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世界裡的另一種可能性:內卷化(Involution)

以下內容都是平行世界裡的描述。在現實世界裡,我們都在等待崛起。

內卷化就是involution——當人與資源的矛盾再加上蕭條,就會出現強大的內耗和活力的消失。詳見:

內卷化效應,是由美國人類文化學家利福德-蓋爾茨提出的,意思就是,長期從事一項相同的工作,並且保持在一定的層面,沒有任何變化和改觀,這種行為通常是一種自我懈怠,自我消耗的事情。現在社會各個角落都存在「內卷化」的現象。職場中,常有人因為工作「內卷化」,而得過且過、自甘平庸。

城市層面的內卷化大抵可以與之進行類比。

5月21日。酒足飯飽了嗎?往城市邊緣行駛吧。

現在你離開了滿是精英創業者的中關村,離開了華燈炫目的三里屯,離開了後現代的Galax Soho.

你駛離了北京轄區,也離開了它能充分輻射到的區域。

現在,你可以去看一眼白洋淀。也可以選擇一路向西,還可以北上東北平原。

不論你去哪兒,我都要恭喜你。恭喜你就要看到中國最普遍的樣子了。那裡彷彿就是平行世界,或者是北京摺疊里的某些場景。

有一次我在澳洲坐Uber。司機的主業是教師,我的同行。她去過中國。因為Uber的緣故嗎,我跟她聊了中國蓬勃發展的新經濟和互聯網。她幽幽地說:「但是離開北上廣,你們的內陸,和沿海差距大的可怕。這差距真的太大了。」

破敗。你能看到的最多的事物,濃縮起來就是兩個字:破敗。如果有「危機紀元」這種說法,那麼根據各種統計數據,2017年差不多已經是「危機紀元」的第六年了。

在無數個改造失敗的不入流城市的城中村裡,你都能看到傴僂苟活的老人,卻很難看到小孩。他們面對著一座枯萎的城市,盤算著下一頓飯的著落。是的,是下一頓飯的著落,不是完成一個「小目標」。雖然說出這句話的人和他們幾乎同齡。

你來到這些城市的核心商圈。你會看到大量的SUV,這些看上去嶄新的車輛大多是一些仍生活在這個城市裡的年輕人用父母的積蓄購買的,比如36期分期。它們在街道上肆意亂開,幾乎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行車禮儀存在——只要不出現大的交通事故,怎麼開都行。轉彎車輛不可能避讓直行車輛,也別奢望走斑馬線的行人會得到車輛的任何尊重。人們發瘋一樣地尋求一輛屬於自己的車,其實是在尋求一副防身的鎧甲。可以駕駛的鎧甲。

說到交通,Police隊伍裡面早就有大量臨時工了。他們沒編製,也拿錢少。在整頓交通這個問題上,他們是不願意也沒有能力鞠躬盡瘁的。打卡上班,打卡下班,僅此而已。

新修的高鐵站旅客不多。圍繞著它打造的商圈兩三年來沒有進展,一些幾乎封頂的高層公寓已經處在事實上的爛尾狀態,地產商已經捲款逃跑。倒是恆大萬達這樣的巨無霸開始在三四五線城市真正地跑馬圈地。他們為城市化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如果城市化的標準只是蓋樓多的話。

這座城市的中小學校開始了合併。幼兒園和小學已經合併在一起,因為生源不足。同時高中生的狀態和十年前並沒有什麼區別,他們中的佼佼者正在學校和補習班的教室里咬緊牙關——他們決心逃離一座蕭條的城市,去擁抱中國傾舉國之力打造那幾個超級城市。他們的競爭對手事實上來自全國的同類型的城市。而他們或許沒從父母那裡聽說的是,這些城市已經不可避免地開啟了控制人口流入的進程。同時隨著房價一路狂奔,他們的父母,準確的說是他們父母的銀行存款,也顯然沒有為幫助自己的子女進駐超級城市做好準備。

一座蕭條的城市也會有它的輻射區域。這樣的周邊區域比中心城市更加蕭條。學校依然存在,但教育質量已經無法讓人有太多指望。這些區域已經事實上被鎖死,從物理上被鎖死。那兒的居民的後代,不太可能離開這個地區了。

