致這些資金必須馬上歸位。

尤其是銀行「委外資金」的大舉撤離。這是引髮指數連續下跌的最直接和最重要的原因。

銀行委外資金——就是銀行通過理財產品募集到的或自有的、委託其他非銀機構代為投資管理的資金,例如券商資管、基金和保險機構。

這部分委外資金,大多數都投向債券市場,也有一些投向股市甚至是期市以求超額回報,中證報估計理財產品的委外資金規模達到5、6萬億元。郭樹清履新銀監會以後,對銀行業實行嚴格監管,四月初銀監會發布46號文,要求嚴厲打擊理財資金空轉套利,於是在4月中下旬以後市場開始潰退。nn

之前我們在專欄里提到過,4月12號臨近尾盤時,興業銀行和中國平安出現的股價閃崩就很有可能是委外資金撤離股市的一個直接結果。當天下午,興業銀行股價遭大單拋售,瞬間跌逾7%,中國平安閃崩3%,消息說是中信建投的資管賬戶拋售所致,估計也是銀行委外資金。

雖然最近官媒也出來喊話說要注意金融市場去槓桿的力度和影響,但是銀行不可能同時頂著樓市和委外兩個體量巨大的雷,目前全國範圍的限購限貸控制房價的集中整治活動剛剛進入高潮,而且樓市關係民生,背後牽涉無數房地產企業,體量也更巨大。如果必須二保一的話,怎麼看都是優先排委外的雷,給樓市爭取軟著陸時間。所以,即使銀監會的排雷節奏放緩,但是最終要的排雷效果估計不會打折,股市要背鍋的時間不太太短。

其實本質上來看,A股這波暴跌沒有多少天災,也就是說並非什麼不可預期的「黑天鵝」突襲,衝擊股市導致持續下跌。而主要是人禍,市場該正常調整的時候,強壓著市場正常供需關係不釋放,維持指數好看以便於發新股。

雖然市場本身也無力衝擊3300以上,但是本來市場應該是這樣跌的,

非要憋成這樣跌,

所以我一直都比較討厭那個天天把「保護投資者權益」掛在嘴邊上的人,原因在於他的工作雖然有創意有亮點,但是他的出發點不是維護市場公平和投資者的權益,而是因為「政治挂帥」。

推薦閱讀:

基於「隱蔽交叉持股」股權結構下的掏空機制分析(原創,嘔心瀝血之作)
2016.9.5 美聯儲加息預期暫降
區塊鏈應用之:159家區塊鏈項目匯總
技術分析經典讀書筆記(前言篇)

TAG:证券 | 投资 | 股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