大學裡。年輕人在討論的事情和京滬完全不同。他們在討論父母可以以怎樣的方式幫自己以優雅的或醜陋的姿勢進入體制。是的,考試越來越嚴格;但是,曲線救國的辦法總是有的。在這些城市裡,進機關,進銀行,進學校——然後你就安全了。歡迎享受這座蕭條城市最後的穩定。

他們不知道的是——大量的「穩定之源」——那些大型工廠已經處於事實上的財務崩潰狀態。借新債還舊債早就是通行的做法——銀行是他們最後的救命稻草。但即便如此,對於不少工廠而言,「雙職工家庭」可能會再次體會90年代自己父母曾體會過的滋味——大下崗。並且在這個物慾橫流的拜金時代,商業機會在這個城市也難以找到土壤生長,因為這座城市根本沒有建立商業文明。現代意義上的機會不會青睞這片土地。

地方債台高築早就不是新聞了。如果你是一個public servant,那麼每月俸祿或可維持溫飽,但僅此而已。它就像雪國列車裡大多數車廂里的難民吃著的味同嚼蠟的蛋白質塊。但,有比沒有強。

很多家庭還有資金購買當地的房產,還依然可以支持子女課後的補習開銷。但事實上是這些家庭往往是以六人之力供養獨生子女——父母,加上他們自己的一雙父母。透支購買力的結果,將會在若干年後體現出來。而到時另一個不太美好的可能性是養老金的壓力過大。竭澤而漁,竭澤而漁。

優雅的人各有各的優雅。在老百姓這個層次里,小布爾喬亞,或者小中產或者別的什麼人群,都願意體面的活著。但除他們之外的百姓,也想體面。方式上略有區別,就是用粗魯回應鄙薄,或者用狡黠回應狹隘。當無法獲得足夠的資源維持體面,拳頭大小就有可能成為真理。今年以來類似的新聞我們見得夠多了。全部發生在蕭條的城市中。這是一個非常危險的信號。

每一個殘破不堪、充滿死角和過時基礎設施的三四五線城市,都幾乎看不到希望。而這樣的城市大概有200-300個,全部是地級市。它們周邊的縣級市和鄉鎮更不必提。而放眼全中國,卻只有一個北京,一個上海,一個廣州,一個深圳,還有蘇杭,還有成渝,還有武漢。就這麼多。

而年輕有為的才俊們離開這裡後,只會偶爾把這些城市當成度假和尋找優越感的一片窪地。也可能是一片叢林。因為叢林法則沒有商業契約文明的壓制,正在蠢蠢欲動。

擔心而揪心。但無從改變,似乎也沒必要改變?

內卷化,就意味著進一步加大各方面投入的邊際效用幾乎是零。沒有任何中央政府會喜歡一個不斷吸金卻見不到改善的無底洞。所以,他們怎麼辦?有沒有人來為他們輸入「負熵」,減少無序,打破叢林?

還是說,這一點都不重要?

萬一,我是說萬一。

我不想講又臭又長的無聊故事,也沒必要。請往下看。

1。我們在絕大多數層面都是一個事實上的Darwinism社會。

2。在Darwinism盛行的社會,人與人之間的尊重和信任都是極其有限的。我們也都看到了。

3。這套體系的受益者,和任何體系里絕大多數的既得利益者一樣,傾向於竭盡全力論證自己既得利益的合理性,以及他人悲慘境遇的合理性。

4。同理心的喪失有代際傳遞的特徵。於是既得利益者的後代有一個明顯不能忽略的概率會從社會達爾文主義者變成具有強烈法西斯傾向的zealots.當然,他們會極力否認。

5。鑒於以上四點,平等對話,有理說理,幾乎不可能。

這是平行世界裡的見聞。

這是和時間的賽跑。


推薦閱讀:

英語語法學習筆記
如何寫一篇高顏值的英語美文?
這可能是世界上最好用的在線詞典
第十六講 「 be動詞 + ? 」
[第155次聽寫]他一定是穿了非常漂亮的褲子~

TAG:社会 | 英语 | 经济危机 |